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经神州南下,抵达南海府之沃州,再往南走上一日,就是新罗国之国土朔州了。不错,就叫朔州,自然不是大隋国土之朔州,更不是后世山西省朔州市。说白了,中华文明影响巨大,大隋周边的列国,只要进入农耕文明的,不止采用汉文,包括大隋的行政管理体系,乃至于曾经的郡县制那一套都用。有时,竟然连名称都直接借用。
而且,新罗国更是过犹不及。比如,中华文明不是一直说华夏九州嘛。那好,新罗国就直接把国土划分为九州之地。他娘的,好似他们这个九州,比华夏九州还要名正言顺似的。所以,后世高丽棒子那种自欺欺人的心态,各位都能理解了。他们是代代相传,天性更是从老祖宗就传下去了。
可换个角度去想,这其实是新罗人对华夏文明的高度仰慕。而且,现在的我心态已经很平和。不管他们承认不承认,他们身上确实流淌着部分华夏子孙的血液,也将是我的子民。自然,也就不会那般敌视了。
进入新罗之朔州境,我干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立威。当然,我不会拿新罗百姓撒野,这毕竟和黑水部不同,很容易造成百姓的敌对情绪,也不利于战后人心的收拢和恢复。
这个道理也简单。讨伐渤海国,我可是吃了苦头的,若不是搞土改那一套,给渤海百姓一些实惠,渤海国还真就收拾不下来。
其实,这也是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第一次,杨广在大隋各地调集征讨大军齐集幽州,号称二百万,实则也有一百一十万之巨。而且,这还不包括保障后勤补给的运输部队。要问当时的后勤部队有多少?时间太久,我也不知道,但是据记载,馈运者填咽于道,昼夜不绝。
最后,跨过鸭绿江的隋军,就分了九路兵马,共三十万之众。三十万人,他娘的却大败而归。这里面,除了南地士兵不喜北方的寒冷,辎重补给跟不上,当时的高句丽号召力很强以外。依我看来,最关键的就是没有利用好人心,直接将三十万大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而且,你还真别说炀帝无能,别人收复南陈,平定江南高智慧,可是实打实的战功。我如果没有**倚仗,可能连他脚趾头都赶不上。再者说,陷入人民战争,其实也别说三十万了。后世美帝国那几十万大军,还不是一样打不下越南,对吧?
所以,就算我对麾下的十万精锐再有信心,对炮兵团再有期许,也不敢将新罗百姓都赶到大隋朝廷之对立面。
好吧,轮到这时,其实就有人纳闷了。新罗国好好的,我叫他们送粮草过来,他们也送了,还乖巧听话的很。包括,我不是说来避寒嘛。嗯,在大隋朝,这个叫做坐冬。可为什么又要动刀动枪,直接讨伐新罗呢?
在交代这个问题前,其实就一定要讨论大隋历代君王,乃至于另一个时空的大唐几代君主,为什么一点要灭掉高句丽的原因了。
什么他娘的不臣,都是噱头。炀帝当年要讨伐高句丽,是因为当时在塞外突厥启民可汗的牙帐里,见到了高句丽的使者。设想一下,一个君王看到这个局面,作何感想?
究竟什么意思?你他娘的高句丽使者,大老远跑到突厥来,我总不会相信是来拜年吧?还有,就算来了,为何要让我看见?是不是恐吓我,甚至表明你们联合了?若真让他们联合起来,大隋岂有安宁之日。有这样的不安宁分子,试问那个皇帝忍得了。
轮到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时,高句丽倒是老实了不少,可为何也要征讨呢?当时,太宗皇帝就说了这么一番话,“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吾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说白了,那时的高句丽已经十分强盛,户七十万,人口近三百万。卧虎在侧,岂敢酣睡?谁也不敢保证,大隋境内就会一直安宁吧?万一哪天国内出现动荡,这样的猛虎下山,岂不是要再来一次五胡乱华。
真的是在为后人着想啊,同志们。开个玩笑说,如果当年高句丽没有剿灭,最后让其步步蚕食,最终把辽东半岛也占据掉,各位设想这个局面,又是怎样的场景?没别的,后世女真民族靠何处起家,答案是显而易见了。
这其实也是我讨伐渤海国,乃至于新罗国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算没有渤海人入侵大隋,在剿灭李怀仙之后,我也会选择这么干。最多考虑,是直接率军北上,还是隔上两年。这点眼界,作为一个君王,还是应该有的。
所以,去金城过冬,只是我和贞孝的戏言。我所打出的正式口号,还是老掉牙的把戏,新罗不臣。怎么个不臣呢?皇帝让你送粮草,你是送了,但是数量不对。至于是真不对,还是假不对,这都不是关键,话语权在我。
至于如何立威,拿新罗国朔州之北原京驻守官兵开刀,绝对够了。一样的套路,十万大军先将北原京围起来,也不攻城,炮火直接轰上三天,数万新罗北原京驻军自然就降了。
哦,也不是我一定要浪费炮弹,实在是新罗国这些城池过于坚固了些。而北原京,更是新罗之重镇,乃至于比大隋很多关隘都要坚固。不然,不管是炀帝,还是太宗皇帝,当年征讨高句丽之时,何以如此艰难,还寸步难进?
