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 天涯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新年将至,下了一场大雪,刘备得到传报:陶太守病危。
刘备带关张火速奔到徐州,此刻陶谦只是吊着一口气,四周家人和徐州文武环列。见了刘备匆忙进来,陶谦的眼神焕发出一点光彩。
陶谦抓住刘备的手,说:“徐州就交给你了。”
刘备说:“万万不可,你还有两个公子,我一定尽力辅佐。”
陶谦说:“他们不中用,你也别废话了,此时做徐州牧首,不是什么荣耀,而是一份责任,是要与人生死相拼的。玄德,就是你了,你千万要保我徐州百姓平安。”
陶谦转头对徐州文武说:“今后刘备就是徐州之主,你们一定要尽心辅佐,谁敢胡来,老夫死了也不放过他。”众人悲切低首称喏。
陶谦说:“孙乾,拿印来。”
孙乾赶忙捧来太守印。
刘备急切说:“不可啊,备无德无能。”
陶谦做出一个制止的手势,然后以手指心,溘然长逝。
从此世上,少了一个睿智的老人。
众人痛哭。刘备涕泪横流,暗说:“请使君安息,备定不负所托,定不忘君之高义。”
陈登则黯然,心道:“陶使君终究选择了孙乾为刘备的第一助手,而不是我,他其实一直明白我陈家不会为刘备尽全力。”一时悲上加悲,泪如泉涌。
陶商、陶应两位公子跪拜刘备,说:“家父遗言,身后事但凭使君做主。”
刘备说:“备自当尽力。”
用后世的话,刘备成了治丧委员会主任。
陶谦在徐州主事多年,声望很高,一时全民悲恸,举城戴孝,隆重葬于城外黄河的高原之上。
服丧期满,众文武请刘备履新徐州太守之位,刘备闭门坚辞。
张飞急的不行,对关羽说:“二哥,这徐州太守之位已经铁定是大哥的,他怎么还磨叽呢?”
关羽解释说:“自从三皇五帝互相禅让,继任都是要谦让再三的,这是一个必须的程序,也能展示继任者的谦恭。你看着,大哥还必须推辞一两次。”
张飞嘟囔:“麻烦,没意思。”
此后有徐州父老登门恳求,刘备方说:“备不才,既然有陶太守遗愿,就暂领徐州牧,待有才有德者再相让。”
从此,天下多了一个诸侯:刘备。
徐州父老走后,关羽一拉张飞,施礼说:“恭贺兄长,终于可以大展宏图。”关张二人内心激动不已。
刘备说:“其实我心里也很激动,我们弟兄三人多年奔波,像没根的浮萍一样,现在终于有了更高的平台,距离我们的报国志向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咱们从县官到州牧,这个跨度有点大啊,不加强学习绝对不行。另外,咱们一定要更加从严要求自己,抱有如履薄冰之心,方不负陶太守和徐州百姓的重托。”
关张郑重躬身,说:“请大哥放心。”
刘备每每在深夜惊醒,细思自己以布衣起身,多年坎坷不如意,如今机缘巧合坐到徐州州牧的位子上,终于可以大展宏图。刘备一半是兴奋,一半是忐忑,对于治理大郡他着实心里没底。
可别因为刘备是屌丝,就小瞧刘备的智商,他可是大儒卢植的门生,眼界并不低。做一个好领导,有两个抓手:一是会用人,二是有宏图大志。这两样刘备都不缺。
最近被刘备照死里用的人才,是孙乾,经过频繁交流,他发现孙乾在政务上的才干可谓出类拔萃。至于战时的计谋,他有陈登,经济财政上有糜竺。军事上嘛,曹豹并不值得信赖,此人不但缺乏才干,而且心胸窄、私心重、年龄大,刘备在逐渐把他边缘化,由关羽掌握徐州兵权。
至于眼下的宏图大略,刘备也没的选择,如今强敌环伺,徐州第一要考虑的是生存,第一要务是强兵,而强兵就要有钱才行,所以最近刘备和糜竺的交流颇多。
糜竺进言说:“我的工作就是钱粮二字,粮食好解决,只要给百姓优惠政策,保证他们安心生产,以我徐州的土地不愁粮食。但这不足以让我徐州富裕,因为徐州并不是产粮的大郡。要想富裕,必须经商,就像我大汉朝开辟丝绸之路一样,有商路才有活路。”
刘备并不鄙视商贾之道,他很了解丝绸之路对汉朝的经济价值,再说他早年卖草鞋,根本就有小商贩的经历。刘备只问一个核心问题:“我徐州的核心物产是什么?销往何处?”
