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秦汉那些精彩事 天涯 或 秦汉那些精彩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听说蒙毅和蒙括两兄弟已经被处死了,秦国的大臣们都为之摇头叹息。而二世胡亥则自以为清除了后患,安下心来在宫中享乐,连国事都懒得过问,经常不上朝,即使上朝也心不在焉地听完大臣们汇报完国事后,就进入后宫和那些美女们尽情弄乐。有一天,二世闲居无事,命人将赵高招来,对他说道:“朗中令,我觉得人生实在太短暂了,如同白驹过隙。先帝一生劳心劳力,平定天下以后又忙着巡视各郡县,费心神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到最后也只有五旬寿命。
现在天下太平安定。朕当皇帝还稀罕什么?只想好好地享受,舒舒服服地过日子,满足声色乐趣,而又使宗庙安定,百姓愉乐,永久享有天下,直到终老,朕的想法做到吗?
赵高本来就想二世将政权交给他,听到对方这样提问,马上用赞赏的语气回应道:“这真是英明之君的想法阿,而那些昏庸之君却不懂这样想。君王在上面专门享乐,下面万民才能够得到太平。老子也说过‘无为而治’,臣认为君王老是出去打仗或者去管人家的闲事,还不把天下弄得鸡犬不宁。”
二世想不到原来享乐还有那么一番大道理,越听越高兴。
“唉!”赵高忽然叹了一口气,“不过陛下现在想乐享太平,也并非易事。”
二世急问为什么?
“臣不害怕刀斧杀戮,只希望陛下能留意我说的话。那沙丘的密谋,诸位公子和众大臣已经有所怀疑。公子们都是陛下的哥哥,而大臣又是先帝委任的。陛下刚刚登位,他们心里就愤愤不平,恐怕日后会发生变.乱,陛下又怎么能够安享这种快乐呢!”赵高说道。
二世心头一悚,不由担忧起来,“那该怎么办?”
“用严峻的法令,苛刻的刑罚,让有罪的人互相牵连受罚,甚至收捕整个家族。诛灭不忠的大臣,疏远皇族的人,让贫穷的人富有起来。将先帝委任的人全部换成陛下所信任的人,得到陛下提拔的人就会从内心感激而归附于你。祸害清除了,奸计杜绝了,郡臣们都怀着你的恩得,那么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随心所欲,尽情享乐了。”赵高说道。
“这个办法很好,就由你制定法令执行。”二世知道赵高精通刑狱法律,点了点头,就将事情交给他去办。
新法令下达后,大臣们都极力反对,赵高又进入宫中向二世诉苦,目的也是让二世给他更多的生杀大权。
二世想了想,就说道:“先帝以前经常去巡视各郡县,显视自己强大,以威权震慑海内。朕年纪轻,又刚登位,民众仍未归附,朝中大臣又未顺从。若留在宫中享乐,别人就会认为朕懦弱无能,这样就无法治理天下。所以朕想效仿先帝出巡,以便建立威信。”
“陛下真英明之君,臣不及也。”赵高马上又向二世赞扬一番。
二世心里乐开了花,自以为自己很聪明。
俩人商议好,第二天,二世向朝中大臣宣布准备到东方巡视各郡县。让李斯、冯去疾等多名大臣随从。十天后,二世带着五万人的巡游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咸阳出发。
这时候正值春天,万物开始复苏,一路上景色优美,风和日丽,二世高兴地欣赏着已经属于自己的大好河山。众人巡游到达碣石山,又沿海南下,到达会稽,在秦始皇以前立下的石碑上又写下了文字,并刻下二世和李斯、冯去疾等随行大臣的名字,借以彰扬始皇帝的伟大功业和盛德。
当巡游到达辽东时,已经过了一把瘾的二世又开始怀念起宫中的生活,于是带领众人转回咸阳。在回路上,二世暗对赵高说:“朕离开宫中后想了很多,如今大臣们不顺服,官吏们的势力仍很强大,而且朕又担心公子们来争位,不知该如何处理?”
