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满纸皇堂言红楼 天涯 满纸皇堂言红楼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2020年的大年三十,刘三太爷独处一室,防扰民,烧艾蒿香,口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数遍。又穿越到一座高山,山上有一和尚,正在端坐,见刘三太爷到来,只瓮声瓮气的说了一句:“我等你二十年了,怎么才来。”说罢,山消僧去。
刘三太爷,魂归身体,百思不得其解。念完佛,再口念《灶王经》。灶王爷身穿红袍,满面红光,出现在刘三太爷眼前,指点道;“刚才和你说话的,是顺治皇帝。”
“灶王爷,顺治皇帝找我什么事?”
灶王爷说:“顺治皇帝已经出家,不想参与太多的世事,也不想回忆往事,万般抛下,了无牵挂。刚才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乾隆带你灵魂,去找顺治皇帝,好想让你翻译《红楼梦》: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老人家,您老上天回来了,立马到我这指点,弟子谢谢灶王爷、灶王奶奶。”
灶王爷说:“顺治皇帝是出家人,所以只跟你说一句话,你懂就算懂了,不懂就是你的悟性差一些。明天你给顺治皇帝翻译一笔,让读者知道曹雪芹怎么编排他的。还有烧艾蒿香无用,喝柳叶、槐树叶、拉拉秧的水,清肺止咳,吉祥如意。再有,把那个癌症小哥改成小艾哥写作。”灶王爷说完不见。
大年初一,小艾哥发微信,相互拜年。
之后,小艾哥发微信: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接着小艾哥又发微信问:这一段《红楼梦》原文怎么解?
大过年的,这红迷不忘刨根问底。
刘三太爷微信回复:不要离开,广告之后,更加精彩,给你回复,绝对靠牌。
刘三太爷先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之后抓一把红眼大米,抛向空地,口念:“红眼大米打鬼急,妖魔鬼怪遇上死。一年更比一年顺,乌鸦喜鹊来吃米。乌云大仙是乌鸦,快来讲讲你历史。”
乌云大仙、青云大仙飞来,乌云大仙对刘三太爷说道:“娲皇的哇,是在写我。不信你问曹雪芹。”
刘三太爷念:“门神、灶神,老人家们,让个方便,让曹雪芹进来答话。”
曹雪芹隐约出现,说:“这是乌鸦救主的故事,我们穿越一把,你就明白了。”
乌云大仙、青云大仙驮着刘三太爷和曹雪芹直奔辽宁北镇,落在李成梁牌坊之下,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乾隆等老皇帝等待多时。
