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投资餐饮(一)
百度搜索 小农民与假富商的故事 天涯 或 小农民与假富商的故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一.在食品安全成为众矢之的的今天,农民处境非常尴尬,产品百分之八十都是食品,蔬菜粮食施用化肥农药以及猪鸡鸭快速育肥等等,都是经过农民生产,可是农药化肥不是农民研制地,快速育肥也不是农民研究发明地,大多数的农民,特别是年岁大些的人,是非常抵触地。但是,只要想靠种殖,养殖挣钱!想挣钱只好按照众多专家给设计好地方法做,做不对,或是做不好就要赔钱。农民还有什么更好地选择?
现在单独家庭小户种地的农民,可能是分文没赚,还得遭受消费者地指责,问他种蔬菜粮食为什么会使用化肥农药!在所有人都谈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代,凭什么只有农民要坚守别人指定的道德规范,而没有追求利益的权力。
按用老办法养猪,须要饲养十个月至一年猪才长成,这时猪肉是最好的。现在农民不论从事种殖或是养殖,都不能按自已地想法办,而是要迎合市场地须求。市场要求有两点,一是物美,蔬菜要鲜嫩有卖象,施用农家肥种的蔬菜颜色较深,看着不如化肥追出的蔬菜鲜嫩,农民只好少用农家肥,多追化肥,还要喷施叶面肥。猪肉要瘦多肥少,农民只好采用饲料经销商提供的饲料。二是价廉,生猪在饲养四月以后,喂一元钱的饲料,基本长不出一元钱的肉,为了降低成本,必须在四个月内出栏,肉的味道肯定不如喂养一年以上地好,但是为了迎合市场价位,只能这么做。消费者都说猪肉不如十几年前小时候吃的肉香。现在农民饲养十几年前的猪肉,成本每斤要超过二十元,售价要近三十元养殖户才有利润。现在消费者以经适应十几元一斤的猪肉价格,如果猪肉涨到三十元以上,大部分消费者都接受不了。
生猪价格低到养殖户只是微利,还会有人站在道德地制高点,对养殖户指责饲料填加快速育肥很不道德,肆意诋毁谩骂的同时,又在享受养殖户为他们提供的低价猪肉。底层大众生活不容易,农民的生活更加艰辛。
丁罗堡的秋天很美,蔚蓝色的天空一尘不染,晶莹透明。杨树叶子黄了,挂在树上,好象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飘落在空中,象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田野上玉米地,在一场紧张的机械收割之后,转眼间一切都褪了颜色,一望无垠的大地苍黄地裸露着。
秋季本应是养殖户的黄金季节,但是,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疫情,让人措手不及。
治融镇调配人力,各村摸排,每家养殖户都要检查,发现疫情立刻扑杀。一但发现疫情,不论多少口猪,肥猪母猪仔猪全部拉到野外填埋。
这项工作本应归区上畜牧局和区防疫中心负责,可区里人员紧张,就把这项工作安排到乡镇。乡镇人员再紧张,上级安排的工作是必须要完成。发现疫情,乡镇没有执法权,区上把工作可以向下边乡镇安排,执法权是不能下放到乡镇的。乡镇发现疫情,要去区上申请执法证,区上派人带执法证到村里扑杀填埋。扑杀的损失补助,区上更不会放到乡镇,要等扑杀后乡镇统计上报,区上审批,再把补偿款发到乡镇,乡镇把补偿款发到村里,村里才能给养殖户发放补偿款。上报到下发要几个月,也可能要一年多的时间。中间能不能发生变故,谁也说不准,发生疫情被补杀地是养殖户几年的心血,就靠这几十头猪养家糊口,养殖户抵触情绪能不大吗?镇上的工作也很难,也须要理解。
营兴忠是新建的猪舍,杂菌,病毒都少,加上消毒细心即时,才算躲过一劫,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猪瘟疫情还没控制住,上级下文件要整治大棚房。
