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或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一番严厉的措辞说出来,好好的一场家庭聚会自然就不欢而散了。乃至于找人侍寝,都成为了一种奢望。没办法啊,哪怕是最亲近之人,我动了她们的奶酪,又岂能依我。说到底,大明宫广场那点停车费,轮到现今后宫贵人们的眼里,不止上官婉儿看不上,乃至于李月茹和董婉娘等人,也一样是看不上的。即便我要强制拆除,也没有任何的补偿,她们虽然会嘟哝,但嘟哝两天也就过去了。
我之所以要建一个规模更为浩大的地下车库出来予以赔偿,有先前说过的现实问题,更有太宗皇帝那个爱设于先,也就是先讨好再索取的用意了。
至于索取什么呢?这自然就是她们手中的大隋运输总公司了。嗯,关于我为什么一定要收回大隋运输总公司,对吧?
可能,这就必须先交代一下与之密切相关的大隋邮政总公司,甚至是大隋原来的邮政制度了。不然,我肯定是说不清楚的。
话说那次,我不是在北平郊外遇袭,继而在山洞中写了一大摞树皮制成的信笺吗?回到北平以后,我就让人送回了长安。
有一说一,我要寄送信笺回长安,直接调动军驿便是,也谈不上多麻烦。可就因为寄信这个事,我却想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就是大隋寻常百姓之间的书信往来,乃至于大隋现有的邮政体系之弊端了。
在开元年间,大隋共有水驿二百六十个,路驿一千二百九十七个,根据不同的驿站等级,配备的驿夫数量不等。按照规定,第一等驿站,配备驿夫二十人,而最低等级的驿站,则配备驿夫两到三人。
这个配置,看起来人员是不多。可累加起来,大隋的驿夫就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之众,这跟后世国民党执政时期的邮政从业人员,其实是不相上下的。而管理大隋邮政系统的机构,就是原来兵部下设的驾部,这也就是我为何把大隋的驿站,要叫做军驿的缘故。
那么,大隋这两万邮政人员承担哪些职责呢?根据《大隋会要》和《大隋六典》这些律法的规定,可以动用大隋邮驿的共有十三条:军务紧急报告;在京诸司须用;诸州寄送大事须汇报;国事活动时各州的奉表祝贺;诸道租庸调附送驿务;在外科举人员进京应考;**要员过往迎送等等。
说白了,反正大隋庞大邮政系统所涉及的业务,跟平民百姓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平民百姓要传递个讯息,基本上就只有靠让人捎信。而且,为了维持大隋这两万邮政人员的生计和驿站的正常运转,国库每年的划拨资金就高达一百五十余万贯。同时,这还不算大量驿田、驿马、驿船等等的税收免征政策。
可即便有这么强大的政策在支持,轮到基层的驿夫,却依旧十分穷困。曾有一个叫王建的诗人,就写过描绘基层驿夫穷苦的诗句,如此言道,“穷哉生在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入海量。。。”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则大隋的邮政管理制度十分严格。打个比方说,按大隋律法,驿丁抵驿,必须换马更行,若不换马则仗八十。再比如,文书晚到一天也要仗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
最主要的还是,管理和监督机制老化,总有大量的蛀虫要克扣驿卒的口粮,导致基层驿卒食不果腹。严刑酷法,收入又低,加之还不能轻易辞职,这种种压迫之下,自然就有了反抗,所以,在前些年,大隋就曾经爆发过驿夫起义,虽然规模很小,但对我的触动却是巨大的。
所以,为了彻底解决大隋邮政系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乃至于便民利民,即便不赚钱,也至少不是一个巨大亏空存在。我就主动接了招,直接将大隋的所有驿站及资产从军情院总后勤部剥离出来,还纳入了大隋日报集团的销售渠道,并重组为大隋邮政集团公司。
哦,至于为何要纳入大隋日报集团的销售渠道,道理也很简单。大隋日报发往各地的报纸,其运输一直是由军驿完成的。只有最后的销售终端,也就是大量充斥地方的报亭和送报员,才由大隋日报集团自行负责建设和管理。
这也就是说,将这些报亭扩大规模,改为大隋邮政集团的营业网点,就很容易实现。包括原本的送报员,直接兼职邮递员,也就不至于造成社会资源的过度浪费。
