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开封谜案 天涯 开封谜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心中既有疑问,那便去证实。柳云这般想着,索性放下筷子,出了客栈往街上去。祁镇不大,昨日柳云就已将整个镇子的情况摸了个清楚,所以她自然知道,那可疑之人摔死的桥到底在什么位置。
只不过,柳云对推理挺感兴趣,却对伸张正义、帮人判案这些事情敬谢不敏,对柳云来说,她去看现场,只是好奇,为了满足自己,别的与她无关,所以哪怕她真的发现什么,她也不会说出来,更不会提供线索、追查真凶什么的。
从柳云本质而言,她就是这么一个“洁身自好”、个人主义至上的人,少同理心,也没什么同情心。
此刻,心中打算着要去看看案发现场的柳云,正在往祁镇桥方向的街上闲逛,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去另一个摊位看看,丝毫不像是去看案发现场的样子。又在一个摊位跟前止步的柳云,看着摊位上的小玩意,心内自语起来:‘看来大宋不愧是中国历史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朝代,商业之繁华,简直不敢想象。这些小玩意有的看起来不起眼,但这做工没话说。’
‘只不过这东西虽然有的看上去蛮有趣,终归是抵不过未来的东西。在这生产力普遍低下的时代,这些东西最开始还可以图个新鲜,可我想到我要是一直呆在这里,就觉得烦闷,也不知是先死还是先疯。’
‘怀念我的那个年代啊!’
在心中大喊的柳云,面上却跟没事人一样,半点情绪都不外现,脸上还带着她一贯的微笑,旁人看见她这个笑,都觉得这人笑容自然和善,倒是很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度呢。
假意挑了挑摊上的东西,柳云拿起一只木鸟,这木鸟的触感细腻,看来做这个的人是精心打磨过的。柳云看着手中的手工制品,如闲话家常般说道:“你这木鸟手工不错,栩栩如生的。看来摊主你的手艺不一般呐!”
“公子过奖了。这些小玩意只是随便做做,粗陋手艺,见不得人。不过是养家糊口而已,当不得公子这么夸奖。”卖木鸟的摊主是个年纪大些的男人,看上去少说也五十多了,他看人的时候是眯着眼睛的,好像眼睛有什么问题,可他说起话来的语速很快,噼里啪啦的就把一大串话说完了。若是单纯光听他的声音,你可能想象不到他的真实年龄。
‘你要是在现代发语音,肯定是那种每次都是两三秒一大段话的人呢。’默默吐槽了一句,柳云笑着道:“哪里那里,摊主您过谦了。这小玩意的确是非常精致呢。”
两人闲聊了几句,柳云故作转头看了看四周,状似不经意般道:“说起来,这边的摊位上怎么没人了?我记得昨日这里是个卖书画的年轻人吧。”
“嗨,别提了!”老汉一拍手,叹了口气道:“合着该那孙小苗倒霉,他家昨天晚上出事啦!”“出事?”柳云做出一副听八卦的样子,老汉点点头,道:“昨天晚上,杀人狂魔去了孙小苗他家,把他媳妇弄的那是……噫!”老人家皱着眉头,满脸写满了“可怕”二字:“肚子都挖空了呢!”
“天啊!”柳云一脸震惊,她微微凑近老汉,问道:“这是真的吗?”“我王老汉世居在此,还能骗你?”王老汉手一挥,先是反问了柳云一句,接着从他的摊位上拿起一个木牌,做了个砸的动作,道:“何止是他媳妇,连孙小苗也被人敲破了脑袋,死了,头都被砸成两半了。”
“世道多艰呐。”柳云听完王老汉的话,叹了口气,王老汉也是叹了气:“谁说不是呢。得嘞,老汉我不拿这些晦气事情污客官的耳朵里。”老汉说完这话,想起自己的生意来,他赶紧转变了语气,询问柳云:“您有看上的吗?”