曹雪芹说:“明朝末年,辽东总兵李成梁镇守辽东,驻守总兵府广宁城(今北镇)。努尔哈赤十几岁,作为人质,是伺候李成梁饮食起居的勤务兵。一天,明朝廷传旨:“北方有颗紫微星下凡转世为一男孩儿,此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脚下生有七个红色痦子。捉到此人朝廷重赏”。一晚, 努尔哈赤给李成梁洗脚,发现总兵脚上有一个红痦子。便说:“总兵,您脚上有一个红痦子,我脚上有七个红痦子”。总兵李成梁琢磨得马上逮住他进京领赏。努尔哈赤回到屋子,酣然睡着。突然,梦中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走到他的床前,急促的说:‘快跑!朝廷正抓你呢,不然,你就没命了。’努尔哈赤被惊醒,没有多想,翻了翻身又入睡了。这对老夫妇又来了,边摇边喊:‘快跑, 努尔哈赤,再不跑就没命了!’ 努尔哈赤睡不着了,骑上自己的大青马,逃出广宁城。沿明长城里圈,逃跑到盘锦的芦苇荡。明军越追越近,射杀死努尔哈赤坐骑大清马。努尔哈赤钻进一片芦苇丛中。明兵放火想烧死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连累带吓再加烟熏,昏迷过去。跟随他的大青狗跑到附近水坑中,用毛沾水,回来后抖落在努尔哈赤身上,最后努尔哈赤获救,大青狗累死。四周的芦苇已经燃尽,追兵收寻罕儿。这时数十万只的乌鸦、喜鹊云集在此荒野中,把罕儿团团包围。因为乌鸦、喜鹊爱吃死人肉,追兵见状误认为乌鸦、喜鹊群中无人,于是向前追,而不去乌鸦、喜鹊群中寻找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因乌鸦获救。努尔哈赤在盘锦三岔河长城口逃出,来到偏僻的新宾。后来,当上了女真部落的首领,称罕王。努尔哈赤抗明,攻打广宁城,几次都损兵折将。罕王睡梦中又见那一对白发老夫妇说:“罕王,攻打广宁城必须拿掉城东的一只眼睛”。罕王醒来派人寻问,原来城东有个瞭望台,一有情况马上通报城内,因此,罕王才屡屡失败。于是拔掉了城东的瞭望台,攻下了广宁城。得江山后努尔哈赤曾自封‘抚育列国英明汗’,这对白发夫妇又在梦中对罕王说:‘罕王,你就要得江山做皇帝了,几次关健时刻都是我们为你指点迷津。实不相瞒,我们夫妻俩是胡仙来帮助紫微星下凡成就大业的。现在,我们的任务也要完成了,不想回去了,只希望罕王给我们夫妻在又高又热闹的地方建个房子,找一个栖身之地,我们就感恩不尽了。’罕王立即答应,但后来,罕王忘了。在攻打兴城时, 罕王没有神仙提醒保护,被红衣大炮打伤,罕王又气又恼,加之伤痛,倒在床上奄奄一息,昏沉入睡。梦中那对白发夫妇又对他说:‘罕王,,上次的嘱托你没能帮助实现,宁远之战才使你伤的如此惨重。‘’罕王醒来,把皇太极招到身边,吩咐他给胡仙修房、塑像。之后就瞑目在葫芦岛(即即《红楼梦》的葫芦庙)。皇太极继承皇位,供俸狐仙胡三太爷。规定满人不许吃马肉、狗肉;供俸乌鸦为乌云大仙、喜鹊为青云大仙。每年正月初一,大清国供乌云大仙、青云大仙,皇宫、寺庙必供,百姓跟着供,还必须得设索伦杆吊斗施食神鸟。当时,北京、沈阳两故宫都供奉乌鸦,时至今日,乌鸦常年云集两地上空。”
乌云大仙说:“刘三太爷,这就是乌鸦救主。”
清朝十二帝无不点头称是。
大家飞到北镇青岩寺保家仙堂,里面果真供着胡三太爷胡三太奶,乌云大仙、青云大仙的牌位。
大家又飞到凤凰楼北,这里立着供奉神鸟乌鸦的索伦竿。
曹雪芹说:“大清朝的皇帝,都是哇哇叫的乌鸦皇帝,简称娲皇。乌云大仙说的没错。”
刘三太爷问:“为什么又叫女娲?”
曹雪芹说:“爱新觉罗是女真族,是哇哇叫的乌鸦皇帝,管他叫娲皇,也可以叫女娲。”
刘三太爷问:“大荒山无稽崖,真么回事?”
