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郭子仪担心的这些问题,我自然也想过。我的想法很简单,赤松德赞等人不是不甘心吗?现在也不肯走吗?等我把长安城四面的门户都关上了,吐蕃回纥人出不去,我也不想出去。而且,依照他们现在这点攻城的本事,也攻不进来。那就彼此耗吗?看谁能够耗过谁?
反正,长安城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粮草本来就不缺。加之施行坚壁清野政策一落实,周边的各类粮仓库房不少也转移进了城,就更加不缺了。多的不说,一年半载内,我都不用考虑粮草这个问题。
可别说一年半载,恐怕一个月,吐蕃回纥人就坚持不下去了。这个道理更简单。洛阳城,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拿下,长安周边的剩余粮草也搜刮的差不多了。现在,也只有杀马充饥一条路可走。但是,等杀完了马,他们还能吃什么呢?
所以,我的这个计谋,其实也很容易理解。现在的长安,虽然是被吐蕃回纥人包围。但是,我不着急解套。相反,还要在外层反包围,直接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如此一来,关中地区就是这个瓮,随便吐蕃回纥人东奔也好,西逃也罢,只要钻不出这个瓮就行了。最后,活生生把他们这几十万大军,都饿死在这里。
虽然这样搞,大隋的损失很大。至少,关中地区是要荒无人烟了。但是,吐蕃回纥人的损失更大。开个玩笑说,没有了这几十万大军,吐蕃回纥人想恢复元气,也没有那般简单。
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个瓮就必须严丝合缝,不能露一丝的破绽。于是,在安排完调动剑南、岭南、河东三镇兵马后,我就吩咐张从龙道,“立即传旨朔方节度使李光弼、相卫节度使薛平等人。若说,先前还事不可为,如今已聚集第五军、朔方军、相卫军,还有各地府兵近十余万众,就拿仆固怀恩这厮没有半点法子吗?”
当然,我也明白李光弼等人有苦衷,否则不会如此拖着,更担心把李光弼等人逼急了,再把安史之乱的败招来上一遍。于是,便再对张从龙吩咐道,“传旨给洛阳诸军,悉数听从李光弼节制,薛平辅之。嗯,不妨再告诉李光弼和薛平二人,吾的要求很简单,不一定要将仆固怀恩所部全歼,只需将其赶回长安就行。然后,控制住潼关,彻底断绝蛮夷东进的念想。肆机,再与长安之兵马汇合。”
“喏。”见张从龙就要离开,我这才想起李怀仙之辈来,于是又问道,“对了,范阳和平卢、成德、魏博、及淄青五镇兵马呢?现在何处?”
“回圣人的话。魏博和成德军,共计三万余众,悉数驻扎于潞州。不过,李国公与田国公一直推说,要在此汇合范卢和淄青兵马。”
张从龙口中的李国公,就是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而田国公,便是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了。
“哼,魏博和成德二军,那镇兵马不超过五万之数?足足十万大军,勤王之师加起来,竟然只有三万人。还有,什么汇合范卢和淄青兵马,不过就是行坐山观虎斗之策罢了。算了,吾也没有指望这些人,不用去追问了。”
说完,还是禁不住好奇,我忍不住又问道,“那个范阳和平卢军呢?现在可有出发?此番,究竟出动了多少兵马?”
“范卢军万余众,由李军镇次子李易领军。虽已离开幽州,半月过去,却只是刚至易州罢了。”
“万余众,还才到易州?”我忍不住站起身来,看了看地图,顿时哈哈大笑,“易州到琢郡多少距离?不足三百里罢了。便是蚂蚁,这么长的时间了,爬也爬过来了吧?哼哼,这厮。。。竟然是连观战都懒得观了。那么,淄青军呢?又在何处?”
“淄青节度使让人传信说,今年属地旱灾严重,为防民变,不敢用兵。还让圣人体谅。”
“哈哈。他娘的,这个理由更好。兵都不用出了,直接连戏也不做了。该死,他妈的,这群国贼,一个个都该死。”
虽然,我早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完张从龙的汇报,还是觉得胸闷的很,陡然抽出宝剑,便将桌案一分两段。
郭子仪、武松柏等人,赶紧相劝。大致意思,也不过是要我息怒。毕竟,大敌当前,不能过于计较这种事情。
这些道理,我自然明白。包括,这帮乱臣贼子的心思,我也明白。说到底,就是知道我不能奈何他们,也不敢奈何他们。所以,此番战事,不管大隋是胜还是负,对他们的结果,都一样。
胜了,依他们看来,朝廷不愿意再启兵祸,所以我必须安抚他们。若是败了,就更需要安抚和拉拢他们。说不准,我还要对其更多加忍让。只是,他们还是不太了解我啊!
