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往事 天涯 或 三国往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莒县作为大城,城高池深,依山而建。当年田单仅靠即墨和莒县二城就能使齐国复国,可见莒县城池的坚固和富庶。城中国相府邸高大巍峨,几乎堪比开阳城中的王府的规模。琅琊国相萧建正在新建的府邸中,对着朝廷发来的任命国尉的诏命发愁。萧建早就将琅琊国看做是他的私产了,绝不允许有他人染指。可是,这次太史慈是北海孔融举荐的,琅琊过名义上属于徐州,实际上却是齐地,也就是青州孔融的势力范围,而他却是陶谦的人。一个初来乍到的太史慈,他并不放在心上,他关心的是这次孔融的举荐徐州牧陶谦没有做任何的反对和事前通气,这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让他琢磨不透。
这时候,管家来报说是名士王融携子王哲求见。这琅琊国现在有几大势力,琅琊王府、琅琊诸葛氏、琅琊王氏、琅琊颜氏、方仙道、还有自己。琅琊王府自不必说;诸葛家子弟多走士途,子弟多在各地为官,势力遍布全国;严氏精研学问,是复圣颜回的后代,在儒林士族中享有崇高地位;方仙道传承千年,鼎盛于秦汉,徐福、李少君都是名盛一时,据说太平道正是脱胎于它;唯有这琅琊王氏最为特殊,深耕琅琊,虽然家主王融并未入士,却是对琅琊地方影响最大的豪族,而且私下听说与方仙道还有不浅的渊源。
“元长,今日是什么风把你吹到老夫这里来了?”宾主坐定后,萧建开门见山道。
“老国相,哪里话?晚辈一家世居琅琊,多蒙国相照拂,内心感激不尽。”王融笑道。
“元长,不必多礼,有什么话但讲无妨。”萧建淡淡道。
“国相可知曹太尉正在来我琅琊?”王融轻轻的说了一句。
“哪一个曹太尉?”萧建随口道。
“兖州牧曹操之父曹嵩曹太尉。”王融正色道。
“曹太尉?他来干什么?”萧建大吃一惊问道。
“庐江太守想要重建琅琊国,就找了我的妻弟薛兰想要走曹太尉的门路,我那妻妹正是曹太尉的如夫人,为太尉育有一子。这事国相居然不知。”王融诧异道。
“复国亦是老夫所愿,老夫身为国相,理当全力支持。只是不知原来元长竟然和曹太尉有如此渊源,曹太尉抵达时,还要请元长代为引荐。老夫不胜感谢”萧建说道。
“国相哪里话,晚辈敢不尽心。犬子王哲这次死里逃生,在北海立下尺寸之功,却没有得道提携,真是太可惜了。”王融说道。
“我看此子仪容不俗,仁孝之名遍布乡野,大有前途,正想要跟元长商量举为孝廉,还请元长万勿推辞。”萧建说道。
“多谢国相”王荣王哲双双下拜。
等二人告辞出来的时候,一桩不太丑陋的利益交换就这样完成了。萧建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希望琅琊复国的人了,即便他是琅琊国相。没有琅琊王,原本应该缴纳给大王的税负都要转归朝廷,可是朝廷现在战乱不定,这些财货还不是他国相的,可是如果琅琊复国,他头上立刻有了一个大王。想想到手的财货再交出去的情景,萧建的心就像被刀子割过一样疼。
看惯了后世繁华的人,看见两千多年前的都市怎么都提不起兴致。在马车上,百无聊赖的瞎看的王哲,就快被颠的昏昏欲睡了。突然一声凄厉的惨叫一下子吸引了王哲的注意,抱着有热闹不看王八蛋的心理,王哲下车参与到围观人群中。
于是,他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场景,一个道士在跟一个和尚打架,原因居然是为了旁边哭泣的道姑,活生生的“秃驴,放开贫道的师太”这部戏的话剧版。惨叫的是和尚,一个中年道士拿着护板在他的光头上四处开花。周围熙熙攘攘的围的全是人,还有个人损人鼓掌叫好的。
显然现在和尚还是弱势群体,至少还要等到几百年后的北魏少林寺,和尚才能成为不可挑战的传说。王哲对于和尚被打这件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为他打抱不平的打算。看着他脑满肠肥的样子,满身酒气的样子,这个和尚也不是什么好鸟。
王哲奇怪的是,明帝时才传入中国的佛教,现在已经在琅琊这个小地方,和尚多到被打的地步了,宗教的传播力还真是惊人。将疑问告诉了老爹,王哲立刻收获了一对大大的白眼。
