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第八代北京人蓝伯林 天涯 或 第八代北京人蓝伯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2001年7月16号爷爷在睡梦中走了,终年82岁。早晨奶奶让伯媛打电话叫120救护车,叫她爸快回来。母亲过去看时奶奶说:“我到你屋里去躺一会儿,你爹已经走了。昨天我怎么没想起来送他去医院。”母亲扶着奶奶到她房间里躺下,打电话让蓝伯林过来帮忙。120医生来了以后说爷爷已经去世,母亲请他们给送到医院暂存医生没有同意,叔叔打电话让殡仪馆来车送去暂存几天。18号父亲从柏林回来奔丧,爷爷遗体告别那天,在北京叔叔和姑姑都来了。石家庄姑姑老两口由表弟白鹤陪着过来,天津也来了几个代表,还来了不少爷爷教过学生。从殡仪馆回来奶奶在家里主持分家,把爷爷留下一些东西摆在北房东屋大桌子上。奶奶说:“你们奶奶楚氏去世以后,她和你们爷爷留下其他东西已经四家平分一次。这次就把银元分给你们,一家能分70几个。金条还剩一根你们去换成钞票3家平分。书籍和存款我先留着,外汇存款你们平分我不要,其他东西瓷器书画你们自己去平分我不管。”在爷爷留下遗物中给3个儿女每人一本故宫日历,父亲分到一本1934年故宫日历。封面写着中华民国二十三年,西历一九三四年,故宫日历,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出版。里面夹着一张已经发黄旧纸,上面是太爷爷手写毛笔小楷一段当年店家推销故宫日历广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明年,故宫日历。内容由夏商周秦铜鼎彝器,宋元明清名人字画。震烁世界惟故宫博物院足以当之,独霸天下惟故宫博物院有此资料。铜图纸印,活页翻转,印刷清晰,勿出其右,一面古物,一面日历。毋庸撕扯,可以保存,案头壁上,皆可适用,自北宋里,均极相宜。每组定价二元二角,外埠邮购加装匣寄费三角。外备厚黑玻璃座盘,外配白铜绞链装一种,每组定价二元七角。上海棋盘街泗泾路利利文艺公司启。打开看里面是每日一图,有历代书画也有瓷器青铜器等图片,年代久远纸已经发黄边缘有些破损。
爷爷留下100多本德文和法文俄文书籍,奶奶说他那些专业技术书籍早已经捐给学校图书馆,剩余都是些文学和历史哲学类书籍。孙辈人中只有蓝伯林兄妹和叔叔家妹妹伯媛能看懂,3个人协商结果伯媛拿走30多本俄文书,其余归蓝伯林还放在爷爷书柜里。父亲分到7幅书画作品,遗物中还有一张唐卡父亲不要给了蓝伯林,唐卡长度接近1米5。在唐卡背面右下方有:《义和永梵像馆》印章,还有民国21年西历1933年几个朱砂红字。太爷爷在日记中留下记录说,当年雍和宫大街上有《义和永》,《义和斋》,《聚兴厚》三家画唐卡作坊。他在三家店里各买了两幅唐卡,《义和永》是一家规模不大个体作坊,老板姓郭,一位自己作画民间画家。这些唐卡家里人藏起来躲过一劫,后来三奶奶拿走一幅,蓝家远亲拿走两幅,最后分到父亲手里只有这一幅。这幅画问过一些行家,他们说这是民国时期产品,价值不会太高。不过岳母看过后赞不绝口,说她太爷爷和爷爷曾在城里画过唐卡,可惜家存几幅唐卡毁于破四旧。这幅画使用矿物颜料能经久不退色,看到它就想起自己先人和家存旧物,要保存好这件宝物传给后代。
