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按照上级的指示要求,郭永和孙侯须在三日内到花果山乡上任,在领导的安排下,县委组织部的毛副部长要了一辆车,亲自送他们去乡**。
毛部长其实姓张,不姓毛,今年四十八岁,在县委组织部当副部长已有七个年头,陪了几任部长,结果总是升不上去。他对县里面的干部了如指掌,哪些干部有什么硬关系,哪些干部是凭真才实学上去的,他都烂熟于心,平时守口如瓶,可是,一旦有几杯好茶下肚,往往就吐露了那些秘密,弄得县委组织部的陶副书记对他很不满意。他平生最大的嗜好就是饮茶,尤其喜欢饮毛尖。于是别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毛尖。这个外号全县干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平时称呼他的人总把他的姓----忘了,直呼毛部长。
花果山乡是富源县北部的一个山区大乡,森林植被好,气候温润,四季宜人。孙侯和郭永以前工作过的弼马村就属于花果山乡,所以他们对这里的环境并不陌生。
从县城出发的车子,刚刚进入花果山乡境内,就被茂密的青山森林所环绕,犹如原始森林般,山路凹凸不平,只能走走停停地前往花果山乡。
虽然路上颠簸不平,很是辛苦,但在毛部长这个乐天派带领下,一路给孙侯他们讲这个乡里曾经发生的趣闻轶事,时间仿佛过得很快。转过一个石道,前面路收紧了,机动车开始缓缓行驶。
几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来到花果山乡**,乡书记万陆带领乡干部早已在门口迎候新的乡长,毛部长带郭永孙侯去了会议室,正式传达了上级领导的任免文件,大家按惯例寒暄了一阵,然后,由乡里一位女秘书带领着郭永和孙侯去他们的办公室。
“这就是我以后的办公室吗?”
“在您没来之前,前任乡长一直在这里办公,所以这里是乡长的办公室,如果您不喜欢这里,还可以另外找一个办公室。”秘书站在郭永的右边说道。
“不用了,这里已经很不错了,你先下去忙吧,有事我再叫你。”郭永说完话,秘书转身扭着腰肢走了,高跟鞋一路发出塔塔的声音。
一会儿,孙侯也在隔壁分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耐不住寂寞,过来到郭永这里聊天。
郭永朝孙侯点点头,没有说话,而是望着窗外,不知在想什么,来来往往出入楼道的人们,通过虚掩的办公室的门,眼见他们两个人站在那里,一边用新奇的眼光看一下,一边急急地走过。
孙侯感觉到了别人的眼光,估计是对他穿的大衣产生了兴趣,于是他替郭永关上门,走到桌子旁坐了下来。桌面上没有摆放任何东西,而且有些尘土,他不由自主地拉开抽屉,拿出一个文件夹随意翻看,扫视了首页“乡长职责”,约略一看有七八条之多,接着翻开第二页,是乡干部名单,共有七八个人的名字,他把这个文件夹递给郭永,郭永接过来仔细看起来。
大约5分钟,郭永翻完所有的页码,合上文件夹,把文件夹扔到抽屉里,顺手摸出衣兜里的手机看了起来。
孙侯是一个呆不住的人,这不,刚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会儿,便准备出去转转。
他推开门,来到门厅外面,本想叫个人带他去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除了两个站岗的保安之外,竟没有人在外面走动。
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的设施齐全,宿舍、饭堂、操场等,足以满足生活的需求,办公室的设备比较全,办公用车也都配备。
不知不觉就到中午,孙侯领着郭永到食堂,打了两份白菜豆腐和花卷,找了个地方,稀里呼噜吃起来。
…………………
由于过去这里都是乡书记万陆处理大大小小事务惯了,所以下午和他俩请示工作的并不多。
郭永把抽屉里的文件逐页地翻阅,看得很仔细很认真,知道了整个花果山乡的详细概况,发现花果山乡的风景如此优美,可设置一个旅游区,来带动这里的经济发展,为此他让孙侯去档案室仔细的调阅了一些资料。
花果山乡的周边是散乱的铁矿开采区,由于矿主们大都气粗胆壮,一直没有人管理,严重的影响到设置旅游区的计划,几天后,郭永召开了一个干部会议,着重指出要治理周边的铁矿问题。并亲自安排孙侯弄了个桐木板,找人油漆成金色,用很标准的宋体写上“富源县花果山乡旅游开发区”,挂在了乡办公楼的外面,旅游区就算初步成立了。
旅游区的成立,让郭永在花果山乡初具了名气,也让乡里的百姓看到了一丝脱贫的希望,将他和百姓的关系拉近不少,乡里的干部也都非常的信服这位新来的乡长。
快下班时候,万陆转到郭永的办公室,他属于实干型领导,黝黑的头发里藏的都是活力。
“郭乡长,按你的规划旅游区已经做了草图,现在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那里的情况?”
