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诸侯约法讨暴君
百度搜索 倚天逐鹿记 天涯 或 倚天逐鹿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施广听了,大怒,道:“朕是皇帝,天下的一切都属于朕,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陈睛道:“只有昏君,横行无忌。陛下切不可做昏君,以致于失去江山。”施广大怒,道:“你竟敢骂朕是昏君。来人,把大将军给我推出去,斩了!”朱治大惊,忙跪在地上,道:“陛下,大将军也是为了江山社稷,望陛下饶恕他。”施广道:“若我饶恕他,只怕尔等以后人人都敢骂朕。”便喝令武士将陈睛斩首。众大臣都大惊失色。施广见众大臣都面显怨恨之色,便诬陷陈睛道:“陈大将军身为国家重臣,本该为朝廷立不世奇功,不料他却在豫州与盗贼首领勾结,意欲谋反,所以并未将全部盗贼剿灭,留下一部分盗贼做外援。”
朱治沉吟片刻,道:“陈大将军,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怎可随意诬蔑他呢?”施广道:“朕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管得着朕吗?”朱治道:“古人云: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陛下既然不听我和大将军劝告,怙恶不悛,那么大甲王朝离灭亡之日不远了。”施广道:“丞相,不要胡说八道。朕不过是建造几座宫殿,怎么能使国家灭亡呢?”
朱治道:“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如今,陛下常令百姓建造豪华的宫殿,致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于是,陛下大失人心,进而导致盗贼四起。所以,臣请陛下放弃建造宫殿,多做一些深得民心的事。”施广道:“丞相不要说了。朕身为一国之君,做事自有分寸,何劳丞相费心?”
朱治跪在殿下,一连磕了几个头,道:“望陛下清心寡欲,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再建造宫殿了。”施广道:“朕是天子,天下百姓不过是蚂蚁,朕想让他们做什么,就让他们做什么,丞相管得着吗?”朱治再也忍不住了,骂道:“昏君,你这样轻视百姓,迟早有一天,国家会灭亡在你的手中!”
施广大怒,道:“你危言耸听,太不像话了!你竟敢辱骂朕!”向殿外喝道:“来人,将丞相推出去斩了!”殿外便冲进两武士,将朱治拖了出去。众大臣都大惊失色,谁也不敢再劝皇帝。不大一会,只见殿外一声惨叫,自是朱治被斩首。
王事在豫州,听说陈睛、朱治被杀,大吃一惊,暗想:“这皇帝真够狠毒的,竟杀了大将军和丞相。”次日,王事召集众将,将陈、朱二人被杀之事,一五一十地讲述给众将听。众将听了,大怒,道:“丞相、大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昏君竟杀了他们!”王事道:“敢问大家,这样的君主,我们有没有必要再忠于他了?”众将都道:“施广是一个昏君,我们没有必要再忠于他。”
王事道:“我等都是大甲王朝的忠臣,本该一生忠于大甲王朝,但情况有变,昏君无道,以致大甲王朝失去民心,我等不得已背叛朝廷,非我等不忠不义。”众将道:“王将军不必多言。我等愿和将军背离昏君施广,共谋大事。”王事大喜,道:“多谢众位!”
