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衡阳战役引发高层矛盾
百度搜索 湘西大会战·1945 天涯 或 湘西大会战·1945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日本陆军总部制定出台的“一号作战”,在酝酿的过程中,就有不同的声音,不赞成“一号作战”计划的军界和政界的人士,现在更是态度强硬。衡阳久攻不下,消耗大量兵员和物力,使日本中国派遣军极其不安,大本营的不满也逐渐爆发。这对日本大和民族无疑是一种犯罪行为。长期同日本陆军不和的日本海军,也抓住了陆军的把柄,战争不是争强赌气的事。以衡阳之战说事的越来越多,甚至把状告到了日本天皇那里,这样更加剧了日本内阁的危机。当时在日本国内,很多人对身兼首相、陆相和参谋总长的东条英机就有不满情绪,只是没有公开化。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他们向东条英机发难。在太平洋上塞班岛失守,东条英机要负主要责任,“一号作战”的衡阳战役,东条英机更应负重大责任。
陆军出身的东条英机当然希望陆军有所作为,现在他更是希望陆军在中国战场有所表现。为此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松井太久郎中将,亲自到长沙第11军司令部,传达大本营的命令,要求横山勇将军尽快攻下衡阳。
由于中国军队第10军的坚强抵抗,衡阳久攻不破,东条英机于7月18日终于被迫辞职下台。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出任日军参谋总长,冈村宁次准备升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衡阳中国军队的奋力抵抗,不仅抵挡了横山勇的大军,还把东条英机的内阁搞崩溃了。这是衡阳保卫战的巨大收获。
在中国国内,围绕着衡阳保卫战,同样出现上层的矛盾,甚至给蒋介石的统帅地位造成一次不小的危机。蒋介石对衡阳保卫战,一直处于矛盾的心态之中,一方面是想谋求中国抗日东线战场的胜利,另一方面又不想投入较大的兵力。在日军发动“一号作战”时,他甚至想把派出去的远征军抽调回来。蒋介石心里清楚,史迪威指挥的西线远征军,那可是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抽调回来,保存实力,坐等美国以及盟军打败日本的胜利成果。
当蒋介石指挥的东线战场接连失败的时候,史迪威指挥的远征军的西线,却连连取得胜利。史迪威大肆指责蒋介石无能,并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对中国军队实行改革。史迪威很有野心,一直窥视着中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他通过罗斯福总统和马歇尔将军,向蒋介石要求中国军队的全部指挥权。
中国抗日战场当前的惨败情况,使罗斯福总统认为很有必要,于是开始考虑让史迪威接替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的最高指挥。为此,将史迪威晋升为四星上将,并发电报给蒋介石:
鉴于中国战局危急,我感到有必要让史迪威指挥在中国的全部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包括共产党军队在内。请阁下把中国战区的军队指挥权移交给史迪威将军。
蒋介石在接到罗斯福总统的电报时,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个滋味。他在日记中写道:“军事忧惶,未足吾危,面对美外交之颓势,实为精神上最大之打击。但果能邀天之福,军事获胜,则外交危机,亦可转安,万事皆在于已之尽力耳。”
中国东线战场突然出现了一个衡阳保卫战,第10军坚守不败,倒也成了中国军队唯一的一个亮点,也很自然地成为各派政治力量博弈角力的一个支点。美国人讲实惠,只顾眼前,在衡阳保卫战最为激烈的时候,美国不断催促蒋介石调包围共产党延安的50万大军,前去同日军决战。后来英国、苏联都向蒋介石施压,再三呼吁重庆出兵衡阳。
蒋介石身上的压力太大了,衡阳保卫战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这只不过是他同史迪威在赌桌上的一张牌。他同史迪威的赌博没有最后输掉,就因为还有衡阳保卫战这个码子。所以他在日记中说:“衡阳保卫已一月有余,此次衡阳之得失,其有关国家之存亡,民族之荣辱至大。”正因为衡阳战事成败牵涉太广,深谋远虑的蒋介石才没有孤注一掷,调动胡宗南的部队南下解围。
这就是蒋介石的高明,他不愧是一个政治家。衡阳是国家之存亡的大事,要是换了别人,肯定会全力以赴,使出吃奶的劲,也要挽回自己的面子。那时的蒋介石十分清醒,他认为日军“一号作战”攻势虽然凌厉,但毕竟难以挽回最终失败的命运。在盟军联合攻势下,日军的<q></q>溃败只不过是早晚的事,犯不着为了一时之痛快,而冒险犯难,使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地步。蒋介石心里想到的更为危险的事,是指抗战胜利后共产党的力量。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他一直肩负着两个使命:抗日和反共。
