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第八代北京人蓝伯林 天涯 或 第八代北京人蓝伯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897年蓝新荣在**中学毕业,回来后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当翻译。头一个任务是跟着其他前辈翻译一起到颐和园门外,总署大臣办公处当翻译(这处院子现在还有)。晚上在衙门院子里有宿舍,早饭自己在外面买。午饭晚饭给太后和皇帝做饭厨房会派人给送来,有时候从侧门进御膳房院子和园内太监在一起吃饭。总署大臣宗大人来自户部,城里城外两头跑,在这里时每天都要接见外国使臣进行各种政务谈判。他说小伙子你爹是户部精通洋文新派官员之一,提升他去大清邮政等于升为侍郎,你放弃功名吃洋饭精神可嘉。蓝新荣先跟着一位从美国回来尤师傅给总署大臣宗大人当翻译,先由他翻译尤师傅给补充。在学校时感觉成绩不错,给总署大臣当翻译才感觉实在差的太远。宗大人还给他指定一位侯师傅,让跟着他学德语。为提高水平完成学习任务,每天工作结束晚饭后蓝新荣都在住宿房间里抓紧时间看资料看书学习。总署大臣陪外国使臣进颐和园觐见光绪皇帝时,他跟着尤师傅一起进去,首次见到光绪皇帝和多位王公大臣。他在日记里说头一次见皇帝很紧张,等见面时感觉他并不像舞台上那些帝王那样威严,说话有些底气不足。那些王公大臣们多数都傲气十足,根本不理睬他这个新来年轻人。个别几位见他跟在总署大臣后面,过来问你叫什么名字,什么功名哪个学校毕业。拍拍他肩膀说年轻人你没走科举之路也许对了,科举迟早要取消,不过你要学东西还很多呀。刚参加工作资历浅,师傅们经常让他跑腿送文件,也就认识了皇帝身边几位小太监。给参观颐和园洋人当翻译让他首次进园游览,那感觉实在是太震撼了。跟着尤师傅带洋人去几次光绪皇帝办公御书房,洋人坐着他和师傅站在旁边翻译。从皇帝与洋人谈话内容看,他对外部世界了解还是比自己要多。一次早饭后赶上总署大臣高兴,他说小蓝子今天我带你去大戏楼看一回戏。到那里可以见到太后太妃,还有皇帝皇后和妃子。记住进去跟着我走,没有人问不许说话不许出声。你去了只能站在边上走廊里,有公公问就说是我跟班。记着公公不论大小见了都要行礼陪笑脸,否则没有好下场。在他留下日记里没有说看得是哪一出戏,只说来的都是名角唱功非常好。进去后大臣有座位,他只能站在后边看戏。头一回见到太后和皇后妃子,皇后真不如妃子漂亮。旁边有人低声告诉他来看戏几位王公大臣姓名,还指给他哪位是久闻其名李莲英,哪几位是宫里其他总管。看完戏出来总署大臣宗大人说:“小蓝子你要学习东西实在太多,比起我年轻时读书辛苦你在**上学应该算很轻松。工作一段时间后,也许你将来该去外国读个大学,你家里应该不愁学费钱。”在颐和园外面那个院子里住到秋天太后和皇帝回宫,蓝新荣跟着上级一起回城上班。
