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回.袁大人教诲命运可改变
百度搜索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 或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十天后,任城县城外忽然出现一支奇怪的队伍,六名全身正装的差役,护侍着一辆漆得铠亮的马车驶进城来。马车进了城一步不停,仪仗直奔县衙而来。
县衙内,郭永同李葵、佟府尹、程佳梦正在闲聊品茶。这时一个衙役急匆匆跑进来道:“大人,有过往官员驾到”。
郭永听了大为奇怪,是什么人来了?
李葵等人陪他匆匆迎出门去,只见前方一辆马车沿着街道缓缓而来,两旁各有几名差役护持,十分威武。
一看见马车上插着的官旗,有衙役已飞快地赶上一步,在郭永耳边轻声道:“这是过路的官员。”
郭永微微点头,肃立门前,只见马车行至面前停下轿帘儿一掀,里边走出一人,六十多岁,一身朝廷官员的打扮。
郭永失声道:“面熟?好像在21世纪的哪本书上看到过,这个人很像一个人,只是想不起来!”
这位官员下了马,郭永赶紧施礼,因为照明代的规矩,郭永是八品官,应该行接待礼,官员下了马车,笑容可掬地对郭永道:“郭县丞,您居然看着我面熟?”
往近前一看,郭永心顿然明白了,难怪自己看着面熟,这人正是明代的袁了凡先生,(书中暗表:袁了凡,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人,生于1533年,卒于1606年,明代著名思想家,浙江嘉善县人,万历十六年(1588)任宝坻知县,他之所以特别有名,正是因为他写过一本书叫《了凡四训》,这部书从中国明代开始到21世纪流传了几百年,尤其是在21世纪的中国被奉为中国修行界的第一善书,网络上随时可以搜到《了凡四训》的白话版)
官员见他还茫然地站在那儿,便微笑柔和地半开玩笑道:“郭县丞,舍不得领我们进去喝茶?”
郭永醒过神来,忙高呼一声:“快,快请袁大人到后院一叙”,他双手接过袁大人的手。
袁大人和颜悦色地对郭永道:“怎么,郭县丞听过我的名字?”
郭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
袁了凡,明朝的思想家,谁不知道!
“我,我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郭永嗫嚅道。
袁大人欢喜道:“我难得出来巡游,知道我名字的人还没有几个,想不到郭县丞倒听说过我,呵呵,果然是有缘呐”。
“大人,请到衙中一叙”郭永岂敢怠慢,把袁大人迎到县衙的待客厅。
大家分宾主落座后,有差人端来新茶。
郭永早听说袁大人是个人物,自然是有问不完的话。
郭永道:“我听说过您的事迹,今日得见,能否把您的履历,前前后后给小官分享一下”
袁大人见他十分想了解自己,于是也不再客套,打开了话匣子:“我自幼家父早逝,只有母亲与我相依为命,随着我长大,家母要我放弃学业,不要去考功名,应该学医,并且说:学医可以赚钱养活生命,也可以救济别人。并且医术学得精,可以成为名医,这是我父亲从前的心愿。
后来我在慈云寺,碰到了一位老者,相貌非凡,看起来仙风道骨,我就很恭敬地向他行礼。这位老者向我说:你是官场中人,明年可以去参加考试,为何不读书呢?”
“我就把母亲叫我去学医的缘故告诉他。并且请问老者的姓名;老者回答我说:‘我姓孔,是云南人,精通算卦皇集数。照注定的数来讲,我应该把这个皇极数传给你。’
“因此,我就领了这位老者到我家,并将情形告诉家母。母亲要我好好待他。并且说:‘这位先生既然精通命数的道理,就请他替你推算推算,试试看,究竟灵不灵。’”
郭永一听算卦,顿时来了兴趣,忙问:“袁大人,那个算卦的孔先生算的准吗?”