曹雪芹领大家来到沈阳故宫文溯阁,打开《山海经》说:“乾隆皇帝修家谱,还想让我曹雪芹在上古三大奇书的《山海经》里找祖宗,证明大清根红苗正的历史遥远。满人祖先是天女佛库仑,佛库仑在长白山洗澡,偶拾一枚玄鸟丢下来的仙果吞下,十月后产下一男布库里雍顺,这母子二人自称爱新觉罗族,即金姓。布库里雍顺离家娶妻带儿孙创造鄂多哩城,自成爱新觉罗部,作为满之开基始祖。因为是贞女怀孕,所以人家后人叫女贞,后来也叫女真。女真传了数代,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人物——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佛库仑洗澡的长白山是大荒山,女真之前有段时间,要么叫女祭,要么叫女薎。女祭建寿麻国;女薎建盖山国。因为《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寒荒之国,有二人,女祭、女薎(mie)?????。有寿麻之国、有盖山之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又《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北镇灵山是巫即(无稽、勿吉、)等十巫升降之地,灵山有顺治皇帝出家的《归山词》,顺治皇帝也是乌鸦皇帝,所以叫他无稽崖,说顺治皇帝是不吉利的乌鸦。另外,把灵山叫灵石、顽石。”
乌云大仙说:“顺治皇帝,这个老和尚,不来咱这掺和,挨骂也不管。但你曹雪芹骂了我,我得考考你算术题,看你曹雪芹会不会抢答?十二加二十四等于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吗?”
曹雪芹说:“是。”
乌云大仙说:“恭喜你,会抢答了”
众人一阵大笑。
原来沈阳故宫紧挨着二人转大舞台,乌云大仙没事跑去看小品、二人转,台词十分熟悉。
曹雪芹说:“带大家到灵山接待寺看一下”
大家飞到北镇灵山一看,果真有《归山词》。灵山接待寺还专门写了小本子,叙述大概:
大清入关,皇太极已死,留下孝庄太后领着6岁的顺治在北京即位。清世祖顺治(1638-1661),原名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开始由皇叔父多尔衮代为摄政,多尔衮残害兄弟子侄,爬灰侄媳,背叛孝庄太后,跑出京城。顺治六年,十二岁亲政。顺治七年,多尔衮被害死在塞北。顺治十八年(1661年),二十四岁的顺治看破红尘,于正月遁入山西五台山,削发为僧。在灵山接待寺留下《归山词》。
北镇灵山接待寺传说顺治皇帝是崩山老祖转世,崩山老祖原是智成长老。智成长老生前,曾嘱咐忠心耿耿的糊涂徒弟明性:“哪天你看到脚下这块石头崩开时,就是我圆寂之日。”明性问:“你死后,我到哪里找你。”智成告诉明性:“我给你画一幅人头画像,只是缺了一笔,不准打开。二十年后,你出走寻师,谁能把这一笔添上,成为完整的的人像,谁就是你的师父,他就是我的转世替身。你要找画卷添笔的人,哪人多,往那去;哪个庙门口最大,你往那进;在那,他一定能接待你、照顾你。”糊涂和尚明性看守五年,脚下那块石头也未崩。有一天,糊涂和尚明性顺口说一句“师父,山崩了”。灵山下的一座小山崩为四半。一百零五岁的智成圆寂。因此智成和尚被称为崩山老祖。糊涂和尚明性未等守孝二十年,只三年,不顾他人劝说,背着画找寻师父崩山老祖。过了多年,他走到紫禁城门口,见此处庙门口最大,人还最多,就往里进,嚷着找师父。与皇宫卫士吵嚷,惊动了顺治皇帝,顺治皇帝出于好奇,令太监尤忠将糊涂和尚明性领入宫中。交谈后,顺治皇帝将明性背画像添上一笔眉。此像与顺治帝真人现身一样。糊涂和尚明性便拜顺治为师,顿时明白,变成一个好人。和尚明性为顺治讲佛法,讲顺治的出身,顺治帝弄清自己乃崩山老祖转世一事,看透红尘,与徒弟明性到五台山镇海寺出家。并做下了七言古诗《归山辞》。交待太监尤忠将《归山辞》收藏,日后交到医巫闾山灵山寺。
