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或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引得一帮食客围观叫好不说,更有人激动的大声嚷嚷道,“哈哈。。。那马阎王平日里不是嚣张的很吗?先前,说某家的房屋超占了公共道路,说拆就给某家给拆了,某家是惹不起这厮,也不敢吭声。可此番要拆江夏郡王家的房子,也不掂量自个几斤几两,终于碰到硬钉子了吧?某家今日倒要好生看看,这马阎王该如何收场。”同行另有一人连连点头,附和道,“黄兄所言不差。若是今日江夏郡王府的房子拆不掉,某等明日就去长安市政管理公司,定要找马平贵讨个说法。某家的要求也不过分,至少先把某家拆掉的阁楼给还回来才成。”
听到这里,其实不用去打探的人回禀,我就已经猜出了事情的大致原由。自长安里坊的坊墙被拆除后,自然就有一些喜好占小便宜的百姓,开始偷偷占用城市的各种公共道路。长安市政管理公司联合长安市**集中整治和拆迁这些违章建筑,也就被提上了议程。
当然,要说这个事情,其实也谈不上谁对谁错,其实都有过失。个别百姓是爱占小便宜不假,此乃人的天性。但负责城市管理的长安市政管理公司,乃至于长安市**也没有经验,更没有事先立下规矩,其实也有不当之处。
只是,事实已经形成,此番要去强拆,造成部分百姓的切身利益受损,有一些抵触情绪也实属正常。
可换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却必须及时阻止,乃至于采用强拆的手段去震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说白了,若让这些违规建筑占道经营不管不问,影响城市形象和交通不说,更会引得其他人纷纷效仿,彻底坏了规矩。
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这同样不可能。没别的,占小便宜的百姓只是少数,如果给了他们补偿,其余大多数老实的百姓又该如何去想?如此一来,不就正好应了一句俗语,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吃亏的总是老实人,对吧?所以,这个苗头,自然谁都不愿意看到,更何况是把握大隋平衡的我了。
说到这里,百姓口中的江夏郡王,究竟何许人也,我就必须简单介绍一二了。其实,江夏郡王的爵位之赐予者,本叫李道宗,更是大隋国贼李渊之堂兄。
当年,李渊父子势力被剿灭后,李道宗就选择归附了大隋,并改姓杨。念及出身陇西世家的原因,太宗皇帝自然不会过多追究。
要说杨道宗这个人,也的的确确很有本事,更善于军事,一生参与了破刘武周,王世充,灭突厥、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大隋的统一和开疆拓土,其实立下过汗马战功。
包括太宗皇帝在晚年评价杨道宗时,就曾亲口承认此人与杨世勣、薛万彻二人,为当世大隋之三大名将。除了赐封杨道宗为江夏郡王外,还钦赐其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要说世袭罔替这个东西,其实不用我解释,各位想来都明白。这就跟后世满清的铁帽子王差不多。说白了,即便受封之人死了,儿子也可以继续世袭。跟普通世袭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不论传承多少代,爵位的等级和待遇,一直不会降低。
所以,即便后来杨世宗遭褚遂良等人陷害,卷入太子谋反案后被流放象州,继而病死于途中后。有感于杨世宗的功绩,其爵邑在高宗皇帝时,又被追复。这个江夏郡王的名号传承百年以来,依旧得以保全。
可爵邑是保留了下来,江夏郡王府却再也没有撑场面的人物出现,世世代代所养出的,还都是些斗虫遛鸟之辈。
要说斗虫遛鸟还好,至少是自娱自乐嘛,也不会造成什么社会危害。可这个江夏郡王府一帮人,还真不能用斗虫遛鸟来形容,也很有些小聪明,只是没有用到正途上来罢了。
我为何要这么说呢?各位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这事就落到了长安大学城的土地征收事宜上。哦,此番鄠县的大量土地,不是被我划为长安大学城的用地范围嘛。
有一说一,土地征收可不光是划拨这般简单。落到实处,自然就是这些土地要先征收归为国有,继而才能转变土地的性质和用途。这其中就涉及到江夏郡王府的一大片土地。
