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十一月初二,王承恩和陈大金来到南京。从最早出售北直隶皇庄开始,农业钱庄就开始快速扩张,而工商钱庄稍晚建立,如今两者的规模相差极大。
农业钱庄此时的总股本是一千股,总市值已经达到一亿六千万两白银左右,实际的自有资本也超过了一亿三千万两白银。
而工商钱庄此时的规模以崇祯的本金(公司本金)计算,只有八百万两白银。
两者的发展速度之所以非常悬殊,一个是经营模式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农业钱庄不断发行股票。农业钱庄的主要经营模式,就是代理皇庄售卖。再加上富民钱庄,两大钱庄代理的皇庄售卖总规模达到一亿两白银以上。为崇祯的资产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股票发行,为崇祯早期的资金筹集同样做出了贡献。如果没有股票发行,农业钱庄即使可以通过拆借土地出售资金扩大规模,崇祯也很难在短期内拥有大量的白银。
此后数年,崇祯时而面临资金缺口,时而面临投资渠道不足,最终仅大型物资交易中心的本金就高达两千万两白银以上。而富民钱庄和农业钱庄,仍然有崇祯的大量拆借资金。富民钱庄拆借的资金合计4000万两白银,农业钱庄拆借的资金合计2500万两白银。
崇祯的资产在崇祯十年皇庄售卖完成之后就已经超过了一亿两白银。农业钱庄在秋季回收贷款以后,流动资金达到了3300万两白银。但和众多藩王勋贵达成土地出售代理协议之后,资金仍然紧张。而富民钱庄因为南直隶皇庄出售较晚,在扩张中资金更为紧张。
即使崇祯在两大钱庄之中股票较少,但加上拆借资金等众多因素,在钱庄中仍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在联合钢厂,崇祯的影响力小了很多。
工商钱庄虽然本金一直没有太大增加,但存款的规模早就超过了一千万两白银。仅计算存款规模,富民钱庄以四千万两左右位居第一。农业钱庄的存款规模只有两千三百万两。
十一月初四,崇祯召集陈大金,陈承芳,王承恩三个人商议富民钱庄的股东大会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四千万两的拆借资金。这些资金有的已经超过一年,有的不到一年。富民钱庄的总股本是850股,以每股16万元估算,超过一亿三千万两白银。而四千万两白银,约为总股本的三分之一。所以想大量撤出资金不容易。
陈承芳建议将这些资金转变成富民钱庄的股票,富民钱庄的股票收益目前估计是每股一万六千元左右。经过崇祯估算,即使富民钱庄的盈利稳定,但大量拆借资金转为股本,仍然会大幅度降低每股收益,而最重要的是,资金变现的难度大幅度增加。
对崇祯而言,这些资金的运用难度很大。大型物资交易中心的资金需求是季节性的,钱庄的资金变化也存在季节性(经济中农业产值比重极大,因此季节性明显)。
崇祯经过思考之后,决定将部分资金转为钱庄股本。具体数目需要在股东大会上讨论。
第二个问题,就是崇祯决定放弃推荐富民钱庄大掌柜人选。这个决定出乎几个人的预料。但崇祯会在富民钱庄保留监事人选。
第三个问题,就是大型物资交易中心将在富民钱庄或农业钱庄设立帐号,将大量减少现银(银元)交易。毕竟这些年粮食销售以批发为主,粮食收购多半也是大宗交易。此时三大钱庄在主要港口都有分行。
崇祯说到:"你们以为,在一家钱庄设立帐号合适,还是在三家都设立账号合适?"
陈承芳说到:"回吾皇,在一家钱庄设立帐号,更便于资金管理和汇兑。在富民钱庄设立帐号要好一些。"
崇祯随后才向三人说了兴建农业机械厂的具体设想,这样工商钱庄将负责为农业机械厂提高贷款支持。工商钱庄必须尽快扩大分行数量,以后将负责大型物资交易中心的资金管理和汇兑。
崇祯问道:"承恩,大型物资交易中心的资金大量存放在工商钱庄,这种短期存款,需要支付保管费用,还是可以支付利息?"
王承恩想了一下:"粮食销售时间长,收购时间短,这种存款可以支付利息。利息计算极为复杂,以我之见,双方可以约定一个协议利息。"
崇祯说到:"既然这样,你明天去一次松江,争取尽快和王应朝达成具体协议。"
第四个问题,是陈大金的职位问题。崇祯说到:"大金,朕想让你到富民钱庄担任监事一职,你意下如何?"
