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说完,薛平就忍不住大叫出声,激动道,“圣人莫非想要顺势攻取渤海国?”我郑重的问头道,“有何不可?去年,草原出现灾情,吐蕃和回纥人就跑来大隋撒野。此番,吾讨伐逆贼,小小渤海国也敢自不量力前来。莫非这些蛮夷都觉得,大隋朝是其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吗?吾若不给这些蛮夷多些厉害,好生让其长长记性,这些蛮夷恐怕都快要忘了,自家的祖宗姓甚名谁了?”
“可是,不论吐蕃回纥人,还是渤海人,都是大败而归。以后,万般没有胆量敢轻易侵犯大隋之疆土了。”
“即便这几年没有胆,过些年还不是好了伤疤又忘了疼。当年的回纥人何等顺从,如今还不是屡番犯境。还有,薛将军的这个思路,可有些不对。”
“如何不对?还请圣人明示。”
“首先,大隋又不是女人,总要被别人扑倒在下。为何不能主动些,先将别人扑倒,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再者说,渤海国所在,本是大隋安东都护府所辖,也就是大隋之故土。如今,渤海人鸠占鹊巢,吾要讨伐,何错之有?”
“圣人所言,末将等人自然欣喜万分。只是,如今已近十月,北境更是天寒路遥,此时实不宜劳师远征也。”说完,薛平便向我施了一礼,又劝解道,“还望圣人明察,另择他日才成。”
老实说,我也不想打了,我还念叨洛阳的岳二娘,长安城的闺女如意呢?可如今优势这么明显,渤海国又极为空虚,我难得御驾亲征,若不乘势攻取,怎么说都说不过去。等上几年,大隋是缓过劲来,渤海人可更缓过劲了。再想一举而下,就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了。
所以,坚定信念后,我便言道,“爱卿之心意,吾自然都明白。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哉?此番渤海国大败,倾国之兵都折在这里,王师更有**这种利器,想要攻破鸭绿府,灭掉渤海国,并非难事。所以,吾意已决,无须多言。至于北方天气寒冷,吾自然也知道,其实也有安排和考量。首先,吾会让大隋纺织集团所制之棉衣都运送过来,分发给北伐之将士,并且保证每人至少能随身携带两套。若有不足,便从民间高价购买御寒之物。其次,吾既然要直捣鸭绿府,原本雇佣的民夫多是南方人,恐不习北方水土。所以,吾此次征集的五万民夫,悉数发放钱帛,并准其立即返家。”
薛平顿时不解道,“回圣人的话,若是如此,大军所需辎重又该如何调拨?幽州。。。嗯,也就是北平及周边诸府,受叛贼李怀仙祸害已久,更是穷苦。要是再就地征集民夫,恐怕民心不稳。”
“这个问题,吾自然也明白。所以,吾不会带太多兵士北伐。第七军,吾会全部带走,毕竟吐蕃和回纥男儿,对于北地气候并无不适。至于第二军,吾此番就不准备带去了,会下旨让刘允文统帅直接返回京师。毕竟,在长安之战前,吾就曾允诺过,准许将士们服役五年后退役,长安城下大败吐蕃和回纥人后,其实吾就有意让部分军中老卒提前退役。只是担心幽州诸地安危,兰州、成都军区残破,故迟迟不敢下旨。此番剿灭李怀仙等部叛乱后,吾已下旨给郭子仪和武松柏,要求在首都军区内率先全面施行兵员退役制。目前,第三军和第四军兵卒的退役和新兵员的招募训练已经开始。可是,老卒更多的第二军,因为随吾亲征,退役重编之事只有暂时搁置。此番大败渤海人,理该让这些劳苦功高的将士们回京,以兑现吾当日之承诺。”
“那圣人之中军,又该如何组成?”
“除了第一军一部,炮兵部队,另有第九军进行重新整编,以原檀州守将杜超为帅,再汇合第七军一同北上,这样就有了十万大军。想必灭取渤海国,已绰绰有余了。再者说,第九军本就是魏博和成德兵马组成,其地虽不如沈州寒冷,但也谈不上多少不适。”
听我这么说,薛平不由苦着脸道,“圣人,这场灭国之战,想来就没有末将等人的份了。可要说第九军士卒习北地寒冷,末将相卫兵马之第八军也差不上多少。再说,圣人仅率十万大军讨伐渤海国,虽然渤海人此番大败,却依旧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利,是否过于冒险了些?不如,便将第八军一并带上如何?”
