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资治通鉴之易迁慧 天涯 或 资治通鉴之易迁慧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25章(2)六年庚子,
公元前(201)年,
冬,十月,
有人上书告楚王(信)反者。
帝以问诸将,
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
帝默然。
又问陈平。
陈平曰:人上书言信反,信知之乎?
曰:不知。
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
王上曰:不能过。
平曰:陛下诸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
王上曰:莫及也。
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及,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王上曰:为之奈何?
平曰:
古者天子有巡狩,会诸侯。
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
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
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帝以为然,
乃发使告诸侯会陈,
吾将南游云梦。
上因随以行。
楚**闻之,
自疑惧,不知所为。
或说信曰:斩钟离昧以谒上,上必喜,无患。信从之。
十二月,上会诸侯于陈,
信持昧首谒上。
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
信曰:果若人言:
(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敌国破,谋臣亡。)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王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以归,因赦天下。
田肯贺上曰:
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
秦,形胜之国也,
带河阻山,地势便利。
其以下兵于诸侯,
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
西有浊河之限,
北有勃海之利。
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者。
王上曰:善!赐金五百斤。
王上还,至洛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
多称病,不朝从。
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
曰:大王乃肯临臣!
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上)尝从容与信,
言诸将能将兵多少。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甲申,始剖符封诸功臣为彻侯。
萧何封酂侯,所食邑独多。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小者数十合。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
徒持文墨议论,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帝曰:
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
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
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
群臣皆不敢言。
张良为谋臣,亦无战斗功。
帝使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
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
封陈平为户牖侯。
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
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
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
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
帝以天下初定,子幼,
昆弟少,惩秦孤立而亡,
欲大封同姓以填抚天下。
春,正月,丙午,
分楚**地为二国,
以淮东五十三县立从兄将军贾为荆王,
以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立弟文信君交为楚王。
壬子,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立兄宜信侯喜为代王;
以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郡七十三县立微时外妇之子肥为齐王,
诸民能齐言者皆以与齐。
王上以韩**材武,
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
乃以太原郡三十一县为韩国,徙韩**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
信上书曰:
国被边,匈奴数入寇。
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
王上许之。
王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
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
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
往往相与坐沙中语。
上曰:此何语?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留侯曰:
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
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亲爱,所诛皆平生所仇怨。
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
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王上乃忧曰:为之奈何?
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
上曰:
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
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
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则群臣人人自坚矣。
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
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臣司马光曰:
张良为高帝谋臣,
委以心腹,宜其知无不言;
安有闻诸将谋反,必待高帝目见偶语,
然后乃言之邪?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
或时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
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
使上无阿私之失,
下无猜惧之谋,
国家无虞,利及后世。
若良者,可谓善谏矣。】
列侯毕已受封,
诏定元功十八人位次。
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谒者、关内侯鄂千秋进曰:
群臣议皆误。
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
此特一时之事耳。
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
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
上之乏绝者数矣。
又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
此万世之功也。
今虽无曹参等百数,
何缺于汉。
汉得之,不必待以全。
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
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上曰:善!
于是乃赐萧何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
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
于是因鄂千秋故所食邑,封为安平侯。
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馀人,皆有食邑;
益封何二千户。上归栎阳。
夏,五月,丙午,
尊太公为太上皇。
初,匈奴畏秦,北徙十馀年。
及秦灭,匈奴复稍南渡河。
单于头曼有太子曰冒顿。
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头曼欲立之。
是时,东胡强而月氏盛,乃使冒顿质于月氏。
既而头曼急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
冒顿盗其善马骑之,亡归。
头曼以为壮,令将万骑。
冒顿乃作鸣镝,习勒其骑射。
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冒顿乃以鸣镝自射其善马,既又射其爱妻。
左右或不敢射者,皆斩之。
最后以鸣镝射单于善马,左右皆射之。
于是冒顿知其可用。
从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亦皆随鸣镝而射。
遂杀头曼,尽诛其后母与弟及大臣不听从者。
冒顿自立为单于。
东胡闻冒顿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头曼时千里马。
冒顿问群臣,群臣皆曰:此匈奴宝马也,勿与!
冒顿日;
奈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
遂与之。
居顷之,
东胡又使使谓冒顿。
欲得单于一阏氏。
冒顿复问左右,左右皆怒曰:东胡无道,乃求阏氏!请击之!
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
遂取所爱阏氏予东胡。
东胡王愈益骄。
东胡与匈奴中间有弃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边,为瓯脱。
东胡使使谓冒顿:
此弃地,欲有之。
冒顿问群臣,
群臣或曰:此弃地,予之亦乎,勿与亦可!
于是冒顿大怒曰: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
诸言予之者,皆斩之。
冒顿上马,令:
国中有后出者斩!
遂袭击东胡。
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
冒顿遂灭东胡。
既归,又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遂侵燕、代,悉收蒙恬所夺匈奴故地
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
那时,汉兵方与项羽相距,
中国罢于兵革,
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馀万,威服诸国。
秋,匈奴围韩**于马邑。信数使使胡,求和解。
汉发兵救之。
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
信恐诛,
九月,以马邑降匈奴。
匈奴冒顿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
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帝益厌之。
叔孙通说上曰:
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帝曰:得无难乎?