回到家里童氏问你出去住在颐和园门外都长了什么见识?“太奶奶见的人太多了,进园见过皇帝太后和皇后妃子,去过几次皇帝御书房。各位王爷和各部尚书侍郎都见过了,不过那些人多数都很傲气,不理睬我这个小官。”“你才多大哪能让那些王公大臣对你另眼相看,你太爷爷说圆明园被烧之前他进去见过一次道光皇帝。如今你能进颐和园办理公务,还去过御书房算的上光宗耀祖了。你们衙门大人对你都有些什么要求?”“宗大人让我跟着侯师傅学习德语。”“学完有什么用处?”“他说可以在衙门里当翻译,还让我去德国奥地利留学。”“天津你大伯去过英国,到你应该换个地方,你娘不是让你先结婚吗?”“结婚以后也可以出国留学。”“带着你媳妇去?”“一个小脚女人出国丢人现眼,她不能去。”年底蓝如海去天津出差,让儿子请假跟他去天津和大爷爷家人见个面,顺便拜访严复先生请他给蓝新荣上一课。蓝新荣日记里说严先生白天事情太多,他们父子是晚饭后去拜访严先生。严先生家已经安了电灯,和父亲商量了维新前景。严先生还给蓝新荣讲了一个多时辰,给他上了一课,最后严先生说:“目前大清局势和百年前法国大革命前相似,据我看暴力冲突不可避免,就不知谁会是牺牲者。”从严家出来蓝新荣问:“爹你是强学会会员吗?”“从一开始就参加了,每个有良心人都不会对割地赔款无动于衷。问题是朝廷守旧派拒绝任何改变,不修铁路不改革弊政国家就没有希望。”
1898年3月蓝新荣和高氏结婚,高氏比丈夫大一岁小脚女人,高家是粮商在北京城里开设3家粮店和一个面粉加工厂,使用进口磨面机。家史里记载蓝新荣对家里定下这门亲事并不满意嫌她长得不好看,不过高氏结婚前就把脚放了而且脾气好。婚后她很长时间里都赶时髦,服装打扮非常漂亮,也确实做到了出嫁从夫,以后几十年里没发生过大矛盾。4月初蓝如海带儿子去见一次康有为,蓝新荣日记里说他和康先生用广东话交流。蓝如海提出不可操之过急,科举一定要废除但要给读书人新出路。我爷爷曾经试过书院毕业授学士代替举人,后来被守旧派取消。我感觉这是一条可行之路,书院有条件改为大学,用它来代替举人考试。康先生你是如今圣贤,你不在乎去哪里找吃饭地方。可那些衙门里多余人员怎么办?裁撤意味着要饿死,不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必然极力反对维新。康先生听完后没有正面回答,离开后蓝新荣问父亲怎么看康先生?他当然是如今名声最大圣贤,只是他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5月蓝新荣再次跟着各位师傅一起到颐和园门外,总署大臣办公处当翻译,平时住在那里不回家。光绪皇帝召见康梁和一些广东人时,总署大臣让他进园去给皇帝当翻译,把广东话翻译成普通话。蓝新荣日记里说又进了几次御书房,见到了皇后和妃子,还有两位太妃。戊戌变法开始后蓝新荣感觉深受鼓舞,回到家里爷爷反倒不那么乐观。他说如此之多任务如何完成?没有给那些人找条出路必然会引起激烈抵制。变法维新失败后蓝如海在家里说大清已经无法挽救,自己把出路堵死了。9月底苏氏去世,终年60岁。1899年4月太爷爷蓝国武出生,他出生后蓝如海请人在院子里给全家人一起照相。这是蓝家相册里第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从童氏到刚满月太爷爷5代人,老照片经计算机处理后可以看清先祖相貌和衣着。8月太爷爷叔叔蓝新励去**上高中,年底童氏去世终年87岁,虽然她没给蓝家生孩子但她在蓝家40多年。郡主去世后晚辈们一直都精心照顾她,她也遵守丈夫遗言很少出门不过问外边事情。