爷爷去世后骨灰盒暂存殡仪馆,父母让蓝伯林开车带他们进山去修坟。蓝伯林问:“修坟是什么人?”“村里1户石匠姓姬你叫他大叔就行,他给人刻墓碑加工简单石雕,附带也带着村里几个人给人修墓修房子。”星期6早饭后不到7点出门,先去老房子接三爷爷三奶奶和五叔家小弟弟伯恩,汽车再出城去门头沟。车过大峪之后进山,按照父亲所指道路开了一个多小时到一个山村。这里村庄不大却有一个教堂尖塔从很远处山路上就能看到,汽车进村停在一小块空地上,大家下车三爷爷在前面带路去三奶奶侄子家。路上母亲问:“三婶你家还有什么人?”“哥哥、弟弟和姐姐都没了,现在只有哥哥家侄子还在村里住。弟弟家两个侄子一个在煤矿,另一个搬到戒台寺山下新建小区里,村里房子空闲没人住。”在村里沿着小巷转两个弯,来到一处平房院门前。父亲说:“这房子新翻修了。”三爷爷说:“我出了一半钱,做个交换夏天我们可以过来住。”走到门前那里安了两个圆形门墩,一进门对面影壁上是一组琉璃瓦花卉。走进院子北屋里有个年轻人迎出来:“爷爷奶奶,大爷大妈你们来了,东屋已经收拾好,先到北屋来吧。”蓝伯林站在院子里四下看看,和小时候来不一样了。门窗全部更换,房顶没了杂草边上用瓦片,当中用石片。北房和东西房都是3间南房两间,那棵枣树还在,又新栽一棵核桃树。房子形式和城里四合院类似,只是当中院子窄一些。
在三奶奶侄子家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儿,一家三口出来蓝伯林开车去祖坟所在那个村。汽车沿山路爬上一个陡坡,父亲说:“村里现在住了蓝家一户,和咱们一样都是当年郡主二儿子后代,你叫他二爷爷。当年郡主老大后人大部分在天津,也有在广东居住,陈氏所生老三移民美国在国内没有后代。”汽车翻过两个山坡停在村外,一家三口下车在村里问了几个人,找到那位二爷居住院子。从外表看十分破旧,院墙已经塌掉不少门楼也没了,不过门前石头台阶是新更换。走进院子从北房里出来一对老年夫妻,父母过去叫二叔二婶,蓝伯林过去叫爷爷奶奶。四下看一下这个院子新近重修过,门窗新油漆院子当中地面铺了石板。那位二爷比父亲矮一点,但面容和父亲非常像。二奶奶是个瘦高个满头白发,戴一副玳瑁镜架老花镜,穿花裤子花上衣。二爷爷说:“公略大侄子快请进,我们是上星期5刚搬到这里。图个清静没有污染,每月你弟弟来一次接我们进城看病开药。”走进北房里面都是旧家具,父亲把带来礼物一盒糕点放在桌子上,母亲去帮忙沏茶。宾主落座后二爷爷说:“我儿子公云和房主卢史康签租房协议,租这个院子20年。他家早就搬到三家店镇,这房子空了十多年。”母亲问:“您房租一年多少钱?”“协议规定我出钱修房子,前5年没有房租从第6年开始交钱。2月签协议3月他们来修房,不大动只把房顶全翻修一遍,让它夏天别漏雨。窗户加一层玻璃重新油漆,门太破全部更换。台阶和院子里地面换新石板,过去院子里树让房主卖了。我们新栽花椒两棵,枣树核桃山里红一样一棵。喝杯茶我们去见老姬。”母亲问:“你们院墙啥时候修理?”“儿子说今年不修,明年春天雇村里人修院墙和门楼。”
