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历在人间 天涯 或 历在人间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七回脱苦海孔修入道
太清观弟子相逢
“明儿,有个事儿我一直不懂。”曹芯把书放在桌子上,站了起来,皱着眉头说:
“成汤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建立了商朝,而纣王却残**乱至使商朝灭亡;
姬发韬光养晦,励精图治,灭商建立了周朝,而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事又使周朝灭亡;
刘邦知人善任,广为纳谏,建立了汉朝,而汉朝末年的皇帝都暗弱无能,偏听偏信,至使汉朝江山倾覆。
你说,为什么历朝历代开国的君主都很盛明,而他们的后代却那么昏庸?”
曹措吃过晚饭,闲来无事,正与夫人在院中散步,来到两个孩子窗前,听见曹芯说话,于是停住了脚步。
“是啊!做皇帝就应该治理天下呀!”曹明放下手中的书说道,“有什么事还能比国家大事更重要呢?”
“明天去问问孔先生,他一定知道答案。”曹芯肯定地说:“先生给我们看的书可真有趣。”
“哥哥,明天我也跟你一起去问孔先生可以吗?”
“当然可以了,藏书阁里有好多书呢!”
“太好了!咱俩先把这些书看完吧!”
“好,明儿,灯不太亮了,打打灯花。”
“嗯,”曹明拿起剪刀,小心地剪着灯芯,火苗又直立起来。
火苗的底部,灯芯周围的光是臧蓝色的,深遂而幽远,似乎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人的思绪飘荡到不知名的地方。
灯芯头上是淡淡的黄色,温馨又淡雅,看上去觉得心里暖暖的,让飘远了的灵魂又回到了心房。
再往上是柔和的白光,火苗修长,往顶端渐渐收拢,最后变成柔和的尖,整束火苗散发着优雅的光晕。
有时火苗一动不动,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凝神远方,任凭思绪怅惘。忽而火苗欢快地闪动几下,恰似那少女想到开心之处,甩动秀美的长发,转运悠美的身姿。
过了一阵,灯芯长了,火苗也不再挺立,好像那少女疲倦了,倚坐下来休息。
灯芯的长短变化,牵动着少女的心起伏波动。烛火与烛芯好似一对情侣情深意长。
也许,本是一物。
“这烛火真漂亮。”曹明放下剪刀。两人相对在桌边坐下来,双手托着下巴,欣赏着曼妙的烛光。
“明儿,这烛火一点也不烫手。”曹芯用右手食指从火苗的一边,划到另一边,又穿过火苗划回来。火苗一闪一闪,像小星星快乐地眨着眼。
“是的,一点儿也不烫手。”曹明也用手指在烛火上划来划去,然后手指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这味道真好,我喜欢。”
曹芯也闻了闻,“嗯,我也喜欢这烛火的味道,”低头看了看,手指都熏黑了。于是,起了坏主意,用黑指头在曹明脸上抹了两道,说:“看你吃东西都吃到脸上去了,我给你擦擦。”然后咯咯坏笑起来。
曹明也不知道自己的脸像个小花猫, 也不在意,还在拨弄火苗。
曹芯自己笑得没意思,就搬来镜子让曹明照。曹明一看也笑起来,用黑手指去抹曹芯的脸。两只小猫在屋里你追我打闹开了。
窗外的曹措听着,开始时听到孩子们在读书提问,还不住地点头。后来听到屋里“噼腾扑通”打闹的声音,沉下了脸,迈步要进屋。夫人打了个手势阻止了他,拉着曹措回房了。
回到房间,夫人端上了茶。
曹措坐下来,喝了一口,“这两个孩子顽皮得很,已经十岁了,不小了,平日里夫人要多管教。女孩子也就罢了,芯儿长大后要考取功名才是。一来报效朝廷,二来也可封妻荫子啊!男儿怎可碌碌无为!”
“小孩子哪有不淘气的?明儿、芯儿聪明伶俐,只是没得好先生**。”
夫人一旁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老爷不知道,自打过年到现在,两三个月来,两个孩子很喜欢读书,也懂得了很多事,尤其是你那儿子,做事有分寸多啦!好久没人领着孩子找上门来告状啦!”
