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方才,我说到了电灯。鉴于很多朋友存在疑惑,也就是关于电灯这个东西,为什么原来的我一直没提,现如今却陡然间提了出来,可能会感觉很突兀。
其实,并不突兀。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即便我的物理知识再匮乏,但捣鼓出电这个东西出来,实在容易的很。
说白了,物理知识再匮乏的我,其实也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白痴,自然明白电这个东西,不过是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罢了。接着,才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分。
再说发电的设备,我小时候家门口就有一座小型水利发电站。没事之时,我就会钻到那儿去玩耍,其大致结构和构造,我更是从小耳闻目染。这还不提工作以后,我曾有幸参加过国家大型的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又怎么可能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呢?
我之所以一直没提,其实不是我不想搞,也不会搞。而是把发电站,乃至于电这个东西研究出来后,对于那时的大隋而言,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存在?说到底,电的最基本功能和作用,只是照明。其他的物件儿,才是衍生品。若没有照明,电的市场诉求在哪里,推动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动力,又在何处呢?
可问题就来了,要想照明,其基础的发光源,也就是灯泡这个东西,又该如何去解决?想来各位也都知道,灯丝的材料是钨。而钨这种东西,属于稀有金属,除了含量极低,还没有被当时的大隋工匠们发现,这只是一个方面。
即便我让国家科学院和大隋钢铁总公司之科研团队进行钻研,包括对各种矿石进行提取和深入研究,就算能够发现这种新的物质,还是存在一个巨大的困难,这就是另一个方面了。
也没别的,就是钨这种材料。或者说,是所有难熔金属的一个最基本特征,熔点实在太高了些。嗯,如果我没有记错,想要熔化钨这种材料,其熔点至少要达到三四千度的水平。
有一说一,当时的我还纠结于如何提高钢铁之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又岂敢奢望一种根本不可能溶解,更不可能被发现的材料问世,对吧?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奢望。
所以,虽然有了我这个指路人的点拨,钨这种材料最终被提取出来,其实也经过了数年的深度钻研,乃至于直到去年年底,才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换个说法,这也就是说,如今的大隋,已经具备了稀有金属的提取和熔炼能力,包括用于生产的“粉末冶金法”,也已经被摸索了出来。
可别小看这点进步,稀有金属哪怕在后世,也都是国家的战略资源。至于能打造什么?从普通的特种钢到合金,乃至于最尖端科技领域,其实都有运用。打个比方,可能我说航空铝材,包括火箭之流过于遥远,但日常所用的手机和笔记本,最基础构件的显示屏和电池之流,其实都是大量的稀有金属和材料制成。
当然,国家科学院和大隋钢铁总公司的联合研发团队,现阶段能够提取的难溶金属和稀有金属种类,其实也很有限。有没有能用作灯丝的钨或替代物存在,我其实也心里没底。
但是,都没有关系,让大隋机械制造总公司送一台发动机过来。在此基础上,我稍加改造,直接转变为一台发电机,还是很容易实现的。接下去的工作,自然继续交由国家科学院进行,就一个研究方向和目标,在被发现的这些难溶金属中,究竟哪一种能够发光发热,还能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研究课题的范围,已经变的如此狭义,短时间内有一定的突破,虽然有些意外,其实并不意外。说到底,钨之所以用作灯丝,关键就在于耐热,这同样是稀有金属的特征。其余的稀有金属,未尝也不能用作灯丝,只是并非最佳解决方案罢了。
换个说法,这种最终捣鼓出来,能够发光发热的材料,究竟是不是钨,我其实也同样不知道,只是我愿意这么叫罢了。
基于这样的前提,大隋的灯泡便如此问世了。而且,试验效果还很不错,除了光照度不比后世的普通钠灯差,其寿命也能达到五百个小时以上,已经具备了市场应用的前提。
至于如何去应用呢?通过元日晚会开场前这一幕景象,让大隋的百姓有一个广泛的认知,并深入人心,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广告推销方式。另一种宣传手段,还是老套路,自然是依靠我的影响力去直接带动。
也没别的,这其实跟原来玻璃的推广方式也差不多,我直接进行一场规模浩大的大明宫灯光改造工程,这终归没有问题,对吧?不止大明宫内每处宫殿的房间都要安设灯泡以外,宫内各处广场花园和道路,一样也要统一安设路灯,乃至于大明宫的各处城墙,也皆要如此布设。
若再结合未来丹凤门广场的灯光效果,引得大隋王孙显贵,乃至于广大人民群众纷纷效仿,亦是必然。说到底,在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权力的最高拥有者之一举一动,包括大明宫内的种种变化,这才是整个大隋社会的风向标和流行指南。
当然,灯饰工程虽然隶属于土木建设,但有其特殊性,更别说这种全新的课题还是内资委下属各大建筑企业,以及设计单位从未触碰过的领域。而且,大明宫也不同于个人的私家大院,不是想怎么折腾,就能怎么折腾的地方。包括怎么走线不影响观瞻,这只是一方面的要求。路灯的布设如何华丽和好看,就是另一方面的要求了。用电的安全,更是其中的关键点。
所以,基于这些因素和考虑,整个大明宫灯光改造工程,其实交到谁的手里,我都无法放心,也必须一一过问了。
落到实处,这个过问的东西,其实有很多。首先,在电力设计时,我亲自去做了选线工作,乃至于还亲手负责设计。不止线路的走向,也有基杆的位置和形状,包括每个路灯和灯杆,我都给出了具体的模样,最后才由设计人员据此予以系统的完善。
其次,回归到施工的本身。说到底,还是那个问题,不论是担当建设方的内务省,还是担任施工方的大隋城建集团,同样都没有任何施工经验。我亲自担任建设工程的指挥长,莅临施工第一线予以指导,亦是必然。
要说,这一个深度参与,倒也有了很多的好处。比如,我终于名正言顺的把整个大明宫里里外外逛了无数遍,更是摸了个门清。如此一来,伴随着大明宫灯光改造工程,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项目将会上马,这自然就是大明宫综合整治和改造工程了。
也没别的,至少以后的大明宫每个地方和每个角落,都能让我称心如意,更符合自己的审美。就算动作大点,投资规模增加数倍,那也没有关系嘛。反正,对于现在的内库而言,其实这些都是小钱。
当然,落到最后,也肯定涉及大明宫的电力供应问题了。或者说,是未来长安城的电力资源保障问题。君不见,自从元日晚会过后,前往大隋国家电力总公司长安营运厅申请开户的民众络绎不绝吗?