喝完茶父亲说:“舒琳你陪婶子在家。我们去见老姬。”“我也一起去看看。”走出院子来到村中水泥路上,父亲问:“二叔你们为什么不买下这个房子?”“政策不允许,城里人不能下乡买房。村委会卢主任说这村每年都有人搬走,空房子逐年增加所以他们欢迎城里人来下乡救村。不能买租房相当于分期付款,等你退休也可以来租个院子夏天来避暑。这村人对得起蓝家没把蓝家祖坟平了保留至今不容易。不过现在有个麻烦事,**说坟地要收钱。我说自从祖爷爷买下这块地100多年,蓝家后人给村里人谋过福利,给村里人看病孩子上学都出过钱。过几天我儿子会和你联系,准备请蓝家后人里在政法大学当老师那位出面去和**商谈。”走进姬家院子主人一位中年男子正在院子里低着头加工一块石匾,看到客人他放下手里工具:“二叔大哥大嫂你们来了,这是外边修庙定做1个石匾。我水平有限干不了精细活,把儿子派到曲阳让他去学艺。大哥先进屋确定你要什么样子,然后上山划定地方,你有年头没来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国外很少回来。”蓝伯林看院子里堆着不少石片就问:“大叔你这些石片是干什么用?”“这是一个别墅工地定做房顶石片,过去洋人别墅房顶铺石片,现在这家别墅区也用这东西。这是他们定做下星期来取货,协议规定每一片都要量尺寸检查质量。这活很不好干,不过给钱不少。”
进姬家北房在沙发上坐下,姬大叔从一个书架上拿来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各种墓碑和墓地设计图:“按照老规矩,你们蓝家每一户不能超过1平米,你们选个样子。”父母选好样子交完钱母亲问:“姬师傅你说我爸妈墓搬到这里行不行?”“这个事情我不管,这是蓝家祖坟你娘家人放进来不合适。要是能在边上找块地方也许能行,这要问你老公我们只管收钱干活,如果你占地方多还要经过村委会和区土地局。”“占地不会超过1平米。”“那也要经村委会批准交钱才行。”姬大叔带上工具父亲走在前面去蓝家祖坟,出村后很快就走上山间小路。转过一个山头爬到高处,前边有一小片白皮松和柏树。蓝伯林第一次来这里,走进树林在一块墓碑前停下,父亲说:“伯林这就是老祖宗蓝俊刚和郡主还有陈氏童氏墓,咱们和二爷都是郡主小儿子,旁边那个墓蓝玉杰后代。”二爷说:“你们是蓝玉杰长子蓝如海之后,我是蓝玉杰二儿子蓝如波之后。第一代和第二代都只有一个人,第三代放在这里两个人。第四代有人葬在外地在这里还是两个人,从第五代开始这块平地用完,就放在后面山坡上了。”父亲从包里拿出香在郡主墓碑前石头香炉里点燃,让蓝伯林和他一起三鞠躬后说“姬师傅我们先上去把地方定下来。”离开这里有石头台阶上山坡,这里石头多土少,周围有一圈柏树。二爷用手一指:“当年蓝如海买下这块不能耕种石头山坡,在周围种松柏树作为标记,书琳你爸妈要来必须放在松柏树外面。”
在祖坟里找到太爷爷蓝国武和太奶奶楚氏墓,站在这里往高处看;上面已经修出一排排类似梯田平台,二爷说:“你爸应该放在你爷爷后面,这里还有地方,放在你二爷东边吧。”几个人上一层平台,定好位置姬大叔拿出工具在地上钉上木楔子做标记。准备在二太爷墓东边凿一个略小于1平米深30厘米墓穴,下面和周围铺一层石板。上面高出地面,先做成盖子可拆卸,给奶奶留个位置。事情办完姬大叔说:“大嫂你爸妈要来不能进篮家祖坟,我帮你在柏树外面找个地方,二叔你可以回去了。”二爷走后姬大叔带路上两层平台,向西去穿过松柏树林沿小路走到一片树林当中。“这是村里人死后埋葬地方之一,你可以在树底下修个墓。当然我说话不算数,你们要去找村委会,估计要收钱但肯定比去公墓便宜。”