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天涯 或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2007年是香港回归中国10周年。经历了10年风雨洗礼的香港,其回归和“一国两制”的影响如何?香港今后的经济前景取决于什么?它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记者: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中国10周年。您认为“一国两制”实施10年来给香港经济、金融分别带来了多大影响?
陈志武:在过去10年里,虽然出现过几次挑战,但在没有出现大的持续性政治或社会危机的情况下,“一国两制”运作得基本顺利。香港独特的法治体系和开放的新闻媒体基本被保留,并且还有许多好的发展,香港民主进程也在加速。这些为香港自由市场经济的增长,而不好的制度会让你失去机会或只产出一点点的收入。但是,如果中国经济以超常的速度发展,那么,不管1997年后香港受到的制度影响如何,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给香港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就会压过其他因素。而香港本来就有自由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所以,香港经济不发展,香港社会不充满活力,也难。
◎记者:您本人如何预期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的香港经济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对香港的未来是越来越有利,还是不利?
陈志武:如果香港进一步从几方面强化其经济与政治结构,香港的未来会继续繁荣。第一是如上所述的,香港应该集中发展金融、教育和医疗行业,当然还有转出口贸易,他们也的确正在这样定位香港的产业结构;第二,香港必须以国际大都市定位,不要变成只是中国的一个都市,如果那样的话,香港无法与那么多的内地城市竞争,那是死路一条。换言之,香港的一切定位应该是强化其国际性,而不是要强化其中国内地性,让它的经济机会跟大中华、跟大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得更紧,不能只依赖大陆经济。上市公司的来源也要超出中国,这样才可强化其国际性;第三,香港在民主发展上必须向前走。香港人的素质很高,教育水平也高,地方又小,没有理由运作不好民主,这是能强化香港自身稳定发展、减少其他政治动荡对香港影响的具体制度保障,也是香港进一步国际化、进入现代政治社会的必须。这些都能帮助保障香港的独特性与繁荣。
◎记者:您去过香港(或者在香港居住过),您怎么看香港的?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或者一些有意思的个人经历?
陈志武:1989年初我第一次去香港,1995年暑期去住过两个月,最近几年每年去几次。每次去香港都让我感叹自由市场、自由贸易和现代全球化的力量。1850年前香港只不过是个渔村,可150年后是一个如此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这种奇迹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背后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教科书中关于跨国公司、关于西方扩张历史是否只片面强调了其侵略性而没有谈及其建设性的一面呢?香港自由市场、自由社会的繁荣是否应该减少我们以往对自由社会、对市场经济的恐惧呢?
1997年香港归回祖国,之后继续繁荣并变得更有活力,这是值得所有热爱香港的人庆祝的,香港的持续繁荣也会是中国现代化的晴雨表。
百度搜索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天涯 或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