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南京保卫战·1937 天涯 南京保卫战·1937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至此,由于完成占领常熟、苏州、嘉兴一线,这次被日军称作是“湖东会战”的追击战基本告一段落。对于此时已经完全失控的华中方面军来说,他们的追击脚步并没有停下。就在11月20日晚,参谋次长多田骏向华中方面军参谋长冢田攻少将发出电文:松井集团参谋长,丁集团报告说,其部队经湖州向南京全力追击。其行动被认为已经超越了《临命第六百号》所规定的范围。

    虽然这份下午18点45分自东京所发,晚上23点15分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收到的电文中,多田参谋次长显得很是焦虑,但这个时候事实上已经无法制止了。次日15点参谋次长发来“方面军已经命令第10军立刻停止行动”的报告的同时,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提出的“向南京追击有利”的意见也为参谋本部所收到,此外,第10军也拍来形式极好的电报。

    总之,虽然说停止行动,但第10军却在大步前进。对此,多田次长更是显得担心,他认为:“无论如何也必须制止,否则问题严重。”因而一再督促停止。但恰恰又是这位多田次长,随后又提出“如果不能停止,是否稍微推迟进行”的意见。而第一部长下村定少将则以“河边作战课长正在视察战况,即将归来”为理由,拖延了多田参谋次长要求第10军停止前进的命令,这等于是在给予松井石根及柳川平助以足够的时间将战争继续下去。

    而自11月20日第三战区主力部队由苏州退入无锡、江阴一带,国民政府发布迁都重庆宣言,调第23集团军刘湘部5个师——第144师、145师、146师、147师、148师及两个独立旅——独立第13旅、独立第14旅集结广德、泗安、安吉间,以为策应以来,整个太湖南岸的局势就一直在恶化。柳川第10军在11月21日开始以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国崎支队向吴兴发起进攻。同时对江阴要塞发起试探性进攻。

    早在1935年7月,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将军拟就的《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书》中,就对随时可能爆发的中日之战的大致走向,作出了相当准确的判断,这一点在现如今开战之后,起到了相当大的指导作用。其中着重提到:

    一旦军事上,中日发生冲突,华北即直受威胁,若不战而放弃河北,则陇海路及其重大城市,即陷于最前战区。敌军对黄河防线,不难由山东方面,取席卷之势。而正面有重大意义者,首推长江。

    敌苟能控制中国最重要之中心点,直至武汉一带,则中国之防力已失一最重要之根据,于是至内地,中国截分为二。目前国军主力,俱集中于南部、西部,宜速抽调可以节省之兵力,分驻各区,使能应作战之用。凡作战所用部队,宜集中于徐州-郑州-武汉-南昌-南京区间。北方则掩护陇海线及沿路有关生存之设备,故最初抵抗区务必向北推进,是以沧县、保定之线宜绝对防御,最后战线为黄河,宜作有计划之人工布防,增厚其防御力。东部有两事极关重要:一为封锁长江,二为警卫首都,两者有密切之连带关系。次之为武汉、南昌,可做支撑点,宜用全力固守袭而失去大多数主力军舰以后,海军部长陈绍宽下令自沉“海圻”、“海容”、“海筹”、“海琛”等年久失修、缺乏防空火力的兵舰,以进一步堵塞江阴航道。这样一来,由于中国海军部队的第1舰队、第2舰队在中日海军大战中几乎悉数被击沉,江阴要塞便基本成了以炮台为支撑力量的沿江防御要点,而不得不暴露在日本海军及陆军的夹攻之下。

    但是对于日军来说,中国海军主力虽然被歼,但江阴堵塞线及江阴炮台却依然牢牢挡在沿江而上进攻南京的海军舰队面前。要想打开长江航道、清除堵塞线,首先必须攻取江阴要塞,摧毁江阴的要塞炮兵。要塞区布设炮100余门,要塞工事构筑由军政部城市组设计和指导施工,构筑成永久性工事,要想夺得此咽喉之地,对于日军来说也并非易事,也因此,除了以第16师团、重藤支队沿陆路进逼之外,日军海军还出动以浅水炮舰为主力的“扬子江舰队”配合作战,沿长江而上进犯要塞区。

    自22日晨起,日本海军利用浅水炮舰吃水浅、可以在沉船封锁区活动的优势,开始对狼山、福山实施猛烈炮击,其用意显然是想破坏江阴方面的封锁线。而中国军队则一边开始在镇江构筑坚固工事,一边在江阴江面布置第二道封锁线。而也就在这一天宋希濂之第78军撤退到了南京,开始入列南京卫戍军的战斗序列。