母亲把这周围仔细看了一遍,往下是个陡坡长满柞木和楸木,往上快到山顶了。“那我们下去到村委会问个价钱,我回去还要和我姐和我妈商量,等定下来我来交钱。”从山上下来姬大叔带路到村委会,值班老卢听母亲讲完回答:“大嫂咱实话实说,你爸妈要来只能修一个墓。假如你姐夫妻身后也想来可以和他们放在一起,也就是所谓家族墓。价格当然比公墓便宜,村里曾有人把自己亲戚身后放在村里坟地中。村委会收占地费1.8万元,家族墓3万元。你回去和你姐商量一下,记下我们这里电话咱们电话联系。”
从村委会出来姬大叔回自己家,母亲边走边给大姨打电话。回到二爷爷那个院子里,二奶奶说:“书琳帮我做饭你们吃过晚饭再走,我们这里太冷清今天热闹一下。”母亲让蓝伯林帮她做饭擀面条,她问二奶奶:“二叔平常都在村里干些什么?”“他科班出身唱戏没出名,后来到戏校当老师一直到退休。到这村里他挑了几个村里男孩子,教他们学唱马派,还给村里人唱了几次。这房里家具是我儿子把家里旧家具租车全运过来,家里换新家具。你什么时候退休”“明年退休,我们可以50退休,他说晚退休以后拿钱多我就选55岁退休。”“你家有地吗?”“没有,我一直在奶牛场。我爸妈一开始有地,后来年龄大没力气种地就退回去了。孩子小时候放在村里我妈给看着,上学以后我两头跑,学校放假时他们都回村里住。”“你辛苦了。”“不辛苦咱就这命,我小学文化嫁个大学生知足了。其实我户口本上一直都是不识字,到现在户口还和我妈在村里。”“为什么要放在村里?”“我姐夫和村委会几个头头都说户口放村里,以后拆迁能给一大笔钱。我们村早就说要拆迁上楼,你迁走户口受损失自己负责。”吃饭时候二爷爷拿出一瓶白酒:“大侄子来一杯,伯林你开车就别喝酒了。先祖把身后地方选在这里还真是有眼光,风景好林木茂盛没有什么拆迁运动打扰。你们啥时候也租个房子夏天过来住?”母亲回答:“现在要看孙子和外孙,等以后他退休再说。”“还有一样回去和你妈你二叔三叔商量一下,以前祖坟周围有围墙,经过100多年全倒了。我意思是把蓝家各门都找来大家集资重修围墙,各家平均分配费用。”“我明天早晨去机场回柏林,让书琳回去和他们商量一下。”一个星期后墓地修好,星期天早晨蓝伯林一家和叔叔家人一起开车进山,把爷爷骨灰盒放进去。
2002年春节过后舒岳华回娘家住,4月小康开始上村里一个私人开办幼儿园,岳母说她终于解放白天可以干其他事情了。时间不长为准备9月鹏美上小学,家里协商结果小康和他妈一起进城,舒岳华进城后抓紧跟奶奶学习,岳母搬到大舅哥家去住给鹏美做饭负责接送。6月母亲退休搬到城里来住,姥姥夏天一个人住在村里,7月份大姨和大姨父回村里住了三个月,秋天大姨父接她去大姨家过冬。此时大姨家已经拆迁上楼,大姨父在外面开卡车跑运输,大姨在家看孙子做饭。母亲说和叔叔一家商量之后奶奶跟着她吃饭,叔叔一家住楼房不常回来。母亲搬过来以后还是在农村那种打扮,头发盘起来穿一条花缅裆裤。不穿上衣露着上身,太阳晒得上身皮肤黝黑,她说在孩子和晚辈面前不怕看。奶奶说你真是发扬了蓝家传统,这样也好舒服凉快还做日光浴锻炼身体,我不行从没露过上身。母亲退休后有时间看小康,岳母说以后小家伙归奶奶管,我要去你大哥家看孩子。叔叔上班工厂不景气把厂房改成写字楼出租,工人们回家每月发一点生活费。叔叔自己做主拿出积蓄在香山门头村买了一个平房院,原房主早已搬走不在村里居住,房子也十分破旧。为这件事婶和叔叔大吵一场精神出现问题,母亲和奶奶都去劝架。后来叔叔把那处房子简单维修,提前内退后带着弟弟和弟妹在那里开了一个木雕作坊。由弟弟去工商局登记为个体户,起个字号为:香木斋,自己题字做一块牌匾挂在大门上方。
