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俞敏洪管理日志 天涯 或 俞敏洪管理日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新东方上市之后,很多人把我归为商人或者企业家。对于这样的界定,一开始我是有心理障碍的,因为我觉得教育应该着重质量,而不是着重增长。但是,上市公司必须每年保持20%的增长,这就让我很矛盾、很挣扎、很纠结。我究竟是老师还是企业家?我也经常问自己。但是,这个问题后来解决<u>99lib?</u>了。我觉得我有资格同时扮演好企业家和老师这两个角色。<span class="right">——2008年,俞敏洪接受笔者采访时如是说</span>
<h3>背景分析</h3>
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份,老师还是企业家?这些年来,总是有记者不厌其烦地追问俞敏洪这个问题。俞敏洪觉得“这个问题比较落后”,因为“这其实反映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中,不允许身份穿插的观念,好像做教师就不能同时做商人,做商人就不能再教书一样”。
在俞敏洪看来,以教师的身份成为企业家或许比较容易成功,这是因为:首先,教师具备充分的比较优势,比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善于驾驭沟通、善于理解人性需求;其次,老师的道德感、自律意识比较强,一般不会轻易触犯道德底线。对于这一想法,俞敏洪有自己的论据:马云、<a></a>魏新、严介和都是教师出身,现在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知名企业家。
公众似乎仍然不大习惯主动给予知识授予者以合理报酬,总会下意识地认为教师就应该免费传播知识。为此,俞<details>藏书网</details>敏洪举了孔子的例子:孔子设坛布道,收取听众一块肉或者其他实物作为报酬,孔子很坦诚,他说:“不给东西我就不给你上课。”大家总是错误地以为孔子传播知识是免费的,因为他是圣贤嘛。
所以,俞敏洪理直气壮地说:“你不给我学费,我就不给你上课,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对于特困生,我们有减免学费的规定。”
传授知识也是一种商业行为,俞敏洪做的就是这样的生意。作为教师,俞敏洪有传道解惑的义务;身为企业家,他又必须学会赢<s></s>利,否则难以保证自身的存在。
<h3>行动指南</h3>
心存敬畏,善性做事,至诚至信,义利兼顾,能做到这些就是有道德感的成功企<bdo>?99lib?</bdo>业家。
百度搜索 俞敏洪管理日志 天涯 或 俞敏洪管理日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