义和团在山东河北迅猛发展之后,蓝如海上书提出对他们不能姑息,还提出为避免出问题,北京直隶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在押犯人都要立刻全部流放边疆,腾空监狱用于关押新犯人。1900年6月初义和团进城后,三世祖蓝如海预计形势要大乱家里只留下他和长子新荣,和女儿已经定好婆家林家见面协商后,马上举行婚宴把女儿新天嫁过去。女儿和女婿离开城区到延庆亲戚家避难,家里其他人乘雇来马车带上贵重物品去门头沟山区躲避,在祖坟附近村里租房暂住。毛毯毛料衣服书籍等一些东西送到香山那个院子,让高家人住在那里。义和团进城后马上开始烧教堂,6月16日发生前门大火。由于内城局势混乱,蓝新荣不敢去衙门上班。听到八国联军向北京进发消息后,蓝如海带着儿子新荣,还有西院蓝家几个人装扮成义和团步行出城,过卢沟桥到房山一个山村去避难。9月初二世祖蓝玉杰在门头沟山村里去世,终年65岁,由孙媳高氏做主在附近买树做棺材,把他送进祖坟和苏氏放在一起。10月初高氏带着婆婆孩子回城里,蓝如海他们也从房山回来。蓝家人因为吃洋饭平日穿洋服,两处院子都遭到破坏财物被盗走。家中瓷器碗盘被褥衣服铁锅全被人拿走,家具拿走一部分。院子里三棵树被砍掉烧火,留下不少垃圾和灰烬。有关系比较好邻居说你家先是义和团撞开大门进去住,他们跑了换成洋鬼子。洋鬼子走了以后附近乞丐和穷人进去拿东西。回家后头一件事情是买铁锅和饭碗好做饭,赶紧找人修房子买煤准备过冬,清理被毁坏物品。买布买棉花做被褥做衣服,买新家具修理损坏家具。把树根刨出来烧火,明年春天再种新树。如波开办小工厂远离市区,没有受到破坏。高家人把存在香山东西送回来,洋鬼子在香山再次放火烧庙,但没有进村烧杀。蓝如海说这3年每年都有长辈去世蓝家走了背运,到庙里去烧香请和尚念经超度去世长辈。
回家后蓝如海问儿子蓝新荣有何打算?“朝廷举措失当,洋人要修铁路你就让他们去修,修完铁路他们又拿不走还是中国得利。这下可好又要赔款割地,我可不想让后人说我对这些事有责任,只能把官差辞了去学校当老师。”“咱家生活还过得去,你就出去另找工作吧。现在局势稳定了,你跟我到香山你大姑奶奶家去看看。还有你德语学得如何?”“能看书,和德国人奥地利人打过交道。”“一定要继续学好不能放弃。”家史中说父子二人乘马车去香山找到承虹家居住房子,里边是一户伯家亲戚。他们说承虹跟着儿孙在八国联军来之前回河套去避难,短期内不会回来。很快承虹来信,身体不好不能走远路只好先住在河套不回来。1903年秋天承虹死在河套家中,终年70岁。父子二人去通县看望梅杰一家,她家临街店铺被烧毁临时搭个席棚卖货。梅杰对侄子和侄孙说:“到家里来吃顿饭吧,家里房子和作坊没有被烧,新荣来了就去看看我家怎么做果脯和秋梨膏。”如海问:“二姑你们前一段如何躲避的?”“到密云巨各庄住在你姑父亲戚家里,你姑父着急上火一下子没了,埋在他家祖坟里,家里由你大哥永闻当家。我能挺得住,这不60多岁还站柜台卖货,你大姑情况如何?”“我们去过她家,她带着儿孙回河套草原,说是短时间不会回来。”
梅杰大儿子永闻带客人参观了他家作坊后问:“兄弟你说我家以后做什么能把生意变大?”如海回答:“要我看就生产西药,”“那东西好生产吗?”“这次一闹国家遭大难,但是也没人再敢阻拦洋人开医院行医,这就是一个机会。让你儿子去海外学习西药生产技术,或者和别人合作设厂。西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人使用,中国人这么多,只要你药效好不愁卖不出去。”