柳云晃了晃手中的木鸟,笑着道:“我早就看上这个小玩意了,它多少钱?”老汉报了个两文钱,柳云从袖中摸出两文钱递给老汉,老汉喜滋滋的接过钱,小心翼翼的放在自己的荷包里。
柳云同老汉到了别,捏着木鸟,打着扇子离开了摊位,往成衣店的方向走去,等她从成衣店的店面出来时,怀中原本的四锭银子就剩下两锭了。‘唉,不管是什么时代,钱永远都是没得最快的啊!“心中哀叹着自己的钱花得太快的柳云,完全没有意识到,她这从人家那里敲诈来的钱,当时来的是多么轻松。
出了成衣店,柳云还要去找镇中卖包的店铺。镇子卖包的那家店刚好要经过祁镇桥,柳云走过桥边时,桥周围围着几个人,有几个胆大的还跑到摔死人的岸边,围观地上没洗干净的血迹。
“啧啧啧。”看着这些人把案发现场都围住了,柳云也不往里挤,她直接上到桥上,从那人跳下桥的地方,石桥走到最高点的扶手处向下看,血迹遗留的地方和跳下去的地方相隔很近,而且有很大的不协调的感觉。
柳云盯着血迹地点看了快有一炷香的时间,忽地勾起唇角,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她心中对于这个“疑犯跳桥”的案件,已经思考得差不多了,她现在还需要的,就是一个验证。
假装又看了一会儿风景,柳云扇着扇子从桥上走了下来,她没有着急先去看案发的地方,而是直接去了卖包的地方,想买个不错的包。可等柳云进到店里,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这家店里是有包,还有各式各样的包,但和柳云想要的相差太远了。因为这里面有大小不一的荷包,可最大的也只能挂在腰间,装不了衣服。有专为女子准备的挎包,这个包倒是可以把东西装进去,但是,柳云现在装扮得是个男人,根本不搭。
还有专为行商、账房准备的褡裢,这东西小一点的搭肩上,大的放马背上,这说明自己买了这个,还要买匹马!柳云想到这个就头疼,而且她还不会骑马,买一匹马带着不仅没用,还让自己提心吊胆。
最后一种是箱箧,就是书生和赶考的士子用的书箱,可以背在身上。柳云站在店里想了半天,最后还是选了个箱箧,至少这东西能背在身上,还算方便。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柳云付了一两银子,买下了个竹制的书箱做背包,这下她的行李终于是攒齐了。柳云背着书箱出了店,此时太阳已经开始西斜,看天色估算时间,也应该是下午五六点了。街边有几个夜间的小摊位正在支起棚子来,准备贩卖夜宵。
柳云走到桥跟前,刚才还围着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于是她走大了昨夜尸体躺着的地方,那里还有一摊没有洗干净的血迹。柳云蹲下来,仔细观察地上血迹的形状,然后又侧头看向桥洞的位置,桥洞下几丛歪歪扭扭的小草引起了柳云的注意。
她站起身来,眼中河岸边的青石砖,往桥洞跟前走了几步,蹲下了身子。桥洞处的青石砖上铺满青苔,四周野草和芦苇旺盛,显然美人往这个方向走。柳云仔细看了野草倾倒的方向,又用手摸了野草下倒处的痕迹,有些若有所思。
收回目光时,柳云的余光瞥见石砖上的青苔似乎缺了一小块,她心下起疑,凑近看去。果然那青苔缺了小块,但痕迹不重,如果不注意看根本就发现不了。
‘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柳云站起身来,拍拍自己的衣摆,脸上又露出那种莫测高深的笑容来。她转身欲走,忽地又转过身来,草丛中有一个东西,像是一个牌子。
俯身捡起那东西,柳云看也没看就塞进袖袋里,还从袖袋中摸出一小块碎银放在手中,站起身来后,一脸开心的说道:“还好还好,还好我眼疾手快,不然这银子就丢了!”
柳云说着,一边从桥下上去,一边故意在银子上哈了口气,用衣袖使劲擦了擦,十足的财迷表现:“真是的,早知道看热闹会掉钱,我就不下来看了,真是晦气!”
上到街上,石桥边正站了位中年精瘦汉子,他一直看着桥下岸边的方向,柳云擦着银子嘟囔着从他身边走过,他也没有移开过目光。柳云走出了很长一段,他才回头看了一眼柳云的背影,然后走进了柳云刚出来的卖书箱的店里。
柳云走过石桥,走到成衣店的门口,进去之前,她瞥了一眼没有了人的石桥边,勾起了嘴角,露出了她的招牌微笑,随即走进了店中。
*
开封府,包拯书房内。
书房格局简单,并没有过多装饰,只有必要的书架,书桌和会客的桌椅,书桌上放着包拯常用纸笔和他看的公文、书籍。此时此刻,包拯正坐在书桌后看书,公孙策从外敲门而入。
“大人,夜深了,该歇息了。”公孙策拿着一杯茶,走进书房,将茶水放在书桌上,提醒包拯。包拯笑着合上书,道:“辛苦公孙先生了。”说罢,拿起桌上茶盏,喝了一口:“公孙先生泡的茶还是那么浓郁甘醇,鲜爽生津,让人回味绵长。”
“大人谬谬赞了。”公孙策正替包拯去关书房的窗户,听到包拯这么说,他合上窗户,走到包拯身边,笑道。包拯笑而不语,他又抿了口茶水,才道:“这两日那受伤之人醒来了吗?”
“还没有。”
前两日,开封府衙役值班的时候,在府门口见了位正要击鼓鸣冤的年轻人,那人一身伤痕,还没拿起鼓锤就昏倒在地。守门衙役一脸习惯的把这年轻人带回府中,打包送给了公孙先生。
公孙先生给这个年轻人施针两次,才勉强保住那人性命。那人全身上下伤痕累累,有刀伤,有剑伤,还有弓箭伤到的痕迹,看来是一个身份成谜的人,而且他背后的故事肯定只大不小。
听到公孙策的答案,包拯也不意外:“那人受伤极重,短时间也很难醒来。倒是让公孙先生费心了。”“大人这说的哪里话。”公孙策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倒是学生不能为大人分担重担,才让大人日夜忙碌,不得休息,”
“公孙先生呀。”包拯看着公孙策摸着胡子微笑说这话的表情,很是无奈的摇摇头。两人静了几秒,包拯换了个话题,他看着公孙策说道:“也不知柳姑娘如今怎样了?”