同时,此时的大隋日报集团之基层送报员,可能也是我眼中最合格的邮差人员。也没别的,这些基层的送报员一律都采用了雇佣方式,虽然有底薪不假,但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依靠业务提成。
而且,相比于送报的提成,直接获得订单的提成将更让人眼红。大隋日报集团这么搞,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所有基层的送报员都知道如何去维系客户,尽量满足客户的诉求。而不是把大量需要送出的报纸,直接给扔进废纸堆。
同时,设立在各省的大隋日报集团销售分公司,以及各州的大隋日报集团销售子公司,还搞了很多监督方面的管理制度出来。比如,只要接到送报员玩忽职守的举报,销售公司就必须一查到底。这些失职的送报员,除了丢掉拥有高额收入的工作外,还会被没收保证金。
有一说一,这套班底直接移到大隋邮政集团公司上面,是何等的便利?同时,原来的送报员直接兼职邮递员后,虽然他们的业务和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收入却同样会水涨船高,这其实是各方都乐意看到的结果。
至于如何甩掉亏空呢,同样也不难办。虽然,大隋邮政总公司还要全权负责朝廷机密要件之运送,乃至于中央情报局部分信息的传达也要仰仗一二。这些东西,也是不能收费的。可是,大规模开展的民间业务,却不在此列之中。
如此一来,我自然不止收费,而且收费还比较高昂。同时,为了方便管理,我还推出了一个后世耳熟能详的名词,即邮票。
这也就是说,所有的民间邮件需要贴邮票。省内普通邮件贴一张,外省邮件贴两张。至于货运,同样只按重量和省内省外区分,也一律折算为邮票计算。而一枚邮票的价格,就是一隋币,折后世近五元人民币。
我的理由也很简单,此时的大隋百姓都没有太多写信寄信的习惯。这个市场暂时就不会有多庞大,想要有利可图,就只有走高价的线路。再者说,真要有急事写信,大隋百姓再穷,一隋币的邮票,也能够买的起。
说到这里,想来各位就完全明白了。这个大隋邮政集团整合的军驿部分,直接被我变成了物流渠道,而报亭和送报员才是终端的营业网点和邮递员。这个规模,肯定在原来两万人的基础上扩大了数倍。还有,大隋的民间邮政业务现阶段并不多,我要维持这么多人正常运转,又怎么做到不亏损呢?
也没别的,一方面,朝廷大量的机密要件往来,过程中是不能收费了,这个无可厚非。但是,朝廷每年给出一定的经济补偿,这总不算过分吧?不管怎么说,那个一百五十万贯的亏空,是不是现在都没有了。
另一方面,其实就在于这些驿站固有资产的处置和管理上。开个玩笑说,一千五百多个驿站,如果悉数作为物流中转站,是不是太可惜了些。没看这些驿站,还一直担任**招待所的职责吗,试问又怎么可能寒碜?
所以,部分驿站拿出来充作物流基地,这无可厚非。可更多的驿站,却被我直接改造成统一格局的连锁快捷酒店,还直接更名为大隋皇家连锁酒店集团了。
有一说一,一个顶着皇家的旗号,以后还是各地**定点招待单位的新式快捷酒店,这个生意能差哪里去。至少,现在这个酒店,就很能赚钱嘛。
当然,这些东西也不是我赚钱最多的地方。赚钱最多的东西,反而是以前许多驿站最不起眼的物件儿。
比如,以前为了弥补这一百五十万贯专项资金的不足,大隋朝廷划给各驿站很多自给自足的土地。如今,两万驿卒被我整合为物流运输员,不止福利待遇高了,还已经完全脱产。这些土地我要收回来,也就无可厚非了,对吧?
试问一声,这些土地所蕴含的价值,是何其巨大?不说公开拍卖直接带来的巨额财富,就算是我据此建设一些新型的乡镇和城邦,再把房屋或租或售于百姓,一样会赚的盆满钵满,对吧?
也没别的,大隋的驿站之流,其实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建设在荒郊大漠的,多半还是繁华的都市。即便原来是荒郊大漠,随着这么多年大量的驿卒及家属居住和开发,也早就形成了一定的百姓基础。
再比如,不是还有很多闲马和闲船用不上吗?在原来驿站所有人眼里,这些都是沉重的包袱。可换到百姓的眼里,一样也金贵的很。
包括大隋运输总公司的由来,其实就是利用了部分闲马和闲船,以及大隋邮政总公司所筛选下来的驿卒,直接组建而成。而当时的大隋运输总公司,就靠提供各条主要驿道的客流运输,以及提供主要城市之间,大隋邮政总公司暂不接纳的大宗货物运输,便产生了不少的利润。
百度搜索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 或 那个荒唐天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