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梦回旧山河 天涯 梦回旧山河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中苏军队在边境持续的冲突不断扩大,最终中东路战争全面爆发了,苏联红军红旗特别远东集团军军动用炮兵、骑兵和坦克在飞机掩护下,向东北发起了凌厉的攻势,东北军虽殊死抵抗,但仍是挡不住苏军,苏军很快就杀到了东北腹地,中东路枢纽哈尔滨危在旦夕,同江、富锦、满洲里、扎赉诺尔、海拉尔等地东北军的营房、堡垒、通讯设施等各种军事目标全部被苏军摧毁。
开战之前蒋介石曾经允诺会给东北军增兵十万、拨军费数百万鼎力支持这场战争,可开战之后却以种种借口推脱,张学良知道,这场战争注定是毫无胜算了,如果再打下去,东北可就完蛋了,于是张学良向苏联提出停战媾和,当时苏联也不想继续打下去,因为当时苏联真正的敌人都在欧洲,在亚洲最大威胁则是日本,并非中国,如果真的和中国结下了大仇,对苏联是没有啥好处的,于是斯大林同意谈判解决中东路问题,谈判结果是恢复中东路原本的态势,简单地说,东北军算是白打了一场,损兵折将数千人,苏军仅伤亡数百人,一切真的如大岛理惠子所言,中国不仅战败了,而且北方的黑瞎子岛,也成为了苏联的囊中之物,直到二零零八年才归还中国一半。
这位年轻气盛的少帅张学良,最初是很坚决要打这一仗,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他刚刚继承东北大业,东北军里的许多奉系元老都是和张作霖一起打江山的,论战功和资历,强于张学良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张学良要在东北军里树立自己的威信,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就是要通过强硬的外交态度和行动,其次,张学良刚刚改旗易帜服从于南京国民正斧,如果他能以武力夺回中东铁路的归属权,对国家来说可谓是大功一件,可以让南京国民正斧对东北军以及张学良刮目相看,还有一条最重要的,那就是可以震慑日本,物产丰富的大东北,早就让嗜资源如命的日本垂涎三尺,东北军如果能以武力重创苏军,那么,必定会让日本关东军瑟瑟发抖。可一切事与愿违,让张学良最初的所有期望全都泡汤了,本想以此战立威震慑日本,可中东路战争东北军的惨败,反倒是壮了日本人的胆,也为两年以后的九一八事变埋下了伏笔。
“看来,那位理惠子小姐说的对啊,这一战,东北军败得真是太惨了,本想立立威,这一打倒是丢人了。”黄显声唉声叹气的说。
“东北军战败的原因太明显了。”沈卫东说。
“是啊,但从武器方面而言,苏军动用了大量飞机、重炮、战舰,还有当时苏联最新型的MC-1坦克,张景惠他们搜集了那么多消息都他妈是假的,真是不怕乱子大,说苏联内部非常虚弱,既然虚弱,那怎么还有这么多的高科技武器!而东北军只以步兵和炮兵为主力,科技方面差距如此之大,哪有胜算啊!东线的松花江舰队,也在苏联的海地空火力的压制之下全军覆没了,还有老蒋的背信弃义,答应派十万中央军出关作战,并提供几百万军费,之前有一些主战的南京大人物,在开战之后,也都哑口无语了!我一直认为咱们东北军的战斗力不错,就连中央军也不是对手,可谁成想拉出去和强国的军队干一架,差距就太明显了。咱们东北军虽然号称有海陆空三军,但科技和数量根本就没法与苏军相提并论,这仗打得,又惨又窝囊,东北军从来就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惨败!”
“不是东北军弱,是咱们整个中国都很弱,东北军都不行,让其他军队上去,那不更完吗?”
“还有,中东路战争期间,关内也不稳定,冯玉祥的西北军和蒋介石的中央军在华北杠上了,阎锡山也跟着瞎搅合,这帮家伙也他妈不看看时候,我东北军将士在关外和苏军血拼,他们却在家里自己人打自己人!老蒋还向咱们东北军借调重炮营,帮他打冯玉祥!脸皮真厚啊!”
沈卫东一脸不解的问:“冯玉祥和蒋介石打仗,到底是拥护啥呀?”
“能拥护啥?军阀打仗,哪有啥像样的理由啊!无非就是抢地盘!蒋冯之间的矛盾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冯玉祥是西北军阀,西北那么穷,交通也不行,他早就想把自己的地盘往外扩了,以前河北和北平是咱们奉军的地盘,冯玉祥都惦记老长时间了,去年咱们奉军撤回关外之后,老蒋就把河北和北平划给了阎锡山,冯玉祥就对老蒋有了不小的意见,然后冯玉祥就在政治上处处针对老蒋,这俩人就开始杠上了。然后蒋介石在北平召开大会,说要裁军,其实裁的就是地方军,这一下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他们都炸了,全都反对蒋介石,然后蒋介石就开始挑拨离间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之间的关系,老蒋先是委任冯玉祥为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然后老蒋又暗中拉拢阎锡山,这三个人又不傻,很快看透了老蒋分明是在挑拨离间三人的关系,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三人又相互同情了起来。
沈卫东说:“国民正斧也太复杂了,怎么勾心斗角的啊?这样的国家真令人堪忧!”
