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山河志之风生水起 天涯 或 山河志之风生水起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龙毅元年三月,陶郡,魏阳宫“君上,今日众臣的奏折都在这里了,请君上过目。”李祧、曲瑾雍二人捧着堆叠如山的奏折走入殿内。姬扬并未站起来迎接,原来,从年后西境班师回来后,一路颠簸,加之此前算无遗策,心力交瘁,竟染上风寒,卧床不起。
“老师,这些奏折抄一份给文丞相,问问他的意见,其他的,就由老师同谏议大夫商议之后,交内侍盖印发出吧。”
“是,”李祧颔首道:“只是……文丞相近来也病了。”
“哦?”
“西境围城之时,臣同文丞相剿灭都城奸细时,曾有刺客狗急跳墙,刺杀文丞相。”
“竟有此事!咳,咳咳。”姬扬一急,便要直起身来,可刚一挺身,就咳得前仰后合。
“请君上一定保重龙体。”
“寡人没事,你接着说,咳,文丞相现在怎么样了?”
“君上放心,幸有高人相助,刺客未能得手,文丞相只是受了惊吓,加之正处隆冬,文丞相又年事已高,故自君上班师之后,便在家休养。”
“刘公公。”
“老奴在。”
“咳咳——命太医去文府替寡人看看丞相,咳,若是,咳咳咳,缺什么药,从宫里支,咳,便是。”
“文丞相,咳,既然抱恙,那就麻烦二位了。”
李祧行礼,便要下去,瑾雍却一动不动,杵在原地。李祧以为瑾雍走神,连忙给瑾雍使了个眼色,瑾雍却没看见似的,不但不退下,反而向前走去。
“君上容禀,臣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上抱恙已有多日,倘若他国以为此时有可乘之机,举兵来犯,我大魏虽然不怵,但于百姓有害无利。”
“咳,那爱卿可有,咳,高见?”
“臣斗胆进药,此药有驱逐邪气,固本培元之能,感染风寒者服用,当有奇效。”
“哦?呈上来看看。”
“君上,这……于情理不合啊。”刘公公在一旁急了眼,这刘公公打姬扬小时候就跟在身旁,实是担心。这毕竟是外臣带来的药,就算无毒,只要是药性与此前太医调制的相冲,都难免对身体有所伤害,更何况君上此刻正是虚弱之时,要是吃了药有什么闪失,那这魏国可就要大乱了。
“那让,咳,太医来看看,咳咳,不就行了吗。”
刘公公连忙召来宫里的首席医师林太医。林太医一见此药,竟两眼放光:“此药,此药你从何处得来的?!”
“乃是下官师叔赠予在下的礼品。”
“你,你的师叔,可,可是姓房?”
“正是,阁下怎知?”
“唉呀,房先生是我师父。当年我家村中爆发瘟病,房先生不远万里前来救治,救了我一家老小的性命,之后更是授我医术。这药便是房先生的毕生得意之作了,只是下官无福,仅在房先生座下修习三个月,加之才疏学浅,未能习得制备之法,实在惭愧。”
“那么说……此药可用?”
“可用,可用,当然可用,房先生药到病除的手段,整个东土也是知名的,下官的本事犹不及其之万一,真是可惜啊,当年要照顾家中老母,未能紧随先生左右……”
“好了,太医不要扯东扯西了,既然可用,那老奴就喂君上吃药了。”为了避免林太医再聒噪下去,刘公公拿起药瓶,助姬扬服下药丸,便领着三位大臣出了宫。
“此药服下去后,夜里会发汗,还得请公公费心了。”林太医虽然唠叨,但毕竟做了多年太医,心思还算是细腻。
当日晚些时候,李府。
“小师妹,来陶郡这许多日子了,也未曾给你接风洗尘,早听师父说了,小师妹虽是女子,这酒量可是不错,正巧我府上有从老八那里顺来的美酒,来,府上一叙。”
“师伯折煞我了,怎么敢与师伯同辈相称。”
“哈哈,师父还真是有先见之明,怕你这小姑娘不愿意叫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老东西师兄,收了你母亲做徒弟,行了行了,不管这些了,喝酒去喝酒去。”
酒过三巡。
“师侄啊,想当初你及笄之礼时,我曾赠予你一本《先贤录》,还记得吗?”
