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天矛之少年意气 天涯 或 天矛之少年意气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不知不觉,顾悯来安德省已一月有余。天色昏暗,已至寒冬腊月。
顾悯看枫叶落尽,艳红色铺满地面,看湖面澄静,看行人往来。看柳叶金黄,看树下眷侣追闹。看天空澄净不染,看夜色寂静凄寒。
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他有些落寞。
三日前,美华与顾悯二人赴宴。
美华道:“顾悯,我将要离开了。”
“为什么?”
“你知道沪生吧。他近日考上了状元。我还是忘不了他。”
顾悯无言,与她静静地吃顿饭。
突然,顾悯打破了寂静,道:“给我盛碗粥吧。”
美华接过顾悯的碗,拿过勺子,盛了粥,稳稳地递给他。
“你知道吗?只有我的家人才能给我盛粥的。而且我平时吃饭,都只是一个人。”
美华抿着嘴唇,看不出是喜是悲。
此刻,顾悯的内心是温暖的,可过后却想哭。
“美华,知道吗?过了今夜就是新年了。我写了首诗,你能看看吗?”
在纸上,顾悯写道:我本俗世追尘客,寂寂萧萧随风落。时光久流如朝露,今逝不改明日波。悲喜交加不可寻,人生快意知己得。天星四散廖浮沉,月霜寒凌影婆娑。
美华道:“今后,别再来找我了,好吗?”
顾悯道:“其实,失去你,我还有其他人选的。没事。”说着,他用手遮住了抿起的嘴角,“祝你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祝你幸福。你一定要幸福啊。”
后面的话,像是给自己的呓语。
帝国开国三百二十六年一月一日,美华离开顾悯,如约永不相见。
岁月如不可捉摸的山海,总是向着它应有的模样改变。并不理会世人的看法。
玄月城主是书文大家,顾悯在这里呆了四个多月。他读了许多谋略书,一些医书,一些律论。当然,第一次接触到了他最爱的心法。
“得无上正等正觉。觉行圆满。返归自然本性。”此等话语,顾悯觉非常人所得。
顾悯问平德:“皇城的事怎么样了?”
平德道:“殿下。大帝给出的期限是两年以内。现在半数的皇子已返归朝廷了。”
“可曾有事端?”
“殿下,东南方查出官员与海族勾结,私行商贾,甚至卖地敛财。现已查处五百多名官员。西北诸省查出叛乱分子掺杂其中,处死七百多人;西南海都查出有人聚党乱政,处死三百多人……”
“好了好了。我问我大哥的消息。”
“大皇子除自查的两省外,又与四位皇子联络。控制范围已达十个省。”
“我们呢?”
“我们与两位皇子联络,已得六个省的控制权。”
“好!”
顾悯知道,还是自己赢了。西北六省控制着帝国三分之一的兵力,军队在百万左右,常年与敌寇作战。“天下看战力,三分于西北。”此言非虚。
大帝啊大帝,你何时才肯选我呢。顾悯喃喃自语。
一个月后,天下震动。
六部尚书更换了四位,侍郎更换了七位。皇帝诏命一天之间不够用了。省、市、县的长官更改达四十七人之多。
顾悯问平德:“我方换多少人?”“二十四人。”“敌方呢?”“二十三人。”
顾悯知道,还是自己稍占上风。七位侍郎是自己的人,被换下。四位尚书是大皇子的人,被换下。
权力,峰顶的风光更好。
诸位皇子有些保持中立,有些已经选择,还有些早已不问世事。
这世间的得到与失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是海的宽广容纳了山,还是山的高耸保住了自己?
今日,天色晴朗。
顾悯向玄月请教道:“你看这天下大势如何呢?”
玄月道:“大皇子天生聪敏过人、慧根深重。手段又高明。必当世英主。”
“我呢。”
“你乃当世仁主。”
“此话怎讲?”
“且看明君与仁君相斗,孰是孰非?孰赢孰累?”
帝国三百二十六年二月十七日,顾悯率众辞别玄月,开启归返皇城的道路。
辞行前,顾悯更换自己心腹入两省二百人之多,两省军政已牢牢握入顾悯手中。
顾悯与玄月辞行于霁水。
“风声萧萧兮,长夜当哭。此行蹁跹兮,诸事难复。临难不忧兮,苍天护佑。不慕朝明兮,心自有光。”
“殿下文采更胜往昔。臣特赠诗一首:千里霁水迎送别,万里常念悲将歇。朝露忽如雾返风,玄光掩映别时月。”
“你是故意突出我的文采,将诗写得这般不好吗?”
“哈哈哈哈!”
“臣恭送殿下!”
一行人啊,萧萧地来,面对山川与平原,萧萧地去。
此行通过山口通道时,守将说道:大皇子说已收容西格尔亲王,他虽被你贬走,却并不恨你。上次大皇子有意让着你,下次不会了。另外,陛下处他已交待完毕,等你了。
顾悯轻轻一叹,心道:还有更多的事等待我去处理啊。
夕阳西下,马队纵马驰骋于广阔的草原,掀起阵阵的尘土,惊走远方的羊群,狗吠中看着天地的辽远,心中大呼爽快。
“哦吼!”
仿佛会猎于人心的疆场。
平德、尚德心生欢愉,与顾悯饮酒歌唱,嘹亮的嗓音仿佛打开了天地的开关,惊醒了四方的神明。
“走!陪我去干一番大事业!”
众人心中欢腾,齐头并进。
山川啊,海洋啊,世间神明啊,我来了。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以完全之人游走于天地之间。
百度搜索 天矛之少年意气 天涯 或 天矛之少年意气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