于是,我就冲张从龙耳语道,“张爱卿,这几镇该多派些人手了。更要做好必要之时,行非常之举的准备了。”
“微臣省得,圣人尽管放心。”
若说,大隋各路勤王之师陆续赶到,吐蕃和回纥人可以不放在心上。大散关开始被剑南军重兵把守,依旧可以不放在心上。但萧关被韦皋和其守城副将白晓德里应外合重新夺了回来,已经完全断绝了吐蕃和回纥人的北归道路。他们也不可能,不放在心上吧?
怎么到现在,他们也没有表示?既不强攻长安城,也不选择突围。依旧死乞白赖的耗在这里。难不成,真是脑子进水了,还是另有所图?
夜里,我是如何也睡不住,翻来覆去的想,心中更是忽然一紧,赶紧吩咐人再加派城中各处粮仓之看守,以防细作混入,放火焚仓。可在此番安排前后,也并无出现任何变故。
如此,又僵持了几日,我就慢慢发觉不对劲的源头了。没别的,长安城的护城河水位,竟然缓缓的落了下去。景曜门城楼下的永安渠水位如此,通北门的龙首渠,安化门的清明渠,都是如此模样。竟然,还都有干枯的迹象。
于是,我再把郭子仪等人聚集起来,商议道,“莫非,这些蛮夷无法捕获大量的百姓填塞护城河。于是,便截断了这些渠道,以便将护城河水放干,再行四面攻城殊死一搏?”
郭子仪摇摇头,言道,“圣人所言,断无可能。长安城如此宏大,四面攻城,虽然会导致守备之士卒薄弱,但攻城一方亦会同样力竭。就说所需的大量云梯,也断非短短时日内,可以赶造出来的。不过,老臣会立即在各面城墙上增加些许兵力,以加强警戒。”
“水攻呢?”问完,我自己都摇头道,“同样断无可能。不说正值枯水季节,即便不是枯水季节,长安城也并非处于凹地,想要水攻无异于痴人说梦。嗯,有没有可能,是挖掘地道这些旁门左道的法子呢?”
郭子仪再一想,也正色言道,“这倒确实有了可能。但微臣对此早有防范,圣人尽管放心。”
我们一群人是琢磨来琢磨去,也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再过了几日,城中不停有人上吐下泻,甚至是暴毙,我们才弄懂吐蕃和回纥人的计谋来。
原来,他们不断阻断了河流,而且还在渠水中丢入了大量的毒药。经过御医查明,竟然说是一种叫做大戟的植物,多长在沙漠和草原之处。给我描述了半天,我才明白这种大戟,原来就是后世有名的狼毒花,又名断肠草。
他娘的,千琢磨万琢磨,竟然都没有想到这个环节。当然,这也不怪我们想不到,谁知道这些蛮夷出征,会没事带如此之多狼毒花在身上呢?而且,狼毒花这种东西周身都是毒,特别是根部,奇毒无比,连草原上的马和羊都据而远之。虽然,也不是无药可解。但是,长安城的渠水,却是不能饮用了。
我又忍不住站在城楼上开始破口大骂。当然,这次不止是我,包括城楼上的众多将士,亦是如此。
这个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们这招太毒了,太狠了,完全灭绝人性。因为这招,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绝户计。用后世的话说,叫做违反国际公约。
禁止投毒,就跟禁止生化武器一般,在这个年代,跟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以及默认收集己方士兵之尸骨一样,都是彼此认可的战争规则。虽然,没有联合国,也没有哪条哪款规定禁止使用,但所有军人都奉行这个准则。
这个道理也简单。战争嘛,总是互有胜负的。今天,你打过来下毒,想把长安城所有人都给毒死。那明天,我如果打过去,是不是一把火将整个草原烧个干净,这些牧民不都遭殃了吗?这样打来打去,谁来种地,谁来放牧,都要讲道理,对吧?