一将提议道:“昏君无道,竟杀了丞相和大将军。将军可率大军直逼洛阳,将皇帝宰了,定会得到天下百姓的心。”王事道:“将军言之有理。只是皇帝虽然无道,但京城兵多,又有众多文臣武将辅助,只怕我们一时消灭不了昏君。”那将道:“将军不必多虑。可作檄文,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昏君。”王事道:“此言正合我意。”便命人作了一道檄文,命人到各州郡张挂。
后将军南阳州刺史荆湘得到王事檄文后,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开南阳州,与王事会盟。
王事作檄文送到诸郡,檄文道:“王事以大义布告天下:如今皇帝施广无道,建造很多豪华的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近来,又诛杀了丞相朱治和大将军陈睛,其罪馨竹难书。为了天下苍生,本人愿带兵攻进洛阳城,除掉昏君。各路诸侯有同志者,请随我一起领兵进攻洛阳城,向暴君行师问罪,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王事发檄文后,各镇诸侯,都起兵响应。共有十七镇诸侯:第一镇是南阳州刺史荆湘;第二镇是冀州刺史张亮;第三镇是豫州刺史景真;第四镇是兖州刺史敖成;第五镇是河内州刺史程芸;第六镇是陈留州刺史独孤事;第七镇是东郡太守余泽;第八镇是山阳州刺史齐楠;第九镇是济北州刺史关逵;
第十镇是北海州刺史董志;第十一镇是广陵州刺史莫道;第十二镇是徐州刺史高青;第十三镇是西凉州刺史袁进;第十四镇是北平州刺史司马尺;第十五镇是上党郡太守杨楠;第十六镇是长沙郡太守阳生;第十七镇是渤海州刺史贺武。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且说冀州刺史张亮与秦英是挚交,秦英曾在张亮手下当过部下。后来,张亮被朝廷大臣诬蔑造反,施广便将他捉回京城治罪,秦英得知后,便离开张亮走了。如今,张亮造反案早被丞相朱治查清,施广赦免他无罪,将他放出牢狱,并恢复他官职。
张亮领精兵一万五千,正要离开冀州,忽见右侧树林中有面黄旗,数骑赶过来。张亮一看,是秦英。张亮道:“贤弟在这里做什么?”秦英道:“昔日我曾在大人手下做过事,大人待我不薄。如今,我听说大人军马从这里赶往洛阳,特来奉侍,请兄长在此歇息人马。”。
张亮指着秦英身旁一妇女,道:“她是你什么人?”秦英道:“她是我妻子,姓何,名利英。”张亮又指着他身旁一男子,道:“此人是谁?”秦英道:“他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姓陈,名冲。”张亮道:“听说你夫妻二人曾帮助张布,打败李让部将王雲,可有此事?”秦英道:“确有此事。”张亮又道:“陈冲现居何职?”秦英道:“陈冲有万夫不当之勇,现为马弓手。破王雲军多亏了陈冲。”
张亮叹了一口气,道:“如此,可谓埋没英雄。现在王事召集我等诸侯去洛阳讨伐施广,贤弟可弃此小官,一起推翻暴君统治,怎么样?”秦英沉吟片刻,道:“我们愿意去。”何利英道:“最好杀了暴君,为百姓除害,救出张布将军。”秦英、何利英、陈冲引数骑,跟着张亮军马来到洛阳城外,王事接着。众诸侯也陆续来到,各自安营扎寨,连接二百余里。
王事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济北州刺史关逵道:“既然大家要一道讨伐暴君施广,可得立盟主。”王事道:“此话不错,立上盟主以后,众人听盟主号令,以便按规则进兵。否则的话,大家号令不齐,只怕难以打败施广。”西凉州刺史袁进道:“南阳州荆相才能出众,且又兵强马壮,曾屡次剿灭盗贼,可立为盟主。”荆湘道:“我何德何能,怎能让大家立为盟主?大家请另选别人。”
众诸侯都道:“荆公无须推辞,非你不能当盟主。”荆湘只好答应。次日,筑台三层,遍立五色旗帜,上建白旌黄越,兵符将印,请荆湘登台。
荆湘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道:“大甲王朝不幸,皇帝施广昏庸无比,建造许多豪华的官殿,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以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为救苍生,我等诸侯齐集洛阳城外,誓必替天行道,除掉暴君,让百姓过上安乐的生活。皇天厚土,实鉴我心。若有二志,天诛地灭,我等众诸侯不得好死。”