原来和尚多只是徐州特有的现象,徐州牧陶谦不知为何信起了佛来,他的同乡笮融更是沉迷此道不可自拔,一个杀人如麻的屠夫就像找到了精神寄托一样。自称天魔王,从此杀起人来更是毫无心理负担。
打斗惨叫声终于引来了公差,锁拿和尚道士后连带师太一并带回衙门。众人大部分也就散了,只是还有无聊闲汉闹哄哄的跟着公差,准备赶第二场的热闹去了。
王哲刚转过身来,就看见一块瓦当掉在自己的面前,摔成了八瓣。要是自己再快一步,估计现在自己的脑袋应该开瓢了。
抬头正打算呵斥几句,只见墙头露着两个小孩子的圆滚滚的脑袋,大的跟自己的弟弟差不多,小的好像五六岁的样子,长得花团锦簇,煞是可爱。特别是大的那个眉宇间眼神灵动,一脸的书卷气。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好看的小孩子总是能够收获这个世界最多的善意,哪怕他刚刚差点打破你的头,尤其是在他有一个漂亮姐姐的情况下。
只见这女子年约二八,一头长发漆黑如瀑,随意的扎在脑后。皮肤白皙,唇若点绛,脖颈修长。眉目如画,弯弯的睫毛在阳光下俏皮的闪动,见人先带三分笑意,沁人心脾。
王哲立刻摆出自认最帅气的笑容,斟酌最合适的词语,意图表达最准确的善意。赵小五想要近前的脚步停住了,少主现在的表情很可怕,眼睛跟狼一样绿油油的盯着别人家的墙头。
“阿姐,他在看你。”大的小男孩指着王哲对身后的女子说道。
在王哲的目光中,墙头女子的脸色从微笑转为羞涩进而转为愤怒,整个画面好像电影一样一帧一帧的刻在了王哲的脑子中,每一帧都别有韵味。
随着一声“登徒子”的娇斥,一盆冷水从天而降立刻将王哲交了个通透,把他刚刚准备好的一肚子的花前月下生生的堵在了嘴里。将脸上的水抹干净后,再看墙头,已经是人去墙空,只能听见女子教训弟弟的声音。
又站了一会,王哲一身落汤鸡的样子,讪讪的回到马车上,满脸的失魂落魄。站在马车边将整个过程看得一清二楚的王融和赵小五表情凝重,表达着对王哲的同情,只是轻微颤抖的身体和嘴角诡异的弧度早就将两个人的内心出卖的一干二净。
王哲深怕老家伙憋出毛病来,毕竟回家的路还有好远。就苦着脸对王融说道:“阿爹,就别绷着了,再给憋出病来。”
“哈哈哈哈”王哲再抬眼时,王融已经笑得东倒西歪了。
“赵小五,你要是敢笑的话,就罚你晚上抱着泔水桶睡觉。”王哲恶狠狠地对着马车外喊道,一下子把赵小五的笑声憋回了肚子里。
天刚刚擦黑,莒县大牢的角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青灰色的人影,一下子溜了出去,随后角门有再度关上。如果王哲在这里的话,他会发现那人正是白天打和尚的道士。在夜色的掩护下,他很快消失在一个巷子深处,几分钟后他又出现在另一条街道上。
很快他来到一幢大宅的角门口停住,拍了三下门后,他就悄无声息的溜了进去,街道上又恢复了寂静。
中年道士走到一座屋子前面的,扑通一下跪了下来。
“于师,还不肯回来?”一个缥缈的声音从屋子里传来。、
道士头也不抬的说道:“仙翁说张角死后,太平道在江北已无立锥之地。他就回来也无用。”
“陶谦笃信番教,笮融更是不遗余力的排挤我道门。长此以往,就连这琅琊祖庭也要没落不成。于师倒是寓居东方,往来吴会,天天在江东躲清闲。”屋子里的人不满道。
“仙翁说我太平道兴衰不在琅琊,而在吴郡会稽之间。”中年道士回道。
“我方士一门自周起出现了,祖师安琪生创建方仙道后更是盛极一时,至今已经1000多年了,其中倒有八百年是在琅琊。于师只谈太平道,却对我方仙道避而不谈,这是要忘本啊,你们呢,是不是也要忘本?”屋子里的声音更显清冽。
中年道士身体不由颤抖起来,磕头如捣蒜道:“宗主息怒…宗主息怒。”突然一把刀刺入道士后心,直接来了一个对穿,将他的求情的话语彻底堵在了喉咙里。只能听到无意识的呜呜声,十几秒后就连呜呜声也没有了。
立刻从阴影里冲出几条人影,拖尸体,洗涤,泼水,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全程没人发出一点声音。很快院子里就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就连空气中的血腥气也似乎闻不到了。
“那就让于吉登仙吧。”屋子里的宗主沉默良久后说道。院子中静立的两条黑影便隐入了黑暗中。
百度搜索 三国往事 天涯 或 三国往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