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春秋我做主 天涯 春秋我做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次日天未亮,召忽便起了床,小夏服侍盥洗完毕,又为他束好发,带好发髻,穿好了府中最体面的赤黑色曲裾深衣,系好彩帛镶边的腰带。
召忽又从床榻边的箱子里找出自己最爱的饕餮青铜剑,系于腰上。此剑系多年前召沫领兵大败东夷,扩疆百里后,齐僖公专门为其打造,已示嘉许,共有两把,父子俩分而持之。
春秋之时,青铜礼器、食器、武器等均发展至顶峰,其时尚未出现铁器。当时的剑身都比较短,一般都为两尺以内,因召沫战功卓著,僖公命临淄铜匠特铸饕餮纹、火焰纹两把,一长一短,均锐利无比。因召忽日常习武,是以佩戴饕餮长剑。
其近乎三尺,剑格上嵌有绿松石饕餮纹,精美华丽,召忽一般都不轻易佩戴,连师父祝似熊看了也赞不绝口。
召忽本来就身体健硕,盛装之下,更显神骏,小夏赞不绝口,笑道:“小君子此去临淄,不知有多少淑女会倾慕于你呢!”
召忽笑着刮了刮她的脸蛋,道:“那么你想不想府中添个小主母啊?”
小夏登时低眉垂眼,一抹红晕上脸,召忽哈哈一笑出了房。
来到外院,见山子早已套好了赤焰红马等候。此番小君子头一回进朝,他如何敢怠慢?而之所以以山子为御,也是召忽的刻意安排,前两日下槐里,对他们的御术已胸中了然,正式出行之时交相变换,正可考验他们的执行力和遇事的应变能力。
回到堂中,不多时,召沫也穿好了朝服,其为丝织黑色玄端,袖口宽大,直角左衽,服上刺有几个零星的粉米、脯、献图案作点缀,又头戴筒冠,腰间佩玉,以及火焰纹青铜剑,显得极为大气庄重。
周代因属火德,尚赤色,但君臣的朝服都是黑色的素裳。
用过早饭,淳荣和山子分别驾车载着父子俩奔往临淄,其时天色初明,街上人已不少,两车一前一后,疾驰而过。
不到半个时辰便来到临淄城外,其时天色已大量,召忽忍不住掀开窗帷,见得临淄城墙高耸,城门极阔,朝阳映于其上,显得庄重无比。
进得城内,光是正道两旁的街铺已是人流穿插,甚是热闹。街道宽阔,可容三车并行,当然,召忽的轺车可不敢和其父并行。
齐国和葵丘一样,也是前店后市,再后便是国人居住的里,路上人来熙往,却正应了那句“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刚过了市区,向北远眺,雾气朦胧间,已可隐隐见得宫内一座座高台邃宇的屋顶。宫外是两台高耸的阙门拱卫着,约有十余丈,甚是雄伟。宫门外是十余名甲士,虎背熊腰,身披厚甲,手持闪闪发光的铜戈。
进得前去,父子两人急忙下了车,却见一贵族打扮的老人正在和几名甲士闲聊,神色和蔼,身后停着一辆驷马大车,这便是和高傒同为监国上卿的国懿仲。原来他性情随和,在国中人缘极好,多年来和高傒为齐国效力尽忠,是以宫中的卫士、内侍人人都可和他聊得几句。
召沫上前招呼,又介绍了儿子召忽给他。国懿仲早已悉闻召忽讨逆之事,此刻瞧着他身姿挺拔,精神抖擞,心下欢喜,执了他手,不住地嘘寒问暖。
片刻间,数名大夫陆陆续续到来,召沫一一向儿子介绍了,还有几位主动向召忽攀谈,原来是其从小就认识的。
一行人入了宫门,眼前是一个极其宽广的广场,之后的连栋结阶的高台,台上重堂邃宇,延绵不断,显得甚是威严。因当时建筑技术的限制,统治者都是用夯土制成高台,成片的重堂连接在一起,来体现权力的威严。(有一种说法,因古时屋顶都用瓦片,如果单独的堂室,在雨天很容易让雨滴顺着屋檐溅入屋内,削减统治者的权威感,是以用这种建筑建构,既显大气,又规避了屋内进水的缺点。)
上得一排不算很高的石阶,入了皋门,又穿过广场,来到了外朝,也就是后来的正殿,作为君候登基、朝会所用。其上飞檐雕栋,殿外矗立着数十根粗壮无比的方形楹柱,并蜿蜒到堂后,显得甚是**。