矛盾的焦点,也不是这片土地的本身,而是在土地的附属物之上。嗯,这个又要怎么解释呢?说白了,大隋的土地赔偿,除了按土地性质予以经济补偿外,还要赔偿地表的附属物。若上面是林地,就按成林的规模和大小予以经济补偿,若是果树,同样如此,而且价值会更高。
这可好,江夏郡王府的那片土地,本来只是一块荒地,可他们知悉政策后,就提前大量种植了果树,更引得周边百姓纷纷效仿,直接给大隋朝廷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各位说说,这个江夏郡王府一帮人,是不是有点小聪明呢。
要说这个,如果还不能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那我不妨就再举个例子吧。在这片土地里,其实还有一处采石场。按照大隋现有的土地征收和拆迁政策,采石场之流是属于工业和商业范畴的,就不能纳入既定的拆迁政策中。
这也就是说,不能按照民用土地和房屋的方式,只要同意拆迁的百姓比例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后,就可以强制执行,而是必须采用谈判的方式予以解决。这可好,小聪明一大堆的他们就抓住这一点,直接跟长安大学城管理委员会漫天要价,一个年产值不过数万隋币的破采石场,竟然敢要价千万。
他娘的,莫说长安大学城的建设,是纳入大隋“一五规划”纲要的项目,就说他们一个闲散的郡王府,又凭什么跟正厅级的大学城管委会对抗,真是一点风向也看不清,还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这不是小聪明,又是什么?
再说眼下这档子事,江夏郡王府一帮人难道就想不到会传入我的耳朵里吗?有一说一,我是一直很厚待这些王公显贵不假。嗯,毕竟我的身后,也是一个大家庭嘛。作为家长的我,也要好生照料宗族成员不假。可我再是厚待,也终归有个底线,对吧?
天天吃我的,喝我的,我可以忍。但吃饱喝足了,不给大隋百姓做点榜样,反而带头给我搞事情,试问谁能忍,那个帝王能够忍受?他娘的,这是不是也只是一点小聪明,聪明还反被聪明误呢?
哦,方才我说,身后也有一个大家庭,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后宫的贵人们就不提了,历朝历代皇帝的龙子龙孙,乃至于纳入原来宗正寺管理范围内的朝廷权贵,其实也都是这个皇室家庭的成员。
要再细问,大隋如何厚待这些成员。这其实就要从大隋的闲散亲王和郡王的俸禄说起。那么,大隋亲王和郡王之流的俸禄,到底是多少呢?
现今,亲王和郡王都是一品,福利待遇与朝廷的一品大员,也就是国家级领导人,并无太多的区别。在没有取消职田以前,这些人的俸禄名目其实很繁多,主要包括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等。这里,我只说最重要的俸钱,俸料和职田三项收入。其中俸钱,大约为每年八十二贯;俸料,为六百五十石;职田,为一千二百亩。
这些东西折合起来,大约一年四百多贯,也就是接近后世两百万人民币。而在取消职田以后,也就是我对大隋行政架构进行调整之时,我还对大隋官员的工资进行了部分增长,一品官员的年薪直接超过了六百贯,也就是接近三百万人民币了。
嗯,估计有朋友记性好,此番也想起了一个细节。就是当时,我说大隋对官员很优厚,还举例一个七品官月俸是二十五贯,也就是年薪超过了百万。可能就会觉得,大隋一品官员和七品官员的待遇差距,并不是很明显。
说到这里,我肯定就要细细解释一二。首先,一个七品官,特别是地方官,当时大隋实行的国策有些类似于包干制。这也就是说,他们拿到手的工资,除了自己和家庭的开销外,还要支付幕僚和雇佣吏员的薪水。所以,实际能够拿到手的待遇,其实并没有百万年薪那么高。
所以,在将吏员纳入地方**本级财政开支后,他们的薪酬就必然大幅度缩水。现如今的工资水平,年薪也只有六万隋币罢了,也就是接近三十万人民币的水平。有一说一,即便这个工资,相比于后世国家公务员的收入,各位也可以权衡的。
其次,就是这些闲散王爷,虽然也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但他们的收入肯定不止三百万人民币。没别的,试问哪个王爷的正妻,朝廷没有册封。他们的子女,谁没有一大堆封号傍身。既然都有封号,又怎么可能没有俸禄呢?
