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大汉帝军 天涯 或 大汉帝军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做皇帝真是好!什么事情都可以动口不动手,夜里还有不同的妃嫔暖被窝,刘闪很快就喜欢上了皇帝的生活,虽然是被后人唾弃的亡国之君。此时天已大亮,刘闪想尽快熟悉皇宫各处。
想到自己既然是皇帝,应该无人敢阻拦,刘闪漫无目的地拐了几个弯,径直往一处大殿走去,黄晧和几名太监婢女始终寸步不离。
“陛下,前面是披香殿,您是要见张贵人吗?”黄晧小心地问道:“要不要小奴先去通传一声?”
“呃……昨夜的……嫔妃是何人?”
“陛下,昨夜正是张贵人。”
“这个张贵人是何来历?”刘闪停下脚步后大胆地问道,心里嘀咕着,想必黄晧不会起疑吧。
“陛下整日操劳,想必不记得了!”黄晧躬身说道:“陛下,张贵人乃是前西乡候、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她侍奉陛下已有六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昨夜,张贵人光溜溜地退出被窝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刘闪欣喜地说道:“好!就去披香殿!”
刘闪说罢,两名太监快步前去通传。
“臣妾见过陛下!”
“孩儿拜见父皇!”
披香殿内,两个孩童和几名女婢跪地相迎,张贵人微蹲做揖行礼。
刘闪吞了口口水,迫不及待地抓住张贵人的手。
或许是第一次碰女人吧,刘闪触到张贵人的手,真有一种触电的感觉!想必“肤若凝脂,肌肤似雪”这样的词语就是指的张贵人吧。
刘闪没见过真正的张飞,只能忆起影视剧中张飞的模样,实在想不到五大三粗的猛将张飞,竟然有如此温婉秀丽的女儿!
“以后不必行此大礼!”刘闪略有不悦地对两名孩童和几名婢女说道,他毕竟来自现代,极不喜欢那种见人就跪的礼仪。
“我……朕跟张贵人聊聊,你们都别过来!”对黄晧说道。
几名婢女将两名孩童带往殿外的花园,黄晧和几名太监老老实实地在殿外等候。
刘闪拉着张贵人的手进屋,想到现在虽是白天,自己毕竟是皇帝,干点什么事应该无人敢过问吧。
刘闪轻轻地将张贵人按在床边坐下,看着她身上美艳的汉服却不知从何下手,突然想到那张看不懂的遗表。
“我能相信你吗?”刘闪强忍着内心的躁动,犹豫着问道。
“陛下,臣妾……”
“算了,你帮我念念吧!”刘闪将白绢郑重地交给张贵人后说道:“这是诸葛……相父临终时的手书!”
张贵人也不再迟疑,捧着遗表抑扬顿措地朗声念道:
“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这份遗表类似于文言文,连标点符号也没有,刘闪想不通张贵人是如何准地“断句”的。当然,大学毕业的刘闪自然能理解诸葛亮遗表里意思,张贵人念完时,刘闪已经红了眼眶。
“张贵人,你既是我三叔的女儿,也是……”刘闪说着,突见张贵人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也没在意,继续问道:“张贵人,依你之见,朝中之臣我应该相信谁?”
“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张贵人恢复正常后柔声说道:“陛下该信任谁,丞相早有言明。”
“早有言明?”刘闪有些疑惑,又想起上学时曾背诵过的《出师表》,其中某些章节仍然记忆犹新。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刘闪快步走出屋外后大声说道:“黄晧!你马上叫费祎、董允、郭攸之过来!”
刘闪说完才发现这话有问题,正在考虑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张贵人说道:“陛下,披香殿乃后宫,多有不便,还是去宣室殿好些!”
“让他们到宣室殿等我!”刘闪急忙更正。
“陛下,太常费祎兼任前将军,随丞相北伐未归,太常之职暂由邓芝兼任,是不是……”
刘闪自然听过邓芝之名,他在内政、外交和军事方面都有过人之处。刘备驾崩之后,邓芝出使吴国修复了吴蜀两国的联盟;诸葛亮首次北伐时,与赵云一同做为先锋的正是邓芝。
“那就传邓芝、董允和郭攸之!”
“陛下,马上该用早膳了。我已经让人准备,很快就能送来,要不要吃过早膳再去?”黄晧恭敬地问道。
“不用!马上传他们去宣室殿!”刘闪坚决地说道。
“陛下,我这就差人去请!他们到宣室殿没这么快,您还是用过早膳再去吧!”黄晧仍旧恭敬地说道。
“那……好吧!”
