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 天涯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
(作者:徐州峰兄)
(开篇语:建议大家都来写“三国地方志”
本文没有穿越,没有架空,没有**,只是把小说《三国演义》关于徐州的片段,老老实实进行汇总、扩张。
《三国演义》作为史诗级巨著,时间跨度大,历史事件繁杂,因此很多情节过于浓缩、简短,这为后来人的再创作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本文拟以现代人的思维,去观照三国人物的言行,去“填充”故事情节的大量空白。
同时将历史舞台的聚光灯,聚焦在徐州这一地,写成三国时期的“徐州地方志”。动机只有一个:作者是徐州人,极爱家乡,企图将本文作为振兴徐州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如能成为家乡人和喜爱徐州者的文化消遣,作者将倍感荣幸。
这种对三国的再创作方式,也是一个有趣的尝试。作者希望有更多文友,为自己的家乡写“三国地方志”。 中华文化之复兴,离不开地方文化之复兴。而中国很多地方文化尤其是北方,历经千年战乱、天灾的洗劫,传承与底蕴已经相当稀薄,形成“有历史没文化”的尴尬局面。这需要后来人去不断的挖掘、填充,毕竟那是咱的家乡。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承载太多的中国文化、中国智慧、中国荣耀,相信三国迷们在里面看到家乡的名字,内心是骄傲的。这种巨著,最值得我辈“厚颜无耻”的进行再创作、再发挥,相信再过一千年,这样的“三国啃老族”仍然不绝。
所以,你也可以写一部“三国地方志”,和我一起接龙。)
第一章:三让徐州
1、找一个陪你下棋的人
东汉末年,初秋,徐州太守府,俊朗青年陈登在和老迈的太守陶谦下围棋。
陈登是徐州世家陈家年轻一辈的翘楚,祖上是大汉朝的开国功臣陈平,陈家是货真价实的徐州老户。陈登善机变,有远谋,且为人谦和,很受太守陶谦的器重,引为幕僚,是陶谦最亲近的谋士。
当然,**湖陶谦看重陈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重陈家的底蕴,尤其是陈登的爹,陈家家主陈珪,一个老谋深算快成精的老家伙。
陶谦喜欢找陈登下棋,起初陈登年轻气盛,总把陶谦这个臭棋篓子杀的丢盔弃甲,陶谦也不端领导架子,还是笑呵呵的样子。近期陈登结婚成家,多了几分老成气质,也知道下棋让着领导几分。下棋嘛,不就是个消遣娱乐吗,何必计较胜负?
尽管少年时教棋的老先生把棋道说的多么玄乎,什么天圆地方,什么人生哲理,陈登从来当耳旁风。陈登信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胸中意气掌中剑气,是建功立业人世历练之中探寻真理。从小小棋道中领悟大道,其实就是牵强附会忽悠自己。
陈登看出来了,对于陶太守来说,下棋就是工作之余换换脑子,别看徐州现在风平浪静,实则到了变天的前夜。这段日子陶太守过的很累。
这不,老陶指着自己一块棋,话中有话的说:“这座城快守不住喽,两面夹击,两头受气。”陈登随口说:“倒不至于,活下来绰绰有余。”陶谦笑道:“那也是水平比我高的,才知道怎么个活法,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最近总在琢磨着,去哪找另外一个人和你下棋。”
陈登心中一紧,抬头茫然看着对面这个老人。陶谦人如其名,是一个谦谦君子,或者说就是个老好人儿,靠祖上蒙荫做了一郡太守,没有突出的才干和野心,全靠广结善缘在这乱世中好歹活着。徐州是东方的一处大郡,却谈不上兵强马壮,根本就是夹缝中求生存的架势。这自然让有为青年陈登深深不满。
陶谦也没了下棋的兴致,起身踱步,像驴子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叫着陈登的表字说:“元龙,徐州危矣!”
陶谦眉头结成两块疙瘩,说:“我大汉自从高祖建朝,先有天下升平的文景之治,再有武帝的扫荡四荒,成就万国来朝的鼎盛帝国。你说这些龙子龙孙咋就一代不如一代呢?这几十年外戚与宦官弄权,朝野一片乌烟瘴气,也伤了民生的根本。再加上天灾,老百姓没了活路,这才有了黄巾贼挑头造反。可怜朝廷国库空虚,连打仗平反的军队都养不起,只好用饮鸩止渴的法子,居然允许地方有权成立武装,就地剿匪。”
陶谦又回到棋桌前坐下,重重叹气说:“这匪是镇压了,可这地方割据的局面又形成了。这帮人心野啊,淮南袁术,河北袁绍,兖州曹操,哪个不想当皇帝?”
陈登见老头一气说这么多,着实累的不轻,便接过话头说:“现在黄巾方定,下一步就要进入群雄争霸的阶段,使君是担心徐州成为被群狼抢食的肥肉吧。”
陶谦又叹口气说:“我徐州地处南北中枢,现在北有曹操,南有袁术,不被哄抢也难啊。尤其是那曹操,本没有多好的出身,仗着镇压黄巾一夜暴富,最近又是招兵买马,又是招贤纳士,他的野心绝对比二袁加起来都大。我徐州和他做邻居,可不就是远交近攻吗?”
