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不过,没有相机、手机,也毫无关系。我还有更好的法子羞辱他们。什么法子呢?干脆,也别等我真正生日那天的到来了。不如今天,就过千秋节吧。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除了大吃大喝,我还下旨把宫廷乐队调了过来,就在长安城的城墙上歌舞助兴。
当然,这些东西也有度,毕竟是在战时。将士们除了饭肉管够,酒水却是限量的,即每人不得超过三杯。不是我舍不得,实在是我害怕众人失去了警惕,万一蛮夷中有能人异士,半夜偷偷爬上城墙来,那可就大大不美了。
歌舞声中,我便站在城楼外,端起酒杯对着众将士喊道,“儿郎们,想必有许多人已经知晓,过几日才是千秋节。不过,吾今日实在太高兴了,便想提前和尔等一起庆祝。一则,犒劳尔等作战之英勇,二则,为大隋贺,为董将军贺,创下如此不朽之功绩。”
停顿片刻,我又说道,“三则,为吐蕃和回纥蛮夷贺。到底贺什么呢?尔等可否知道?”
城楼四周顿时哄堂大笑,有人就大声喊道,“自然是贺蛮夷,今日没有饭吃,也没有衣穿了。”
“正是,”我跟着哈哈大笑。
接着,我就对城下众多吐蕃回纥士卒,大喊道,“吾昨日就曾说过,大隋是礼仪之邦。既然是礼仪之邦,就谨记一条原则,那便是朋友来了有美酒,若是豺狼来了,就只有刀枪。”
说完,我更是开始手舞足蹈的吆喝,“尔等豺狼,可想喝酒吃肉?若是想吃,就地投降,再叫声阿爷。阿爷若是高兴了,大可赏之。”继而,我就将杯中的酒水,直接从城楼上泼了下去。
得嘞,一帮将士见我这么干,自然也跟着这么干。只是,有些人实在舍不得酒水。可是,也不能没有表示。想来想去,就觉得不如撒尿吧。
有一个人带头,其余人自然悉数效仿。众鸟射去,一时间倒也壮观。只是,让宫廷乐师中之女妓,好生羞红了脸。
城下的吐蕃和回纥士卒,自然要开始回骂,这反而助长了大隋儿郎的士气。开始还有些杂乱无章,士兵们也各骂各的。后来,终于有人开始带头,变的整齐划一起来。最后,大隋士卒竟然变成了齐声高唱大隋的国歌和军歌来。
这样一来,吐蕃和回纥人自然就慢慢败下阵来,气势是越来越弱。
待我终于消停下来。杨叔宝不无担忧的对我言道,“圣人此举,可振军心不假。只是,恐怕吐蕃和回纥人心中更是愤恨难耐。如此一来,就断然不会轻易撤兵了?”
我浅笑般看了杨叔宝一眼,悠悠感叹道,“愤恨。哼哼,愤恨又如何?吾且问汝,汉人和蛮夷之间,还少了仇,少了恨吗?就说当年,薛礼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大败九姓铁勒,所降者全部坑杀。回纥人心中,谁人不愤,谁人又不恨?可那时的蛮夷,为何如此乖巧?其实,就是明白大隋不可敌的道理。这些狗东西,也只懂得强者为王和适者生存的道理,跟蛮夷谈仁义,就是对牛弹琴罢了。只要将这些蛮夷再打的疼了,再打的怕了,方知如今之大隋,亦不可欺也。
还有,不会轻易撤兵,又能如何?哼哼,若说昨日,吾确实还有劝退的想法。可是,也就是经昨日一战,吾更发现这些蛮夷,也不过是纸老虎,夸大其词罢了。最多,倚仗马利而已。吾就是想把这些人都拖在城下,吾不好过,这些蛮夷更不会好过了。即便他们想走,也定要付出些代价才成。难不成,真就把泱泱大隋当成了娼馆,搞完了拍拍屁股就能了事?”