“是呀,那柳姑娘连夜留书出走,显然是十分着急,也不知她到底怎么了?”提起偷跑的柳云,公孙策就有一大堆的话要说:“她身体还没有痊愈,体质又弱,身上也没有带银两,一个小姑娘孤身在外是很危险的。”
“也许她另有苦衷。”包拯倒是看到了另一个可疑点:“不过本府在意的是,她一个毫无功夫的小姑娘,是怎么做到不惊动任何人,还能从开封府跑出去的。”
“这倒是奇怪。”公孙策点点头,他对这个情况也是十分好奇:“看来这姑娘有个玲珑心窍。”
“是呀。”
吹了蜡烛,两人离开了书房。包拯和公孙策走在走廊上,四周光线昏暗,走廊上点着排灯笼,却没有那么亮堂。公孙策走在包拯左手边,两人边走边聊。
“学生已经让张龙赵虎打探过,柳姑娘应该是出府后第二日清晨离开开封的,算时间,她已经走了四天了。最少她也应该走到祁镇那里了。”
“祁镇?”包拯侧头看向公孙策:“最近百姓口中传的那个祁镇?”
“是的,”公孙策点点头:“就是百姓中传有杀人狂魔的地方。”
“如此危险的地方,一个小姑娘在那里,岂不是危险重重?”包拯皱起眉头:“还是让展护卫去一趟祁镇,去找找那小姑娘,顺便探听一下祁镇的杀人命案。”
“这不太妥当,大人。”公孙策进言道:“祁镇虽然离陈州城还有一段距离,但毕竟是在淮宁府的管辖之下,您是开封府府尹,依律是无法插手淮宁府的事情的。”
包拯没有说话,公孙策接着说:“况且现在淮宁府现在是安乐侯庞昱坐镇,您和庞太师在朝中政见不合也是众所周知的事。若是庞昱知道展护卫去了祁镇,恐怕对大人您极为不利,也对柳姑娘那边没什么好处,”
公孙策说的在理,也是事实,包拯听后思索片刻,也不得不承认,他现在的确是什么都不能做。包拯只好放弃这个想法:“这还真是毫无办法了。只是不知,那陈州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前日学生听闻陈州有捷报,说是安乐侯庞昱抓住了劫持赈灾粮的歹人,您看呢?”公孙策对这个消息保持怀疑,他总感觉这个消息怪怪的。包拯心中也有同样的想法,不过他先将朝中情况告诉公孙策:“没错,圣上龙颜大悦,给安乐侯记在功劳簿上,只待庞昱回来,一并奉上。”
见公孙策知道了,包拯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本府始终感觉这个消息中另有隐情。”
“是呀,赈灾粮一向是重兵护送,护送之人又是军中高手。到底是多么厉害的歹人才能将赈灾粮劫持?更何况这次还是安乐侯亲自押送赈灾粮,护送之人只怕是只多不少吧!”
公孙策分析得头头是道,包拯也颇为认同,只是两人空有怀疑,却拿不出实际的证据,他们两个人的猜想也只能算是凭空臆断了。
提起陈州之事,包拯倒突然想去看看那个受伤的年轻人,公孙策见包拯已经决定,就不多嘴劝什么,而是跟着包拯一同去往客房。
客房外站着位衙役,正是前两天守门的李飞,李飞见到包拯和公孙策,急忙行礼,并为他们二人打开了房门。两人走进房间,客房的床上躺着那位年轻人,他闭着眼睛,还没有醒来。
包拯坐在床边,看着公孙策替年轻人把了把脉,然后冲着自己摇摇头,就知道这个年轻人还是没什么好转。包拯将目光移到桌子上,桌子上放着一个包裹,包裹上有个大口,上面还带着血,看来是被刀割破的。
包裹已经被打开检查过一次,里面放着代表年轻人的身份文牒和一封信。包拯抬手见包裹打开,从里面拿出了身份文牒,身份文牒里染了血,最开始展昭他们打开时根本看不清字迹,
许是这两日文牒里的血迹干了,里面的字倒是隐约可见,包拯打开文牒,凑到蜡烛前仔细辨认,公孙策也靠了过来,两个人看着血迹下的模糊字迹,勉强认出了几个。
“淮宁,陈,启元。”公孙策念出能看清的字后,迅速反应了过来:“他是陈州人!”
“陈州?!”
————————TBC————————

百度搜索 开封谜案 天涯 开封谜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开封谜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长风入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风入林并收藏开封谜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