接下去的办法,自然早在东北省搞的轻车熟路。这也就是,从北原京周边开始,进行大规模打土豪分田地工作,选调大量的政工人才进行宣传,彻底将新罗百姓团结过来。
至于北原京以及一路收缴的降卒,逐一筛选,心存汉室忠心投靠者,改编为预备部队。余者还是去修桥铺路,接受劳动人民的再教育。
修什么路呢?自然就是修神州至中原京,以及西原京的高速公路了。至于夺取中原京和西原京,也根本不用我再动手,自登州乘船直抵新罗的第三军就可以完成。哦,关于第三军登录的地点,我其实也叫不出名字。但是,没有关系。以后一定有个很好听的称谓,仁川县。
第三军只有五万人,而且还多半是义务兵役制后重新招募的新卒,我为何也有如此信心呢?理由同样很简单,这支部队,不但有了独立的炮兵团,配备数百架绞车弩和万牛弩外,还有几十架威力更强的铜炮,以及配备有独立的骑兵团。同时,普通士卒也已经统一换装,清一色列装设有刺刀的火枪。还有,这些火枪已不靠火绳点燃,而是名正言顺的燧发枪,其战力更是强悍。
至于生产这些火枪的单位,也有一个全新的称谓,大隋兵器制造总公司。其生产基地,自然也在子午道的小五台山内,与大隋**总公司为邻。
轮到这时,新罗之北方三州悉数沦陷,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此一来,新罗王金干运可就坐不住了,马上派人前来向我乞降。当然,在王师下达讨伐檄文后,金干运也乞降过,只是没有这般诚恳罢了。
诚恳到什么程度呢?除了世代称臣,永无二心的说法外,还送来了价值上亿贯的隋币和铜钱,以及大量的金银珠宝。
即便,我知道新罗国这些年少经战事,国家十分富裕,但看着这些钱帛,还是万分感叹。他娘的,即便我自诩很有钱了,可也万万没有这般的财富。嗯,至少没有这么多现钱,对吧?
好吧,我也明白,金干运的私房钱肯定没有这么多。估计,还是把国库给搬空了。此外,金干运还送来一堆子嗣,儿子自然是用来为质的。至于女儿嘛,肯定是送来我享用。
要说当时,我的眼睛确实也黑了,即便我见识过李怀仙数百妻妾的阵仗,可也从来没有见过上百子女的阵容,真是豪华。而且,除了几个为质的儿子,也就剩女儿了,还都是十六岁到二十岁年纪的妙龄女子。
再设想一下,其余年幼者和年长者,不是几百人去了。我就说嘛,这个新罗国怎么繁育的如此之快,人口增长如此迅速。就这百多年的时间,已经快五百万人口了。他娘的,原来是善生育啊。
只是,我也很怀疑金干运的诚信问题。没别的,他的后宫嫔妃规模庞大,我深信不疑。可地再好,也要种子不是?那个金干运据说体弱多病,未必就有这样的实力。
所以,她这些所谓的女儿们,说不准就是让宫女之流冒名顶替。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必须仔细检查一下。而且,必须查个水落石出才成。
于是,我就把一群莺莺燕燕的新罗郡主们都叫了进来,再把聂隐娘和孙玉柔给支开了。没办法,我总要顾及她们的感受,对吧?虽然,她们只是我的贴身侍从,可也耐不住我死缠烂打,还变着法子讨好,自然而然都滚了床单。在自己的女人面前如此胡作非为,终归还是过分了些,也容易让她们难堪。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