当然,赤松德赞之辈敢这么搞,公然违反国际公约。说到底,是如今他们占了上风,觉得我没有实力反攻吐蕃和回纥。所以,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理解起来却是全方位的。
我带头去骂,自然也不是讨什么公道,更不是过什么口瘾。而是,通过这种方式,竖立更多的敌我矛盾。让每个将士,每个大隋百姓,都能从内心里发出仇恨的声音。
只是,骂归骂,长安城的饮水问题,却必须马上解决。要说,出这个计策的人,对长安场也实在熟悉。所以,才会如此有针对性。若不是仆固怀恩不在这里,我甚至有理由怀疑,就是这厮。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说白了,长安城虽大,什么物质都丰富,但是所有人的主要饮水来源,主要就依靠永安渠、龙首渠、清明渠这几条人工开凿的渠道供应,包括大明宫也不例外。平常百姓家,更少有打井抽地下水的习惯。毕竟,一口水井的造价,在当下也非寻常人家所能承受的。
于是,我只好再次下旨,让京兆府把全城水井悉数登记在册,派兵士保护,并组织百姓大规模打井。可是据了解,长安城的地下水离地面最浅的距离,恐怕也有三十多米深,就算昼夜不停的连续施工作业,在当下的施工条件下,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所以,在这一个月内,全城的饮水供应,就必须依靠统计在册的千口现有水井。千口的水井,说起来是很多,但摊分到近百万人口上,每天每户半瓢水都分不上。而且,如何分水给每家每户,更是难以解决的课题。其中,总有多分和少分,甚至是分不到的情况出现。
见此情形,我只好让杨叔宝,亲率第一军三千余将士,自东面通化门偷偷摸出,想趁夜疏通龙首渠。只是没曾想,刚出城门就遇见了蛮夷数万骑兵的伏击。第一军自然大败,丢了数百将士性命后,才逃回城内。
这些事情,长安城的百姓,自然也不会知道。可是,随着分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就有人带头闹事,袭击了看守水井的将士。直到慕容当带兵赶到,斩杀了数人后,才平息了下来。
接着,我便又听说,还有聚众百姓与守门士兵发生了冲突,竟然活生生砸死了城门之守卫数人。
听到这里,我就不由勃然大怒,指着传令之人骂道,“这群无知狂徒要去送死,便让其送死便是,何必让吾知晓。”
于是,下令打开聚众百姓围攻的安化门,允许其出城。果不其然,闹事的上千百姓,也是刚出城门便被吐蕃和回纥人阻击。领头之人纷纷被射杀,其余人此时大惊失色想掉头往城门处跑。只是,吊桥已经拉起,城门更是早已关闭。
大批的吐蕃和回纥人马,集结在城门外,见偷城无望,也只好悻然退下。不过,他们开始追逐逃散的百姓,上千人竟然无一逃得性命。而且,这些吐蕃和回纥人尚觉得不解气,又将这些百姓的头颅都割了下来,并在安化门外摆成了一座京观。
经历这些事后,长安城终于恢复了一丝平静。不过,在坊间,在路边,开始不断涌现倒毙的百姓。更有一些实在忍耐不住的百姓开始跳入渠中,试图饮用毒水。然而,渠水已经干枯,这些残留水塘中的余水,毒性更是厉害。饮水者片刻后,便口吐白沫而死,便是医救都来不及了。
每天,王甫都会满脸愁苦的跟我汇报,长安城中每日因无水饮用而死亡的百姓数量,从开始的数人到数十人,再到数百人,也只有短短的几天功夫。
看着王甫干裂的嘴唇,我一言不发。因为,吐蕃和回纥人的伎俩,我现在是全明白了。自那日大火后,蛮夷军心尽失,攻破长安的念想自然破灭。只是,心有不甘,不愿意草草收兵。可就是这一番犹豫,又失了先机,萧关竟然丢了。
合围之势已成,更关键退路还被封死。便是他们能够突破封锁,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了。事已至此,自然要兵行险着,逼着我与其决战,谋取最大的可能。
那么,我呢?我又是怎么想的呢?
我当然也可以选择避战。但是,已经没有太多避战的必要了。一则,情形完全不一样了。先前的我,可以耗死吐蕃和回纥人,自己却毫发无损。现如今,就因为缺水,我除了把吐蕃和回纥人耗死,同样也将耗死全长安城的百姓。
说到底,水这个东西看上去不起眼,可缺了是真要人命。一个人,正常情况下,如果七天不喝水,就会脱水致死。这也是长安城短短几日内,死亡人数愈日剧增的原因。而距离大量的水井开凿出来,还有太长太长的时间。
二则,如今的吐蕃和回纥人,减员虽然不多,但也就剩下一口气了。别说军心之流,战力同样也很堪忧。而反观大隋士兵,仇恨已经懵逼了双眼。加之,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守卫战,多已见过血开了光,也已经从原来的战场菜鸟逐步完成了蜕变。这和当时的渭水之战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三则,也是最关键的,更是我现在最大的倚仗。说到底,吐蕃和回纥人在这段时间里没有闲着,除了没事攻攻城,天天还要找吃的。但是,大隋的儿郎们更没有闲着。包括,我的一种新战法,已经熟悉的差不多了,也该比划比划了。
至于我先前所说的,什么步卒和骑兵相比,野战不可敌之流,那也只是以前。现在,不说吐蕃回纥人还有多少战马的问题。即便一匹都不少,有了国家科学院送来的这些神秘武器在手,我还有什么可惧的。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