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春秋我做主 天涯 或 春秋我做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春秋早期的所谓粮仓其实就是后世的陶罐、米缸一样的作用,但整体造型更为精致。几人站在门内,召忽脚下便是一排粮仓,他随手提起一台,由于粮仓为陶制,里面还装满了粟米,颇是沉重,估摸有七十来斤。
只见其为房屋式连体造型,上面的仓顶为瓦楞式屋檐,仓身正面有两扇不开口的小门,门上绘有瑞兽衔环的装饰,很是生动。
整体为素色陶制,没有多余的纹饰和彩绘,屋檐长约两尺许,一台粮仓高约一尺半,虽然并不是很大,但胎制坚实厚重,召忽不由得暗自慨叹先秦人民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只是一台粮仓,都要做得这么漂亮。
这时程怀、费倪已带了十余名胥吏,赶着数十辆缁车来到粮库外,打过招呼后,召忽还在那感慨,众人已开始动手,那司徒招呼之下,又来了十余名甲士帮忙。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一会就将那库内的几百个粮仓都尽数搬到了缁车上,司马署的胥吏们早听程怀、费倪二人说了这些粮粟是召府之物,作抚恤用,人人不住地称颂召家的恩泽百姓。
司徒署的甲士听了,也拍手称赞,召忽在前世从来没这种百姓爱戴的感觉,被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夸得都不好意思了,四方抱拳作揖,谦逊称谢。
又想:“无怪乎古往今来,人人赞叹尧舜禹汤,以他们为榜样。
纵是家有千金,却对百姓敲骨吸髓,盘剥压榨的话,这一城之主,当着又有甚意思?”
又瞥了一眼彭生,见他正和阳聊着昨夜和宫中之人饮酒投壶之事,嘻嘻哈哈,显然全无感觉,心想:“无怪乎你几个哥哥都说你,果然不是个从政的料啊。”
几百台粮仓都搬到十多辆缁车上,好在齐国的缁车甚是宽大,只放了不到两层便即够了。
押着缁车出了大门,唐姓司徒先回邑宰署报道去了。几人在门口一合计,军中这么多人,得分几批行动才行。
于是召忽和彭生、阳为一批,带领五名胥吏,赶着车去了东里区,程怀和费倪也各自行动。
到了东里区北门,只见人来熙往,原来这是早市的高峰期,出去买粮买菜的人甚多,很是热闹。数名买菜归来的老媪老翁在大门外闲聊,他们的孙子三三两两在树下嬉戏打闹,早上的太阳暖烘烘的,一片祥和。
召忽、彭生一行人一合计,决定每人各押一辆缁车,分头行动,这样下来每人只须去四五十家,大大减轻了任务量,预计今天之内就可完成;五名胥吏和军内有些兵士家庭都较为熟悉,各自赶着车去了。
召忽、彭生两人正站在门口跟北门的阍者核对名册地址,彭生一摸肚子,问道:“这忙活了一个早上,腹中饥肠辘辘,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吧?”
召忽白了他一眼,笑道:“就知道吃,没见这忙活着吗?事情办完了再去吃吧。”
彭生愁眉苦脸道:“我们这分得有几十家,这一家一家走完,不得太阳落山去了?”
召忽哼地一声,道:“你不想去就和阳先去吃饭,然后回邑宰署,听我爹爹吩咐吧!最好……
最好把你带回府去,让你背一下午《尚书》、《周易》,你就舒服了。”
彭生回头看了看阳,苦笑道:“那我还是跟着你一起送粮吧……”
三人只站在门外不久,但那葵丘城几乎人人识得他父子俩,一时围了不少人上来,听得事情原委,都自告奋勇,要帮忙指路。
那几名手提粮刍的老媪老翁来得最快,又唤过了自己那各自留着总角发型的孙子、孙女,语重心长地说道:“看见了吗,以后你们就要学习宗子和小君子这种心怀黎民百姓、大公无私的精神。”
小孩子们瞪着大眼睛瞧着召忽,一字一句地喊道:“我们都要早日参军杀敌,保我葵丘一方平安!”
