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汉老秤(调文物局/唐师)
百度搜索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 或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处理好八届和高燕姬的事后,孙侯返回乡**上班,郭永去北京出差了,由他代理着乡**的工作,这时候沙教授打电话来,让孙侯鉴定一个老秤,说这个东西是自己老家的旧书仓库里发现的,可能是一杆老秤,让好几个文玩行家看了看都辨不出真伪,有的说是近代的仿品,他觉得孙侯对历史了解得比较深,所以让孙侯帮他看看。孙侯得知沙教授要来,早早在乡**的办公楼下等着。之所以如此急切,不仅仅是因为沙教授是他的朋友,同时也是因为沙教授本身对古玩都很内行,是不是存心考自己?这让孙侯很感兴趣。
看着沙教授的车子到了,孙侯马上小跑着过去开门。虽然孙侯现在是副乡长,可是不管两人地位如何变化,在他心里,沙教授永远是他的教授。
“沙教授,你终于来啦。”孙侯边说边往车座里瞧,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地要看看那一杆老秤。
“你到底是欢迎我,还是欢迎带来的东西?”沙教授看到孙侯四处游荡的目光,故意问。
“沙教授,瞧你说的话,我当然是欢迎你的到来了。我们花果山是个风景不错的地方,到时你可要来支持一下我们的旅游事业呢!”孙侯的目光最后锁定在沙教授的手提袋里。
“我就不逗你了,去你办公室再细谈。”沙教授说道,看到孙侯望着手提袋直吞口水的样子,哑然失笑。
一到办公室,孙侯就急忙催促着要看老秤。沙教授把手提袋打开,拿出一个东西来,孙侯只看了一眼,双手就不由自主的微微颤抖起来:这个老秤的造型精细,包浆柔润温和,秤盘子外壁绘着一朵清秀妍雅的兰花,花叶疏密有致,排列美观;秤杆子平滑浑圆,杆上有三个纽,是一个老式的十六两秤,由于年代久远秤星只是依稀能见。
他紧张地戴好白色手套,颤巍巍的双手接过来。
“沙教授,我先进去看看,顺便查一下资料,您先歇一下。”孙侯紧紧地握着老秤,一说完就奔着办公室的套间而去。
“真是我的好学生,居然避着我上里屋去了,你好好看看,这杆老秤是不是文物。”沙教授笑骂道,对这个朋友,他非常清楚,见到好东西,就啥都忘了。
孙侯到了里屋,把老秤放在了桌子上,拿出金箍棒进行测试。他低下头,凝神拿起金箍棒朝那老秤探测过去,金箍棒的顶端一片光芒闪过,还好是在自己的屋内,不然被人发现了还真不好解释,随后一股轻微的灵气在秤盘子中绕了一圈,不用问了,这是个货真价实的文物。
“怎么样,鉴定出来了吗?”大约十分钟后,沙教授看到孙侯一出来,马上站起来问。
“鉴定是鉴定出来了,嗯嗯……您的运气可真好,这个老秤可是货真价实的文物。”孙侯端了杯茶,故意摆弄。
“那你看出这老秤是什么年代的吗?”沙教授忽然问。
孙侯说:“这个我还真了解一点,这种十六两制的秤由来已久,战国时的一个丞相向皇上请示对制作秤的指示,答复是‘天下公平’四个字。丞相不知如何操作,冥思苦想只得将这四个字一笔一划数一数,是十六画,于是就用十六两制,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您这个秤应该有个千八百年了吧?”
沙教授赞许地点点头说:“这个造型的秤应该是汉代的,十六两秤上的十六个星,是根据天上的星宿演变而来。第一部分,北斗七星,象征用秤者立于天地间,心要中立,要像北斗七星指示方向一样公平不偏颇;第二部分,南斗六星,象征四方和上下;第三部分,后面三颗秤星代表福、禄、寿,用来告诫生意人要诚实信用,不欺诈,否则,少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这三部分,加起来正好十六颗星。”
“那么这古秤能值多少钱?”孙侯问,他觉得古玩的价值与艺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以价格论高下。
沙教授笑了:“秤是无价的,因为它象征着公平,这杆秤送给你,因为你刚当上副乡长,算是我给你的一种提醒吧。”
孙侯一脸惊讶地说:“真的?这可是汉代的老秤!你舍得吗?”
沙教授尝了一口茶,笑道:“当然是真的了,你当上乡长我还没给你祝贺,这算是我给你的礼物吧!”
孙侯激动地说道:“那真是谢谢你了沙教授,我要把它摆在我的办公室,提醒我的一言一行。”
沙教授赞许地点点头,说:”这个不忙,过几天,高南校长想亲自见你一下,我跟他说你特别能鉴定古玩,他还不信呢,到时候你别拆我台就好了。”
..................