黄显声继续说:“直到今年三月份,桂系和蒋系爆发了战争,老蒋又以湘两省地盘为条件拉拢冯玉祥与自己合作,共同对付李宗仁的桂系冯,冯玉祥表面答应了蒋的要求,却没有出兵帮忙,老蒋又一气之下把矛头对准了冯玉祥,冯玉祥也不甘示弱,他们现在还在内地较劲呢。依我看,蒋和冯早晚得有一场大战。”
沈卫东豁然的说:“我知道了,接下来即将爆发的就是中原大战!”
黄显声好奇的问:“他们果然会打起来?结果咋样?”
“据历史书上记载,咱们东北军也入关了,在咱们东北军的帮助之下,蒋介石打赢了这场中原大战!”
黄显声有些气愤,“中东路战争,老蒋都没帮东北军,中原大战,东北军凭什么帮老蒋?”
“黄旅长,你这就是意气用事了,少帅是为了维护中国的统一,你想啊,现在南京国民正斧是中国的顶梁柱,如果南京打赢了,把那几派军阀给收拾了,中国就会稳定,反过来,要是让西北军、晋系、桂系他们这些地方派系打赢了,他们三派一定还会继续打。中国就会接着乱下去。”
“嗯,你这么一说也挺有道理的!”
沈卫**然想到了些什么,惊惶的问:“黄旅长,那少帅要是真的出兵入关,咱们第一旅会不会也跟着入关作战啊?”
黄显声反问:“入关你怕啥?”
沈卫东哆嗦了,“我,我怕死啊!”
黄显声指着沈卫东说:“你小子,咋这么孬种?”
“我...我不想参加内战啊,中国同胞之间自相残杀,死了也不值!”
黄显声说:“原来是这样,咱们第一旅是驻守奉天负责警卫,轻易不会调咱们去其他地方作战的,放心吧。但是我要告诉你,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头让你去打谁,你就必须执行命令!”
沈卫东他是真的害怕,说不愿意打内战,那只是他挑好听的说,怕死才是他的主观原因。中东路战争进行的时候,他就提心吊胆的,每天都担心他所在的部队被调遣到前线去,接下来即将爆发的中原大战,又让他进入了提心吊胆的心情状态,每天都不能安心吃饭和睡觉。
这也不能怪他,他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从小到大都处在衣食无忧的和平环境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早已经走出了战乱的苦海,人民的生活是幸福稳定的,在手机、电脑相伴的快节奏社会里,多数的人们都不再追求吃得饱睡得好,都在追逐更高一层的享受,时髦的着装和各种方式的娱乐,还有心理上的竞争和物质上的攀比,中国的社会治安也是世界第一,所以警察这份职业在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生命危险的,警察虽然是玩枪的职业,但他本人从没有参加过枪战,也没听说过本市发生过枪战,他执行过最危险的任务,也就是在沈阳大南广场与人贩子歹徒的那场打斗了。
而他现在的处境,是突然穿越回到了这个民国乱世,心情一度都是不怎么稳定,同样是玩枪的职业,在二十一世纪没啥,可在民国真的就有生命危险了,不管你处于民国什么阶层的人群,都没有绝对的安全死角,因为此时华夏大地之上的任何地区都持续着战乱,对外战争和内战,走在大街上都要担心随时会被炮弹或者飞弹命中,那在家呆着也一样危险,因为村庄或城市都有可能被炸平,百姓尚且如此,当兵的就更不用考虑自身安全与否了,战争指不定啥时候就来那么一场,所以不论你所在哪支部队,随时都有可能被调上战场,自己的命自己根本说了不算。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还没参加过战斗呢,沈卫东的内心就已经是诚惶诚恐的了。
沈卫东每晚入睡之前都幻想着,这一觉睡去就回到了二十一世纪,醒来的时候躺在自己家那软绵绵的床榻上,那该有多好!可每天早上他都是被起床号叫醒,醒来的时候心情一阵失落。
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各方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在一九三零年五月爆发了大战,这是自蒋介石从形式上统一全国之后爆发的一场新军阀混战,参战方分为两派,西北军、桂系、晋系等地方军组成的讨蒋联军八十万,南京国民正斧的中央军六十万,双方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湖北等地打的势均力敌,就像一杆天平秤一样,两边的重量一样,处于均衡状态,越是均衡,就预示着战争会打的越久,中国内地的百姓就越受战火之苦。
东北军本不想过问关内之事,可为了让这场新军阀混战的战火早日平息,原本中立的张学良做出了沉思数月的决定,张学良指出:东北地处边陲,日本窥伺已久,欲抵御日寇,必须国内统一,南京正斧是全国统一的正斧,支持了这个正斧方能保证国内的统一,而反蒋联军的派系众多,分歧大,打赢了蒋,他们三派的地方联军会立刻瓦解掉,然后继续打下去,总而言之,如果南京这支顶梁柱战败崩塌了,中华民国就会再次陷入无休无止的军阀混战之中,于公于私,我们东北军都要支持蒋派,再说,东北军已经改旗易帜,东北军理应帮助南京正斧平息造反的军阀,东北军的多数将领们也都支持张学良的观点。
九月,张学良派遣十万东北军主力入关支持蒋介石,战争的天平瞬间倾斜,十一月,南京方面大获全胜。中原大战过后,南京中央国民正斧的统治进一步加强,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的地方军从此彻底臣服于蒋介石,中华民国此后再无军阀混战,张学良也正式就职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三军副总司令。

百度搜索 梦回旧山河 天涯 梦回旧山河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梦回旧山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凌霜傲雪ok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凌霜傲雪ok并收藏梦回旧山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