叔孙通曰:
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
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
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者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馀人。
鲁有两生不肯行,
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今天下初定,
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
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
吾不忍为公所为。
公去矣,无污我!
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微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为绵蕞,野外习之。
月馀,言于上曰:可试观矣。
上使行礼,曰:吾能为此。
乃令群臣习肄。
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冬,十月,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贺。
先平明,谒者治礼,以次引入殿门,陈东、西乡。
卫官侠陛及罗立廷中,皆执兵,张旗帜。
于是皇帝传警,辇出房;
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莫不振恐肃敬。
至礼毕,复置法酒。
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
觞九行,谒者言“置酒”,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竟朝置酒,无敢讙哗失礼者。
于是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乃拜叔孙通为太常,
赐金五百斤。
初,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尊君、抑臣者存之。
及通制礼,颇有所增损,
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
其书,后与律、令同录,藏于理官。
法家又复不传,民臣莫有言者焉。
【臣司马光曰:
礼之为物大矣!
用之于身,
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
用之于家,
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
用之于乡,
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
用之于国,
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
用之于天下,
则诸侯顺服而纪纲正焉。
岂直几席之上、户庭之间得之而不乱哉!
夫以高祖之明达,
闻陆贾之言而称善,
睹叔孙通之仪而叹息;
然所以不能比肩于三代之王者,病于不学而已。
当是之时,得大儒而佐之,
与之以礼为天下,
其功烈岂若是而止哉!
惜夫,叔孙生之为器小也!
徒窃礼之糠粃,
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
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
以迄于今,
岂不痛甚矣哉!
是以《扬子讥之曰:
昔者鲁有大臣,史失其名,
曰:何如其大也!
曰:叔孙通欲制君臣之仪,
召先生于鲁,
所不能致者二人。
曰:若是,则仲尼之开迹诸侯也非邪?
曰:仲尼开迹,将以自用也。
如委己而从人,
虽有规矩、准绳,焉得而用之!
善乎扬子之言也!》
夫大儒者,恶肯毁其规矩、准绳以趋一时之功哉!】
上自将击韩**,
破其军于铜韑,斩其将王喜。
信亡走匈奴。
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
立赵苗裔(赵利)为王,
复收信败散兵,与信及匈奴谋攻汉。
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馀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
汉兵击之,匈奴辄败走,
已复屯聚,汉兵乘胜追之。
会天大寒,雨雪,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王上居晋阳,
闻冒顿居代谷,欲击之。
使人觇匈奴,冒顿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
王上又使刘敬往使匈奴,
未还。
汉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逾句注。
刘敬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
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
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是时,汉兵已业行,
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
械系敬广武。
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
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帝于白登七日,
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帝用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
阏氏同冒顿曰:
两主不相困。
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
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
冒顿与王黄、赵利期,
而黄、利兵不来,
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
那天大雾,汉使人往来,匈奴不觉。
陈平请令强弩傅两矢,
外乡,从解角直出。
帝出围,欲驱。
太仆滕公固徐行。至平城,
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
汉亦罢兵归,令樊哙止定代地。
上至广武,赦刘敬,
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
吾皆已斩前使十辈矣。
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帝南过曲逆,
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
乃更封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
平从帝征伐,凡六出奇计,辄益封邑焉。
十二月,上还,过赵。
赵王敖执子婿礼甚卑,
王上箕倨慢骂之。
赵相贯高、赵午等皆怒,曰:吾王,孱王也!
乃说王曰:
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
今王事帝甚恭,而帝无礼。
请为王杀之!
张敖啮其指出血,
曰:君何言之误!先人亡国,赖帝得复,德流子孙。
秋豪皆帝力也。
愿君无需出口!
贯高、赵午等皆曰:乃吾等非也。
吾王长者,不倍德。
且吾等义不辱。
今帝辱我王,故欲杀之,何洿王为!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匈奴攻代。
代王喜弃国自归,
赦为郺阳侯。
辛卯,立皇子如意为代王。
春,二月,上至长安。
萧何治未央宫,
上见其壮丽,甚怒,
同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臣司马光曰:
王者以仁义为丽,道德为威,未闻其以宫室填服天下也。
天下未定,
当克己节用以趋民之急。
而顾以宫室为先,岂可谓之知所务哉!
昔禹卑宫室而桀为倾宫。
创业垂统之君,躬行节俭以示子孙,其末流犹入于淫靡,况示之以侈乎!
乃云“无令后世有以加”,岂不谬哉!
至于孝武,卒以宫室罢敝天下,未必不由酂侯启之也!】
上自栎阳徙都长安。
初置宗正官,以序九族。
夏,四月,帝行如洛阳。
百度搜索 资治通鉴之易迁慧 天涯 或 资治通鉴之易迁慧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