将第八军带走,一同大刀阔斧整编,我自然是乐见其成的。可我也要考虑薛平这些忠臣良将的感受。毕竟,第八军的底子是相卫兵马居多,皆是薛平的老部曲,我要大肆调整,还是容易让其心寒。
而第九军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构成多是魏博和成德二镇兵马,即便不臣之辈筛选的差不多了,蓟州之战也很卖力,但不彻底掌握在我手里,还是难以让人心安。这其实也是我要调整主将的根源。
所以,我就安慰薛平道,“此番北伐,不论是剿灭李怀仙,还是大败渤海国,北平市及周边诸府牵连甚深。虽然,吏部考核选拔的北平市市长和书记,以及山东和河北二省的省长书记及诸多地方要员,已经从长安出发,翌日就可上任。但诸事仍需薛将军费心,更不乏宵小之辈作祟。只留第十军,如此大的辖区,恐怕五万人是看不过来的,万一还有李怀仙等人旧部心生不臣,又该如何应对?所以,便辛苦薛将军了,替吾看好这方土地,以确保后方之安稳。这些功劳,在吾看来,可比伐一国,更甚数倍。再者说,薛将军本是吾钦此的幽州军区元帅,若是跟吾一起去了渤海,岂不是本末倒置了些?”
我这么一说,薛平等人自然不好再辩驳。
于是,我又言道,“兵在精而不在多,十万人足矣。如此一来,也可以大大减少王师粮草之所需。吾此番虽然要遣散南地民夫,却也绝不会再征集北平周边各地的民夫了,诸如卿家尽管放心。不止如此,吾还会下旨减免山东、河北二省和北平市三地百姓之三年赋税。”
减免三年赋税,不是说三年里完全减除百姓的所有税收。否则,虽然我想给朝廷某些人添堵,但这个坑还是挖的太大,非得把这些人逼疯不成。
这个道理也简单。减免三年赋税,我是想让三地百姓尽快归心,甚至是尽快恢复生产,包括给自己挣个好名声。但轮到朝廷,甚至是国库就不一样了。这三省之地,在这三年里,能收的钱很少,但贴的钱却很多。比如,三个省级单位、州府、甚至是各县诸多官员要养吧?战后恢复和重建要投入吧?哪一样,请问不要钱。
至于什么是减免三年赋税呢?其实,就是第一年免征,第二年减征,第三年缓征罢了。
明成听完,立即跪伏在地,激动的说道,“末将替山东、河北和北平三地百姓谢过圣人了。”
听到这话,我却顿时有些不喜,言道,“这些民政之事,以后就不用劳烦明将军费心了。”
明成一听,瞬间也明白了过来,连连谢罪道,“是末将糊涂,还望圣人恕罪。末将一定会配合各地行省、州府行事,圣人只管放心。”
说完,明成还是忍不住问道,“圣人莫怪,末将实在愚钝,也想不明白。若是遣散了南地民夫,又不在北平周边重新召集,王师北伐所需军辎,又该如何运送呢?”
“明爱卿心系百姓,吾自然知晓。说到底,吾又岂能不心疼北平周边之百姓。毕竟,这些人都是吾之子民嘛。所以,吾想来想去,这才想了一个扰民较少的法子。”
“还请圣人明示。”
“众位爱卿想必都知道,此番与渤海人大战之前,就有不少营州、沈州诸地难民涌入北平。此番战事结束后,想必只有少许人会留滞此处,不再返乡。大多数的百姓,肯定还是舍不得家业。只是,这些难民逃难匆忙,携带所需并不多。朝廷也不会坐视不理,定然要花费钱帛安置或是遣散。如此一来,为何不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招募返乡青壮,为大军运送粮草呢?有王师的护送,这些百姓也少了山匪的骚扰。只要王师抵达营州,又何须再担忧粮草之事?”
听我说到这儿,薛平才恍然大悟道,“圣人英明。那营州本是此番渤海大军前来之粮仓所在。渤海人与吐蕃回纥人不同,此番二十万大军前来侵袭大隋,所备粮草辎重定是不少。甚至还招募了数十万民夫以供差使。可如今渤海战败,大钦茂自顾不暇,那有心思去管这些贩夫走卒的安危。不妨再捉些渤海民众,王师确实不用再召集民夫了。”
我这才连连点头道,“薛将军深知吾意,这也是吾要方艾直取营州的原因之一了。当然,利用渤海人运送军粮还行,但必须也要有完全之考虑。比如,从京师送来的绞车弩、万牛弩之流,就不可让其经手。所以,吾才给史将军安排了另外一个差事。”
史进,也是刚进入营帐之内。不过刚进来,就听说我已剥了他的兵权,心中多少有些不满,可更多的还是惴惴不安。所以,极其恭敬的应道,“圣人尽管吩咐,末将万死不辞。”
“吾听说史将军习水战,所以令汝暂雇民船,自第八军和第十军选取一万将士为偏军,自登州蓬莱县登船直达马里山之都里镇,并将马里山一带变为王师的后勤基地之一。如此一来,长安所产之绞车弩诸物,可通过海运直抵辽东,不但可以大大缩短运送时间,更节省了运送成本和费用。”
登州蓬莱县,大致就是后世的山东省蓬莱市。至于马里山,也就是后世的旅顺老铁山,都里镇,便是旅顺口。
这条道路,一直是新罗,乃至渤海曾经的朝贡道,一年四季可以通航,更是一条商路。也就是说,在这条线路上川流不息的,不仅有各国之官员,还有商贾和物流。渤海的特产,乃至于中原发往渤海、新罗的货物,海路基本上都走这条航线。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