刘闪进屋坐下,寻思着黄晧刚才的话,他说得确实有些道理。黄晧这人处事细致周到,难怪刘禅会那么宠信他。
早膳很快就送来,共有24道菜,多数是珍惜肉食,另有少量的面饼和羹汤。对于习惯了以包子馒头做早餐的刘闪来说,这些实在太过奢靡了。
考虑到先前的两个孩童称自己为“父皇”,刘闪差婢女将两个孩子一同带来。
刘闪早就饿了,也想品尝一下皇帝的御膳,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口,两个孩童刚拿起筷子就被张贵人给止住了。
刘闪问过后知道,按照几百年前高祖传下来的规矩,天子以及各级妃嫔的膳食有不同的标准,由于这是天子的早膳,他们自然不能吃。
“都快吃吧,以后不会有这么多规矩!”刘闪正色说道,张贵人和两名孩童一再谢恩后才拿起筷子。
几人吃饭的过程中,刘闪拐弯抹角地了解到,这两名男童都是张贵人所出,其中大一点的叫刘瑶,现在已经5岁;年龄稍小的叫刘琮,现在刚好3岁。
刘闪实在想不到,如此年轻的张贵人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不知用了什么秘方,身材恢复得极好,如同普通少女一般,完全不像生过孩子的女人。
刘闪还想问问自己到底有多少妃嫔,却不知如何开口,想到有事要办,也没了动手动脚的兴致,吃过早膳后匆匆赶到宣室殿。
在历史上的三国后期,特别是诸葛亮逝世后的几十年,刘禅经常沉迷于酒色玩乐且多日不朝,就算诸葛亮在世时,朝中各级官员也没有被请到宣室殿拜见的先例。
刘闪旁敲侧击了解到他们现在的职位后,几人详细地商议了丞相灵柩回成都和葬礼的一些细节,此事就交给兼任太常的邓芝主办。
之后,刘闪详细询问了参与北伐的诸多将领的情况,还详细询问了蜀国当前的人口户数、粮食产量、赋税征收、士兵招募、官员配置等情况,还要求他们将这些资料尽快整理汇总后送来。
郭攸之、邓芝和董允第一次见到刘禅如此重视这些,欣喜之余无不感激涕零。
突然一人急忙来报:“陛下,永安太守巩志急报:东吴以全琮为主将,朱恒、周舫为副将,引兵3万,在永安城外30里下寨,动机不明!”
“陛下,吴蜀两国虽有盟约,他们此举实在险恶,不可不防啊?”郭攸之极为担心地说道。
“陛下,永安城中仅有2000军士,如何抵挡东吴3万大军啊?”董允面色凝重地问道。
刘闪穿越前本来就是重庆人,自然知道他们说的“永安城”,它位于现在的重庆市奉节县,是三国时代巴东郡的边防重镇。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白帝城托孤”不会陌生,其实它又称“永安托孤”。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伐吴兵败夷陵,退守白帝城,最后就病死于永安宫。
“莫非东吴欲取永安?”刘闪问道,他可不愿做丢失城池的无能昏君。
“陛下,盟约不过是一张废纸。一定是东吴探子得知丞相新亡,想趁我北伐大军未归,直取永安!”邓芝说着,拿出随身携带的地图。
这张地图极为简单,完全不能跟现在的地图相比,刘闪有些失望,又不认识上面的字,只得指着地图问道:“这几处是否驻有兵马?”
“陛下,朐忍、羊渠、汉丰三县并未驻有兵马,不过李丰手上2000人的征粮队还在巴东郡。”
“相父新亡,永安空虚,但不能向东吴妥协!”刘闪郑重地说道:“传旨,令李丰率征粮队火速进驻永安;令巩志,如果全琮攻城,务必死守;升姜维为卫将军,令他引兵5000,火速增援永安。”
“陛下,姜维没有军功就升任卫将军,地位仅次于大将军,恐怕难以服众啊;况且姜维乃是降将,我担心……”
穿越而来的刘闪自然了解姜维,只是不便明言,只得说道:“邓将军勿疑!相父将毕生所学传于姜维,意在让姜维承其遗志,升任卫将军合情合理。再者,丞相看人不会错,朕相信姜维的忠心!”
“即是如此,芝不再疑;只是吴蜀反目,恐曹魏趁虚而入。臣以为,做好军事部署的同时,还应遣使前往东吴,一来了解吴国意图,二来可巩固两国盟好,请陛下恩准!”
“邓将军与东吴素有交往,这事就由你相宜安排,其间无需奏表。”刘闪说道。
“报!”一人飞奔而来。
“陛下,征西大将军魏延有表相奏!”
果然来了!刘闪微微笑着。
“传众臣至蜀王殿议事!”刘闪胸有成竹地说罢,几人一同前往蜀王殿。
百度搜索 大汉帝军 天涯 或 大汉帝军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