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秦汉那些精彩事 天涯 秦汉那些精彩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秦始皇从博浪沙回到咸阳后,开始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多次派遣大臣徐福,术士侯公、袁生、石生、韩终等人去各地寻找不死之药。
秦王三十二年,卢生从海外寻找仙人没有结果而回到朝廷复命。卢生对秦始皇说:“臣没有找到仙人,但在他居住的仙宫找到了一本天书。臣已将其谶言抄录下来,请陛下过目。”
秦始皇接过卢生呈上的谶言,只见上面写着“亡秦者胡也”几个大字。
秦始皇非常震惊,急召众大臣商议。当时丞相王绾已经告老还乡,随后接任其职务的李斯对秦始皇说道:“所谓胡,一定是指东胡,东胡和匈奴人经常搔扰我国边境,实力也越来越强大,现在若不出兵驱逐他们,恐怕日后会造成后患。”
“谁可以领兵去攻打东胡?”秦始皇问众大臣。
话音刚落,只见一人站出来说道:“臣自问能够打败东胡人,请陛下派臣去收复边境吧!”
秦始皇看向对方,原来说话的是将军蒙括。
蒙括的祖父蒙骜和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的大将军,为秦国消灭诸侯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蒙括生得高大威武。他自幼熟读兵书,曾经学习过刑法,担任过狱官,掌管狱讼的文书工作。秦王二十六年,担任秦国的将领,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因此被任命为内史。
有蒙括请求领军出战,秦始皇也放心了,当下点了点头,“好,朕就封你为大将军,率领三十万兵马去平复边境。”
“臣领命。”蒙括下拜道。
于是蒙括带领大军择日出发,向着河南而去。此时候北方边境有三个强盛的少数民族,一是匈奴,二是东胡,三是月氏。他们都过着游牧生活,经常抢掠中原边境。胡人抵挡不住秦国大军,只好向北迁移。蒙括还真是一位善用兵的将领,不过半年就攻取了河南地区(内蒙古河套一带),接着又向西北驱逐了匈奴。
李斯向秦始皇建议说:“河南地区是一片荒地,只派军队驻守在那里并非长久之计,不如迁徙民众去那里开拓荒地修筑长城,并将以前赵、燕两国的长城连接起来防御胡人和匈奴。”
秦始皇听从了建议,下令蒙括凭借黄河作为边塞,修筑了四十四座靠近黄河的县城,又令国内迁徙因犯罪被罚守边疆的人去河南。蒙括又修造了直通大路,从九原一直到云阳,凭借山岭,险要的沟堑、溪谷等可以修缮的地方建造长城。
长城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长达一万多里。后来蒙括又上书说:“胡人和匈奴经常搔扰边境,臣请求攻取黄河对岸进行防御。”
秦始皇于是又命蒙括渡过黄河,攻取了高阙、阳山、北假一带地方,修筑高台屏障等来驱逐匈奴和胡人。
秦始皇见边境无忧,非常高兴,于是在咸阳宫大摆酒宴与群臣兴贺。有七十多名秦国博士前去祝酒。宫殿内,宾客们触筹交错,耳边是轻奏曼妙的丝竹之声,一片歌舞升平景象。
酒至半酣,博士仆射周青臣举着杯向前,对正在畅饮的秦始皇说道:“从前秦国的土地不过千里,全靠陛下才平定了四海,将蛮夷部族驱逐于境外。只要日月照到的地方没有人不称臣顺服的。陛下把以前的诸侯封国改成了郡县,使民众安居乐业,天下再也没有什么战争的祸患。这个伟大的功业流传于万世,真是从上古到今也没有人能与陛下的功德相比阿。”
“朕不分封诸侯实在是为天下苍生着想,免得天下动.乱不止。”秦始皇高兴地说道。
又有几位博士上前附和道:“陛下统一了天下,消除了战争祸患,恩泽万世。上至朝中大臣,下至乡野庶民,无不对陛下感恩戴德。”
秦始皇越听越高兴,正在得意之时,有位名叫淳于越的博士上前进说:“臣听说殷、周两个朝代都统治了近千年,殷、周王室分封子弟和功臣到各地为王,来作为自己的枝叶和辅助。国家统治就如同深根大树一样牢固。如今陛下采用郡县制,不分封诸侯,陛下的儿子都是匹夫平民。万一国家发生了象篡乱齐国的田常,瓜分晋国的六卿,那样的变故,没有藩辅,将用什么来救危平乱呀?