反共使命,对蒋介石来说,似乎是更具根本性的。他实在不忍 5fc3." >心使苦心经营多年的反共基业毁于一旦。在对日作战前景光明的时候,他更不放心让中共自由地发展壮大。必须让胡宗南在陕西一线监控中共,扼制中共的发展。只要有胡宗南的这支大军,他同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后的较量才有把握。
基于这样的考虑,蒋介石对衡阳保卫战的心情就更加复杂了。一方面他不可能抽调更多的部队去参战,以求从根本上解除衡阳之围;另一方面,他又企盼着这一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战事,能有一个非常体面的结局。
所以,最后的决策只能是,衡阳守军坚定军心,守得越久越好。
让蒋介石感到欣慰的是,守卫衡阳的方先觉将军不负厚望,及时收缩兵力,集中有限的力量来防守城区,防止被日军各个击破。这一兵力调整,果然奏效,增强了同日军持久抗衡的能力,方先觉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还是一位战术防御的专家,就连自己的对手,日军的横山勇、岩永旺这不能,堆集在下面的鬼子兵哇哇乱叫。守军只需一挺机关枪猛烈扫射,哒哒哒地不一会儿工夫,600多日本兵全部就给报销了。
日本第11军伤亡惨重,致使第11军的高级幕僚和参谋人员吵成一团。
有的指挥官摇头叹息,认为无法攻下衡阳,有的建议放弃攻城,避免更大的伤亡。但也有不少强硬派人员,据理力争,要把战役打下去。理由是投入数万大军,打了几十天,死伤那么多人,如果放弃,不但士气将因此崩溃,大日本皇军赫赫威名将完全扫地。
横山勇气急败坏,他对主攻的两个师团十分不满,几万人马,还配有那么强大的炮兵和空军,竟然攻不下这支疲惫的中国军队。他把拳头砸在衡阳城的地图上,发誓要倾其全力,一定要让这支中国守军向他投降。在武力进攻的同时,向中国士兵开展攻心战,动摇他们的军心。他知道这是战场上的最后五分钟,谁能咬牙坚持下来,谁就能取得最后胜利。
横山勇的判断没有错。中国守军第10军也对坚守衡阳发生了争论,师长、团长都成了光杆司令,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委员长只要求他们守十天或半月,现在人打完了,子弹也打光了,剩下的人可以突围了。
方先觉和参谋长孙鸣玉,师长周庆祥、葛先才、容有略,被外电和媒体称为“五虎将”,就突围和坚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第54师师长饶少伟没有过多的插话,他是客军,只是临时归方军长指挥。
军长方先觉坚决反对突围,他的理由很简单:“要突围还不容易,一阵冲锋就可以打出去。我们走了,8000多伤员就会成为牺牲品,日本鬼子跟野兽一样,他们会把我们的伤兵杀得一个不剩。突围可以,谁有能耐把8000伤兵带走?如果带不走,谁都不能离开衡阳城。今后我们还要带兵,如果这样,谁还会跟你们呀?伤兵都是我们的兄弟,扔下他们不管,往后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脸面在军、政界混下去呢?”
他们便以悲痛欲绝的心情,向最高军事委员会发出最后一电:
敌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刻再已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效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职方先觉率参谋长孙鸣玉、师长周庆祥、葛先才、容有略、饶少伟同叩。
蒋介石接到这封电报,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悲痛之切,实为前所未有也。”
最后一电发出后,各师师长回到第一线,同残存的士兵及伤员一道,能坚持多久就算多久。后来一件事情,使这种状况发生了逆转。天马山第9团副团长周祥符,在阵地上挂上白旗,采取这个诈术,把伤员从阵地上撤下来。日军竟然默许了。
方先觉从天马山的白旗事件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他派军部副官处长张广宽去和日军接洽,以行缓兵之计。同时命令周庆祥组织兵力,作好突围准备,为第10师保留些力量。反正自己不走就行了。
不知什么原因,第10军的企图被日军识破,日军向集合起来的突围军队发起进攻。第10军没有反击的能量了,方先觉打算自杀,被副官和一名团长制止了。万般无奈之中,方军长命令全军停止抵抗,放下武器。1944年8月8日,方先觉、周庆祥、葛先才、容有略和饶少伟全部被俘。
日军代表特意向第10军表示敬意,同时答复完全同意第10军提出的条件,保证官兵生命安全,收容医治伤兵,郑重埋葬阵亡将士等。第10军官兵仅有7000人,其中战斗人员不到1000,重伤员6000多人。
衡阳保卫战,历时47天。以17000人对付日军80000余人,致使日军伤亡军官798人,士兵29000余人。英勇的第10军,创造了中国全民抗战以来的纪录,一是抗击了数倍于己的日军整整47天,二是日军的伤亡人数是中国军队两倍多。
纵观整个抗战史,在正面战场具有如此英勇善战与坚韧顽强的中国军队,绝对唯一,几乎再没有哪支中国军队能在第10军这样的条件下,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所以我们可以说,衡阳保卫战,是中国军队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百度搜索 湘西大会战·1945 天涯 或 湘西大会战·1945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