赵高乘机进言道:“臣想说已经很久了,先帝的大臣都是具有累世功名的人,家族为国家积累功业已经很多代了,他们依仗功劳和资历早就对朝廷的新法令心怀不满。而我赵高本来只是一名没有功勋的贱人,因为有幸得到陛下的抬举而官居高位,掌握宫禁中的事务,所以大臣们只是表面顺从我,而心里并不服气。
如今陛下出巡,应该趁此机会查清那些郡守罪行而把他们杀掉,这样上可以威震天下,下可以除去平日不满的人,抓住群臣未能合谋反叛的时机将他们铲除,就可以消除祸患,希望陛下决计而行,不要犹豫了。”
二世点了点头,“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赵高于是以法令为由,对各个公子和不顺从自己的大臣进行诛杀。又假借罪名逮捕了一些职位较低的官中朗、外朗和散朗。没有一个人能免罪。结果将秦始皇六个儿子杀死在杜县,十个公主在杜县被分尸而死,十二个公子在咸阳被处死,他们的家财被没收。
公子高将闾兄弟三人被关在内宫,求赦不得,只好流着眼泪一起拔剑自杀了。公子高想逃亡,但又害怕连累家人,无奈地向二世上书说:“臣在先帝健在的时候得过他的赏赐和厚爱,我本该陪同先帝死去却没有做到,这是做儿子的不孝,作为臣子的不忠,不忠不孝的人没有脸面活在世上。我现在请求陪伴先帝而去,希望皇上哀怜我,让我安葬在骊山脚下,永伴着先帝。”
二世看完上书后非常高兴,不但答应了公子高的请求,还赏赐了十万钱给他作为安葬费用。
公子公主们的悲惨下场让宗室的人震惊恐慌,朝中有人谏说即被定为诽谤朝廷,因此而搞到人心惶惶的地步。官吏们为求自保,只好阿谀奉承。
四月份,二世回到咸阳宫住了两天,又想着如何享乐。赵高向他进言说:“皇上身为天下的主人,应该将天下的美.色收于宫中以供享乐,将天下的名犬收于宫中以供玩赏,将天下的奇花异草收于宫中惊人供观赏,那样才是帝王的生活。
二世听到心痒痒,忙说道:“好,你去为朕办好这件事吧!”
赵高接着又说道:“臣恐怕那么多好东西,咸阳宫装不下。”
“那怎么办?”二世问道。
赵高献计说:“不如重建阿房宫,建阿房宫是先帝生前的心愿啊!”
二世高兴地听从了赵高的话,对众大臣说:“先帝因为宫殿狭小而营造阿房宫,宫堂还没有建成,先帝就驾崩了。朕命令那些营造的人停止建造,去骊山增培坟土,现在骊山的事已经完成了,假若不继续建成阿房宫,就是有意显示先帝兴办事业的过错,因此朕决定重建阿房宫。”二世同时又下令出兵安抚四夷,一切遵从秦始皇时的方针。
阿房宫在秦始皇生前已经暂时停工了,就是考虑到工程太大,天下百姓难以承受。不过此时朝中已经有大臣是赵高安排的亲信,而们不赞成阿房宫重新开工的大臣,因为经过新法令打击后,都学会明哲保身,没有谁敢多言。
前面说过,所谓的阿房宫就是将原来六国诸侯的宫殿,全部依图样复制到咸阳,这样庞大的工程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二世因此下令全国各郡县征集数十万民工、工匠到咸阳去,二世为防人多出乱子,又命令从军队中挑选五万名武士到咸阳做守卫工作。大量的人员以及运输用的马匹,武士骑的战马聚集在咸阳,引起了当地粮食、草料大涨价。
二世又下令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输送粮食、草料到咸阳去,并且不准外地人在咸阳三百里内购买粮食。为建阿房宫又大征税,百姓疲于奔命,家家苦不堪言,当时全国人口不过二千万左右,被征去造大坟、营造阿房宫、筑长城、守岭南和其他官差合计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北方一吃紧,又要从内地押送大批农民去防守边境。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秦始皇时期,虽然瑶事繁重,但天下统一,不用再打仗,百姓安于太平,还可以忍受。而到了秦二世时瑶事更苦,连田作都顾不上,民众恨透了秦朝统治者。
再说,二世从全国征集民工、工匠的命令下达后,各地的县令、县吏、官差可急坏了,因为抓壮丁再押送他们到咸阳当民工或到边境去守卫并非易事。特别是押送壮丁的问题,抓壮丁只需要逐家逐户去拉,虽然谁都不愿意去,但他们无力也不敢反抗那些官差。
而押送则大大不同,百多个甚至数百乃至上千个壮丁集中在一起,押送者不过三几个人或只有一两个,在千里迢迢的押送过程中防止壮丁逃走,真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任务。因此当征集民工的文件下达到沛县时,作为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可感到头痛了。
百度搜索 秦汉那些精彩事 天涯 或 秦汉那些精彩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