《归山辞》写道:天下丛林饭似山,衣钵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朕乃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悔恨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却紧袈裟。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兔走乌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尊九州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上卧土泥。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不如不来也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每日清闲自己知,红尘之事若相离。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栖。莫道出家容易得,只缘累代种根基。十八年来不自由,征南战北几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甚千秋与万秋。
看完了灵山接待寺的记载,康熙、乾隆、王尔烈都说他们曾到灵山考证过,每人都留下石刻。
大家离开灵山接待寺,飞到山西五台山善财童子洞,那里也有一块顺治《归山词》。
看完后,大家飞回沈阳故宫,走了顺治出生的永福宫,登基的大政殿,办公的崇政殿。
曹雪芹说:“顺治皇帝说百年三万六千日,那只取了整数,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应当是百年三万六千五百日;顺治皇帝是天子,还得加一日,合起来是三万六千五百零一日;这才是女真哇哇叫的乌鸦皇帝的补天之数。顺治皇帝出家对***来说,那是埝埂上拉磙子—一个坎,所以叫它青埂峰。顺治皇帝十二岁亲政,二十四岁出家当方丈,是"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顽石。顺治皇帝在灵山留下《归山词》出家,变成顽石,有灵山的根源,就是通灵宝石,这就是《石头记》来头。皇太极一死,守寡的孝庄太后就是死头的,顺治皇帝再出家,孝庄太后还是死头的,暗地里骂她《死头记》。关东才子王尔烈跟随乾隆皇帝寻祖,王尔烈在灵山写出了“松风岁月”四字题刻,才有《风月宝鉴》一说。通灵宝石变成通灵宝玉还得从敬典阁的家谱玉牒说起。”
乾隆皇帝、曹雪芹等人领着刘三太爷到了故宫敬典阁。
大清皇家最早大规模整理家谱是顺治皇帝开始的,从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每十年修撰一次爱新觉罗皇室族谱。抄了三份放在宗人府、皇史宬、礼部。1743年,乾隆下令将存在礼部的那份送往沈阳故宫。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至1748年)间,建造存储“玉牒”的敬典阁。敬典阁位于故宫中路东所最后一进院落,坐北朝南,歇山顶二层楼阁,进深面阔均为三间,是故宫中唯一一个独门独院的单体建筑。1750年,玉牒正式入阁,直至清末。玉牒1060册(满文本528册,汉文本532册),现存辽宁档案馆。
曹雪芹说;“爱新觉罗皇室姓金,族谱叫玉牒,就得编排成金玉良缘。因为玉牒藏在敬典阁,又编排出来一个贾敬。故宫有崇政殿、大政殿,又编排出来一个贾政。贾政、贾敬等文字辈人物来源于此。根据玉牒,又编排了贾宝玉、林黛玉、红玉、贾琏等玉字辈人物来。顺治皇帝、乾隆皇帝修家谱、保玉蝶,便是宝玉。顺治皇帝是北镇灵山出家的通灵顽石,又修家谱、保玉蝶,所以叫通灵宝玉。”
乌云大仙说:“曹雪芹,别全都说,留点漏洞,留点悬念。你曹雪芹最棒,给你点掌声。我天天去隔壁的二人转大舞台,那里的掌声老有规矩了,现在大家跟我学——喜鹊喳、喳、喳喳喳,乌鸦呱、呱、呱呱呱,罢、罢、罢罢罢,贾、贾、贾贾贾,这就是我们老贾家。”大家一边学二人转鼓掌节奏,一边笑,都说这乌鸦真会抢镜头。
自打大清灭亡,再也没人给沈阳的乌鸦、喜鹊喂食了,今天一听到这久违的掌声,数十万只乌鸦云集故宫上空,齐声鼓掌:“喜鹊喳、喳、喳喳喳,乌鸦呱、呱、呱呱呱,罢、罢、罢罢罢,贾、贾、贾贾贾,这就是我们老贾家。鞍山、沈阳、北京,乌鸦成群的城市,有车一族请记住,你只有点击观看、留言、评论、打赏《满纸皇堂言红楼》,你的汽车、你的脑袋才不会落下乌鸦粑粑!”

百度搜索 满纸皇堂言红楼 天涯 满纸皇堂言红楼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满纸皇堂言红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刘三太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刘三太爷并收藏满纸皇堂言红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