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长风歌之无风起浪 天涯 长风歌之无风起浪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冯唐易老天下识,李广难封人尽知。
自古英雄多少事,只话闲时吹牛逼。
从古至今天下大势犹如风云变幻,莫常无循,合久分之,分久合一。自有史以来,这片中洲大地上已历六代:岳,代,战国,燕,唐,魏,南北。南北朝时期,北方先后历经三朝:东魏、秦、赵;南方亦有两朝:梁,楚。中洲多灵气,百人之一可习得灵武之技,万人之一可为灵武大才,灵武门派众多,所用武技也各不相同。由于灵武威力巨大。越来越多的灵武被运用到实际的战争中。
时值赵光武五年,楚景明二十三年,夏夜,四更。
“报~!”传令兵的喊声撕破了长夜,疾驰的马蹄声和马背上飘动的黄色大旗注定了这个夜晚将不再平静。
赵军,后军大帐。副帅赵晋从床上惊起。
今夜本应该是赵军自出征以来最为放松的一天。
从和这20万叛燕残兵在瑾关对峙至今已有三月余,后方粮草吃紧,赵晋当然知道,主帅齐王楚殇和众位将军也主张的是后退至邺城整休,等东路和西路大军主力会合。
现实的情况确实是赵军粮草吃紧,燕军却有天下粮仓的镐京和凉川平原。赵军耗不起,可是赵晋却一直让楚殇沉住气,理由竟是有天降神兵相助。
赵晋,字季垣,自从军以来,冰封连营五百里,空城诱敌,水淹曲封,多以奇谋,算无遗策,何况他是楚殇出生入死的拜把子兄弟,断然没有害楚殇的理由,加上一些不能为外人知道的事,他的主张楚殇最后还是采纳了。
“神兵”南路军,一年前由主将林墨率领从北齐出发南下攻吴地,原目的是牵制吴地的叛军,没曾想第一战就成功的用离间计,使得原吴地的军队和叛燕嫡系部队内讧。于是林墨趁机攻下了吴地首府徐城。招降了大批原吴地属军。随后在吴地四处追击叛军,一边追又一边征兵四万,南路军由最初的三万人,一年间竟发展到了十万人。
远在济阳的赵帝李昱闻得喜报,立即册封林墨为镇远侯,假节钺,都督吴地军政诸事,南路军编制改建为飞虎军。林墨而立之年封侯,正直壮年,意气风发。
主帅楚殇认为吴地叛乱已除,大军驻扎无益,便传令飞虎军撤军北上与己会合。谁也没想到,出身于北齐嫡系的林墨,竟然违抗了楚殇的合兵命令,留在吴地练兵,报请抵抗楚国北府军,有传言说林墨已经变成了保皇派。
燕军也松了口气,若是飞虎军回军北上和楚殇汇合,那正面主战场上,赵军就有绝对优势,那燕军就算懒天险死守,也未必守得住。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林墨佣兵自重,背叛了楚殇的时候,飞虎军奇迹般的越过了天险黑邙山区,袭击占领了瑾关后方的卫城,消灭守军三万,直逼都城镐京。
飞虎军破了卫城,叛军被迫分兵回守镐京,此时赵晋果断出击攻下瑾关,二十万的叛军残兵一溃涂地,赵齐的军队一举占领了瑾关。现在的镐京,有十万禁军和二十几万各路残兵,号称八十万北燕子弟兵,其实有一半都是川凉降兵,士气低落。
而赵齐攻打燕地的西路军八万之众,南下进军镐京北方重镇乐阳,赵军西中南三路对镐京形成了合围之势,汇集起来已经有六十万众号百万,而且士气正盛,在所有人看来破镐京已经指日可待了。
今夜本应是个平安夜,紧绷几个月神经的赵军应该放松休整,为了后面攻取镐京取得最后胜利的夜晚,当然休整并非没有值夜的军士和将领的。
如此安静的夜晚,却在传令兵的急报声后已不再平静。
此时四更,必定是出了大事,传令兵才会畅通无阻的在深夜如此惊扰主帐。赵晋取下架上的头盔就往外走。军中不卸甲,是多年以来他从楚家人那学来的习惯,这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能成为一国大军的副帅,可见其才智过人,更加深谙统御之术。
传令兵几乎是撞进营帐的,想跪报,但是却因为跑得太快直接摔在了地上,赵晋立马就看见传令兵后背插着的还在滴血的箭,随即跳过书案,想扶起传令兵。传令兵,唏嘘无力的喘着道:“将军,咳咳,前军唐屺叛变,突然袭击前军主账,楚帅被围,生死不明。咳咳!”说完瘫软下去,被赵晋用力扶住才没有又摔在地上。
这时的赵晋也是大惊失色,没想到胜利在望的时候,竟然出现这样的事。主帅楚殇绝对不能出事,赵军虽名为赵军,实则绝大部分将领都出身于北齐节度使府,是原晋王麾下北齐节度使楚璋的嫡系。
楚殇,原名辕,字尚乾,楚璋次子,因兄楚轩在北征乌丸途中,为了救援楚殇战死,哀念兄长从此更名为殇。赵国内乱,晋王被杀,原节度使楚璋病逝,楚殇被立为齐王。
楚殇一旦出事,赵齐军队必乱。