几天后,沙教授带着高南校长亲自到乡**,高校长这次造访花果山乡,一方面是让孙侯帮忙鉴定一下古玩,另一方面是听说这里的风景很美,顺便来旅游。
来到孙侯的办公室,孙侯急忙请高校长和沙教授坐下,刚想倒杯茶水给他们,沙教授将高校长的两个物件递到孙侯面前,对着孙侯说道:“高校长想要鉴定这个物件,你先看看吧。”说着,他指了指孙侯前面的那个物件。
孙侯听到这话,上前小心地观察了起来,毕竟高校长在这里,他可不敢托大。殊不知道,孙侯的一切举动高校长都看在眼里,并一脸玩味的看着孙侯,在他眼中,年纪轻轻冒不起眼的孙侯居然被沙教授吹得特别强,自己一定要借着这个机会,会会这个小伙子。
孙侯自然不会觉得自己看了几本古董类的书籍,就可以分辨出这桌子上物件的真假来,他心中依仗的,还是大衣里藏的金箍棒,不过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趁沙教授和高南聊天的时候,偷偷的通过金箍棒来判断是真品还是赝品。实在不行,找个借口把这两件物件带进屋里检验。
孙侯没有在意高南校长的目光,他现在的注意力都被面前的这东西吸引了,这东西是个古币,包浆厚实,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给人一种沧桑之感。
这几天孙侯刚好也看了一些关于古币鉴赏类的书籍,按照书上面所介绍的,凭着这个古币的刻工,包浆,应该是一件有些年头的老物件,不过相比自己那半吊子鉴赏水平,孙侯还是愿意相信金箍棒,他微微低了低头,眼光正好瞄到高校长正转过身去喝茶水,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孙侯果断的将大衣里的金箍棒悄悄抬起来对准了古币。
孙侯忍不住吞了吞口水,他发现大衣下边的金箍棒,离这件古玩大约不到2公分的距离,已经足够近,但是这个金箍棒却没有丝毫的反应,使得孙侯大失所望,看来这枚古币不是真正的文物。
抬起头来,孙侯看着手中的古币说道:“这古币包浆厚实,像是个老物件……”。
高南淡淡的看了一眼孙侯,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目光之中尽是嘲笑之意。孙侯继续说道:“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东西是后来做旧的,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这物件是个赝品,近来市场上发现不少造假手段极其高明的赝品,例如用两枚普通真币合并成一枚价格较高的合背或合面钱;或者运用现代微型磨床和微型铣床将一枚真的普通币加工改刻成另一种珍品。不过如果我们采用超声波声像仪辨伪,就可看清钱币的内部结构改刻、挖补、拼合等伪作的情况。还有一种赝品叫高仿钱,它是用古代的铜融化,进行电脑排版浇铸,不但材质是古币材质,而且模样也一模一样,这种钱一文不值、害人不浅,已经被专家们揭露了出来,大家千万要当心。”
此话一出,除了沙教授不动形色之外,高南校长吃了一惊,脸上全是震惊的神色,因为这个古币确实是假的。
“还有个铜质的水瓢,你也看看吧……,这可是高南校长的宝贝,你仔细些”。沙教授又从高南的手袋里拿出了一个物件,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个铜质的水瓢,像农村的水缸上的水勺,只是这个水瓢的底是平的,外形呈圆腹,有长柄,通体无纹,瓢身布满铜绿,整体保存完好。
孙侯走过去,用身体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随后用金箍棒扫了一下,孙侯就认出这是一个古代的东西,因为金箍棒闪了好几下。
他略加思考,判定这是古代用来熨衣服的熨斗,因为前不久在报纸上,福建一位村民务工时,一锄头下去挖出个形似平底锅的铜器,他把它当成“水舀子”扔在家里,直到博物馆专家鉴定后才发现,这个“水舀子”竟然是1800多年前的青铜熨斗。
“这个水瓢和前不久报纸上的青铜熨斗一模一样,包浆也很好,皮壳漂亮,黄中带红,所以我想这个铜质的水瓢应该是真正的文物。”孙侯说着,看向了沙教授,似乎想要询问说的对不对,沙教授下巴一抬,望向高校长,只见高校长一动不动,沙教授也不好意思回答,只是说了一句“继续讲下去。”
“汉魏时期的熨斗,是用青铜铸成,有的熨斗上还刻有‘熨斗直衣’的铭文,可见熨斗的用途古已分明。晋代的《杜预集》上就写道:‘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高南校长您这东西应该是东汉的。”
高南校长顿时有些坐不住了,这东西,他珍藏了好久,一直以为它是个古代的水舀子,但竟然不是,而是熨衣服的东汉熨斗,要不是怕在沙教授面前丢人,他都要亲自向孙侯拜师了。
“那你知道,古人怎样熨衣服吗?”沙教授问。
孙侯手执熨斗,放在桌子上,象熨衣服一样微微推动,他一边做着动作,一边解释道:“汉唐时期是在熨斗里盛上热水用来熨烫丝织品,明清时期则是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等熨斗底部热得烫手以后再使用”
“嗯”沙教授面带微笑,看来他对于孙侯的解说很满意,孙侯有些得意,继续说:“唐代白居易诗中‘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纹’,也称熨斗为金斗。这种熨斗还不是平民百姓家里能用得了的,青铜器制品在当时属于奢侈品,而且只有王公贵族家里才会有大量的丝织物,普通老百姓都是粗布麻衣,根本用不上青铜熨斗。”
高南校长沉默一会,笑着说道:“年轻人你果然有本事,你的前途一片光明呀!”