周青臣等人当面阿谀奉承,加重了陛下的过失,他们不是忠臣。请陛下明辨是非。不要执迷下去了。做事不师法古人而能够长久的,臣从未听说过,陛下还是尽快分封自己的子弟吧!”
淳于越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泼过去,秦始皇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虽然这些话他并不爱听,但淳于越说得头头是道,听起来似乎又有几分道理。秦始皇不禁思虑起来,于是命群臣议论。
众大臣、博士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此时候郡县制已经实行了大约有七、八年了,负责推行郡县制的李斯非常不满淳于越的话,未等群臣议论出结果,马上就站出来对秦始皇说道:“陛下,臣认为五帝的政治措施不互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互沿袭,都是根据当时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他们不是故意相反,而是时变而势异的结果。
如今陛下创建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功业,建立了流传万世的功勋,那些愚蠢的儒生能又怎么能够理解呢!淳于越所说的不过是夏、商、周时候的事情,况且三代正因为分封了诸侯而导致了最终反被诸侯们所灭,又怎么能效法他们的。
从前因为诸侯并立,互争长短,一时难分谁优谁劣,所以才产生了不同的言论。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法令已经统一。百姓应该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士人就应该学习法令刑禁。如今那些儒生不学习当今而效法古代,用古训来诽议陛下的新政,扰乱百姓的思想,这并非国家之福,请陛下明鉴。”
论文才雄辨术,淳于越岂是李斯对手,被后者反驳得无言以对,不敢再出声。
不过虽然李斯在言论上压倒淳于越,但后者的言论的确有一定的道理,秦始皇不得不再认真考虑其中利害,于是说道:“此事改日再议吧!”
宴会不欢而散。
两天后,李斯向秦始皇上书,书中说:
“古时候天下分散混乱,谁都没有能力统一,因此才导致各国诸侯并立兴起。人们的议论都是称引古代而讽刺当今,用虚言粉饰来扰乱事实。人们总是认为自己一派的学说最正确,而用来否定朝廷建立的法令制度,从而令别人思想混乱,难以辨别好坏。
现在陛下已经统一了天下,明辨了黑白是非,而规定一切取决于尊。可是如今各派学说却在一起非议朝廷的法令制度,那些人一听到新政颁布,就各自根据自己一派学说来议论它。在朝廷中就口是心非,在朝外就议论纷纷。在君主面前他们就夸耀自己的主张和学说来博取名声,用与众不同的见解来表示自己的高明,带领一群追逐者来诽谤朝廷。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禁止,那么必定影响君主的威势,而臣子们就会结成党羽。只有杜绝这种现象才对朝廷有利。
因此,臣请求凡是私有收藏的《诗》、《书》,诸子百家学说的,都要上交到守、尉等地方官府一同焚烧,只留下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籍。若有人敢聚在一起论说《诗》、《书》就要当众处死,引用古事来非议当今的人,就要被诛灭全族。
官吏中若有人知道或看见而不揭发的与其同罪,命令三十天内仍不上交书籍的人,要处以黥刑后发配到边疆去修筑长城。如果想学习法令的人就要拜官吏为师,不得私相传授。”
秦始皇读完奏折后,心有同感地说:“说得有道理,只有统一了思想,天下万民才会服从统治。”于是当即下制书说:“可以,朕同意丞相的建议。”
于是秦始皇下令各地官员配合李斯的行动。那些先秦百家诸子的智慧结晶就在一场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只有极少数珍本由于各种原因侥幸流传于后世。
焚书后,秦始皇又命令各地征集受过宫刑和被判徒刑的人去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人数多达七十万。

百度搜索 秦汉那些精彩事 天涯 秦汉那些精彩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秦汉那些精彩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文武不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文武不凡并收藏秦汉那些精彩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