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带着机娘回晚清 天涯 或 带着机娘回晚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两”“指挥官”,M1911突然开口,用汉语说道:“我是您的手枪。”
话来的突然,楚歌望向少女,发现她的神情十分郑重。
楚歌也不由严肃起来,沉声问:“是的,所以?”
“我是您最后的防线”,M1911认真地说道:“如果我和指挥官分开,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失职。”
原来是在担心这个啊。
楚歌笑了。
“你当然是我的手枪,但也不只是我的手枪。”
“在船上是没有办法,但现在不同了。你、我,都需要私人空间。”
“这是命令。”
少女闷闷不乐地低下头,楚歌揉了揉她的头发,转头对旅店老板说:“两间相邻的单人房,先开半个月。”
“跟我来吧。”
店主人站起身,领着两人向二楼走去。
选好房间,交付房费,放下行李。楚歌正要带着M1911出去,坐回柜台后看报的店主人突然问道:“第一次来伦敦?”
“没错。”
“旅店晚九点关门,”
他头也不抬的道:“不要回来的太晚,走夜路最好坐马车。顺便说一句,载人马车的价格是每英里一个便士,不到一英里也按一英里收费。”
楚歌略带诧异的看了眼店主,点了点头,“谢谢。”
之后就没什么好细说的了,寄出论文,在等待柳叶刀或者是自然的回函之时,楚歌也将之后要公开的论文准备好,只等风起。
没多久,《柳叶刀》,英国最权威的医学杂志回函表示愿意刊登楚歌寄过去的论文。
虽然《柳叶刀》是医学杂志,在受众面上不如《英国自然杂志》广泛,但自然的回函迟迟未到,摆明了不愿意相信一个东方人的论文。
即使楚歌已经将血型主要分类和如何检测血型的方法写的清清楚楚,但他们恐怕连用实验证明一下的欲望也没有。
这很正常,谁叫楚歌在寄给自然的论文里刻意强调了自己是中国人呢?
他是故意的。
于是,风先从伦敦医学界刮起了。
血型的发现解决了困扰医学界多年的输血难题,有不少英国皇家医学会的成员都写信给楚歌,希望能和他面谈。
但当他们发现楚歌是是一名东方人后,风向就转变了。
楚歌遭遇了各种各样的质疑,因为血型的检测方式很完善,所以质疑大部分都是人类学上的。
很多人都不相信,一个来自科学荒漠的东方人,能够写出这样足以影响医学进程的论文。
他一定是剽窃了别人的发现!
这样的论点汹汹而来,不得不说,这群盲目傲慢的家伙还真猜对了。
可惜没用,时间的跨度太过残酷。在议论声最激烈的时候,楚歌寄出了第二篇论文。
关于抗生素磺胺的研究。
投稿的杂志,还是自然。
之前说过了,《英国自然杂志》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学杂志,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
在这个时代,英国才是毫无疑问的人类灯塔,某个未来的灯塔国只是区域性的大国,地位离世界强国远着呢。
所以英国最著名的科学杂志,就基本上等同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杂志。
自然,《自然》周刊每周最少都会收到数以十计的科研论文,这其中既有足以改变世界的发现,也有荒诞不经的呓语。如果编辑的眼光不够,那就会闹出大笑话。
比如之前收到楚歌投稿的倒霉蛋,他现在就快被调离到其他位置了。
不管楚歌的论文是怎么来的,一名科学家在人体科学领域上的重大发现居然只能在《柳叶刀》这样的医学杂志上发表,这简直太不幸了!
对《自然》来说。
虽然楚歌没有将《自然》拒稿的事情宣扬出去,但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让《自然》的主编感到颜面无光。
所以对楚歌寄来第二篇论文,每一名编辑们都以谨慎的态度对待。
他们以为这个研究血液的科学家又在血液研究方面有了新的进展。谁知道仔细阅读论文之后却发现,这是一篇关于一种被楚歌命名为“抗生素”药物的论文。在文中,抗生素被描写成专治绝症的神药。
因为没有进行真正的临床试验,论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都是根据德国生物化学家格哈德·多马克在1935年发表的那篇关于百浪多息研究的论文改编的,通篇都是对小白鼠的状况描写。
但在动物身上得来的实验数据又怎么可能代替临床实验呢?
这篇论文如果来自别人,《自然》的编辑们肯定会将它原路退回。这样一篇不够严谨学术报告是不可能在《自然》这种世界级的杂志中发表的。
但它的投稿人竟然是楚歌,这个刚刚发现了血型检测方法又差点让《自然》闹出一个大笑话的东方人,整个杂志社的编辑都不得不对此报以谨慎的态度。
同样的错误犯一遍还可以说是粗心大意,犯两遍那就是贻笑大方了。
严肃讨论之后,经过《自然》杂志的主编亲自发话,楚歌的这篇论文终于得以发表。
论文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轩然大浪。
此时的欧洲,对很多疾病都没有抵抗的方法。一次微弱的感冒或是一道小小的伤口就足以让人死于非命。
而磺胺能抑制多种细菌的繁殖,治愈各种伤口感染、肠道感染、伤寒、骨髓炎、淋病、梅毒、败血症等多种此时还全属于无药可医的“绝症”。
这简直是上帝的恩赐!
但上帝为什么会将恩赐交给一名东方人呢?
无数人为此扼腕叹息,也有更多的人怀疑这种药物是否真的存在。
舆论如同大潮一样汹汹而来,众多如《泰晤士报》一样的大型的报社记者都蜂拥到这家不大的旅店内,将旅店堵得水泄不通。
这正是楚歌希望见到的,通过这些发行量极大的报纸,他向全世界鼓吹磺胺的药效,并且希望能争取大量愿意参加临床实验的志愿者。
报纸发行之后不久,就有一些被疾病困扰的人找上门来。
这太快了,原本楚歌认为只有真正得了重病的人才会来参加实验,但来的人里有不少只是轻症。
看来有不少人被勾动了,楚歌不在乎来的人究竟是“自愿的”还是“被自愿的”,反正他们拜托了病痛的折磨,自己的计划也正在走向成功。
这就够了。
百度搜索 带着机娘回晚清 天涯 或 带着机娘回晚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