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小道姑张柃 天涯 小道姑张柃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2001年8月,张桐放暑假。那年她初二,从她当初看《老子》自称得了道是正好过了半年了。要说半大的孩子最爱幻想,这一点也没错。十四五岁的年纪,男孩总梦想自己是某某江湖的大侠,什么门派的掌门。女孩子呢,则开始憧憬未来的对象了。张桐有一点点不同,就是一门心思的认为自己已经得了道,是个真正的世外高人了。
这个暑假该是她倒霉,没什么事儿干,在母亲的安排下去乡下的姥家玩去了。要说她去的那个姥家,其实是她二姨家。姥姥和姥爷死的都早,现在农村就剩下二姨一家还住在那里,只是因为从小就说去姥家,所以叫顺了口,改不过来了。现在再说姥家,并不是哪个固定的家,而是那整个的一片农村地区。
说白了也不远,沈阳的西站坐上通台安的车,一个半小时准到。当你看见一个牌子写着“欢迎您再来沈阳”,然后你就准备看河吧。我说的河,是辽河,也就是辽宁的母亲河。沈阳过了辽中再往西走没几分钟的车程就属于鞍山界了,第一个欢迎你的就是辽河,那河有时候宽,有时候窄,完全取决于当年的雨势如何。
过了辽河,张桐就要往车门口挪了,再走个一分钟两分钟的,就看见一个大坝,那是离辽河最近的防洪坝,东边全是树林,树还不怎么粗。西边则是稻田地和三三两两的坟圈子,从这下车,顺着大坝走个几百米,下坡,就是那所谓的姥家了。这片也是有名字的,叫红庙子,而进了村就也有了名字,村子叫姚路子,再往前的话就是达牛。
先不说那么远,张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戴着遮阳帽,背着个书包,满鼻子都是土的气味,感觉很快乐。但其实真正让她快乐的,是可以听到很多农村的传说。城里传的很少,但是越往农村,妖魔鬼怪的故事就越兴盛。
二姨家是标准的大瓦房,院子很大,一家人努力劳作,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看见外甥女来了,二姨自然是喜不自禁。絮叨的事,嘘寒问暖的事咱都省去不提,单说晚饭以后。
夏天天黑的晚,农村吃饭却早,没到六点就完事了,大家伙在屋里嗑毛嗑。毛嗑是沈阳话,就是葵花籽,搁在她姥家台安那地方,就叫做脑嗑。农村省电,一般不天黑不打灯,不到电视剧的时候也不开电视。张桐闲着无聊,就求她二姨讲鬼故事。
她二姨就上过小学二年级,虽然人非常善良,但是粗的很。当下听了张桐这么求,就大声说:“边拉去,小小孩的听那干啥!”她大嫂听了乐了,说小姑子你别闹,咱俩去看人家套蛤蟆去。张桐也挺高兴,虽然是个小女孩,不过套蛤蟆这种事确实是很吸引人。当下就随她大嫂出门,到村头的稻田地里去了。
这从现在开始,她的倒霉开始了。
稻田地里有几个大人还在干活,然后不远处有几个小男孩拿着长杆子跳来跳去的。张桐从小就见过,那长杆子一头绑着铁钉子,瞄准了稻田地里的蛤蟆,一下就一个,穿到大腿上高高挑起来,像得胜了似的抗在肩膀上就能往家走。想到这里张桐忽然撇起了嘴:“我不看了。”
“咋的呢?”她大嫂问她。她说太残忍了,杀生是会得恶报的。她大嫂说那不就是玩吗,不过想一想也确实挺狠的,一时间也动了恻隐之心,就点着头,和张桐往回走了。没成想就这么往回走,刚出稻田地,张桐一下子就把脚给崴了。农村的土路确实不平,城里小姑娘不习惯崴了脚很正常。她大嫂扶着她,往家里走。好在不远,一会儿就到了。
这一进门,发现多了一个人。张桐不认识,那是个老头儿,穿这个白色的半截袖,看着挺精神。她大嫂乐坏了,问:“爸你咋来了呢?”张桐才知道这原来就是她大嫂的爸,也就是她二姨的亲家。
老头说吃完饭没事看看亲家,然后指着张桐问:“这孩子谁啊?”二姨说:“这是我老妹妹的孩子,张桐。张桐啊,叫姨夫。”张桐就管那老头叫姨夫了。老头挺高兴,唠着唠着,就唠到鬼上面去了。张桐一听可立即来了劲头,凑过去听。老头挺吃惊:“你还爱听这个?”
“嗯!正经爱听呢!”
“那妥了,我就给你讲个真事。”
“好啊!”
然后老头就讲起来了。说是他还是小孩儿的时候,他爸从生产队下班回来。那时候刚解放没多长时间,城里建设都不怎么地,何况他们农村了。路灯简直就是稀罕物,大晚上的下班了就得抹黑走。他家住的也是背,得路过一个坟地。他爸那时候也是胆大,刚刚解放建国的人什么都不怕,走夜路穿坟地就像玩似的。
这老头走着,趁着月色大步流星往家赶,穿过一个又一个坟头,忽然差点摔倒在地。低头一看,看见一个小男孩,四五岁的样子,穿得很埋汰,坐在地上抱住他的腿。老头问:“你干啥,谁家的,大晚上在这待着?”小孩不答别的,张口闭口就要老头背。三更半夜坟地里冒出个小孩,胆子再大也不敢背,奈何这小孩死死抱住他的腿,打不得也踢不得,骂还没用。
小孩见老头不背,就哭起来了,杀猪多惨,他就能哭多惨。老头实在受不了,这折腾这么久够受的了,就只好应承着将这小孩背起来就往家走。问是谁家小孩,人也不答话。那时候刚建国,社会很不稳定,您看现在家里的小孩个个都跟祖宗似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摔了。那时候可不这样,孩子是什么?男孩是传宗接代干力气活的,女孩就直接是个赔钱货,所以小孩养不起就扔了一点也不出奇。看这孩子这样,八成是个痴傻呆娃,没什么父母愿意养活这样的。
别管怎么说,耗在这里不是个事儿,晚上路过坟地不救那是做损,不管回不回答,老头可是把小孩背到家了,合计甭管啥事,天亮再说。到家九点多,还是冬天,家里早就睡了,那时候过得很惨,连个小灯都没给留。老头乌漆麻黑地进了屋,就大喊着让家人打灯。他家实在是没什么人,老婆二十多岁,还有个儿子刚会叫爸,也就是现在讲故事这位——张桐大嫂她爸。
咱们说背孩子回来的是老头,其实就是随口这么一叫,人家也才二十左右岁,不然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因为现在讲故事的是个老头,所以他爸咱就更得叫老头了不是?
话说媳妇正睡得香,被自己男人喊起来很不满意,寻思着怎么你没手咋的,今天咋就得让我打灯?心里想,嘴里可没敢说。借着月光隐隐约约看见丈夫正背着什么,赶紧打开灯,这一瞅不要紧,差点吓背过气去。

百度搜索 小道姑张柃 天涯 小道姑张柃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小道姑张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任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洲并收藏小道姑张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