袁大人看他双眼冒光,笑道:“你别急,听我接着说”,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香茶,道:“那个孔先生算卦确实很准,即便是很小的事情,都算的非常灵验。我听了孔先生的话,就动了读书的念头。”
“于是我便努力读书。后来,我准备参加第二年的考试,孔先生替我推算考试结果,他说:县考应该考第十四名,府考应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应该考第九名。”
“到了后来,果然三次的考试,所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所推算的一样,完全相符。孔先生又替我推算终生的吉凶祸福。他说:‘哪一年考取第几名,哪一年应当补廪生,哪一年应当做贡生,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在做县长的任上三年半后,便该辞职回家乡。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寝,我命中没有儿子。’”
郭永听着这些话,有些目瞪口呆,他自语道:“孔先生连您何时去世,都能算的如此精确,太厉害了”
袁大人笑了笑接着说:“这些话我都一一的记录起来,并且牢记在心中。从此以后,凡是碰到考试,所考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预先所算定的名次。”
“我因为有了这些经历,就相信:一个人的功名浮沉,都是命中注定。所以一切都看得淡,不去追求了。”
“到了己巳年,我回到南京的国子监读书,在没有进国子监以前,先到栖霞山去拜见云谷禅师,他是一位得道的高僧。”
“我同云谷禅师面对面,坐在一间禅房里,三天三夜,连眼睛都没有闭。云谷禅师问我说:‘但凡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圣人,只因为妄念,在心中不断地缠来缠去;而你静坐三天,我不曾看见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说: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何时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个定数,没有办法改变。就是想得到什么好处,也是白想;所以就老实不想,心里也就没有什么妄念了。云谷禅师笑道:‘我本来认为你是一个了不得的豪杰,那里知道,你原来只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
“我听了之后不明白,便问他此话怎讲?云谷禅师说道:一个平常人,都有一颗胡思乱想的意识心;既然有这颗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阴阳气数束缚了;既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可说没有数呢?虽说数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会被数所束缚住。但是一个极善的人,数就拘他不住了。因为极善的人,尽管本来他的命数里注定吃苦;但是他做了极大的善事,这大善事的力量,就可以使他苦变成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
“而极恶的人,数也拘他不住。因为极恶的人,尽管他本来命中注定要享福,但是他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大恶事的力量,就可以使福变成祸,富贵长寿变成为贫贱短命。”
“云谷禅师接着对我说:‘你二十年来的命都被孔先生算定了,不曾把数转动一分一毫,这个数把你就给拘住了。一个人会被数拘住,就是凡夫’我问云谷禅师说:‘照你说来,究竟这个数,可以逃得过去么?’禅师说:‘佛经里说,命由自己造,福由自己修;造恶就自然折福;修善,就自然得福。数怎么会拘住你呢’”
“云谷禅师接着再问我说:‘孔先生算你终身的命运如何?’我就把孔先生算我,某年考的怎么样,某年有官做,几岁就要死的话详详细细的告诉他。云谷禅师说:‘你自己想想,你应该考得功名么?应该有儿子么?我反省过去所作所为,想了很久才说:一,我不应该考得功名,也不应该有儿子。因为有功名的人,大多有福相。我的福相薄,所以不该有功名。我又不能积功德积善行,没有厚福的根基。并且我不能忍耐,不能担当琐碎繁重的事情。别人有些不对的地方,也不能包容。因为我的性情急燥,肚量窄小。有时候我还自尊自大,把自己的才干、智力、去盖过别人。心里想怎样就怎么做,随便乱谈乱讲。像这样种种举动,都是薄福的相,怎么能考得功名呢!二,我喜欢干净,本是好事;但是不可过分,过分就成怪脾气了。好比,越是不清洁的地方,越会多生出东西来。相反地,很清洁的水反而养不住鱼。我过分地喜欢清洁,就变得不近人情,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一种原因。天地间,要靠温和的日光,和风细雨的滋润,才能生长万物。我常常生气发火,没有一点和睦之气,怎么会生儿子呢?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二种缘故。仁爱,是生的根本,若是心怀残忍,没有慈悲;就像果子一样,没有果仁,怎么会长出果树呢?所以说,仁是生养的根;我只知道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肯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积些功德,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三种缘故。说话太多容易伤气,我又多话,伤了气,因此身体很不好,那里会有儿子呢?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四种缘故。人全靠精气神三种才能活命;我爱喝酒,酒又容易消散精神;一个人精力不足,就算生了儿子,也是不长寿的,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五种缘故。一个人白天不该睡觉,晚上又不该不睡觉;我常喜欢整夜长坐,不肯睡,不晓得保养元气精神,这是我没有儿子的第六种缘故。其它还有许多的过失,说也说不完呢!”
“云谷禅师听完我的自我批评后,频频点头,说:“你很有自知之明;你岂只是功名不应该得到,恐怕不应该得的事情,还多著哩!有智慧的人,晓得这都是自作自受;糊涂的人,就都推到命运头上去了。”
“接下来云谷禅师就劝我努力积德行善。他说,你既然知道自己的短处,没有儿子的种种福薄之相,尽心尽力改得干干净净。一定要积德,一定要对人和气慈悲,一定要替人包含一切,而且要注意自己的精气神的保养。从前的一切一切,譬如昨日,已经死了;以后的一切一切,譬如今日,刚刚出生;能够做到这样,就是你重新再生了一个有义理道德的生命了。我们这个血肉之躯,尚且还有一定的的数;而义理的、道德的生命,哪有不能感动上天的道理?《太上感应篇》上面说道:上天降给你的灾害,或者可以避开;而自己若是做了孽,就要受到报应,不能愉快心安地活在世间上了。”
“后来,我按云谷禅师的建议试着,用修善、放生、念佛经的办法,进行改命,坚持了很多年,结果命运果然得到了改变,原来孔先生算我没有儿子,可我后来生了三个儿子,孔先生算我只活五十三岁,可我现在六十九岁了,还是健健康康的,你看,命运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积德行善、深信佛法,命运一样可以改变。”
百度搜索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 或 网络四大名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