召忽摸着他们的头,心里甜滋滋的,这种感觉确是前世体会不了的。
原来春秋时期,齐国人人尚武,不但因周朝从渔猎社会的商朝手中接过政权,农业社会还未完全形成;
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可控制的疆界越来越大,冲突不断增多,是以男子往往在三岁后便开始学剑习武;官方又定期组织狩猎和各种大射礼、乡射礼,整个社会,都以武力高强,能上阵杀敌为荣。
召忽正在自我陶醉,突然暗道不好,这种情形在君候眼里可是大忌,忙警惕地瞟了彭生一眼,见他揉着肚子,愁眉苦脸,心下顿时松了口气,又想:“那阳作为彭生宫中的内侍,自然也不会多嘴;
自古以来,官场上讲究一个‘瞒’字,谁也不会没事给自己找事,何况他一个内侍呢?”
又见老媪老翁和百姓都围着他几人,议论道:“小君子,虽然说今年的蝗灾不是很厉害,但这粮食涨了近一半,还听说野里不少同胞已经揭不开锅了,这可如何是好?”
还有的说:“是啊。我那五叔父就在槐里丁丘,听说他们那一井,八家人都没卖鬲卖床了……”
顿时人人都脸现忧色,这下召忽立时转喜为忧,一阵头疼了。古时的蝗灾是对农业破坏力极大的灾害,所谓蝗虫过处,寸草不生,农作物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获,其对乡农的心理摧残力也是极大的。
在这个时代,显然人们并没有科学的防虫治虫的办法。
召忽也问了府中不少人,听说,幸好这次的灾害并不严重,只是有两三个丘遭了殃,但每当谈起这个话题,看到仆役脸上惶恐无比的脸色,已可知这时的人对它有多害怕了。
嗯……召忽一面安抚着众人的情绪,一面在心底筹算,看来晚间回去,得问问爹爹,现在这个时代,官方有甚法子?一面又努力回忆着前世所学、所用的农田防虫的办法。
…………
葵丘国人的居住区虽然不是很大,却也不小,但因有东里区乡亲指路,三人送粮的效率顿时高了许多。
按照名册,三人由外及里,一家家送去,每到一家,便搬下一台粮仓,往陶罐中倒粟米;
召忽的办法挺科学,有些人为家中独子,上有老下有小的,便赠其一整石;
家中有几兄弟,又或还未有儿女的,以及受伤军士家庭,便少送一些。
虽然严格来说,一石粮食不过是一百多斤,但对家中人少的、或老幼妇孺等食量较小的家庭,已可吃得较久了;
更何况,之前他们已经领了不少抚恤物资;此时推开门,见到的是小君子亲自送粮,一同前来的还有不少乡亲邻里善言关怀,更是心下感动,无不感恩戴德。
有些家里住得甚是偏僻,往往七倒八拐,甚至是在缁车无法通过的小巷子里,这样一家家送下来,再出里区大门,已是太阳斜挂了。
五名胥吏的体力、角力均不及二人,三人在大门外又等了好一阵子,才见他们纷纷出来。
召忽谢过了帮忙的百姓,彭生哭丧着脸,道:“现下我们该去就食了吧?我已经饿得快走不动啦!”
召忽笑道:“好!今日可苦了我们的大公子啦!”顾谓众胥吏,道:“大家伙都辛苦了,我们一同去吃了饭,你们再回衙门吧。”
彭生饥不可耐,早已展开轻功,飞也似地向前冲,阳在后大声呼喊,彭生哪里理得他来,早早不见了人影。
召忽带着众人绕着里区了一圈,又过了两条大街,只见彭生早坐于一食嗣中,宽大的案上已摆了不少美味!
百度搜索 春秋我做主 天涯 或 春秋我做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