7月舒岳华找到新工作,去附近一家大医院当护士,在手术室上班。她上班不在家时候,小康跟着母亲和家里保姆索阿姨。蓝伯林和岳父平时还住在村里,每周5晚饭后开车把岳父送到大舅哥家去,再回城里自己家。星期天晚上把岳父接回自己家,或者星期1早晨直接送他到单位班车站。小康进城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奶奶说不用上幼儿园也要抓紧学习,跟着我学德语。不考试能说就行,你爸爸休息日过来继续教你法语。岳父问小康去你奶奶家好吗?“跟着奶奶去景山北海爬山,去河边挺好,就是小朋友少。”舒岳华对岳父说新单位给钱比过去多,就是病人太多忙不过来。我有护士证北京人家里有房子,怨不得同学去和领导一说就同意我来上班,他们那里特别缺有经验护士。上班后她对蓝伯林说在医院里手上不能抹红指甲,夏天不穿袜子时脚上还抹红指甲。8月叔叔家妹妹伯媛医学硕士毕业找到工作和舒岳华在同一家大医院上班,她回来问奶奶你能不能去我们医院出诊?“我刚休息不出诊,去你们医院路不远我可以坐公交车去。你们医院给什么报酬,我以什么名义去?”“那我让医务处领导来跟您谈一次。”时间不长医院医务处一位耿处长来家里见奶奶,一见面先敬礼:“邹老师我是当年医专毕业您的学生,后来转业地方因为学历不够改做行政工作。”奶奶和客人协商结果暂定3年,每星期去医院中医科出诊3个半天。医院按出诊天数付钱,在专家介绍里把她定为高年主任医师教授。每次出诊医院会派年轻医生或者实习学生,帮她使用计算机打印药方。奶奶说她很喜欢和这些孩子们接触,该把自己几十年行医经验传给年青人了。舒岳华上白班时,早晨跟奶奶一起坐公交车去医院。和母亲商议后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舒岳华用它送奶奶去医院。其他时间母亲用它去买菜,带小康外出。大姨进城看病到家里来看母亲,问你怎么不出去跳舞?母亲说家里四世同堂事情太多,她没时间去晨练唱歌跳舞。奶奶说科里常让她参加疑难病人会诊,60年行医经验还是有用处,要尽快传给你们三个女孩子。
2002年秋天母亲在家里穿上旧旗袍,奶奶很高兴说这些衣服你穿上真漂亮。母亲让舒岳华帮她把自己箱子里旧衣服整理一下,她说有些破衣服准备改成抹布。准备出几套出门穿毛料和真丝好衣服,平时在家还穿旧衣服。你妹妹伯荣不穿旧衣服,还老把她不喜欢衣服拿来让我穿。10月底母亲开始在家打绑腿,她说想试一试,外出参加重要活动时不打绑腿。奶奶对此很支持说是继承了蓝家传统,让舒岳华也试一下在家打绑腿,“奶奶等我30岁以后休息日可以在家试一下,把发型也改成和妈一样。”11月初婶因为精神不太正常被送进医院,3年后她出院胡同里老房子已经拆迁。展览路楼房伯媛一家住,她只能去门头村住。叔叔说如果只加工传统工艺品用底座,销路有限而且要用红木等贵重木料,材料十分难找价格也太贵。他通过同行介绍给做宫灯小工厂加工骨架,加工镜框画框小件木雕由798艺术区和香山代理商代销。有时候由代理商出图样,他们照图加工。叔叔说加工底座要按照客户产品尺寸样式单独设计,批量小还不好加工。一个嵌银丝底座要1个星期完工,现在有电动工具效率高多了,要在过去时间更长。他和弟弟经常开自家皮卡出去寻找材料,郊区山上麻梨木(一种可以做烟斗用树根),果园淘汰果树桃木。春天郊区一些公路两边树木修剪锯下树枝,山上修防火道和公路砍下不少松柏树。他们去把施工单位扔下不要树枝和木头树根经过挑选运回一部分,放在院子里风干后做原料用。为干活方便他们买了挖树根用工具,在院子里建了一个聚碳酸酯天棚。自己买机器生产木头珠子和手串,销路也不错。