荆湘读完,和众诸侯歃血为盟。众诸侯想到马上就要抛头颅洒热血,心中都忍不住热血沸腾。歃血已毕,下坛,众诸侯扶荆湘进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龄分列而坐。王事行酒数巡,道:“今日既立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军遵守,勿得违反。”众诸侯道:“惟命是听。”
袁进道:“还有一件事,就是杀了施广以后,咱们让谁当皇帝,治理天下。”此话一出,众诸侯都面面相覤,谁也不作声。王事道:“可让施广的弟弟施明当,施明较施广仁慈。”南阳州刺史荆湘道:“不可。施明虽然仁慈,但年龄太小,仅有十七岁,怎可让他当皇帝?”余泽道:“这样吧,众诸侯谁能杀掉施广,大家便让谁当皇帝。”莫道道:“皇帝系天下一身,关系到百姓生活苦乐,不可随便选。”
荆湘沉吟片刻,道:“要不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谁能第一个从昏君手中夺得倚天剑、逐鹿刀,谁就当皇帝。”王事道:“不可,倚天剑不过是一把宝剑,逐鹿刀不过是一把宝刀,别无其他意义。选皇帝必须得选德才兼备的人。”
荆湘道:“自古以来,人们流传说,倚天剑和逐鹿刀上有秘密,说是隐藏着一部道德秘笈和一部兵法。道德秘笈可使全天下人活得幸福,兵法可以安邦定国。如此说来,只要得到倚天剑和逐鹿刀,参透其中的秘密,学会道德秘笈和兵法,自然会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所以,我仍提议,今后,无论是诸侯、官吏、还是平民百姓,谁能第一个从施广手中夺得倚天剑和逐鹿刀,谁就可以当皇帝。”
河内州刺史程芸道:“那么,用什么手段夺得倚天剑、逐鹿刀,才算合理?”王事大笑一会,道:“用什么手段都可以,是强取,还是智取,都可以。只要能第一个从施广手中,夺得到倚天剑和逐鹿刀,谁都可以当皇帝。”河内州刺史程芸道:“此法极公平,极妙,又不束缚在条条框框中。想必倚天剑和逐鹿刀,定可造就出德才兼备的人。”
荆湘又强调道:“另外还有一个规定,若是一个人得到倚天剑,另外一个人得到逐鹿刀,则这个人可以当皇帝,另外一个人可以当丞相。但是,得倚天剑和得逐鹿刀的人必须长期在一起,一个施德行,一个施安邦定国之策,互相配合,才可以一个人当皇帝,另外一个人当丞相。否则,得到两种宝贝的任何一件,都不能单独当皇帝或丞相。”
王事道:“荆公真聪明,竟想到了老办法!我看此法极妙。以后,无论天下形势如何变化,只要谁第一个从昏君手中夺得倚天剑和逐鹿刀,谁就可以按规定当皇帝或丞相。众诸侯以为怎样?”众诸侯都道:“行。我等都想对着倚天剑和逐鹿刀参秘密,想知道什么道德秘笈可以使天下人活得幸福,什么兵法可以安邦定国。”
荆湘道:“河内州刺史程芸总督粮草,应付诸营,勿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其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冀州刺史张亮道:“某虽不才,愿为前部。”荆湘道:“好。”张亮便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守关将士骑快马往洛阳皇宫告急。
施广正设朝,召集众大臣饮酒作乐。忽人报:十八路诸侯齐集汜水关外,讨伐陛下。施广大惊道:“反了,反了,十八路诸侯竟敢讨伐朕!”望着众大臣,道:“谁敢去消灭众诸侯?”一人挺身而出,道:“臣愿往。”施广一看,是兵部尚书丁典。丁典道:“陛下不必忧虑,臣愿带兵去消灭关外众诸侯。”
施广道:“十八路诸侯齐来讨伐朕,非同小可。还得派一人和你同去,消灭众诸侯。”一人挺身而出,道:“臣愿往。”众人一看,是骁骑校尉谢勇。施广大喜,道:“你勇猛无比,定能杀败众诸侯。”便拨马步军五万,同丁典星夜一起去关外迎敌。
于是,两军在关外相遇。张亮军中有一谋士,名叫尚利。张亮道:“现在我既然已请为前锋,就得英勇上阵,打败丁典、谢勇。”尚利道:“谢勇勇猛无比,主公切不可大意。”张亮道:“依你说,该怎样打败丁典、谢勇?”
尚利道:“若想打败丁典、谢勇,当用计策。”张亮道“什么计策?”尚利道:“现在,我还没有想出来。”张亮冷笑一声,道:“现在,我已与敌军相遇,只要打败丁、谢二人,我便率领众军士攻下关,杀入洛阳城中,从昏君手中夺过倚天剑和逐鹿刀,我便可以当皇帝。”
尚利道:“主公打算怎样击败丁、谢二人?”张亮道:“直接杀过去。”尚利道:“谢勇勇猛无比,主公切不可撄其锋。”张亮道:“你听谁说谢勇勇猛无比?”尚利道:“听洛阳城中好多人说。”张亮道:“道听途说,不足为信。”尚利道:“人们既然这样说,必有其道理。”张亮为人最是心浮气躁,斥责道:“你们文人做事情,总是考虑这,考虑那的,太婆婆妈妈了!”
张亮便带本部人马,与丁典、谢勇相遇在两军阵前。张亮指着丁、谢二人,道:“我大军马上就要杀进洛阳城,你二人还不快下马投降?”谢勇双手持铁锤,冷笑一声,道:“我是朝廷大将,岂可投降反贼?”