召忽第一次来到齐国宫殿,忍不住瞠目结舌,一时间立于殿外,四处观望,舍不得进去,暗道:“想不到两千多年前的东周时代,诸侯之宫殿已是如此堂皇。”
召沫正和几位大夫有说有笑,准备跨进殿门,不见了爱子,回头一看,轻声呼道:“忽儿,看什么呢,快进来。”
“哦!”召忽这才回过神来,随着众人进了殿。
外朝仍然是一个大堂,但显然和召府的堂不是一个概念了。顶高三丈有余,纵深更是数倍。
各大夫陆陆续续到来,鱼贯而入,这时地处朝堂,召沫只是简单地给召忽引荐了,众人按资排辈立于两旁,等候齐僖公上朝。
东首前二人正是高傒、国懿仲,之后是召沫父子,隰朋,以及太史、太祝等朝臣;西首是太宗公陈陶,公子无亏的舅舅士谷,太傅庸癛,接下来便是管至父、太卜、太士等。
其时去古未远,因生产力所限,齐国还未设置太宰、相等职位,除了周天子派来监国的国高二卿是上卿,也无下卿;另外,按爵位算起来,其余均是大夫级别,也没有上中下大夫之分。
人来得差不多了,殿内的几名内侍开始给众人分发笔、铜削、笏板。笏板是从夏朝便即沿用至今的,其用象牙、木、玉石等制成,长约两尺多,用来记录天子、君候的会议纪要,以及自己当日需要奏报之事,以免有些朝臣因紧张而忘却发言内容。
另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出班奏对之时,用以遮挡自己之面,显现出天子、诸侯的威严。铜削即是用来擦除在笏板上写错的部分。
按照周礼,根据不同的爵位,各人使用的材质好坏不等。如卿士、三公用上等玉制笏板,六卿用象牙笏板,而普通的士大夫和内外庭朝臣,只能用木制笏板。但姜太公接手齐国以来,制定了因地制宜的政策,慢慢地简化,不再限制。
只见众人接过奏对器具,多有叹然之意。召忽悄悄问爹爹,才知本来这些器具都是各人自带上朝,但因齐僖公近三月未朝,是以又让内侍发放一次,以免有人遗忘,君臣尴尬……
这时朝暾已初上,第一缕阳光洒进了殿内,殿内一片肃静。
等得好一会,听得钟鼓礼乐响起,礼官立于中央大案旁高喊:“主公临朝!”
只见内侍们簇拥着齐僖公,从殿侧门登朝,那庆正在僖公之后。
齐僖公头戴冕冠,身着七章纹饰的冕服,徐徐落座,哪七章?除了召沫所着玄端上的粉米、脯、献外,更多了华虫、宗彝、藻、火,看起来华贵了许多。
原来冕服作为周代吉服的重要一部分,其最显明的区分等级标志之一,便是衣裳上章纹数目的差异。
根据周礼,祭服上一共有十二章纹:“天子备有焉,公自山龙而下,侯伯自华虫而下,子男自藻火而下,卿大夫自粉米而下。”
《尚书·益翟》中记载舜对禹说“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辅、献,稀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齐僖公作为侯爵,最多只能穿着刺绣七章纹的冕服,否则便是僭越。
身此时礼乐已毕,礼官又喊道:“早朝开始!诸卿见礼!”
于是召忽跟着爹爹、众人齐齐下拜稽首,高喊:“参见主公!”心里暗道:“一个诸侯也要下跪,见什么礼嘛……”
他心里这样想着,便只是轻声嘟哝,对着口型,怎料抬头一看,齐僖公此时正注视着他,心中一惊,暗忖道:“糟糕!我比周围人小了至少二十余岁!怎可如此麻痹大意,这下更显局部突出了!”
礼毕后众人起身,却见齐僖公脸现笑意,盯着召忽道:“召忽小君子,怎地数月未谋面,见了寡人如此生疏?”

百度搜索 春秋我做主 天涯 春秋我做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春秋我做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冰王薰衣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冰王薰衣草并收藏春秋我做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