“小侄不敢忘。”
“书里还夹了我给你的一封信,我当时就劝你来魏国,这君上毕竟是我学生,你毕竟是姑娘家,就算女扮男装入朝为官,好歹我这个做师伯的能替师父照顾你啊。可你却去了秦国,这是为何啊?”
“师伯知道小侄此生的志向为何吗?”
“愿闻其详。”
“小侄幼时,不知亲生父亲在何处,上山之前,随母亲四处颠沛,又碰上乱世兵灾,四处匪患严峻,百姓流离失所,田无人耕,民无粮食。小侄是真的见过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我的面前被饿死。这种事情,朝堂上的达官贵人怕是没有一个见过,就连师伯大概也只是有所耳闻罢了。
那时虽然小侄尚不懂事,但那个画面却深深刻在了小侄心中。小侄从小在这样一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不安全感中长大,因此从那以后,小侄立志,此身虽为女流,然毕生所学,毕生所想,便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让天下统一,让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安定、富足的日子。只要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什么都可以做。
七年前的秦国,坐拥关外、京畿千里之地,火骑兵冠绝天下,而魏国刚与梁国大战,东境各国两败俱伤,虽说来到魏国,能有师伯护持,不说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以小侄之能,终归还是可以混个一官半职的。但秦国却是当时能够尽快结束战争的最佳选择。其实就算君上不打这一仗,武宗胤也会打这一仗,因为再晚东境各国就彻底恢复元气了。而倘若不是君上神机妙算,苍翎卫虽强,然魏国新君初立,难以服众,苍翎卫也是曲邑一战后重新组建,长久未战,怎抵得住关外的虎狼之师?”
“所以你这么快就答应君上为大魏效力了?”
“正是,百姓们等不起下一个一百年了,而有君上这等明君,加之贤臣猛将如云,能在百年内终结战事的,只魏国一家了。”
“那倘若又有新秀崛起呢?难道你还打算再改换门庭?”李祧眉头一皱。
瑾雍一时语塞,沉吟良久,说:“天下何人能与君上相比?”
“那倘若君上遭遇不测呢?人非圣贤,倘若君上一时失察呢?倘若众公子举兵叛乱呢?你便甩下这烂摊子,拍拍屁股再找下家么?”李祧心里突然浮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怎么和那个人的神态那么像?”他心想。
这一问,瑾雍又想了很久。
然后慢慢地说:“我觉得我不会,但我说不上理由来,但私心想着就是不会。君上若遇不测,我定会挡在他身前;若他失察,我就死谏至他回心转意;若魏国遭遇不测,我也一定会倾尽我所有的力量助君上一臂之力。我说不上来为什么,这好像是有点前后矛盾,此前我辅佐武栎之时,虽得重用,却从未有过这种想法。”
“如此便好。”李祧看出瑾雍说得诚恳,不像是在糊弄自己,松了一口气,“但愿是我想多了。”
“我自己也不知为何会有如此想法,但如此想,就如此说了。近来为君上做事不足半年,再想起在西秦之时,却有恍若隔世之感。”
“傻孩子啊,你莫不是爱上咱们这位君上了?你若有此意,我这做师伯的去帮你和他说说?正好君上也才刚刚加冠,未曾娶妻,年龄也合适。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好歹也是……”李祧在师兄弟中素来爱开玩笑,如今年近五十了,近日在故人面前,却还不改年少时的情状。
“师伯何出此言?我敬佩君上的贤能,愿意倾力相佐,乃是为的天下苍生,又岂是为了一己私情?更何况……何况若君上知我乃一介女流,定然不会再如现在这般敬重我说的每一句话,事倍而功半。”
“可你……你这也二十一了呀。你还真打算就一直这么女扮男装下去么?”
“前人曾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之说,瑾雍虽是女流,但也有大的报负,师伯休要再提此事了。”瑾雍作义正言辞状,李祧也不敢再说。
只是瑾雍啊,你的脸怎么红了?该不会是精神焕发罢!
百度搜索 山河志之风生水起 天涯 或 山河志之风生水起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