“好的,您先过去吧,我把一个文件签了随后就到。”
“那我就先过去了,我到了再让司机过来接你们。”
大约半个小时后,郭永和孙侯出了乡**,坐上一辆办公专用车沿山路而行,司机小张直接把他送到车路不能通行的路口,孙侯和郭永便徒步而行。经过半个小时的行走,终于到了群山之间。
他们发现万书记已经到达了,万书记也看到了他们,急忙来到郭永的旁边,并详细的将他了解到的情况告诉郭永,顺着万书记的手指,郭永远远望见山附近一汪泛着碧绿波光的潭水,感到十分振奋!再看看眼前,头顶是不足两米宽的山崖,山崖两边是数百米高的绝壁,抬头仰望,仅能见一线天光,清澈的潭水从幽远的山崖深处流来,令人神往。
孙侯郭永跟随万书记下到潭边,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艄公,手持一支长篙,撑着一叶扁舟从溪湾里缓缓驶来。
“这是进入水帘洞的必经之路,常年有人在这里摆渡。”万书记介绍说,“最为惊险之地还在后面哩!”说话间,小舟已经稳稳当当停靠在潭边一巨石旁。万书记十分老练地健步跨上了船。
他转头对孙侯说,“不过,上船还得有人拉一把才好。”万书记边说边朝站在溪边准备上船的孙侯俏皮地望了一眼。
“我不用你拉!”
孙侯说话间已拉着艄公伸过来的大手,嗖地跨上了小船。万书记看着孙侯上船的麻利举动,感到十分惊讶:“到底是年轻人体格好,上这么小的船竟这样利索!”
“我看你们是刚来花果山乡的吧?”艄公有些好奇地问。
“老人家,您怎么知道我是刚来到这里的。”郭永望着这位和蔼可亲的艄公,微笑道。
“我们这没什么年轻人了,他们都出外面去打工,还有你的口音不像花果山乡的口音,所以能猜到你不是花果山乡的村民了”艄公拨弄了一下长长的胡子,打量着郭永他们道。
经过短暂的交流,他们开始熟悉,船沿着深潭溪水缓缓划行,周围乱石垒垒,两侧山壁如刀削斧劈一般,天空只是一道弯曲的白线,光溜溜的岩壁上横生出参天大树,花香扑鼻,沿途飞瀑流泉随处可见。
小舟大约行进有一刻钟的时候,艄公说:“不能再前进了,前面已经没有水路了。”
他们下了船,谢过了艄公,听得艄公唱着山歌轻快地划着小舟渐渐远去,这才起步继续沿山路前行。
郭永孙侯在万书记的引领下,沿山崖底部一路攀援,行至峡口发现有美丽的瀑布流出,一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水帘洞洞天  花果山福地”,孙侯顿时被这里的风景吸引住了,忍不住连翻了两个跟头,万书记看出了孙侯已经沉迷于这里的风景,没有打扰他,等他回神时,才说:“看样子你对这里很喜欢。”孙侯点点头,拉着郭永跟随万书记继续沿着石阶而上,行走没有几步,眼前豁然开朗,只见花朵遍野,一条溪水蜿蜒曲折地在开阔的山谷里缓缓流淌,溪岸边鲜艳的花草与清澈的溪水相映……完全是一幅美丽景象!孙侯恍若进入仙境一般,止不住心中的激动,忘情地健步冲向前面的一片青草地,面对山野张开双臂连喊了几声,我来了!!