陈登年轻气盛,看不惯老头只会唉声叹气,有心激一下这位州牧,便提高嗓门说:“使君,既然群雄争霸的大势近在眼前,我徐州为什么不能成为一雄?我徐州是大汉高祖的老家,本就是龙飞之地,兼又沃野千里,人丁兴旺,怎么不能和诸侯抗衡?”
话说到这,陶谦就像泄气的皮球一样,愈发颓丧,说:“如果早十年,我还有争雄之心,如今我都是快死的人了,两个儿子又不中用,我还能拿徐州百姓白白送死吗?所以啊,我说要再找个人和你下棋喽。”
陈登一时无语,陶谦本就是个好好先生,再加人到暮年,让他兴起争霸之心确实不现实。
陈登沉吟,试探说:“那就把徐州送给一个好人家,不亏待咱徐州百姓就好。也没有选择,曹操和袁术,二选一,送给袁绍也隔太远了。”
陶谦摇头,说:“这两家都不行。袁术人如其名,就是不学无术,只是仗着出身好而已,群雄真打起来,袁术绝对第一个死翘翘。那曹操胸怀大志,还是个狠角色,可是我不喜他阴险狡诈。我替汉家天子守故里,总要找一个堂堂君子吧。”
陈登一撇嘴,心想:“在这乱世,君子值几文钱?”
陶谦忽然一眯眼,笑着说:“再说了,我徐州送给哪路强豪,他的实力都要倍增,群雄争霸的天平就会过度倾斜,某人就会早日当皇帝,那就不好玩喽。”
陈登也附和这位使君阴险的笑起来,心想连这谦谦君子也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暗黑心理啊。
陈登明白了,作为大汉朝根正苗红的臣子,陶谦把徐州让给任何的土豪,都不甘心哪。陶谦让贤是板上钉钉了,可是谁又是徐州的天选之子呢?
一道人影的闪进,打断了陈登的思绪。但见太守府管事刘真施礼道:“启禀使君,萧关有报,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去琅琊接父亲曹嵩回兖州,刚刚过了萧关。”
陶谦、陈登同时站起,说曹操曹操到啊。
陶谦问道:“曹嵩怎么会在琅琊?”刘真答道:“萧关问过了,曹父一直在琅琊隐居,躲避战乱。”
陶谦自语:“如今天下太平了,儿子也出息了,就接老子去享受荣华富贵了。可笑啊,曹操的父亲居然一直隐居在我眼皮子底下,我却一无所知。”
陈登赶紧打圆场,说:“让人知道了,还叫隐居吗?”陈登心细,问:“那泰山太守带了多少兵马?”刘真说:“只有区区五十骑。”
陶谦和陈登面面相觑。陈登赶紧替陶谦把疑问说出来:“这护卫也太少了吧,虽说天下初平,可黄巾余党也不安生。他曹操怎么会如此托大?”
陈登看向陶谦,说:“莫非,他要让咱们当地主的来当保镖?”
陶太守沉吟,说:“密切监视他们的行踪。”刘真施礼退下。
陶谦呵呵一笑,说:“我没说错吧,曹孟德一肚子阴险狡诈,接亲爹这样的大事也耍心眼。他是在试探我的态度啊。”
陈登说:“咱还能有什么态度,只能先巴结再说了。”
陶谦看着这个心腹谋士,笑说:“我有的选择吗?肯定待若上宾,小心伺候,能延缓他曹操攻我徐州。”
陈登回家,立刻将此事汇报给父亲,陈家家主陈珪。陈老头第一反应是哈哈一笑:“这个曹操,不愧是枭雄,连亲爹都当成政治斗争的砝码,他确实是在试探陶太守的态度啊。如果太守的接待有一点瑕疵,曹孟德就会打响群雄争霸的第一战,攻占徐州!”
陈登说:“父亲,这事其实不复杂,就是个迎来送往,使君不可能在礼仪上有所亏欠。”
陈老狐狸嘿嘿一笑,说:“曹孟德本就是要接他父亲,这次试探陶太守,就是顺水推舟而已,对他没有任何损失。如果这次陶谦过关,曹操就会放心去西边和北边开疆裂土。如果这次有纰漏,曹操来抢徐州就师出有名了。”
陈登茫然说:“这次就是简单的吃吃喝喝,大不了陶太守再派兵护送,能有多大的纰漏?”
陈珪说:“其实事情就如你说的这样简单,出纰漏比不出纰漏都难,这样能保我徐州至少两年的太平。但愿太守别让曹操鸡蛋里挑出骨头。”
陈登说:“父亲,我们要不要借此机会,和曹父交好。如果徐州迟早归曹操,我们家族可以先结下一份善缘。”
老狐狸抬眼看着儿子许久,看得陈登心里发毛,他对父亲可是敬多畏更多。
陈珪慈祥的笑着说:“我儿终于学会为家族考虑了,善!”
老狐狸慈眉善目说:“你能够看出徐州必将归曹操,我很欣慰。但是,现在不是我们陈家表现的时候,而是他陶太守表现的时候,我们这时候表现,给人印象不深刻啊。”
老狐狸盯着自己最得意的儿子的眼睛,说:“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咱不跟太守抢这一时。”

百度搜索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 天涯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三国风云之战徐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徐州峰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徐州峰兄并收藏三国风云之战徐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