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青春拾忆录 天涯 或 青春拾忆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做“人”做“仁”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做“人”看似容易,但是想要真的成为“仁”就不那么容易了!
对于现在这个非常混乱的世界里,扪心自问道:到底存有多少人呢?
现在的人都是只顾及自己,从不考虑别人。那么他们或许就不是‘人’了么?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但是对于那些不太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给予严厉的否认么?对待那些人我们就要用不同于对待常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么?并非如此,正是因为那些人的悲观和不信任我们就更应该好好的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本该和谐的世界变得如此黑暗,不存有信任空间呢?
一些处理事情的道理每个人都会懂,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的出于为别人考虑的角度来对待这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呢?对此,我的态度是又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很矛盾……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说的意思是:做事情不要贪快,不要贪小的利益。想要速度就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不会做成大事。
这是告诉了我们做事的道理!
那么接着就来讲一讲做人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常被人们看成是伦理消极的选择,其实不然。因为他似乎只是强调人“不要做什么。”实际上,它暗含着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伦理原则:“己所欲,施于人。”孔子明确的把这种意思,表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想要站的住,就要使别人站的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在孔子时代,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侍君上;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个期望来服侍父亲;自己对弟弟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侍兄长;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对待朋友。到了我们这个时代这一原则可以浅显的理解为:自己期望幸福,所以使别人幸福;自己期望顺利,所以使别人顺利;自己期望得到尊敬,所以要尊重别人……
这样看来,实践仁一点都不玄妙,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所以就每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他不具备仁德,而是他丧失了追求仁德的愿望!
寒阳通过古人的驯戒懂得了一些仁的道理,那么你们呢?
百度搜索 青春拾忆录 天涯 或 青春拾忆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