这时密林深处传来水哗啦啦的声音,孙侯抬头看去,前面是一个古时开凿出的山洞,从洞顶垂下三股铁链掉着长明灯,壁上画有岩画,多是历代先民的画图,又有几个洞,洞口用青石砌成,洞中央用黑白鹅卵石铺成各种各样的图形,紧挨洞壁有一棵参天大树,树下一个石几,上面竟摆着一副铜制的围棋,围棋上还有残局,地上散落了几颗石制棋子,似乎对弈之人走的匆忙所致。
孙侯急拽着郭永跑过去,万书记也忙着跟过来,他用胖墩墩的手拉孙侯坐下,说:“这棋盘是花果山乡的老祖宗们在这里休憩的时候用的,为了保护好这里,我特意安排了几个保安,在附近巡逻,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文物”。
孙侯哦了一声,蹲在石几旁看起了残局,万书记见他好像很懂围棋,就问他,这残局哪个子占上风。
看过几步,孙侯对万陆说:“看这残局,黑子处处设防,往往在白子前沿设一伏笔,黑子的棋路显得飘逸灵动,处处暗含力量,而白子步步为营,刚柔并济,不为所动,棋路沉着,看似黑子已经占据上风,如若再对弈下去,必然败于白子。”
万书记笑了:“其实,我并不懂围棋,只是想让你看看,这些文物到底是什么朝代的,好为咱们旅游区宣传一把”。
一听这个孙侯来了精神,这可是他的老本行,他呵呵一笑说:“那这个铜制的棋盘我得带回去研究。”
……………………..
万书记又带他们游览了好几个地方。
两个小时后,疲惫的孙侯和郭永抬着足足有十几公斤的铜盘回到他们临时的“家”--乡**后院的一个宿舍。洗洗涮涮之后,趁郭永躺在床上休息,孙侯拿出铜制的棋盘细细品鉴起来,他用金箍棒悄悄“测试”,果然这个东西是个老物件,金箍棒连续闪了好几下亮光,根据以往闪亮程度推测这东西应该在千年左右。
古代铜器大致分为青铜、黄铜和紫铜。青铜主要流行于商周秦汉时期,因为含锡量高呈现灰青色而得名。黄铜主要流行于汉末,是因为含锌量太高导致黄色而得名,传世精品不多。
这个棋盘就属于黄铜,黄中闪白有大量沙眼,孙侯想起沙教授特别提醒过他,有一种黄铜颜色闪白,但价值却高于普通的黄铜,因为它添加了少量的银和微量的金。由于唐代的炼炉温度不够,所以看上去会有很多沙眼。根据这个,现在孙侯可以肯定这个围棋盘是含金银的黄铜,应该是唐代的。想到这,孙侯拿起手机给万陆打电话。
“万书记,这围棋的历史我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应该是在唐朝时期的文物,我们花果山的旅游,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来宣传。”
“唐代的?孙乡长,你还真是一本百科全书啊!明天我们就开始弄旅游区的宣传策划。”万书记一边接电话一边喜滋滋地说。
这天郭永想让孙侯陪他看看去.
一到花果山,怡人的景致便扑面而来,红柳、梭梭、沙刺、柳树,这些植物以盎然的姿态迎接他们的到来,野兔不时在其中蹿来蹿去,灰鸽子成群结队往沙窝里飞,景色美得令人收不回目光。郭永觉得心好爽,他直想冲大山吼两嗓子。
孙侯陪着郭永沿山路蜿蜒而上,进入密林深处,于是就领略到了古诗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一股山泉在林壑间淌过,留下一串叮叮当当的旋律,来自大自然的乐音,轻轻叩击着他们的心扉。
刚过了山,忽然刮起了风。这风好大,两个人差点打了个趔趄。
他们赶紧朝附近那个能避风的山坡走去,走着走着,郭永的脚步突然在两块圆圆的石盘前停下,石盘一大半已让沙埋了,只露出上面两个字:磨盘。
郭永深深吸口气,他赶紧唤来孙侯,说,好多年没见过这东西了,我们把它给抬回去吧,或许以后会有用;孙侯虽然嘟囔着嘴说,要这干什么,我老家那多的是,但还是帮着郭永扛着磨盘。
...............................