杨叔宝脸一黑,自然不敢再接话。
停顿半许,我回头又缓缓说道,“遥想强汉之时,陈汤给汉元帝上书,如此写道: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何等让吾心驰神往。故此,尔等亦要谨记,就是犯我大隋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隋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说出来,围在我身旁的一群将领,神色更是激动,顿时纷纷言道,“圣人所言甚是,末将等一定谨记圣人之教诲。犯我大隋者,虽远必诛也。。。犯我大隋者,虽远必诛也。。。”
其中的老愤青,自然就有郭子仪,郭老柱国了。要说郭子仪,那点最对我的胃口,恐怕除了功绩和忠诚,其实就是这个老愤青的本色。他对异族番邦干下的事情,虽然没有薛仁贵那般夸张,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屠夫。
当年,郭子仪坐镇朔方,回纥人已经不算安宁。但凡回纥人生事,必定斩其颅剥其皮,送回其部落传檄。若是不服,就打到你服为止。要不然,几年前吐蕃和回纥人入侵,光凭郭子仪的一张嘴,就能说退回纥,还要驱使其反攻吐蕃,导致吐蕃兵败吗?真是想多了。
而且,郭子仪这个恶名传出去,不止回纥人怕他,吐蕃人其实也很怕他。就在当年,吐蕃人攻入长安,肃宗皇帝带着我们已经跑去洛阳时,光禄卿殷仲卿率蓝田兵渡过浐水,吐蕃人却不知虚实,就以为是郭子仪来了。
射生将王甫,同名同姓罢了,倒不是现在的大隋京兆府尹,便入城纠集了数百少年,夜间在朱雀街击鼓呐喊,“郭子仪来了!”吐蕃军一听,顿时惊惶不安,这才跑去攻打洛阳。
后来,郭子仪率军解救洛阳,一听郭子仪又来了。这次,吐蕃人反而不信,直到看见郭子仪在城下列阵,抢饱喝足的吐蕃人,这才仓皇班师返回吐蕃。
当然,如何让吐蕃和回纥人付出一些代价,除了缺衣少食的困境,我期待的**这等秘密武器外。其实,我现在还有一个更大的底气。这便是最新的军情,五万朔方勤王之师,在朔方节度使李光弼的率领下,兵峰已抵达延州。延州,也就是后世之延安东北。即日,就可驰援长安。
那么,我为何会对五万朔方军如此期许呢?难道就不担心,又是河西军,或者陇右军那般的窝囊废吗?这自然就要从领军之将,李光弼开始说起了。
其实,准确说来,李光弼也并非汉人,而是世居营州柳城,也就是后世的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出身。其父李楷洛,原为契丹的酋长,武媚时归顺大隋,拜左羽林军将军,后任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以骁勇善战出名,死于反击突厥的战争中,玄宗皇帝赠其营州都督,谥曰忠烈。
在郭子仪卸任朔方节度使之职后,便推荐了李光弼接任,并参与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多场重要战争。而在安史之乱中,李光弼最大的战绩,就是太原之战。当时,李光弼曾亲率敢死队向叛军发动进攻,一举歼敌七万多人。
而太原之战,就成为了平乱战争第一次重大胜利和重要的转折点。同时,也是大隋朝有数的,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型战例。此举,更为郭子仪收复两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世人多称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人,为‘李郭’。若不论出身的原因,就谈实际的战功,李光弼更是大隋的当世第一。
俗话说的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白了,李光弼这等绝世猛将率领的五万部曲,岂能和河西军、陇右军之流,相提并论。而且,这还不是关键。更关键在于,李光弼麾下的的五万朔方军,均为铁骑。其中,更有三千的重骑。包括其儿郎,也都是汉化的异族,久经沙场,亦善骑射之流,我就不多说了。
换而言之,诚如先前我所交代一般,步卒和骑兵在野战中没有任何可比性。所以,即便有**这等秘密武器存在,我也最多保证长安城不失。即便吐蕃和回纥人最终觉得破城无望,想拍拍屁股走人,我还是只有干瞪眼。
如今,有了五万朔方铁骑做保障,莫说届时的追击,即便我想反攻,也未尝没有了可能。所以,如果说昨日,渭河激怒赤松德赞等人,我还只是下意识之举。那么,我今天的行为,却是为了刻意去激起吐蕃和回纥人的愤怒。以便于,将他们牵制住,稳在长安城下,以静待朔方军的抵达。
那么,已经兵峰直抵延州的朔方军,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赶到呢?唉,现在就别提了。有些时候就这样,大悲后忽然大喜,大喜后又是大悲。我能说什么呢?好消息在前,坏消息在后,更害得我空欢喜了一场。一想到这个,我就来气。
哦,我倒不是怪罪李光弼行事过于谨慎小心,非要我的谕旨传召天下后,这才选择动身。毕竟,他也有自己的担心和顾虑。
说白了,经安史之乱,大隋已经对异族将领多有猜忌。仆固怀恩的例子在前,李光弼不敢擅做主张,如同曹轨一般擅自用兵,也实属人之常情。
换而言之,如果李光弼能够行事大胆些,恐怕也不会有曹轨中伏兵败这码子事了。说到底,河西军其实是驻军凉州的,也就是后世的甘肃威武。而朔方军呢,却是驻扎在灵州,也就是后世之宁夏灵武。两地与萧关的距离,其实朔方军尚近了许多。
当然,如果李光弼真有曹轨这般胆大,恐怕他一个契丹族,有了安史之乱的前车之鉴,现在也做不到朔方节度使之职的位置上,还能执掌一镇之雄兵。
那么,我到底是气什么呢?我是气潼关的守将太不争气,也气仆固怀恩这厮太狡猾,搞得我是顾此失彼。也没别的,如果再没有勤王之师赶赴洛阳去救急,恐怕洛阳危矣。
如此一来,已经兵峰直抵延州的朔方军,就必须先转道,前去支援洛阳。至于什么时候才能赶来长安,这个真的不好说了。
百度搜索 荒唐一帝 天涯 或 荒唐一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