国家确实在进行整治大棚房,但整治的对象是大棚房而不是农业大棚,大棚房是指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非农业建设,比如某人以建设农业蔬菜大棚为借口,在基本耕地上建设休闲度假设施、别墅、加工厂等。其实质是非法占用农用地,直接触碰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底线,因而属于违建。
村集体及成员对该集体单位内的土地有完整的承包经营权,集体成员经过完备的流转手续而获得了土地生产经营权后,在土地上合法生产经营活动必要的建筑暂时没有完备证件的,不能立即认定为违章建筑强制拆除。
丁罗堡的大棚地,是匡永斌在村里当一把手时亲自组织建设地。当时为了配合解决省城蔬菜供应,大搞菜蓝子工程。
? 当时农民怕家家扣蔬菜大棚,蔬菜产量增加就会有卖菜难的问题。大棚蔬菜无法储存,卖不出去几天就要腐烂,扔都找不到合适地方。
匡永斌要完成任务,起早贪黑,走家串户,讲解动员,承若保证**会组织销路,**号召农民建大棚,就一定要负责到底。
最后还是有一个小组坚持不毁地建大棚,匡永斌只好放弃。只有一个小组不建,并不影响他的政绩工程形象。
不是农民不愿意响应**号召,而是修建保温蔬菜大棚要投入资金,少者几万元,多者十几万元,对于 普通农民家庭就是一笔巨款,种殖蔬菜大棚的收入基本没有保障。开始几年蔬菜大棚少,有人确实挣钱了。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蔬菜大棚拔地而起,蔬菜的价格在这几年一直都是停滞不前,虽然超市价格很贵,但是农民自已进城卖菜受到很多限制,还要发生很多费用,在地头下来地蔬菜真的很便宜。要遏上天灾人祸,会赔地很惨,种植的辛苦与艰辛,不亲身经历,就不会有深刻体会。很多人都愿意去打工也不愿意去种植蔬菜大棚,一个大棚种蔬菜每年需投入2万元,最后收入有可能不到1万元,这还不算自己人工成本,谁愿意去干这赔本的买卖。
熊忠志家投入十几万元建好蔬菜大棚,当年冬天,他辞退城里的工作,回家种植保护地保温大棚蔬菜。春节前第一批西红柿收获,卖菜成了难题,一茬菜能有二百多斤,用汽车运输不夠油钱,电动三轮车适合大棚蔬菜运输,可是,城里禁止电动三轮车通行,熊忠志和老爸爷俩,只好一人带一百多斤用自行车驮到城里去卖。
省城正在全民搞三城连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健康城市,创建食品安全城市)。街边路口,居民小区内严禁摆摊卖菜。只能去农贸市场大厅,每个摊位一天六十元,爷俩中午吃顿饭,还要花几十元钱,起早贪黑累够呛,菜卖五百多块钱,又花了二百多块钱,爷俩累一天,二人只剩二百多块钱,还搭里二百多斤西红柿。要是打工二个人也能挣二百多块钱,还没有这样累。关键是这西红柿在棚里精心侍弄好几个月才有收获,天冷要生火烧煤增温,每天早起要揭起草廉子,保温被,晚还要再盖上,除草浇水施肥,掐尖蔬果授粉,几个月天天都必须有人精心侍弄,等到成熟,要轻拿轻放地摘下来,怕冻坏要在筐里先铺好棉被保温,再小心翼翼地装筐,送到城里,城管又抢称,还打人。进市场不管你卖没卖钱,先把管理费交了,买菜的挑三拣四,好不好,熟没熟一堆地褒贬评说,费这么大劲,卖的钱还不如打工挣的多。
农民现在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种地在家里干一年,一个是到工厂里做一年,种地一年收获2千元,工厂一年工资3万元,那么农民选择了一年在家种地的收获,其实就是他放弃去工厂打工一年的收益,也就是三万元。
当然,农民种地还有补贴,这是取消农业税之后,为了发展农业国家的政策扶持,一亩地大概百元左右。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当一个项目的收益远远低于支出的时候,人们就会远离他。
土地荒芜的原因也在于此,在土地上耕种的收益已经远远低于需要付出的投入,入不敷出,为何还干?
因此造成闲置的大棚也越来越多,随处可见,有些破旧不堪,有些
杂草丛生,有些直接用来喂养家禽。像日光温室,投资一个少说也得十几万,真的闲置不用能不心疼吗?