回来以后,郭永把磨盘仔细清洗的干干净净,组装成一个能够磨豆浆的工具。
孙侯在旁边看得有趣,想去推磨,可他看到旋转的石磨,又觉得有些害怕,在旁边想着要不要上前去试试。
郭永看出他的犹豫,笑着跟他说,“孙侯,你不会连这个也怕吧!”
被他这一说,孙侯顿时就说,“让给我来推磨试试看。”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郭永还是给孙侯找了个铁勺来,让他用铁勺盛着豆子放进石磨上方的孔心里。
孙侯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郭永则在旁边做技术指导,让他注意节奏,不要慌张也不要多做停留。
孙侯现在才知道,看郭永推着简单,可等自己上手之后,才发现这并不是个简单活。他学着郭永扎稳脚步,用力握紧把手,可总感觉有点使不上劲,而且想要石磨转起来,还得两脚配合好才行。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先推过去再拉回来,掌握好其中的力道和节奏就行。”郭永在旁边提醒他说,既然孙侯要体验生活,那就满足他的心愿得了。
按照郭永讲解的方法,孙侯慢慢的调节力道和节奏,石磨再度运转起来的情况就好多了,他跟着郭永的节奏推拉着磨的把手,顺利转了几圈。这对他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进步。
石磨运转起来之后,把个孙侯弄得手忙脚乱的,先前迟迟不敢上前放豆子,唯一的一次放豆子又因为太过慌张,把铁勺的豆子洒得到处都是。
郭永过去将石磨复位的时候,就笑着对他说,“在我们村里这边,小孩子都是负责放豆子的,所以如果你不想成为放豆的那个人,那你要多努力才行!”
孙侯放下铁勺,张牙舞爪地对他说道,“要不是你指挥推磨的节奏前后不一致,才让我大失水准,我至于磨得那么失败吗?”
郭永笑了起来“好好好,这次我就好好配合你,看你还能说什么。”
事实证明,孙侯身上其实还是有一把子力气的。在熟悉之后,他把石磨拉得飞快,还催命似的让郭永跟上他的节奏。
歇了一会,郭永打电话邀请沙教授来喝他亲手磨的豆浆,沙教授很快开车就到了,他一边喝豆浆一边用手摸索着磨盘,忽然他愣住了,他发现磨盘上有一些特殊的花纹,他让郭永把磨盘卸下来。又让孙侯端来一盆清水,他开始仔细清洗磨盘。
当一层一层的豆浆沫子被洗掉后,沙教授看清这东西是一块很旧的磨盘石,旧得连凿痕都消失了,只剩光滑的表面乌漆漆的,品相倒是很古老。
沙教授把磨盘石抱到开灯的屋内,缓缓放下,细细打量。他越看越觉得这磨盘石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很吸引人,让人自然而然想要亲近。他不由自主地轻轻摸了摸这磨盘石,触手一片冰凉沁人。忽然,他无意间看到有一行淡淡的白色痕迹刻在磨盘石上。
沙教授叹了口气说,你们捡了个好东西,这磨盘可能是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珍贵文物。
孙侯问,什么是裴李岗文化?
沙教授说,裴李岗文化是因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而得名的。
郭永笑眯眯地对着沙教授说,我对这个不太了解,你给我们说说呗。
沙教授说:“1959年有人在洛阳发现石磨盘一套,后来若干年后,又在裴李岗村发现了舌状形石铲和泥质红陶双耳壶,初步认识到这是遥远的史前遗物。裴李岗遗址及其一批同类遗址,具有特征明显的器物群,经过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为距今7000余年,这是中国确切认识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的开始,所以,咱们手头这个磨盘初步估计得值个十几万!
孙侯一听价值十几万,两眼冒着金光,仿佛此刻的磨盘在他眼里变成了一座金山一样。
孙侯听到这个磨盘可以卖十几万,自己实现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百度搜索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网络四大名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国际著名作家大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国际著名作家大宝并收藏网络四大名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