张亮道:“昏君施广无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非我等犯上作乱,实是施广无道,我等才造反。”丁典道:“你不必多说。身为朝廷重臣,只可为朝廷效力,岂能投降反贼。”张亮道:“那就让你尝尝我的厉害。”便独自一人骑马,挺枪向谢勇胸前刺去。
谢勇冷笑一声,左手用锤用力一拨,竟将张亮枪震落在地。张亮大惊,忙调转马头往回逃。谢勇紧追不舍,丁典趁机引军追杀。亮军大败,张亮引残兵向前逃跑。谢勇追上,扬起铁锤就要向他背后打来,却见一人从石旁杀来,大叫一声:“逆贼休要猖狂!”
却是陈冲杀来。原来,秦英、何利英、陈冲三人领本部人马前来助战。秦英见张亮大败,被谢勇紧追不舍,忙让陈冲去救。陈冲和谢勇大战五十回合,回头见张亮带残兵逃远,便弃了谢勇,杀条血路,回到己军中。
张亮回到帐中,尚利、秦英、何利英、陈冲都在。张亮道:“没想到谢勇如此厉害。若不是陈冲相救,我命已丧黄泉。”尚利道:“既然主公不是谢勇对手,便立刻派人通知荆湘,另外派人挑战。”秦英道:“眼下,我军伤亡惨重,只可如此了。”张亮便派人通知荆湘。
荆湘大惊,道:“不想张亮败于丁典、谢勇之手。”忙聚众诸侯商议。东郡太守余泽道:“我愿意带本部人马战丁、谢二人。”荆湘道:“谢勇勇猛,你不可轻敌。”余泽道:“荆公放心,我定提谢勇首级回来。”便引本部人马直奔汜水关。
两阵对圆,余泽望着谢勇,道:“逆贼休要猖狂,余泽来战你。”谢勇道:“好大的胆子,敢来挑战!”余泽道:“量你有多大本事,能敌过我?”便拍马,舞动画戟,直冲向谢勇。二人战了四十回合,余泽一戟刺中谢勇右肩,
谢勇惨叫一声,倒栽下马来。余泽回头望着众军士,大呼道:“将士们,给我杀,杀进洛阳城!”众军士杀向丁典军。丁典大惊,忙调转马头,引众军士逃去。谢勇被马踩死,丁典引残兵逃回汜水关,回到洛阳城中。余泽追杀十余里,便停了下来。
丁典回到朝堂上,见了施广,述说了被余泽打败之事。施广大怒,道:“没用的东西,竟被反贼打败,逃了回来。朕留你何用!”便喝令武士斩首。太尉窦庸道:“胜负乃兵家常事,陛下应该宽恕丁典,来日让他戴罪立功。”施广道:“话虽这么说。但阵前打仗,关系到朝廷安危,若不严惩败将,只怕谁也打不败反贼。”
丁典求饶道:“陛下饶命,请让臣戴罪立功。”施广斥责道:“谢勇战死,你竟独自一人逃了回来。可见,你是个贪生怕死的人。朕留你何用!”便喝令武士将丁典推出殿外斩了。众大臣大惊。施广环视着众人,道:“余泽马上就要攻上关来,谁愿意去迎敌?”半晌,朝堂上无一人请战。施广骂道:“都是些酒囊饭袋之人,朕留你们何用!”便喝令武士要将众大臣斩首。
太尉窦庸道:“臣愿意保一人,可退关外众诸侯。”施广道:“谁?”窦庸道:“张布。”施广道:“不行,张布已被我打入监狱,岂可再将他放出来?”窦庸道:“如今,朝堂处于危险之中。若不令张布迎敌,只怕余泽会攻进汜水关。”
施广无奈,只得将张布放了出来,召到朝堂上,道:“朕已知错,不该将卿打入狱中。如今朕赦卿无罪,命你带五万人马去关外,退关外反贼。”接着,讲述了众诸侯造反之事。张布大惊,道:“十八路诸侯来攻,非同小可,臣现在就去迎战余泽。”
张布便起兵二十万,分为两部分:由手下大将成杰引兵五万,守汜水关,不要出关杀敌;自己率领十五万大军向关外进发。
百度搜索 倚天逐鹿记 天涯 或 倚天逐鹿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