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北羡之南余情 天涯 或 北羡之南余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沈越忠指向沈羡之:“这是家中犬儿,柳兄要多多指教于他”柳德明知道这是谦虚之词也不当真,轻轻一笑。关于沈羡之柳德明早些年也派人了解过,其人木讷,不善交友,至今没听过什么出彩之处,直到昨日才了解到沈羡之在玉满楼的事迹以及今日的四院论道,隐隐觉出此子或许隐藏的深吧。
念念不忘者,必有回响。做事低调者,所图甚大。当即细细审视沈羡之。
只见此子明眸皓齿,面如冠玉,根骨奇佳,看的出来沈越忠必然对沈羡之寄予厚望,往那一站,深含军人“静若处子”的韵味。心里有点痒痒的,生出想考校一番的心思。
这一会,柳家的大队陆陆续续的赶到,柳德明暂时收起心思。沈越忠邀请柳德明步入沈府。李姝则去带领柳府女眷。
沈羡之跟随父亲陪着柳德明,走入沈府正堂,为柳德明接风洗尘。这次柳德明过来并州,一方面探望沈越忠,并且把沈羡之与柳余晴的婚事敲定。一方面朝中事务越发危难,提前与沈越忠透个风,省的万一有事发生措手不及。
天色已晚,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沈越忠与柳德明对坐温酒,谈古论今,军中笑谈,什么都聊。沈羡之也很感兴趣,这可都是经验,以后征战沙场能多一分见识。
“沈小子,你对我国的现状有什么看法?”看得出来柳德明是存了考校未来女婿的心理的。
沈羡之不疾不徐的说道“我国国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的,经济上欣欣向荣,军事上姜国自顾不暇,无暇南下,我国正是快速发展的时机 ,文化上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无所不包,百花齐放,煜煜生辉”话说到这里,沈羡之肯定柳德明不会到此满意的。
转而说道:“然我国明面上形成的局面也掩盖不了暗地的矛盾。当今圣上已达知天命的年纪,当年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到现在龙体已大不如前。而如今,太子却还悬而未决”话说道这里,点到即止。
陈皇大半生劳累才导致陈国今日的兴盛,但杨皇后早逝,未有所出。三大贵妃力争上游,陈皇依旧没有决定,杨皇后与陈皇从皇子时期就在一起伉俪情深,陈皇也是念旧的人,故而久久未再立后。
而三大贵妃都有所出,韩贵妃的儿子为大皇子,其人庸碌平常。秦贵妃的儿子为四皇子,天性机敏。郭贵妃的儿子七皇子则万众瞩目,朝中上下对其登位万分期待。
杨皇后生前没有一个儿子,唯独宠爱大皇子,可是太子身为储君,乃是未来的陈国国君,不能凭自己的喜好决定,故而陈皇久久未决。
这个话题暂时略过,沈羡之紧接着说道:“朝中太子之位悬而未决,左右两大势力却喧嚣呈上。右相拥护太子,左相辅佐七皇子,从而形成左右两大党派,互相斗争,造谣陷害,纷至沓来,大大损坏国力的发展”。
柳德明从第一个话题已经知道沈羡之有点能耐,却没深想其他。没想到第二个问题隐藏如此深也让他看出来了。
左右两党互相攻讧,损国害民。有识之士早已知晓,污蔑陷害的事层出不穷,可是至少明面上还没有那么明显,尤其是对于一个远在朝堂千里外的少年,柳德明于是直接问沈羡之怎么看出来的。
“前户部尚书韩立犯贪污罪入狱,紧接着工部侍郎郭溪就犯私藏兵刃罪处死。韩立于韩贵妃是远房堂哥,郭溪则是郭贵妃的侄儿。时间如此巧合,这还看不出来两个皇子势力发生问题了吗”沈羡之分析道。
而后又说:“这只是开始的***,而后一系列的事故则证明两党的针锋相对,黄河决堤的善款不翼而飞,两党互相推诿,则是两党斗争白热化的标志”。
柳德明现在不仅仅把沈羡之当做后辈来看,隐隐已经有与他交谈的地位了,看着沈越忠的目光有种羡慕嫉妒恨的意味,沈越忠也老怀欣慰。
这两个话题柳德明与沈越忠感触不深,沈羡之继续说道:“文官朝堂的事的发展间接影响到了军营中,大凡登大位必然掌握军权,故而两党必然已经开始逐步觊觎军营的权利”。
说道这里,停了一下,让沈柳二人消化一下刚才的话题。
过了一会儿,沈羡之才继续说道:“文官想掌握军权,必然有两个步骤,或收或买。对掌握军权的将军能贿赂的就贿赂,不能贿赂的就找个名头撤下,换个听话的心腹”。