就以江夏郡王府为例,他们一大家人每年从朝廷直接领取的俸禄,至少超过一千万人民币。即便是经济繁荣的后世,一个年固定收入超过千万的家庭,试问能有多少?这他娘的,是不是厚待?
再说的深入些。一个江夏郡王府一年就要千万人民币的支出,大隋这么多达官显贵家庭,朝廷有多大的负担,其实各位就可想而知了。也没别的,即便历经武媚篡隋,将大隋的皇室成员,乃至于王公贵族杀的很惨,还有安史之乱在后,这些王贵显贵同样也损失惨重。
可有一说一,轮到现在,纳入原宗正寺管理,现今内务省直接负责的王公显贵家庭,照样还有上百家之多。如此一来,这笔固定开支,基本上维持在一年二亿隋币的水平,也就是接近十亿人民币的规模了。
乍一眼看上去,好似也不多。可大隋一年的国库收入,又才多少?当年,我刚刚继位时,他娘的也不过八百亿人民币罢了。可即便在国力吃紧,哪怕后宫都在节衣缩食的时候,我都没有少过他们一分例钱,这算不算厚待?
甚至,就为了减小我的家庭成员,造成过多的国家负担和影响,在内库宽裕后,其例钱支出已经改由内库直接拨付。此番,把宗正寺纳入内务省统一管理,其实就是因为这样的契机。说到这里,我再试问一句,这又算不算厚待?
可是现在,正因为江夏郡王冒出来,我才觉得一昧的姑息和纵容,根本不是解决之道。哦,这也不是我舍不得内库每年掏出这么多钱来供养闲人,而是觉得这已经失去了根本。
说白了,若没有武媚篡隋的清洗和安史之乱的破坏,可能宗正寺要负责的规模,肯定远远不止现在的上百家,有可能是数百家,甚至是上千家。即便如此,只要大隋国泰民安,用不上三五十年,依旧会庞大到这个规模。届时,可不是内库想不想掏钱的问题,而是掏不掏得出来的问题了。
哦,这个东西,理解起来也很容易。那个家长都有护犊子的心思,我对外人可以手头紧些,少封点爵位,可自己的子女总不可能吝啬吧。我的生育能力差,可不保证我的子女生育和繁衍能力也差,对吧?如此开枝散叶下去,这个规模未来何其庞大?
最关键还在于,这些皇室成员,乃至于王孙显贵,都拥有最好的社会资源,以及最好的教育,为什么发展着就变成了社会的闲人,直接成为斗虫遛鸟之辈呢?避免中枢权力的竞争,尽量杜绝其沾染权力,这是根由。
可有没有一种法子,即可以保证我手里的权力充分集中,又能发挥这些人的潜力,即便不能为皇家创造资源和财富,却不会沦为社会的蛀虫呢?
这个东西,肯定也是有的,只是同样牵连甚广,我不敢轻易付诸实施罢了。所以,此番江夏郡王府的家丁和长安市政管理公司,以及和长安市**公然对抗,哪怕我在现场,也不派人去知会一声,除了有拿江夏郡王杀鸡儆猴,直接为长安市的综合城市整顿立威外,更是为了这套实施方案的推行,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借口,这便是我的险恶用心。
有鉴于此,长安大学城的奠基仪式,我自然也就不准备再参加了。反正,时辰早就延误了。而是径直调转车头,回到了大明宫。
接着,我就让人去把大隋王孙显贵之家的家主都悉数叫来,直接在宣政殿召开了杨氏大家庭的内部紧急扩大会议。
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或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