百度搜索 乱世发迹史 天涯 乱世发迹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大牛在东线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西线的二狗和许靖也没有闲着,他们二人合力在西线宣传已经卓有成效,扶风郡的多数县府已经归顺,并且恢复生产,五丈原也已经秘密的建立起了据点……董承,吴子兰二人已深入汉中地区进行宣传有些日子,自董卓之祸后,三辅地区的大量人口流亡汉中与益州……
人口永远都是经济的支撑,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更甚着关于力量的壮大……科教文卫都缺少不了,短时间之内,无法自然恢复,只能用人口填充之法恢复了……三国蜀国的第二大派系东州派就是由当时三辅地区流亡到益州而组成的,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但提起东州派的大佬李严和法正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东州派,是三国时期蜀国第二大政治派别,是蜀国国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支重要力量。东州派形成于刘焉执掌益州时期,是刘焉扶植和培养起来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刘焉统治益州的重要支撑。刘焉入主益州时,当地地方势力非常强大,刘焉势单力薄,无法驾驭当地的土豪士族。为弹压益州地方势力,刘焉以入蜀带来的人才为基础组建了东州派,同时收编招募进入益州的南阳、三辅一带流民,编练成数万人的“东州兵”。刘焉借助东州派和东州兵很快压制了益州的本土派,在益州站稳了脚跟,成为了益州的土皇帝。东州派有从龙之功,又是刘焉的心腹,因此势力急剧膨胀,形成以许靖为精神领袖,四大天王吴懿、法正、李严、孟达为骨干的庞大政治势力。
原本我的意图是钟瑶和许靖去汉中与益州的,但是,长安与郿坞又没有合适的主事之人,也就勉强作罢了,董承与吴子兰的宣传能力还是不弱的,除了当时的三辅豪族势力没有回迁,大多数流民还是愿意回来的,长安接纳流民十五万,咸阳七万,郿坞四万,五丈原四万……流民的大量涌入也使各地出现了短暂的混乱,咸阳二狗郿坞许靖纷纷感到长安,当他们看到长安秩序井然有条时,他们昏了……
“大哥!主公……”此时我在府衙看见他们二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我笑着说:“你两个大忙人,还有时间来看我……”“大哥!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一时之间涌入真么多的民众怎么处理啊?”二狗焦急的问道,“是啊!主公,赶快商议个对策,不然……”许靖也跟着说道,我大笑道:“这可不像你们平时的作风吧!你们可否看见城内有你们看到的乱象?”“这倒没有……”他们两个答道……“这些人能够回来,他们就是相信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安定的生活,也一定能刺激三辅地区的各项发展……”二狗与许靖听到纷纷点头,“你们回去之后,先给他们解决吃饭问题,然后,让18到30岁之间的男丁体验合格后入伍,把原来千夫长以下的低级军官全部擢升一级,新人交于他们训练,其余人按照技能可以分类吗,没有技能的就开荒种地,至于五丈原那里必须保证有5000人的战斗队伍……还不赶快回去!”他们两被我这么就赶走了……
长安的流民一大早我就让杨琦带走了三分之二去潼关支援大壮了,其余的也开始做分流,所以才不至于如此混乱,我心想着:如果三辅地区人口能恢复到150万,那三辅地区的经济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不愿再看到他们被战火摧残,背井离乡,客死他处……
这些时日,各地经过整顿之后,势力大幅度提升,我依照后世的制度将战斗力量也分为了预备级和常规级,预备级是按常规的五分之一进行配置,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城内及周边治安,光长安的治安力量已经达到2000人,真是个可怕的数字……咸阳,郿坞,潼关也跟随着长安的步伐,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看着他们给我的信笺:“咸阳常规守备8000人,治安守备1600人,郿坞正规守备8000,治安守备1000人,五丈原大寨守兵5000人,潼关守军5000人,治安守备500人……”看到这里,我赶忙让人找来了狗剩,“狗剩,你带着我这封书信现在赶往郿坞去见文休,切记速度要快……”我对他交代之后,钟瑶此时回到府衙兴奋的说:“主公!我们的进度提前了半个月,现在交付剩余的神威将军!”我心想:这老小子,真不简单……
走出府衙,我就看见了这群铁无敌,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钟老头,你现在就去安排人,给潼关运去10门,郿坞5门,咸阳10门,让二狗将军亲自运往五丈原6们,长安城头放置8门,其余全部运往校场……对了,这些事情办完之后,你亲自去工坊按照这个模型把它弱小5倍,再生产1000具……”钟瑶听我说完差点吐血:“亲爱的主公!我这老骨头经不起您这样折腾啊……”我又笑着:“好我的钟大人,此事完成您老又是大功一件啊!您老一定会青史留名千古的……”“这还差不多,那我这就去了”说完之后钟老头离去……
许靖打开信笺开口道:“三将军(我是老大,大牛老二,大壮老三,狗蛋老四,狗剩老五),我这就去给您调集人吗?主公让您带领3000人马,连夜急行军占领散关……”大壮没有犹豫,直接点齐人马之后便朝散关行去,此时的陈仓还不算真正的属于我们的势力,陈仓太守还一直处于观望之势,东有我,西有马腾,这斯估计也很为难……
想必大壮此时也能明白我的意图,夜行军就是要趁其不备,拿下散关……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大散关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当山川之会处,扼西南西北交通之要道,亦称为崤谷,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若占领散关,陈仓唾手可得,不费吹灰之力可将右扶风郡全部收复,也可在这里震慑西部马腾……

百度搜索 乱世发迹史 天涯 乱世发迹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乱世发迹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李睽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睽睽并收藏乱世发迹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