2003年4月30号叔叔家妹妹伯媛结婚,妹夫屈星历湖北人比她大一岁在一家银行上班,叔叔把他家那处楼房给妹妹住。婚礼上母亲问叔叔他女婿家什么职业?回答说他家住县城,女婿父亲在中国电信上班,母亲在一家化工厂工作。他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不过户口没进来还在原籍。他还有个哥哥已经结婚有个女儿,住在湖北宜昌。婚宴按照南方人习惯晚上举行,伯媛穿一件她说叫定做实用型婚纱,红色高跟鞋。婚纱长度过膝盖但不到脚面,胸前有红黄绿三色绣花图案,她说这件婚纱结婚后还可以在家里作日常衣服穿。妹夫父母和哥哥一家从湖北过来参加婚礼,妹妹公公个子不高,婆婆比公公个子高。奶奶去参加婚礼说那小子娶我孙女占了大便宜,这下房子户口全解决了,母亲说您说话可要注意分寸,当着屈家人可别这么说。婚宴在湖北饭店举行,由男方出钱上的都是湖北风味菜。3月大姨父正式退休,到街道社保所去领退休金。年龄超过60不让他再开大货车,他把大货车卖掉买了一辆阿尔法罗密欧163,在黄村附近开黑车挣钱。五一母亲去看姥姥问你干这个不怕警察抓你?“我一个农民如今没地可种,咱还要找活干开黑车不愁客源,而且我们这原来村里人开黑车有好几十人。”大姨说“他愿意干我不阻拦省得家里争吵生气,还是你嫁的好慧眼识参赞。”“那我们长期分居好在哪里?”“那你去柏林找他住在一起。”“这倒可以试一试。”
回家后母亲就开始跟着奶奶学习德语,6月她办好了去德国长期居住手续,小康以后由索阿姨照看。6月底蓝伯林一家3口带上母亲去俄罗斯旅游,事先与旅行社说好,行程结束时母亲从圣彼得堡飞往柏林,不用买回程票。这次旅行先到莫斯科,然后去金环,再乘船经拉多加湖去圣彼得堡。导游特意组织大家夜间去涅瓦河边体会一次白夜,有几位老年人说这让他们回忆起年轻时看过苏联电影《白夜》很满意。临回国前一天蓝伯林一个人把母亲送到机场,让她乘汉莎公司航班去柏林。下午母亲来电话,父亲到机场迎接她感觉很好,你爸在国外这么多年,我第一次享受出国跟他在一起待遇,现在要赶紧继续学习德语。回国飞机上小康问奶奶为什么不回家?蓝伯林回答:“她去德国柏林找你爷爷。”过了几天母亲来电话,住在外交官公寓里。每天和父亲一起去上班,帮厨师做饭干一些杂活。三个月后来电话说已经适应这里环境,有时候帮忙接待在德国中国留学生。
2004年2月底母亲从德国回来,3月妹妹伯荣结婚。妹夫裘振寰祖籍河南,两个人在西四环边上贷款买了一个3居室楼房。结婚前母亲把太奶奶那个旧皮箱拿出来,让兄妹二人把里面东西分了。蓝伯林拿走旧座钟少分几件,妹妹多拿几件。镀金座钟和旧皮箱拿回家妻子问拿回这东西干什么?“这你可不知道,太奶奶那个时代还没有酸洗注胶这类造假工艺。她留下这30多件玉坠、象牙牌、手串、手镯等有和田玉,蓝田玉,翡翠,红木黄花梨目前价格都不便宜,你看这个翡翠做成寿星价格在万元以上。