午饭出去吃饭,饭后父子二人赶马车回家。很快新荣找了一个在教会中学教英语和数学工作,开始他教师生涯。10底月伯彦其格由孙子陪着到家里来探望,他说孙子在北京衙门里上班,以后重孙要在北京上学必须回来住。他家几个月没人住不知是被团民还是洋鬼子砸开房门盗走不少财物,回家也是先修房子。我家里钱存钱庄没有损失,只是你大姑身体太差卧床不起不能坐车回来,我们每月给她寄一次药,明年春天我回去看她。年底天津蓝承杰孙子蓝新洋来北京探望,如海问你家是怎么躲过这场大灾?“6月八国联军开始攻大沽口之后我们就收拾东西逃离天津,往南去走不通我们赶马车向北,逃到山海关租房居住。我爹不敢说他是西医,我们找不到事情做,后来就去盖房子工地干活。很快盖房子工地也全部停工,那些洋人都跑了。我们没有事情可做还要交房租,没办法逃到唐山我爹在那里开诊所行医。11月底全家搬回天津,我爹上班医院和学校都重新开张。我爷爷有时候在家里教别人家孩子英语,他说不收钱只是想有点事情做。”
1901年4月太爷爷弟弟国航出生,院子里种上一棵枣树一棵核桃树。1902年夏天太爷爷叔叔蓝新励高中毕业从**回来探家一次,在家里住了10天就去英国读大学,按照家里要求他上了一所工科大学。1903年5月伯彦其格由他侄子护送,跟随往他老家送货骆驼队回河套去探望妻子承虹。6月太爷爷妹妹国绵出生,在她出生前半个月蓝新荣已经乘火车经沙俄去奥地利维也纳上大学。出国之前蓝新荣和父亲商量,中国最需要发展工商业,那就去读经济学。1904年初大学放寒假时蓝新荣到奥地利外交部实习当文字翻译,以后学校放假时去工厂干活挣生活费。4月初蓝如海调到户部银行筹建处,11月蓝承杰在天津去世,终年71岁。他的儿女协商后把他葬在天津北郊,1964年那块地方被一个工厂占用,他的后人把他和妻子雷氏棺木迁移到蓟县一处公墓里。暑假蓝新荣到一家大工厂打工,工资不高主要是想了解他们如何经营企业。10月承虹小儿子从欧洲回国到外务部上班,他父亲伯彦其格由堂弟家侄子送回北京住在钱粮胡同。1905年户部银行正式开张,蓝如海调任北京分行经理。在他留下日记里说银行刚开张时面临多重势力围剿,既有外国银行也有国内各种传统钱庄票号等都把这家刚开张银行当做对手。大清能交给银行资金很少他这个分行经理每日穷于应付。为了让银行能正常运转,他通过朋友帮忙找来外国银行规章制度翻译过来。从外资银行和钱庄票号挖来一些人作为业务骨干,招聘一批有文化年轻人,亲自给他们上课进行培训。经过3个月每天在银行加班加点筹备,北京分行各项业务终于走上正轨,1906年年底结算有少量盈利。
1906年夏天蓝新励在英国大学毕业,没有马上回国而是进了一家机床公司上班。9月太爷爷开始在花市一所小学上学,以后弟弟妹妹也在这所小学上学。太爷爷回忆文章里说当年学校男女分班,女学生数量不多,因为交不起学费学生里穷人家孩子很少。学校课程新旧都有,成绩不好老师就拿竹板打手心。学校附近有不少卖绢花店铺,班里有位同学段兴礼喜欢去那些店铺里画绢花,后来成为工笔画家。书包是奶奶程氏买厚布自己手工缝制,一开始去上学要母亲早晨去送,放学自己走回来,以后就和同学一起走。1907年蓝新荣在维也纳大学毕业,考上研究生继续学习。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大清银行,蓝如海改任银行理事。1909年蓝新荣硕士毕业,到斯柯达公司火车头工厂工作,后来这家工厂属于捷克。到新工厂工作后他开始按月给家里寄钱,给高氏写信说很惭愧几年花家里钱没挣钱。