夫人向前探了下身子,将胳膊搭在桌边说道,“我暗地里观察了好些时日,他经常去藏书阁,总是拿些正书史册来看。这孔修也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教得他爱读书了,又懂了许多道理,有时说起话来像大人一样。”
“夫人莫小看了孔修,我读了他写的文章,此人有大才,不为朝廷所用,实属屈才了。”
“哦?咱府上来了贤士,却教人家整理书阁,岂不埋没了人才!”
“是啊!刚来时病重,现在应该好多了。我也是太忙,这几日我该去探望才是。”
次日,吃罢午饭,曹措来到书阁,见到孔修正在将散乱的书重新装订。
曹措在门外清了下嗓音,孔修听到有人来,便抬起头来,见是曹措,忙放下手中的书上前施礼。
“先生请勿多礼。”曹措打量了一下孔修,说:“看先生面有光华,想必身体康复了许多。”
“多谢曹大人惦念,学生确实已经很好了。”
“来,你我坐下说话。先生的《论道》可曾著完?”
“大人,昨日刚刚完成,万望大人多多指教。”
“孔先生才学过人,在我府中甚是埋没了,不如参加科举考试,定能高中。”曹措说道,“取了功名,得了官职,为朝廷报效才是正路。”
孔修听罢,微微笑了笑,说:“大人乃仁德君子,待修之厚,此生难忘,怎耐多年来我居无定所,心中已无功名二字。不瞒大人,我不想步入仕途,恐怕我已身心俱疲,难以适应官场上的交往,处理不了复杂的事故!如果不愁吃饭,这辈子能清静的读书,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如果我辜负了大人对我的期望,还望见谅。”
曹措见孔修言语皆出自肺腑,于是点了点头,道,“凡事还需依个人心愿哪!”
“对了,敢问孔先生用了什么妙法,能让我家犬子读书了呢?”曹措忽然想起了这事,说道,“他太顽皮,我都束手无策!”
“哦,哦,呵呵……”孔修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道,“我哪里有什么妙法,曹公子天资聪颖,性格爽直,他读书很快就能得其章法,悟出书中精髓,将来必成栋梁!我决无奉承之意,大人说他顽皮,我却很喜欢他。依我看,考取功名是小志,公子有治国之大志!”
“先生太过夸奖啦!如此说来,嗯,我倒有事求先生了。”
“大人太客气了,有事尽管吩咐。”
“前些日子,学堂的老先生因年事已高,经不起孩子吵闹,回家去了,先生若不嫌,去德学堂教书可否?”
孔修眼中立刻放出喜悦的光彩,连声说:“好,好,可以去,可以去。若曹大人信得过,真乃吾之幸事!谢过曹大人!”
两人都笑了。于是一同往太清观走去。
曹德庄本不大,自打那年地震后,不断有异乡人投奔来此,日渐繁华,人们大多把房子建在东、南两方。因为那里地势平坦。西北处靠近小昆仑山,山势陡峭,很少有人家在这里定居。
曹措、孔修二人经过热闹的大街小巷往山脚方向走,走过茂密树木中的一条林荫小路,一转弯,有一小片开阔地,太清观到了。
知道曹措带了客人来,观主李信迎接出来,互至问候。曹措给他们两个彼此介绍,二人一见如故,落坐后攀谈起来。
太阳落到了小昆仑山的山坳里,万道金光穿透云层,晚霞绚烂如画,西边天空一片辉煌。霞光掩映下,苍山巍巍,树木深遂;暮霭中,太清观大小殿宇都放出金色光芒,更加**肃穆,令人尤生敬畏;炊烟袅袅,晚风习习,顿觉心旷神怡。
想不到距离尘世咫尺之遥,竟然有这胜似仙境之所在。回忆十二年来的奔波劳苦、冷暖辛酸,孔修只觉得此刻真有超脱之感,不禁感叹道:
日没昆仑下,
霞光映翠微。
炊烟袅袅起,
晚风习习吹。
涤去昨日苦,
忘却旧时悲。
顿悟神仙意,
问道太清皈。
李信闻听,拍手称颂道,“好句,好句!”又道,“前日我闲来占上一卦,乃知有雅客将至,果真应验!”