所以这些东西不能给小康当玩具,我也不会卖出去换钱。玉坠你可以挑一个配根带子戴上,其余先存起来。”岳父问:“这个座钟是你家祖传?”“我妈说这是太奶奶楚氏她娘结婚时娘家陪嫁,后来楚氏带到我家。我奶奶说小康是蓝家传人,这件东西就应该给他。”岳母说:“这东西不错,一百多年还能走,放在家里能提高咱家威望。”婚宴上裘家来人不多,他几个留在北京大学同学也来参加婚宴。裘振寰爷爷那一代人解放初期到东北参加煤矿建设在双鸭山落户。他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在中关村漂泊3年进入一家大型企业,他父母在北京郊区顺义买房搬过来住。父亲开一家小饭馆,母亲在机场旁边一家外资物流公司干活,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二人结婚前蓝伯林夫妻开车送母亲去顺义和裘家人见面,裘家住在县城西北部一个小区里,二楼三居室。一见面老裘说我儿子娶你闺女沾了大光,房子户口都有了。我爹在煤矿干到退休已经没了,我妈去牡丹江我弟弟家。我在煤矿下井30年,离开后干个体户。我们准备过几年60岁以后回河南原籍,现在已经在县城买好房子,找亲戚帮忙户口也迁回原籍。这个房子以后给老二,小饭馆他要愿意经营就留着,不想干卖掉我们也没有其他遗产可分配了。母亲和他们谈完结婚安排后,到裘家小饭馆吃午饭。回去路上母亲说你爸肯定对这个亲家不满意,只要他们自己合适就行。
4月叔叔家妹妹伯媛生个男孩儿,起名字叫:屈际航。她婆婆从湖北过来住在她家,帮忙照看孩子。5月姥姥家那个村要拆迁改成开发区,妻子舒岳华开车带母亲回去先把姥姥送到大姨家,再去办各种手续。星期天和母亲一起回去与拆迁办商谈,最后达成协议给两个3居室,外加部分补偿款。为了减少日后遗产继承麻烦,把妹妹一家叫回来去选房子。在开发商提供房源里选了一个黄村西北方向小区,这里距离永定河不远,现房可以马上去看房,离大姨家也不远。开车去那里看过后一家人经协商选了同一个塔楼6层东南、西南方向各一套房子,母亲把两套房子分别落在蓝伯林和妹妹伯荣名下。哥哥在东妹妹在西,补偿款给大姨。她家早已拆迁上楼。大姨父嫌钱少母亲和父亲商议后又给他们一笔钱,就算姥姥家遗产分割完毕。去拆迁办签完协议找搬家公司马上把姥姥家东西搬走临时放到舒家房子里,一些破家具扔了不要,房子钥匙交给拆迁办。葡萄架和物业协商先移到楼下空地上,结果这一移栽葡萄藤死掉不少,结葡萄也减少许多。母亲说以后葡萄肯定会让楼下小孩儿们全吃掉,只要葡萄藤还在就是个纪念品。父亲还在国外母亲要照顾奶奶和小康没时间去管装修,蓝伯林和妹妹两口子商量后,利用星期天时间一起去跑家居市场确定装修方案。因为房子暂时不住决定简单装修,和装修公司签完协议后7月中旬开始施工。蓝伯林和妹夫裘振寰轮流晚上去工地查看施工情况,有时候母亲白天过去看看。8月父亲退休从柏林回来后由他去工地监督,完工后十一父母把部分东西搬到西边一套房子里去,平时住在城里偶尔去看一次。秋天小康开始上小学,蓝伯林告诉他蓝家三代人都是这所学校学生。小康上学后舒岳华每天接送孩子帮母亲做饭做家务休息日回娘家,母亲对她很满意。
百度搜索 第八代北京人蓝伯林 天涯 或 第八代北京人蓝伯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