熊忠志的大棚只种了一茬西红柿,就进城打工了。只留下父母在家。养了几十只兔子在大棚里。人在村里房子住,大棚地没人照顾,人在大棚地住,村里房子空着也不好。来回跑吧!大棚地离村五六里,时间都扔道上了。投资十几万建筑的大棚,不但没挣钱,反而成了农民的一块心病。
也有利用好的,熊忠志大伯熊玉森家,大棚建的慢了一步,见先期种菜的都沒挣钱,他不种菜了,他家吸取教训,不扣塑料大棚,只建看守房,打眼机进,种一些小麦,花生,地瓜等自己食用的作物。农村老人退休金每月仅一百多元钱,只能夠两叁天的最低生活费,剩下的二十多天生活费要自己想办法,要想生存,必须自谋出路,种地不挣钱,但少花钱也是减轻子女负担地好办法。
春节还如同往年一样,稀稀拉拉的鞭炮声显得有气无力,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农村最热闹的时候,一般在外打工的人都会回家过年。今年的春节就显得有点冷清了,好多人都不回家过年了。除了还在念书的孩子无处可去只能回家过年之外,以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没有几个回家过年的了。
熊玉森和熊玉林老哥俩都住大棚地,互相也有一个照顾,过春节老哥熊玉森的儿子熊忠恕在城里打工没有放假,没回家。大女儿熊忠蕊一家回来看望老父亲,
把老叔熊玉林老俩口和女儿熊忠慧都请去吃饭,儿子熊忠志在饭店打工,饭店春节照常营业,不放假没有回家过年。
熊玉森的大女儿熊忠蕊是在市里打工时找的城里对象,己结婚多年,有一个女儿叫云梦,丈夫是开建材公司的老板,叫云鹤鸣,很有城府,待人稳重又不失热情,见熊玉林来了,马上招呼:“老叔老嬸过年好!又几个月没见,还那么硬朗,养兔子怎么样,兔子繁殖快,挺累人的。”
“还可以,现在连大带小能有几百只了吧?也没功夫数,也数不清。”熊玉林笑着回答。
熊玉森走过来说:“还是让孩子回来吧!丫头忠慧有技术,在外闯几年,忠志回来就行,兔场就交绐他干吧!你给掌舵,动动嘴就行了。”
云鹤鸣说:“忠慧在建筑工地工作稳定,女孩子也不适合养兔子,忠志在饭店后厨活累,应该让忠志回来。”
熊玉林说:“忠志在饭店后厨偷着学一点熏醬菜的配方,准备作熏酱兔肉,吴景民和王丽华在城里开个小餐馆,答应兔肉熏好上他那卖去。都定好了,过了年结算工资就回来了。”
“这可是好事,双赢的事,他饭店能有特色菜,你们家兔子也不愁卖了。”云鹤鸣说。
熊忠慧垃着云梦走过来接话说:“大姐夫,现在这建材价格总不稳定,买卖好作吗?我也想经营建材能行吗?”
云鹤鸣说:“建材价格不稳定,还好说,主要是建材卖出后追款很难。你在工地项目部工作,还不知道这些卖建材的,一到项目部都客客气气,点头哈腰,按人给上烟,逄年过节还要送只羊或送条狗,买几条鱼送去是常事。你能行吗?”
熊忠慧说:“你们卖建材的给项目部送礼,是为了砂石方检尺时松一点,砖瓦进场按你们要求的数量开据入库单,你们是不吃亏的?”
二嬸接话说:“这丫头!怎么和姐夫说话呢!还想让你姐夫给你介绍个城里对象,你这是一点也不会来事,在城里工作好几年也不见出息。”
“忠慧有股子闯劲,现在这社会不这样还真不行。”云鹤鸣笑着说。
“你们看,云老板也认可我这种性格,不过我也在调整,要变得女人味再浓些,东北女人吗!应该温柔时候温柔,须要冲劲时就得有股虎劲,才能顶起半边天。”熊忠慧开玩笑很夸张地说。
“越说越疯,你把云梦给吓着,看你老姨是不有病。”二嬸拉着云梦数说着女儿。“当初有小志就挺好,这死老头子非得说我是锡伯族,按当时的政策能再要个生育指标,又多生个丫头。”
“这样多好呀!儿女双全。”云鹤鸣奉承着说。
“多操心呀!小时候就跟她哥这帮半大小子疯,长大了也没个稳当样,就一样好,出去工作不用担心别人欺负她,她不欺负别人,不惹祸就挺知足了。”二嬸念叨着女儿的毛病。
“锡伯族是好骑善射狩猎为业,我的遗传基因决定了这种性格,是继承老妈您的优秀基因。”熊忠慧怼老妈一句。
熊玉森说:“忠慧性格象男孩,有好处,忠恕牲格太稳重,缺少男孩子闯劲也不行,孩子的性格就是天生,谁也难改变。”
“我老弟的性格可不是没闯劲,是不瞎闯,要是有值得他去闯的事,他会闯劲十足。”熊忠慧说。
云鹤鸣也说:“忠恕性格稳重,很有自己的观点,我赞成忠慧对忠恕性格地凭价。”
这时忠蕊招呼大家吃饭,过年的团圆饭虽然缺少两位,有些遗憾,也很祥和热闹。
百度搜索 小农民与假富商的故事 天涯 或 小农民与假富商的故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