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乱世发迹史 天涯 或 乱世发迹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公元198年,冬,除夕惶惶又过了几日,无聊之时我便做了几个爆竹,我没有过多的插手钟瑶的冶铁项目,毕竟冶铁技术在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大改进了,我更相信钟瑶的内政实力,虽然,前段时间有点坑我……
我望了望天空,对门卫说道:“去通知大牛,大壮,狗剩,王方,杨琦还有钟瑶几位大人发我这里来一下……”此时已经是正午,也该安排一下这个除夕怎么过了,之前安排了钟瑶,也不能让其他几个大男人闲着:大牛,大壮负责日常训练;王方,杨琦负责城内治安,狗剩,马宇负责修缮和加固城防,董承,吴子兰去了函谷关去打探李傕的下落,今天也应该回来了……
“大哥!主公!我们到了……”我看了他们一眼问道:“钟老头呢?怎么没来?”大壮回答道:“钟大人离我们比较远,骑马回来也得一刻钟……”“那就先不等他,今天是除夕,原本打算给附近士兵放假一天,但是又担心其他人有情绪,所以,你们几个就各司其职,辛苦辛苦,然后通知大家今晚戌时我在校场陪大家过除夕……你们几个都去忙吧……”说完我就在院子里等起了钟老头……
“主公!我来了……”我看见钟老头浑身是泥笑的打趣:“钟大人,你这是刚从河里捉泥鳅上来吗?那边进度怎么样?”“今天我同大伙一起加了个班,已经建好了五座冶铁炉了,然后就让大家都回家了,留了一队士兵把守……”钟瑶说完用袖子抹了把头上的汗,“先进厅内洗洗,再说……”
盥洗完毕之后,“钟大人这几日着实辛苦,赶紧喝口热水……那其它几座什么时候可以完工?”我急切的问道,钟瑶的水刚到嘴边,白了我一眼说道:“喝口水,喝口水……其它的赶上元节之日应可全部完工。”“好!此次你钟老头可是第一功臣啊……完了之后,你便去休息,休息,今晚和我一起去陪大家过年……”我说完,钟瑶便也离去……
酉时,钟瑶与我正在商议铁矿之事的时候,董承与吴子兰回到府衙内,我和钟瑶赶紧起身迎去……
“主公!就在前几日函谷关被曹操击破,李傕被俘虏了……曹操有调集许多人吗进驻函谷关,三个月之后有西进关中之意……”董承有些慌张的说了起来,“三个月,这时间足够了,诸君不必担心,你们二人先在府内休息片刻,待会我们一同前往校场……”
酉时三刻,我们几人动身前往校场,钟瑶见我我手上的爆竹跟傻子一样的问道:“主公手上提的是何物?”“等到了校场你就知道了……”我大笑起来,此时的校场哪里像是练兵的地方,众人见我们几个来到,都肃然起敬,我挥了挥手:“今晚我是陪大家过年的,大家都不必拘束了,赶紧坐下……”我与钟瑶他们坐到了大壮他们几个身边,此时,我举起手中的水:“众将士们,今日除夕,我在这里以水代酒敬大家一杯,干……”“这第二杯我敬所有的阿爷,阿娘,感谢他们的大义……干……”,此时有一个小士兵说道:“主公!我阿爷,阿娘来信说家里好着呢!让我不要操心,跟着您好好干,一定会有出息的……还要让我给您磕头感谢您的大恩大德呢!”说完就跑过来准备给我下跪,我赶紧拦下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好!真是个好小伙子,跟着你们大牛将军好好干,一定会有出息的!”“来,这第三杯我们一起敬我们的钟大人……干……”,钟瑶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大牛,来把这个东西找个空旷的地方点了去……”,大牛看着我手里的爆竹害怕的说道:“大哥,你又拿这东西来害人……上次拿了一个就把人吓的,这次还拿了这么多放在一起。”,此时我已将爆竹进行了改进,这个引信是我用蔡侯纸卷裹黑**做的,“这是给钟大人看的,赶紧去。”我对大牛没好气的说道。
大牛这次好像变聪明了,直接将爆竹拿到了校场门口。点燃之后直接跑了过来,趴在了地上,众人看到了这样的情景甚是惊讶。顿时“噼里啪啦”的声音震天响,众人也吓了一跳,我看着钟瑶的表情,差点喷了出来道:“钟大人,此物好玩吗?”钟瑶吓得连话都没有说出来……
“此物名叫爆竹,今日除夕,也算用此物吓吓年兽吧!”说完我便大笑起来,这时大家异口同声道:“主公威武!主公威武……”
事毕我便与众人告辞,向府衙走去,谁知钟瑶也跟了上来,一路问东问西……他可能真的被这个东西震撼到了,我给他说这是科学,他也就问科学是那个神仙给我的,我真的是无法和他解释太多,因为解释太多我怕他会疯掉……
初一这天早上我起来的特别早,因为满城的老百姓都来给我拜年,这种情景我只有在小时候见过,等到长大以后,这种气氛越来越淡……或许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又或许是因为人情世故的淡漠,总之因素太多了……
古人对传统节日还是十分重视的,春节又叫过年,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节期一般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其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祭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也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现在所谓农历年的春节,历史上称为“元旦”;而现在过的农历“春节”,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创造的。“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41年民国**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初一,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初二,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需要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初三,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初四,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初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六,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 12 岁的男孩,因为 12 是 6 的两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初七,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初八,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初九,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信众要主祀玉皇大帝,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初十,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十一,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至十五,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而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地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百度搜索 乱世发迹史 天涯 或 乱世发迹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