楚殇和唐屺的斗争由来已久,楚殇是奉天子令诸侯的齐王。唐屺,字瑾恩,是原晋王李垣的爱将,十足的保皇派,自幼从军征战疆场已有三十余年,鲜有的从小兵做到将军的老将。赵晋曾经多次暗示唐屺,楚殇没有篡赵之心。何况就算楚殇有篡赵之心,赵国也只能依附楚殇,靠北齐的力量平定国乱,楚殇若死,赵国内乱,必定会被叛燕反噬灭亡。要灭楚殇,必须先稳定国内。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使得唐屺会铤而走险?甘愿冒险去做这必死的事。
不容细思,前军已乱,驻扎关外的后军兵力并不多,无法驰援。关内虽然还有赵国第一勇士薛城在,但是山贼出身的薛城是个有勇无谋之人,平日里薛城就横行惯了,从来不理会那些军师祭酒、参军、知士甚至统领大将的谋划,性急起来只剩冲杀。唯一的希望就是瑾关西南方向的飞虎军了。此时肯定不能依靠正常的传递军令了,只能靠赵国多年以来培养的秘密组织影卫,赵晋立刻手书了一张纸条:楚危,林速救。然后卷起插进书案边的老鹰腿上绑着的竹签筒里。
这只鹰也是灵物,径直的往西方飞去。最后停息在飞虎军里一个不起眼的营帐前了。又没过多久林墨账外就有传令兵快马来中军报急,副帅赵晋令飞虎军回援瑾关。
可是如此危急时刻,主将林墨竟然不在军营里,接令的副将王与当即决定率领直属的前锋营先向瑾关出发,一面通报各军作战斗准备,一面派人寻找主将林墨。
此时的林墨确实未在营内,而是带了几个手下的心腹将领去了卫城第一歌舞坊,临天居。
卫城的歌舞坊本就是国内鼎鼎大名的,几十年来一直是赵国这些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京城天子脚下,骄奢淫逸,蝇营狗苟的事,这些贵人还须有收敛。可卫城就在京都之外,却在西南之地不过四十里,是天下闻名的避暑圣地,山水风景秀丽,又属于进京的要道,保卫京城的重地。自秦建都镐京,卫城就已经成为赵国第二重要的城池,后来赵武帝依然定都镐京,并完善卫城避暑山庄,使得卫城繁华比镐京仍不逊色。
这个临天居在近百年里一直常盛不衰,兵祸连连也能宾客满座。不避讳的用天字为名,可见背后势力之强。临天二字也是许多来此作客的目的所在,一步登天,求财求官。
临天居并非在卫城中心的繁华地带,而是建在城东南角,背靠帝子山,山上就是历代皇帝避暑的庄园,前魏被灭时毁掉了大半,后又修起来的规模更大的庄园。临天居建于山脚面临汜水,旁边就是城中到避暑山庄的唯一途径,腾龙桥。这座巨型的龙雕石桥,配上汜水河畔临天居里的凤舞楼,气势恢宏竟然丝毫不逊色于帝子山上的避暑山庄。
林墨来此的目的并非寻欢作乐,出生于底层士卒的他,自然知道手下这些天天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军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报效国家,功成名就都是大话,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他们心里最渴望的。但是身在军营,这些只能成为一种奢望。
虽然不能给这些人每人发一个老婆,但是带他们来喝喝花酒,放松犒劳一下并不是难事。何况这天下第一的歌舞姬配他手下这些骁勇的将军自然也是不差。林墨带他的将军们来寻乐,将军们也不客气,纵性而欢,一群身穿铠甲的将军,左拥右抱,追逐打趣,鼓乐笙箫,场面热闹非凡。
反观林墨却是打扮成了一个穷酸书生模样,折扇纶巾,独自一个人在楼中大厅的偏角饮酒赏乐。
“将军,为何独饮偏坐,莫不是嫌我临天居都是些庸脂俗粉,难讨将军欢心?”一个妇人之声从林墨左边传来,林墨寻声看去,一个美妙女子正对着自己偏偏而来。暗道一声麻烦,自己本想趁此机会偷的一闲,让自己缓解几个月的紧张状态,更好的面对即将到来的破京灭燕的大战。既然别人主动找上自己,也不好直接推辞,况且他也惊异这临天居果然名不虚传,竟然有此等妇人。
只见那妇人,生的好不俏丽,有后人诗为证: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那妇人盈盈细步到了林墨桌案之前,轻柔的跪坐下来,为林墨斟起酒来。
林墨端起那杯刚斟好的酒,若有所思却又含笑的看着这妇人,道:“夫人错了,在下只是一介布衣,何能称为将军,实乃蒙夫人错爱。”说罢一饮而尽。

百度搜索 长风歌之无风起浪 天涯 长风歌之无风起浪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长风歌之无风起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弈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弈天下并收藏长风歌之无风起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