1910年4月蓝新励回国,北京没有机床厂,他到广安门外一家五金厂当工程师。偶尔也帮他叔叔如波设计产品,不过他嫌叔叔家工厂太远,不愿到他那里去上班。回国后他用笔名在**和上海英文报纸上发表评论文章,提出在目前形势下唯一能让大清延续下去办法是君主立宪。他感觉中国要富强首先要改进教育,业余时间翻译英美教育理论书籍和中小学教材,拿到琉璃厂去找书商自费出版。教育理论书籍销量不大,他又改翻译儿童读物,这种书销量大让他有了收入。辛亥革命爆发后工厂容老板问他时局怎么看?“我一向反对发动内战武力推翻朝廷,但是你朝廷也要放权实行君主立宪。朝中那些大笨蛋没干一件让百姓满意事情,还死不放权丧失最后妥协机会,今后恐怕内战不可避免。”“先生何出此言?”“有光绪皇帝在没人敢发动内战扩张自己地盘,可现在皇帝是个毛孩子。假如当年那个大阿哥即位,至少他是个成年人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局势。如今摄政王是个废物笨蛋,只会把事情搞糟。”9月伯彦其格病重蓝如海前去探望,他说我已经没几天活头,把北京家里财产分成3份3个儿女均分。土地和城里房子归小儿子,香山房子给外孙,让他来北京居住找活干。几天后伯彦其格去世终年80岁,他小儿子把棺木送回老家祖坟与承虹放在一起。
1912年大清银行改名中国银行,蓝如海继续在银行任职。7月蓝新励29岁才结婚,新娘22岁是山东人娘家姓刘。她家在北京开办一家皮革加工厂,同时也生产皮鞋,还开办3家鞋店。新娘初中毕业后曾在娘家开办鞋店里管帐,这在当时已经是晚婚典型了。两个人结婚时女方陪嫁是象来街一个小院(今天新华社西边),北房5间南房4间。9月太爷爷开始上中学,学校离家不远在崇文门内,是一所由美国人开办教会学校今天还有。学校很多课程都用英语讲授,还有神父给上神学课。家史里说太爷爷并不喜欢神学课,但是英语教学让他终身受用,后来和英国人美国人打交道,看英文资料都不存在问题。中学6年他成绩始终在全年级前20名里,毕业后通过考试进入邮局,在前门附近一个邮政支局上班。1913年5月蓝新励大女儿国敏出生,女儿出生后刘氏不再出去上班。年底蓝新荣从奥地利回国,到一所大学商学院任教。回国后他开始给3个孩子上德语课,以后太爷爷出国留学和他弟弟上军校跟德国顾问打交道都用上了德语。太爷爷妹妹国绵结婚后没有工作,把德语荒废了。
1914年3月蓝如海通过关系把小儿子新励调入财政部印刷局(清末建立专门负责印刷纸币企业今天还在),工作是参加研制印刷纸币专用设备。纸币印刷机必须比外面能买到印刷机在技术上有领先之处,才能减少造假行为。到印刷局上班后工作任务比以前繁重,经常需要加班,但是工资也比过去翻倍。1915年6月刘氏生儿子国相,1917年生小女儿国春。蓝新励从英国回来后每年圣诞节都去教堂,刘氏对此很不高兴但也不阻止丈夫去教堂。女儿出嫁后刘家每年年底企业分红时,也会分给刘氏一份。有时候比女婿一年工资还要多,所以蓝新励在家里一直都要听刘氏指挥。刘氏没有裹脚喜欢穿高跟皮鞋,服装也是不断赶时髦。爷爷回忆说回国后第一次和二奶奶见面她是真丝绣花旗袍高跟皮鞋,比自己亲娘汪氏还漂亮,和自己奶奶高氏小脚老太太形成鲜明对照。