有一说一,现阶段通过大量的石油发电机,临时供应部分电力,没有太大的问题,反正需求不大嘛。但是,一直这样搞下去,自然是万万不成。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个运营成本,实在太高了些。
所以,开发更低成本、更高功率的发电设备,这只是一方面的内容。直接组建大隋水电开发总公司,着手修建低成本的水力发电站,亦是必然。可说到底,这家新设立的公司,即便抽调了不少大隋交建集团和大隋城建集团的精兵强将参与,导致对于营造之事不会陌生。
但是,不陌生,并不代表能够修好这些水电站。试问一句,整个大隋朝,又有谁比我更门清呢?与其让他们去鼓捣,最终走上不少的弯路,还不如我直接领进门好了。
于是,在渡过建中九年元日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参与大明宫灯光改造以及大明宫综合整治和改造工程外,我的足迹更是遍布长安和洛阳周边的山野田间。只要有水道经过的地方,我其实都去过。
不过,效果并不明显。看了这么多的地方,我最终也只确定了五六个中小型水力发电站的具体位置。而我的目光,也已经投向了远方。
当然,即便是中小型水电站,也同样属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细说起来,这个东西可能看上去很简单,归纳为拦水坝、引水渠、管道和机房就成,但实际上也是一项系统化的专业工程。打个比方说,即便是个简单的引水渠,如何保证水流流速之坡度,设计合理的沉砂池和泄洪段,其实都有大量的涉猎,一样需要综合考虑和计算。
更关键还在于,限于我的身份,现阶段的几个水力发电站之建设,我也可以参与并主持。但是,以后更多的水电站及周边设施建设过程中,我就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继续过问了。所以,以这几个水电站为引,我更希望能够言传身教培养一批人,锻炼一支队伍出来。
如此一来,我其实又多了一个身份,直接担任了这些大隋水电工程技术先行者之导师,手把手进行教育,更把我后世所积累的许多水电施工和管理经验,都一一传授了下去。
而且,这还不算离谱的。最离谱的地方,我不但教习这些学生,还把我的很多施工管理知识和经验直接编撰成书,并列为正在创建的长安工程大学之必修科目。
这些事情几经折腾,待诸事基本步入正轨以后,我才得以回到紫宸殿中逍遥了一段日子。可是,似乎折腾这种东西有瘾,更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主基调,闲散的日子,就有些不符合我的胃口了。
所以,回宫后没几天的我,就又有了新的主意。嗯,要说这个主意,也谈不上有多离奇,也不过人之常情罢了。
没别的,现在大明宫各项工程建设嘈杂的厉害,加之又是七月了,赶上了长安城最酷暑难耐的时节,我想出去避暑躲个清净,这个理由总不算过分,对吧?
当然,我不是去以往历朝历代帝王避暑的渭北高原之九成宫,也不是去终南山麓的翠微宫,更不是去骊山上最赫赫有名的华清宫。而是去一座新建成的避暑行宫,名字就叫灵巫宫了。
要问灵巫宫在哪里?这个,自然就在我后世的老家了。顶着避暑躲清净的名头出游,实则回家乡去看看,这自然就是人之常情嘛。
而且,我这个避暑的名头,也不是纯粹胡说八道。我的家乡虽然在长安以南,但两地之间的距离并不太远,也不过三四百公里的路程罢了。关键还在于,那个地方海拔超过了一千五百米,更是深山老林之中。若不是后世交通不便,肯定也是一处上好的避暑胜地了。

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那个荒唐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玉林大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林大师并收藏那个荒唐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