孙侯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校长您过奖了,你不怪我在您面前献丑就好了。”
高南校长一个劲地夸孙侯知识渊博,沙教授的脸上也露出得意的神色。
孙侯说:“如果您有时间,我带你见我一个朋友--唐师傅,我的很多知识,都是和他聊天中学的,你们真幸运,他昨天也到了我们花果山乡游览风光,并打算在这里短住几日,要不要我过去请他过来聊聊?”
高校长高兴地说:“我听说过他,请他过来还是算了,我们亲自去拜访吧。”
他们走出了办公楼,又转过一条街,便是招待所。
孙侯向服务员打了个招呼,带着高南和沙教授走了进去。
几分钟后,唐师傅在客厅亲切接待了孙侯等人,客厅里悬挂着一张法师的画像。唐师傅待人诚恳热情,每次来客人他都亲手给大家倒茶,孙侯赶忙站起身,自己去弄。
高南好奇地问:“您悬挂的这张法师的像是谁呀?”
唐师傅说:“这位就是玄奘法师,是唐代高僧,河南洛州人,俗姓陈,名陈袆。他历尽艰难,跋涉十多万里,历时十七年,远赴印度取经,法师从印度带回佛经520筪657部。回到中国长安之后,唐太宗与文武百官盛大欢迎,之后,法师翻译佛经十九年,所译的经典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个玄奘法师就是传说中那个到西方取经的‘唐僧’,明代吴承恩写的《西游记》里的唐僧,虽然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但是他混淆了历史事实”
沙教授看到唐师傅的座位旁有一个《误会纠正本》。
沙教授很是奇怪地问:“您平时也写东西?”
唐师傅说:“是的,我写的这个《误会纠正本》,目的是纠正一下世人对《西游记》里对唐僧的误会,唐僧本来智勇双全,不是小说里的那样,动不动就念紧箍咒,他带很多随从去取经,这些随从里,也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人;另外现在很多朋友由于没有机会深入研究佛学,光通过影视剧里对和尚寺庙的剧情渲染和文艺加工,导致广大观众对佛学产生了很多误会,所以我要纠正一下,告诉人们一些关于佛学的知识。”
高南一脸的兴趣问:“有人说佛教崇拜偶像,是不是一种误会呢?”
唐师傅说:“是的,这是一种误会,佛教绝对不是崇拜偶像;佛是我们的老师,他曾经在这个世界度过人,后人用雕像、彩画等形象对其进行塑像,作为纪念和恭敬的对象,我们供养佛像,绝对不是崇拜偶像。佛教所造的这些像,无论是铸造的、泥塑的,还是彩画的,目的是在提醒我们用正确的念头生活。释迦牟尼佛的像提醒我们‘仁慈、清净’。‘释迦’在梵文里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清净的意思。我们见到这个像就想到:我要以慈悲心待人,我要修自己的清净心。观音菩萨的像代表‘大慈大悲’,提醒我们要有慈悲心。地藏王菩萨的像代表‘孝顺亲人尊敬师长’,是提醒我们要孝敬。听到这个名号,见到这个形象,我们就会想到经典里面的教育,用意就是这些。”
高南又问:“我看到社会上有些人算卦占卜,这是怎么回事?”
唐师傅耐心解释说:“这种行为和佛教无关,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告诫弟子不得算卦和占卜,现在有些佛寺中,有抽签、问卜等举动,引起社会的的讥嫌,指为迷信。其实纯正的佛教,是不容许这种行为的。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算卦占卜都与佛教无关,佛弟子应避免这些低级的行为。”
高南和沙教授听得很认真,这时孙侯说:“时间不早了,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吧,毕竟高校长和沙教授他们还得回市里,太晚了不安全,我们有机会再聊”。
唐师傅微笑着说:“好的,有机会欢迎你们再来。”
唐师傅站起身,亲自送他们走出了客厅。
百度搜索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 或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