1916年蓝国航初中毕业后不想继续上教会学校,到保定进入保定军校学习,1918年毕业分配到段祺瑞手下炮兵部队授少尉军衔。在参加过几次军阀大战后他对内战感到厌倦,1921年春天他离开军队去法国军校学习。1918年3月太爷爷蓝国武和汪氏结婚,家史中说两个人是自己认识。汪家是满族人其父曾是4品武官,因在甲午战争中随长官从平壤溃退到安东(今丹东),被皇帝下令革职送外蒙戴罪立功。汪氏1900年出生在外蒙达尔汗,母亲是她爹到外蒙后娶的哈萨克族小老婆,她上面有1个哥哥。岳父前妻生过1个儿子就是汪氏大哥,1913年她爹带着小老婆和两个孩子回北京,1917年她大哥生母病逝。汪氏她娘刚到北京时不会说汉语,只会说蒙古语和哈萨克语。对这门亲事她爹一开始坚决反对,后来因生活困难收下蓝家一笔彩礼钱后同意两个人成亲。汪氏没有裹脚,没上过学但是在家里跟着哥哥和衙门里蒙古人学过文化会蒙文蒙语,结婚后跟着丈夫继续学习文化。结婚时还买了一台从美国进口盛家缝纫机,汪氏很快就学会用它做衣服。1919年3月5号爷爷蓝庆平出生,秋天太爷爷开始在业余时间去出国留学补习学校进修德语。太爷爷妹妹国绵初中毕业,她不想继续上学就到铁路当了一名售票员。
1918年春天一次段祺瑞召见蓝如海等银行主管,问他们有没有办法给他搞来钱,蓝如海拿出事先准备好一张清单请段祺瑞过目。“这是你维持军队和**开支最低数目,各省都不愿意向中央交钱,银行也没有办法。如果说有什么补救办法,那只有一条就是以退为进。”“什么叫以退为进?”“阁下中央**只是个空架子,您只有退出北京去占领地方。例如把你手下军队开到绥远、新疆、甘肃、外蒙、青海等边远省份,占领这些地方您就几乎控制了半个中国。首先你有了地盘财政有了来源,其次您要高调宣布不参加内战,在道德上就占据了上风。占领西北之后您首要任务是收回巴尔喀什湖以东和斋桑泊一带国土,给张作霖将一军让他去收回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土地。这样您在全国人民面前就是千古功臣,还怕以后国会不选你为总统?”“收回西部失地会不会和俄国发生战争?”“俄国内战还没有停止,假如你再冒点险部队沿额尔齐斯河而下,占领额尔齐斯河往东到大海全部土地,给张作霖些甜头,黑龙江以北库页岛等地都归他,以后国会自然会选你为总统。还有请德国军官当顾问帮您整顿军队,请他们帮你建立空军,在西北地区修筑铁路建立军事工业。办好军校培养年轻军官,设立新银行解决开支问题。”“这些方案过分冒险,让我考虑一下。”“我想不必多考虑,不再参与东部内战你在全国人民面前就竖起了道德高尚旗帜,其次要成立一个党派,汉满蒙回藏5族共和就叫民族团结党。”“看样子该请你当党主席,你们先下去吧。”事后蓝如海对儿子说段祺瑞不想放弃内战和北京,过高估计自己实力,失去一次改变历史名垂千古机会。
1920年5月蓝如海从银行正式退休,7月初太爷爷离开家到天津乘船去德国留学。当时和太爷爷一起出国还有蓝家远亲中一位比太爷爷小两岁,和他同辈堂弟蓝国升。汪氏二哥随军出征,1920年底在外蒙与苏联红军作战中阵亡,留下1个儿子。第二年秋天他媳妇改嫁,把孩子交给汪氏大哥抚养。1921年2月二爷爷蓝庆安出生,11月蓝如海夫人程氏去世,终年64岁。1922年春天军阀混战中蓝家在涿县造纸厂被军阀队伍放火烧毁,事后蓝如海带大儿子新荣坐火车赶过去处理善后事宜。和其他股东商量后工厂地皮卖出,工厂剩余设备清理维修后也全部卖出,账目结清后几家一分散伙。