孔修拱手说道,“岂敢,岂敢。在下确有一事相请,望道长勿推脱。”
李信捋着胡须,微笑着,看着孔修,说道,“但说无妨,看看是否应了我的卦象。”
孔修双膝跪倒,给李信磕了个头,说道,“修自背难以来,历经人世磨难,几度欲往冥界之门,皆不入。”
说着,抬头看了看曹措,继续说道,“如今,我踏入三清无为之境,便知道,原来道法无量,时时召唤弟子。今方知,此乃修之归宿也。望道长收留弟子!”
李信看着孔修,只是微微笑着,也不说话,听他说完又转头看向曹措。
曹措点头说:“孔先生之言极是,我也时常想弃官从道,则此生无憾矣。如果我也一无牵挂,真愿一同步入三清,再不回首尘世。”
李信品颂法号“无量天尊”,手中甩动拂尘,朗声大笑。二人都觉得奇怪,不知因何发笑。
笑罢多时,李信打了揖手道,“师傅所言果然不虚!当年我跟随师傅在罗孚山青霞谷学道,那时师傅说我师兄弟共三人,我不解其意。”
说着,叫道童取来一只木匣和一个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三份玉制箓谍,分别刻着“宏德”、“宏远”、“宏真”。木匣内侧书十二个字:
修为真,措为德。
甲午期,太清和。
“如今弟子终于明白了。”李信说道,“曹措今年四十有余,乃大师兄宏德;我三十六岁,便是宏远;孔修二十八岁,正是宏真。今年就是甲午年,今日在太清宫相逢,此乃天意!”
又将包裹打开,说:“前日我闲来无事占了一卦,按照卦象,我差人做了一身道服,师弟穿上看可否合身?”
不多时,孔修重新回到院中,只见他发髻高高挽起成牛心形,头上戴着九梁道巾,腰中系着丝绦,身上披着八卦仙衣,脚上白袜云鞋,手拿拂尘。
呵!好一派仙风道骨!
孔修本就长得面目清秀,仪表不俗。如今换上一身道服更加气度非凡、潇洒飘逸,真如同大罗金仙下界一般!
孔修打了揖手道,“无量天尊,宏真见过大师兄、二师兄。”
曹措看着不住点头称颂,“贤弟真仙子也!”与此同时又打量自己,心想,“如今我也是道家弟子,怎么没有道服?”
李信早看出曹措的心思,微微笑道,“师兄请把你的箓谍拿出来,来师弟,咱们一同来看。”
只见“宏德”背面刻着三行小字,上曰:
势在,以德为;
势逝,以无为;
道行于内,不拘于表。
“原来如此,”曹措揖手道,“师傅真言,弟子记下。”
此时,繁星布满天空,星宿依稀可辩。只见南有朱雀,北有玄武,东出青龙,西见白虎。
突然,东方有三颗星骤然放光,三道金光直射院中。
三人立刻倒身下跪,双手捧着自己的箓谍,高高举过头顶,金光将其笼罩其中,五彩祥云缭绕于身旁,天际隐约传来钟罄之声,空气中隐有茗香袭人。
顷刻间,一切恢复如常。
师兄弟三人又来到老君殿。宏远在老君像前焚香跪倒,行了三叩九拜之礼,起身道,“师兄、师弟皈依道门,本应师傅亲执法事,因他老人家不在,徒奉师命代做传度师与你二人传戒。
“宏德、宏真听悟,师言,入道之人当十恶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汝等可持?”
曹措、孔修跪曰,“宏德、宏真今皈依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皈依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皈依无上玄中法师,不落邪见。愿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酗酒……”
诗曰:
顶现金光冲宇宙,
脚踏红尘参北斗。
今朝三身皈依道,
皆因万事有缘由。
宏德远真非等闲,
原是东方三星宿。
听闻人间多苦难,
来此尝尽几十秋!
百度搜索 历在人间 天涯 或 历在人间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