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我的第二帝国 天涯 或 我的第二帝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用法律更新人们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消除封建残余,保证人的尊严,促进经济繁荣,以稳定联邦形式统一欧洲。——拿破仑
威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手中正握着一杯早已盛满茶水的茶杯,他整个人都在原地发着呆,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
原来,在二十分钟前,威廉费尽心思跟俾斯麦说了一大堆真话,用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思维像个老师一样对俾斯麦讲解着。但遗憾的是,这个“学生”跟威廉的思路格格不入,坚持顽固不化,并且还正面用语言羞辱了威廉一番,留下几句冰冷的话后便匆匆离开。
这下子,威廉总算明白历史上威廉二世为什么那么讨厌俾斯麦了,威廉现在也是亲自体会到了。
“顽固”“傲慢”“思想落后”……
威廉想了好久,最后一拍桌子,点了点头,下定了决心——“踢掉俾斯麦”
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也是一个不简单的决定。
威廉虽然身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但这也才登基没多久,还没有足够的威望和名气,很难撼动威望十足且名气极高的俾斯麦的宰相之位,说难听一点,威廉现在就好像是“假皇帝”,俾斯麦就像个“摄政王”很多事情轮不到威廉插手,威廉也没有能力插手。
威廉想要树立起个人的绝对威望和超高的名声、权力,在时间流逝的基础之上,还要有着过人的智慧,沉着稳定、临危不乱的头脑,以及足够优秀的领导能力(即领导帝国前进,领导国家发展)。
有没有足够的军事知识不重要,德意志帝国虽然是实际上的“军人国家”但只要威廉能成功驾驭这只“雄鹰”便不至于落到“权力架空”的可怕地步。
如何驾驭这只“雄鹰”?只需要在军队中树立起个人的威望和名声便可!想要掌控一支军队,就得首先从高层军官抓起,接着层次蔓延,最后到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军官。
纵观德国历史就能知道,在一战爆发后,德皇威廉二世在开战的前几个月还是有很大的权力,可以随意撤职军官、颁发作战命令、与将军们一起探讨战况……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威廉二世越来越依靠他的部下,他几乎每一次与部下对话时都将话语主动权让给部下,自己永远都是“被动”的那一方。说简单点,部下们直接提出意见,威廉二世就是看一看,觉得不错就同意部下,跟过过样子没什么区别,有的时候甚至默认部下擅作主张。
久而久之,部下们越来越“独立”慢慢地开始不听威廉二世的话了,开始“我行我素”,但这个时候威廉二世还是有一些权力的,例如“给士兵们演讲”“给士兵们颁发勋章”……
但到了战争末期,威廉二世就彻底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了。军队被鲁登道夫,兴登堡这些高级将领一手控制,威廉二世根本不能插手,甚至连“离开柏林去战地医院慰问下受伤的士兵”都被限制了!他只能呆在柏林,每天看看报纸,了解了解前线的战况和帝国国内的最新情况,“无忧无虑”。
到1918年基尔港水兵起义时,起义的大火迅速蔓延至整个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不得不离开柏林,他主动提出“放弃德意志帝国皇帝”这一头衔,只保留“普鲁士王国国王”这一头衔,被革命者无情拒绝,最后不得不逃亡荷兰,在荷兰女王威廉明娜的庇护下,于多伦庄园安享晚年。
因此,威廉只有控制住军队,才能让自己的皇位长久。德意志帝国是“军人帝国”军队在这个国家的地位无比重要,几乎无法撼动,且拥有一系列特权,包括“议会无权插手军队内事”等等,因此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德军又被后人戏称为“国中国”
威廉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在国内树立起一些威望,然后在侧面不断打压俾斯麦,和历史上一样,要让俾斯麦发觉他已经被皇帝“失宠”且厌恶,让他心寒意冷地主动辞职,退出德国的政治舞台。
威廉的这一做法,和历史上几乎没什么区别,虽有少许不同之点,但也有一些雷同之处吧!
现在是1888年6月,距离一战爆发也就二十多年了——留给威廉的时间不多了。
百度搜索 我的第二帝国 天涯 或 我的第二帝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