回北京后蓝如海一想到家传这么多年产业被军阀烧毁就生气,大儿媳高氏劝他去和朋友见面,继续投资办厂。他让小儿子蓝新励去和几家企业商谈参股事宜,7月和北京一家造纸企业达成协议,蓝家出资给企业从瑞典购买新设备。占企业股份25%,蓝新荣当上副经理参加企业经营。这家工厂解放后被**改成国企,以后迁到郊区进入新世纪后仍然在继续生产。夏天蓝国航从法国军校毕业回国没回北京,一个人去广州投奔国民党。改用母亲娘家姓,改叫高志真。在广州他晋升少校军衔,娶广东女子左氏为妻。1924年他第一个儿子庆广出生,以后到黄埔军校任教。
到广东后他开始翻译法语德语军事理论和军事科技书籍,在书店里十分畅销收入不少。1926年小儿子庆军出生,1928年初开始给德国顾问当翻译,7月女儿庆音出生,1929年晋升少将军衔。蓝国航从广州给家里人来信,说他对上军校从不后悔,中国需要一支强大军队,到军校任教是因为不想去前线打内战。大儿子出生后他给父母寄来全家合影,蓝新荣看后添个孙子是好事,可小儿媳小脚女人老派村姑打扮,还是个广东农村妇女很不高兴。他马上写信问为什么找个小脚女人?蓝国航回信说小脚也挺好看,结婚后她已经放脚,跟着他学习北方话和认字。还说他遵守祖训不贪污受贿,在广州花钱买房子以后家里生活并不富裕。他准备拿钱去**股市投资挣钱养家。给德国顾问当翻译刚开始还要带着字典,有些词翻译起来不知如何用汉字来表示,只好自造新词。一年后他德语有了很大提高,跟着德国顾问参与了蒋介石各项重大军事行动策划与实施,也学到了很多军校里学不到内容。
太爷爷1924年大学毕业后没有回国,经同学家人帮忙到比利时一家武器工厂列日FN赫斯塔尔国家兵工厂上班。在他留下日记里说到这里工作一个是为学习技术,以后回国为抵御外侮生产武器。其次是工资比国内高不少,他要把其中一部分寄回国内做夫人孩子生活费。在校学习时就考虑到德国当时经济不景气工作不好找,特地选修了法语课程。堂弟蓝国升到德国一家大型化工企业上班,1928年回国到天津工作。1924年5月太爷爷妹妹国绵结婚,女婿邵德仁曾在法国留学,1923年回国后到**机关工作。他家是江苏苏州人,公公曾是进士清朝当过知县知府,辛亥革命后当过国会议员**机关次长。北洋**倒台后邵德仁离开**机关,到一所大学教法语和法律,业余时间也当兼职律师。1925年3月太奶奶汪氏带着两个儿子从天津坐船去比利时,到达时已经是5月9号。临走前她回一次娘家给他们一些钱,告诉他们出国后不会给他们寄钱。妻儿到达后太爷爷在列日城区边缘租了一个相当于3居室楼房,房子位于4层是1921年新建。爷爷说房主是个没落贵族,一战中曾上战场中校军衔。他家这所楼房在德军进攻列日时被炸毁,战后重建用于出租。他还有一家小工厂生产电动机和开关,在农村有上千亩土地。1926年4月姑奶奶蓝庆香在比利时出生,9月爷爷开始在当地上小学。1928年6月三爷爷蓝庆利出生,9月二爷爷蓝庆安也开始在当地上小学。两个人在学校学法文,回家学习汉字。1931年2月太爷爷带着全家回国,先到广州停留几天和弟弟一家见面,再坐船到天津,和住在天津蓝家人见面。最后坐火车回家,到北京已经是3月底。在蓝家相册里保留有这两次见面家里人合影照片,还有当时广州天津风景照片。
百度搜索 第八代北京人蓝伯林 天涯 或 第八代北京人蓝伯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