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虎,虎,虎。”
这是大隋所有参战士兵,整齐划一的呐喊。接着,步枪兵便快速进入战壕,只留下半个脑袋露出地面。而炮兵阵地上,也开始进行方位校正,并悉数装填好弹药。
左右各布置了上百门长短不一的大炮,炮口均朝着吐蕃骑兵方阵瞄准。特别是其间几门规制最高的大炮之炮口,还径直对着赤松德赞所处的位置。
虽然,隔着数公里的距离,可深知大隋火器犀利的赤松德赞,其实心里也是突突的。于是,借着吐蕃骑兵整顿冲锋阵型的空隙,赤松德赞便自欺欺人一般,把自己的位置挪到了王旗之后。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依旧老生常谈一般,径直问一侧的胡杨道,“如此距离,大将军炮可否一击中的?可否直接将吐蕃的王旗和赤松德赞那厮,给吾轰个干净?”
胡杨是此战中炮兵加强团的临时团长,更是首都军镇炮兵部队中有名的神炮手。拿起卡尺,在眼前比划半许后,胡杨便恭敬的回道,“据末将之估算,吐蕃王旗和赤松德赞所处之位置,距离炮兵阵地足足有五公里。这样的距离,大将军炮虽然也能够上,却已经失去了杀伤力。当然,圣人若想一试,末将可以亲自参与试射。”
听胡杨这般一说,我也只好摇头道,“既是如此,那便算了。此番吐蕃有十万众,万一大将军炮一响,赤松德赞的首级没有取下不说,反而引得赤松德赞不敢再轻易尝试进攻,这就大大的不妙。”
“圣人所言甚是。”见我有这些担忧,胡杨便以一个军事将领的角度,给张说等人普及道,“十万大军,看上去规模是极其庞大,实则也并非无懈可击。只要将其指挥系统打散打乱,就会彻底沦为一盘散沙。所以,此战中如能直接取下赤松德赞之首级,便代表战事基本结束,这也就是战前圣人所定下的A计划。当然,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无法出现了,这就必须采用多做杀戮的手段予以应对。消灭吐蕃人既有战斗力的同时,也在打击和削弱吐蕃人的士气。届时,不管是王师反攻或是清理战场,就会少了许多抵抗。”
解释完毕,胡杨便问我道,“既然要执行B方案,却不知圣人以为,炮兵团何时介入战场最为恰当?嗯,末将的意思是说,是否还按原来的方案,放吐蕃骑兵进入步兵阵线前百米处,才开始大规模的攻击。”
对于胡杨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叹了口气后,方如此言道,“要说赤松德赞这厮,拖延如此之久才应约,倒也不全是畏惧之心作祟。至少,准备工作就做了不少嘛。所以,此番的战事,恐怕也不会跟想象中一般轻松容易了。”
见一帮随行文官,听的云里雾里,还不知所云。这次,倒不用张说普及,我亲自解释道,“各位爱卿可有察觉,此番吐蕃之兵马,相比于沿途遇到的吐蕃其余各部人马,又有何不同之处?”
众人皆是低头不语。见状,我只好刻意指了指战线最前沿的吐蕃战马。这时,一名叫做周孝林的门下给事中才有些醒悟过来,言道,“圣人是想说,这些战马的头颅之上,皆有厚厚毛布裹住了耳鼻。”
我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依周爱卿看来,赤松德赞何以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这。。。莫非只是为了防止马匹受惊。”
“周爱卿之猜测,皆是不差。自当年的长安守卫战,再到此番一路西征,王师何以无往而不利?说到底,并不是这些草原汉子不够悍勇,而是其最大的倚仗,马匹大多不听使唤罢了。所以,每当只要枪炮声响起,骑兵方阵就会率先乱成一锅粥,自相践踏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白白让王师坐收渔翁之利。”
说到这里,我才对胡杨言道,“先前,在制定B计划之时,吾为何要求放骑兵进入步兵阵线前百米后,才能大规模施射呢?说到底,吾就是担心吐蕃人的战马受惊,不得已而为之。轮到现在,赤松德赞既然替吾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吾等便无需再杞人忧天了。”
“那。。。圣人的意思?”
“当虎蹲炮能够进入射程,炮兵团随时都可以自由攻击,更无须藏着掖着了。”
虎蹲炮,就是轻型迫击炮,大隋军队现在的制式装备之一。其最大的射程,也只有五百米。嗯,关于这个问题,我先前似乎解释过了。
好吧,鉴于有人不明白,为何属于步兵序列的虎蹲炮,此战会划归炮兵团统一指挥呢?没别的,虎蹲炮的基本配置,虽然是以排为单位不假,可使用上却是极其灵活的。
打个比方说,一个排去执行军事任务,只有一门虎蹲炮存在,其实怎么使用都无伤大雅,由军事主官,也就是排长安排和协调即可。可轮到一个团的建制上,就万万不行了。
开个玩笑说,一个团至少下属三十个排,我总不能让各个排的虎蹲炮毫无节制,悉数乱哄哄各炸一气吧?再者说,对于当下的首都军镇而言,到了团这个建制,也多半有了独立的炮兵连,也具备了更强大的远程打击武器存在,这同样涉及到彼此配合和衔接的问题。
有鉴于此,关于虎蹲炮的使用,按照大隋现有的军事规定,便是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也就是说,虽然虎蹲炮及炮兵的编制,属于不同的步兵排,但战场内只要存在更高一级的指挥系统,就由上级指挥机关负责统一指挥。先前,程前部如此集中管理和使用,其实就是按照大隋既有的军事规定在实施。
一听吐蕃骑兵进入五百米范围,炮兵团就能全面攻击。虽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提高炮兵团在此战中的作用。可极其了解这个加强炮兵团各种远程火力配置的胡杨,还是有些担心。
于是,胡杨便忍不住规劝道,“虽然,吐蕃战马耳鼻皆有包裹,不至于大规模出现惊马的场景。可有一说一,此战中投入的火力压制也超乎以往,特别是加入了充当中程火力覆盖的加农炮,其杀伤力尤为惊人。如此一来,在虎蹲炮、加农炮和大将军炮全方位的火力打击下。末将还是担心,赤松德赞这个老贼,会不会更加胆怯,直接放弃正面进攻呢?”
