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十世拾世 天涯 或 十世拾世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人总归能找到他所属于的土地,那片土地上有他所熟悉的人,那片土地上有他认为适应的风景;一个找不到他归属在哪里的人,俨然失去了大多数人相同的生存下去的意义,他们些许会迷惘,会感觉不到安全感,会觉得一生不知所向,但是他还是得活着。)十世?拾世
第二章
第三节:陌生之地
第三世,东非(后来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前身所在处)
带着满心的期待,我的第二次生命在公元前76年,结束在了莱茵河边境。
在死亡前的那一刹那,我努力重新回想起所有关于卡尔敏的回忆。
她的一瞥一笑,与她共进晚餐时所讲过的黄道十二门的浪漫故事(后来这个源自于古巴比伦的星象科学被人们传颂成“十二星座”),以及她最最温柔的性格,我都不想再忘记一点。。。这些关于她的信息
卡尔敏的笑容在我脑中完整地呈现着,我仿佛想用手去抓住它。。带着这一些些温热的回忆与我苏拉凶残的外表相冲突,顷刻之间,我渐渐失去了知觉
很快的,我像是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睡,没有梦,我感到自己的身体被吸入了什么东西
然后我感到一阵沉闷的炙热,这种烈焰的烧烤的感觉
眼前晃过非常刺眼的光芒
-----是太阳!
在这非洲东部的正午时分,我在一个皮肤黝黑的妇女怀里睁开了眼睛
这一年,是公元后121年
罗马帝国离这里并不算太远,毕竟跨过地中海往南走既可以到达非洲大陆。
对于黑色人种,我是见过一些的
但是对于他们的文化。。我却是完全不了解。。
我可以分明的分辨出,我的这位母亲是一个黑白混血儿,她不像是完全纯正的黑色人种,皮肤虽然很黑但是也微微偏向棕色,黑色的眼睛里也略微有一点淡绿色的意思,更重要的分辨物是,她具有较为长直的头发。纯正黑色人种的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可能长出直长的头发的。(20世纪后的黑人女性,大多都是靠的接假发获得的长发,往往都不是真发。)
这个正午,我被出生在一个破旧的茅草屋旁的小溪上。几个黑人女人一同帮忙,把我生了下来。然后弄上一点点水给我清洗身体,用她们的语言对我祈祷。
出生之后的我看到我的母亲只喝了几口水,(由于常年干旱,东非的水资源也来之不易,当地的民族特别珍惜地使用这份资源。)由于缺水母亲的乳汁不多,虽然是完全陌生的肤色种族,但饥饿让我顾不上那么多了,为了生存我每一次都尽量能多喝一点。
从她们那完全陌生的语言中,我听不懂任何意思
唯独让我熟悉的,是她们每每在祈祷的时候,总是会提到“yesu”这样发音的词汇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到了长大我才知道,“yesu”指的是公元前四年左右诞生于犹太民族的一个“神”,名为耶稣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个从东欧民族诞生的宗教竟然传到了这里?
到底有谁能做得到这样的事,这种语言上的障碍究竟是哪位什么样的人物所克服的?