柳德明与沈越忠按捺住心中的急流,看着沈羡之。沈越忠也好像第一次认识儿子似的,今日的见解往常是不会从沈羡之口里说出来的。
沈羡之不想再过从前日复一日的日子,决定像毛遂一样找到时机便展现自己,这样才可能有朝一日驰骋疆场,做一个陈庆之一样的“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儒将。
今天是柳德明考校沈羡之的日子,所以沈越忠也不多言语。“那依羡之看来,计将安出?”。
沈羡之说道:“这种场面是两党激起了火气,等冷静下来就清醒了,毕竟现在还不到撕破脸的程度,别忘了上面还有一位呢?”说完伸起食指指了指天。
沈越忠与柳德明这才放下心来,是啊,无论之前闹得多凶险,陈皇绝不会做视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
“然则这些矛盾或明或暗都使陈国飞速发展的时机拦腰折断,国内矛盾重重,国外也虎视眈眈,姜国无暇南顾,别忘了我国乃是四战之地,羯国狼子野心,早已觊觎我国边境之地”沈羡之心里的话一点点说出。
“羯国创建者原为上党人,在塞外建立政权,早想侵入我国,故而一点都不能大意,而梁国在我国南边,多年来年年朝贡,礼部时常苛待,去年索要梁国半数的赋税,梁国依旧闷声不响,泥人都有几分火气,可想而知梁国所图甚大”随着沈羡之一步步铺开,柳德明与沈越忠也没想到陈国内忧外患竟然这么多。
说完问题,沈羡之接下去说道解决的方法“羯国暂时不用考虑,倒行逆施的国家,实行种族灭族的政策不会长久的,迟早会激起民愤。而梁国确实是心腹大患,像一个圆鼓似的无从下手,只能见招拆招”。
羯国国内实行种族歧视,羯国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杀人盈野。对内“胡汉分治”激化种族矛盾,律法严苛,骄奢淫逸,民间早已沸沸扬扬,羯国覆灭之期不远。
梁国多年来一直充当陈国的“小弟”,多年来不声不响,稳步发展,陈国都不知道梁国现在的实力如何,可想而知,一旦梁国自认为有摆脱陈国的机会,肯定会牢牢抓住,从而达到长江以南梁国最强的局面。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只能关注眼前了。
柳德明听完沈羡之的分析才逐渐认可了他,沈羡之看到柳德明的表情,当即顺坡下驴道:“柳伯伯以后唤我小郎吧,父亲与母亲都是这样叫的,柳伯伯与父亲生死之交,亲如兄弟,这样叫晚辈也是没问题的”。
柳德明点了点头也就同意了,沈羡之的风度引起他的注意,见识与眼光受到他的认可,最后这句话能看出沈羡之待人接物的艺术性,心里慢慢觉得有这个女婿甚好。
这样想着,心里不免有些苦恼,陈国国法规定男十八女十六结婚,而沈羡之与柳余晴今年都是十三岁,也就是沈羡之跟柳余晴结婚同样是十八岁。
三年之后,还不知道两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军方势力会不会大洗牌。早点结婚,能抱个外孙多好啊,这样想着看着沈羡之眼神越发和善起来。
沈越忠知道沈羡之已经获得柳德明的认可,也很高兴,毕竟老友的认可也算证明自己后继有人了。
而另一边李姝带领柳夫人等进入后堂,柳夫人将从苏州带来的见面礼全部送给李姝,惹得李姝一番道谢之语。
待李姝吩咐将礼物全部入库后,拉着柳夫人的手说道“姐姐这次来并州,定要多住几日,待领略好我并州的大好河山,人文小吃再缓缓归家”。
柳夫人也笑着说道:“既然妹妹这样说,姐姐只好却之不恭了”说完话对旁边的丫鬟说道“把小姐叫过来,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躲着做甚”。
柳余晴从知道要来并州,心里就十分羞怯。十三岁的姑娘正值豆蔻年华,哪个少女不怀春,从知道自己的未来夫君乃是沈越忠大将军的独子那一天起,隔一段时间就在脑里想象沈羡之该是怎样神武,英姿飒爽的模样。
直到今日,终于到了能看见沈羡之的时候,心里却有点退缩了,万一跟自己脑海里的形象不一样怎么样,心里不免有点患得患失的感觉,所以才像现在畏缩不前。
娘亲的召唤又让柳余晴手足无措,未来夫君还没决定要见,未来的婆婆却要先看到了。心里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揪心不已。
百度搜索 北羡之南余情 天涯 或 北羡之南余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