    实际编成只有第36师的第78军是11月18日在无锡归入第三战区总预备队序列的,但旋即宋希濂便接到总预备队指挥官兼第17军团长胡宗南的面授命令:“贵军着即开赴南京集结待命。”在进抵南京之后,宋希濂将部队集结在南京麒麟门附近,并奉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的《卫参字第三号训令》将主力置于汤山附近,担任观山至超真观一线的警戒,并于警戒地境内指导民夫构筑复廓工事。

    由于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的底子是军事委员会警卫执行部,故而实际上部署南京保卫战的高级幕僚都是原警卫执行部的军官。譬如早在11月9日晚,当时还是执行部主任的唐生智便听取了现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一科科长谭道平的关于前线情况的汇报。

    而当时谭道平是在军事委员会警卫执行部工作的,其主要是整理战事会报的意见要领。日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成功,国民政府立刻感到事态的严重,曾派出大批军官到各处去详察国防工事构筑。11月6日这天谭道平奉命赶到苏州,向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报到,并请示前方的军队配置情形,随后又随着副长官部的高级幕僚去视察国防工事。

    由于当时谭道平觉得这一带的工事不够坚固,除掉简单的轻重机枪掩体以外,战壕尚未完成,副防御工事则尚未构筑,于是记录下工事的优缺点以及必须改进的各点,立即草拟苏州国防构筑工事的视察报告后,直接于11月8日晚回返南京,并在11月9日晚上晋见了执行部主任唐生智将军,同时呈上视察报告。那次晚间的会议上,警卫执行部的高级幕僚都在座。

    在听取了谭道平关于苏州和上海的作战经过报告后,唐生智曾强调说:“战争形势已起了变化,我们业已决定,放弃上海。往后战争将降临到我们的门口,南京是我们的首都,我们不能够轻易地把它奉送给敌人,保卫的责任现在是毫无迟疑的,要我们来担负……我们平时常说抗战抗战,难道只是叫人家牺牲的吗?难道肯让敌人从我们手里随随便便地把我们的首都拿去吗?……我向大家说明,我不能辞卸这一个责任——保卫首都……”

    汇报结束以后,唐生智便开始要求警卫..执行部的幕僚开始计划作守城的准备。甚至蒋介石委员长率领唐生智、钱大钧、桂永清、第三战区副长官部参谋处副处长邵存诚等各位将领到天堡城视察工事,面授守城机宜的时候,谭道平当时也跟随着一同登天堡城,因为那个时候,警卫执行部已经作出了方案。

    在奉蒋介石命令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后,唐生智随即将警卫执行部改组为卫戍长官部,因为警卫执行部当时仅担任国防工事的监督,并未作守城的准备,所以人力物力均感巨缺,加之当时南京卫戍军仅有第88师、第36师和教导总队,而这些部队,又都是在上海激战后新撤到南京补充整理完成的。

    因此这个由军委会警卫执行部改组成的卫戍长官司令部最初的方案决定以固守南京复廓据点及城垣为目的,策定防御的部署:以第88师任右地区雨花台及城南之守备,以教导总队任中央地区紫金山及城垣东部之守备,以第36师任左地区大红山、幕府山及城北之守备,以宪兵部队任清凉山附近之守备,以第1旅长指挥教导总队之第1团及乌龙山要塞部警戒长江封锁线,并且命令各部队征集民夫于各地区内赶筑工事。

    但是无论这些本是警卫执行部的幕僚,还是从参谋总部抽调加入卫戍司令部的参谋们,所有人都知道保卫南京的守卫战,不是应该展开在南京的城门口,而<s>藏书网</s>是在乍浦、平望、嘉兴、吴(苏州)福(山)与锡(无锡)澄(江阴)各线阵地,最少也应在溧水、句容与镇江之线,如果这些外围失守了,南京的保卫战注定将无法坚持,因为本是面北临江的金陵城现在面对的敌人并不是来自江北,而是自东而来、由南迂回的敌人,这样一旦外围防线崩溃,则本是南京屏障的长江天险很有可能将会成为断绝南京守军的生死天堑。

百度搜索 南京保卫战·1937 天涯 南京保卫战·1937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南京保卫战·1937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顾志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顾志慧并收藏南京保卫战·1937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