当时我的东非部落语言根本不够纯熟,这让我无法及时得到这些答案
我挣扎一般地在这里成长着,每天喝着稀少的水,每天吃着青草和稀缺的果物
我们所处的地界和北边皇族的地界完全不同,北边虽然也很炎热,但是那里有尼罗河的分支衍生出来的各种小绿洲。至少那里是不太缺水的。
偶尔两个星期能吃上一次部族打来的猎物
猎物大多数是一些野猪或者狼鹿
有的时候,我们的猎物,竟然是猩猩或者猿猴,甚至于,人类。。
对于食用人类这样血腥的事情,我是抗拒的
我宁可利用自己的生存技巧去多采取一些果子,或者是冒着生命危险跑到老远处别的部落领地的河流弄一些鱼回来,我都从来都不想尝试这么恶心的东西
你们也永远无法想象这另一种特殊的痛苦
就是这种在陌生语言和文化中的挣扎
本来对于我来说,古巴比伦语已经是我脑海中的母语
要知道,每一个人想要学习另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母语,来作为媒介
这样一来我的任务就变得异常艰巨
由于古巴比伦语和罗马语有很强的相似性,甚至在罗马生活的那婴儿模样的头5年,我并不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但是这种截然不同的非洲当地语言。。。着实是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我就这样猜着揣测着他们所表达的意思。。
况且他们每一个不同的部族,即使是相邻部族也都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这种完全不系统的相对落后的语言,非常难以理解
终于在我大约8岁的时候,我才开始理解了这大多数东非语的意思
至于我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的智慧。。。
遗憾的是,我从来都没有在如此荒蛮的地段生存过
曾经在古巴比伦和在罗马学到的东西,在这里,都不再适用
在欧洲地段,小麦和土豆的种植是最最关键的,它们多数喜欢生长在寒冷的地方
只要有一点点水分的滋养和地段合适的选取,就能种植出一大片优质的小麦
而在这东非。。。气候太过炎热,根本种植不出我喜欢的食物
况且,在这鬼地方我甚至连一颗类似小麦的种子都找不到
我也再也无法获取到那种刚烤出来的小麦面包的香味
对于一个习惯了高等水平生活的灵魂而言,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沮丧的事情。。。
就这样,我开始习惯于当地的传统主食“玉米”
玉米是一种喜热性的高产农作物,它很需要热量,在欧洲是种植不出来的
但是玉米的种植也是需要一定水分的
由于东非常年没多少雨水,人们都把玉米种植在离河边近的较高的旱平地段,然后按需要取水喂水
在身为一个东非人,我在15岁那一年带着玉米种子随部落有资历的长辈一起到河流附近的高地播种
“卡科叔叔,我们应该从哪边开始播种?”(东非人的名字都很奇怪,决然不像是罗马或者古巴比伦的名字格式,这个叔叔我就叫他为卡科吧。我得到的新名字,叫做“Limpopo”,林波波,是以我的父亲在今天津巴布韦的一条河流的名字而命名的。)
“小子,你是第一次来帮忙吧?那,你去那边那最平坦的最高的地段去,等一下我来教你。我得让你记得每次播种的间距,不能有丝毫的浪费。”
“嗯嗯。。,好的。。。”
在烈日下干活的间隙,卡科大叔开始念叨了起来:
“你可知道这有多累么,不光是要播种,还得每周按期来护理和浇水。Xxxxx”
“呵呵。。。是啊。。。”
“要不是我们族长爱吃玉米,其实去吃那些野兽的肉也就够了不是么?真是XXXX”
卡科不停地抱怨,说的都是一些心情不好的话
“说来,这一切都怪几十年前从北边大陆(指代欧洲)来的一个传教士!不然我们哪里犯得着这么辛苦的种植玉米,哪里犯得着天天信仰上帝!那个女传教士真是XXXXXX”
从卡科那抱怨的字眼中,我竟然听到了如此特别的东西!
女传教士??
我不由得思考了这个可能性,这位神秘的女传教士是不是卡尔敏?
原本烈日般的天气,而我的脑袋更发热了。。。。
“卡科叔叔!你说什么!?一个从欧洲来的女传教士!?”
“是啊,你那么奇怪干什么。要说啊,我的祖母还见过她呢。哎,别提了,真是XXXX”
“那卡科叔叔!您的祖母有没有对你说起过哪位女传教士??”
“没有提过太多,我只是知道是她把玉米种植的方法传给了非洲,然后传给了我们耶稣的教义。你如果还想知道别的东西的话,去问问我姐姐吧,她和我祖母说过的话多。热死了,还让不让人活了XXXXX”
我马上丢下了手上的活,径直飞奔向了卡科的姐姐的茅屋
也许,从她那里会有着什么答案或线索。
百度搜索 十世拾世 天涯 或 十世拾世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