基于胡杨的这个设想,倒是真让我有些犹豫。说白了,大隋现在既定的战术策略,是以守代攻,在尽量消灭掉吐蕃既有战斗力和打击士气的前提下,才会选择适时反扑。之所以如此安排,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大隋的兵力实在过于劣势嘛。
换而言之,诚如胡杨所言,我若是一次性把吐蕃人打的太狠,赤松德赞放弃掉进攻,继而和王师形成僵持的态势,其实也会让我很头疼。没别的,我总不能让一万步卒,去冲锋吐蕃十万骑兵的阵线,对吧?如此一来,别的问题不说,至少炮兵团的威力,就无法很好的发挥。
冥思苦想半许,见原本的吐蕃王旗下,此时已经多出了数千密密麻麻重甲装备的骑卒后,我才忍不住哈哈大笑,更是笃定般言道,“胡将军真是,差点把吾带到沟里去了。当然,这个话题也是吾主动挑起来的,错不在汝。轮到现在,不管爱卿有没有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反正依计行事即可。”
嗯,一群重甲骑兵的出现,为何让我的态度瞬间转变,乃至于半分犹豫也没有了呢?解释这个道理很简单。话说当年,在长安守卫战之后,我其实也有过建立重甲骑兵的念头。只是时至今日,我都没有付诸行动罢了。
说白了,就是重甲骑兵这个物件儿太烧钱。当时的我,实在花不起,也玩不起。当然,对于现在的大隋而言,我可以轻松满足自己的这点念想,但已经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开个玩笑说,若把士兵到马匹的全身装甲悉数熔化,就不知道要造出多少大炮了。
换而言之,曾经的大隋再是国力薄弱,但相比于贫瘠之地的吐蕃而言,还是要富裕很多。这就更别说,吐蕃连钢铁都不能自行生产,所获皆靠阵前缴获和从大隋高价走私购买的前提条件。
所以,这几千重甲骑兵,其实就是赤松德赞的压箱货了,更是心肝宝贝。如今,赤松德赞把自己最大的本钱都亮了出来,吐蕃人的第一次进攻,就不可能只是试探。甚至有可能,是十万大军一股脑蜂拥而上的局面。
只要出现这样的场景,炮兵团是选择五百米开始射击,还是选择一百米射击,甚至是一千米以外就开始射击。他娘的,其实已经没有任何讨论的价值了。
说到底,若是吐蕃人派出三两万人试探,几百门炮同时响起来,这个确实很恐怖,包括整个战场都有可能被完全覆盖。可轮到十万人一起冲锋,其实就没有那么大的效果了。
再者说,三两万人的试探,即便损失掉一部分,这对于赤松德赞麾下的十万大军而言,虽然会造成士气大伤。可有一说一,还达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可换到十万大军出动,结果就完全不一样。就算赤松德赞届时察觉到大隋的火炮与往昔不同,其实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也只有硬着头皮一直顶上去的选择。
轮到这时,肯定就有人好奇了。既然,直接进攻有这么大的风险,包括赤松德赞也不是莽夫,为何单单就要选择这种极度冒进的方式呢?
有一说一,我也不是赤松德赞肚里的蛔虫,自然猜不出赤松德赞的具体想法。不过,大致的原由,还是能够说上一二。
想来,一方面,还是赤松德赞担心一鼓作气、再衰三竭的问题。当然,最关键的原因,可能还是考虑后勤辎重的补给。这个东西,其实也是我刚刚打趣胡杨,直接把我带进沟里的由来。
说白了,战争打的是国力,打的更是后勤辎重补给。再精锐的部队,失去了后勤补给的供应和保障,也会土崩瓦解。很显然,在这些方面,包括在这场决战之中,大隋拥有天然的优势。
首先,大隋自鄯州到河口的补给线是完全畅通的,包括众龙驿到河口的补给线也是基本畅通。而吐蕃人却恰恰相反,因为他们一直都没有这样的习惯。包括在他们自己的领地里作战,亦是如此。
其次,即便双方的补给线都畅通无阻,一万人所需的口粮和十万人相比,我也肯定占足了便宜。
所以,归纳起来就一点,我耗得起,赤松德赞可耗不起。我甚至有理由怀疑,只要彼此僵持数日,赤松德赞军中就有可能会断粮。这其实也是我一直坚持,以守代攻之策略的由来。

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那个荒唐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玉林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林大师并收藏那个荒唐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