糜竺是当时的商业巨子,自然了然于胸,说:“徐州最核心的物产,是海盐,盐这东西是任谁都离不开的。我们的销路很广,但由于中原连年战乱,我们现在主要往江南输出。随着局势的稳定,我打算加强中原的供给。”
刘备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糜竺迟疑片刻,说:“今日我父亲过生日,想请使君光临寒舍,父亲也早想拜见使君。”
刘备赶忙说:“能为长者祝寿,是我的福分,待我备一份礼物。”刘备当然喜欢这样的社交,能够和下属增强感情。
糜府已是张灯结彩,糜老太爷更是兴高采烈,吩咐说:“让内宅也来参拜使君大人。”
汉朝不似宋明时期那样保守,女眷见客的规矩是有的,但必须是贵客。刘备也笑说:“本来老太公寿辰,是你们阖家欢乐的日子,刘备贸然前来,反倒让你们不得团聚,着实惶恐。”
老太公笑说:“礼仪嘛,大家必须讲。但我糜家是商贾之家,没有太多规矩,人也直白。我糜家上下仰慕使君久矣,我们只会尽情表达,还希望使君莫怪。”
刘备说:“我最尊重真性情,如此甚好。”
一时糜家女眷上前礼拜,然后退下,却留下两个女子留在当中。老太公说:“这是我的两个女儿,当为使君把盏。”
没错,汉朝让女儿服务宾客是常态。
两个女子袅袅娜娜坐在刘备的两侧,一个二十来岁,一个只有十来岁。那个十来岁的女孩很自来熟的说:“我叫糜烟,我姐姐叫糜隐,我姐姐说他非英雄不嫁,可是她最近说的最多的就是你。”
张飞憋不住笑出声来。刘关张不禁看向那糜隐,但见她气质端庄,隐然有母仪天下的气派。
但见那糜隐离席,跪在刘备面前,举杯说:“徐州危难,天下将倾,使君挺身而出,前途艰险。糜隐恨不得化为泥石,铺垫您脚下的路。”
刘备接酒,一饮而尽,内心震撼不已。该是怎样的女子,能说出这样的言语?
两个女子退下,老太公说:“我这大女,心高气傲,所以二十有余还不能婚配。如蒙使君不弃,给您铺床如何?”
刘备瞬间明白糜竺请他来吃饭的用意,起身施礼说:“备念及天下,一事无成,所以至今未有婚配,今遇贤女,感怀至深,当以正妻之礼待之。”
老太公开怀大笑。糜竺上前敬酒说:“以后在家里,我可要称你一声妹夫了。”
尽兴而归,张飞说:“大哥,你也该娶媳妇了,我看那糜氏确是良配。”关羽悠悠说:“这是他糜家表达的一个态度,要和大哥永结同心。糜家是徐州商贾世家,我们现在没有什么比钱粮更紧迫的需求了。”
刘备说:“不错,从长治久安说,我必须和徐州世家联姻。”张飞哈哈大笑说:“那不妨多联姻两个。”关羽说:“三弟说的极是,咱只和一家联姻,别家会不开心。”
刘备笑道:“恐怕此后提亲的会踩烂咱的门槛了。”
刘备和糜家结亲的事,在徐州掀起轩然大波。众豪门后悔下手太晚,百姓倒乐见其成,这说明刘备要扎根徐州了。
陈登也和父亲商量这事。陈珪笑说:“你懊悔没有抢先一步,把咱陈家的女子嫁给刘备?”
陈登说:“那不见得好,我陈家和刘备套近乎,也要保持距离,不如咱把小沛舅舅家的甘表妹嫁给刘备,表妹不输于糜氏。”
陈珪笑道:“善,不即不离才是中庸之道。”
不久,刘备和糜家举办了一场浩大的婚礼,众世家也明白了糜家的立场。此后陈登又去提亲,刘备自然欢迎,又迎娶了小沛甘夫人。
刘备对关张说:“你们看我都娶媳妇了,你们也成家吧。”
关羽说:“其实我们也想,但是不可。我们不能给徐州造成安逸现状的印象,您和徐州世家联姻是为了巩固基础,我们俩再结婚就是添乱。”
刘备感慨说:“两位贤弟的大局观就是强啊,就暂且委屈二位贤弟了。”
一时刘备在徐州站住阵脚,且励精图治,忙的不亦乐乎,徐州呈现蒸蒸日上的景象。刘备是在争分夺秒跟曹操抓备战啊。
接近春分时刻,有人来报:吕布来投。
刘备叹息:徐州安宁的日子算的到头了。

百度搜索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 天涯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徐州峰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徐州峰兄并收藏三国风云之战徐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