陈大金说到:"回吾皇,大金听候差遣。"
崇祯说到:"监事比大掌柜要轻松很多,你可以同时在富民钱庄和农业钱庄担任监事。过段时间,腊月初三召开农业钱庄股东大会,你辞去大掌柜一职。每个钱庄的监事,年俸禄按五千两白银计算。"
陈大金听后,非常开心。以前的俸禄每年只有一千两白银。
十一月初八,富民钱庄的股东大会如期召开。股东持股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竟然是衍圣公府,持股一百股。第二大股东,是魏国公府,持股80股。崇祯只有50股,成为第三大股东。其他股东持股只有5到20股不等。
这样,衍圣公成为董事长,魏国公成为监事长。陈大金代表崇祯成为监事。
在崇祯的建议下,这些勋贵的董事监事代表,由钱庄支付每年五千两白银的俸禄。而大掌柜一职的俸禄仍然是每年一千两白银。
随后衍圣公府推荐了新的大掌柜人选,获得通过。
这次股东大会召开比较突然,富民钱庄的规模扩张较晚,因此拆借崇祯的资金合计四千万两白银。在股东大会上,这些股东达成协议,下一次股票发行,这些拆借资金可以优先转为股票。
陈承芳就这样离开了富民钱庄。这完全是崇祯的意思。崇祯希望通过人事的调整,逐步让钱庄的经营市场化。
在市场化经营方面,工商钱庄都要比农业钱庄,富民钱庄要好很多。两个大钱庄的发展,更多依赖了皇庄售卖的代理。
衍圣公府之所以大量拥有富民钱庄的股票,一是因为富民钱庄代理南直隶皇庄和湖北皇庄之后大量发行股票。二是富民钱庄拥有一项优势,发行股票的公司和钱庄需要在富民钱庄设立结算账户。三是富民钱庄拥有目前最大的异地汇兑网络。而衍圣公府多年积存的数千万两白银同样需要合适的投资渠道。
崇祯十年和崇祯十一年的连续发行新股,使富民钱庄最终进入了衍圣公府的视线。而崇祯的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更是让衍圣公府得到了了富民钱庄的经营权。
富民钱庄经过多年的发展,代理售卖皇庄协议之后才快速扩张,从崇祯九年冬季的南直隶皇庄出售到现在仅仅两年,贷款总额的增加,多数是皇庄贷款。也因为有大量的拆借资金,每股收益仍然维持在一万六千元左右。
经过衍圣公府的分析,富民钱庄的经营费用可以大幅度削减,目前的经营成本大约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以贷款总额一亿八千万两(其中皇庄贷款总额五千万两左右)而言,即使经营成本只下降1%,也代表着近二百万两的新增利润。
另一方面,衍圣公府认为,如果存款大量增加(目前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息只有6%),即使置换出部分拆借资金,也可以增加很多利润。四千万两的拆借资金,每年利息是480万两。
还有一个原因,衍圣公府的土地出售很慢,而大量资金需要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经过衍圣公府多人的估算,富民钱庄的每股收益,完全可以达到三万元以上。
所以崇祯十年的股票发行,衍圣公府购买了五十股,崇祯十一年又买了五十股。现在崇祯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衍圣公府刚好趁机拿到董事长和大掌柜职位。
十一月初九,陈承芳,陈大金代表崇祯,孔府代表王长青(孔府找到的钱庄大掌柜),魏国公府代表徐富贵(魏国公府管家)开始共同盘点钱庄账目。十一月十一,最终盘点后,富民钱庄有305家分行,1658家贷款合作方,开立账户的公司商铺约3856家,开立个人账户的约有500人。钱庄资产大约1亿二千万两,贷款总额1亿8千万两,流动资金2千万两,存款约四千万两,另外拆借了崇祯四千万两。
和原来的收保管费的钱庄相比,客户存款大幅度增加。要增加每股收益,孔府认为,必须大幅度增加存款数量,和个人账户数量。
另外一个就是说服大公司,减少公司内部的资金留存,增加钱庄中的存款比例。此时发行股票的公司数量已经增加到近一千家。除去近二百家钱庄,其他公司在富民钱庄必须设立帐号。只是这些公司在钱庄的存款较低。毕竟这些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很大。

百度搜索 粮食漩涡 天涯 粮食漩涡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粮食漩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五行七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行七色并收藏粮食漩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