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之乱世征伐 天涯 或 三国之乱世征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七章:生弘农师从蔡邕,入洛阳杨天娶妻 (中)一路车马劳累,杨天却不曾懈怠,一直在翻看蔡邕与董卓俩人的生平接触,有个地方却领杨天颇有疑虑。
中平六年,灵帝去世,董卓任司空,专擅朝政,听说蔡邕的名气,于是征召他,蔡邕推说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骂道:“我有灭人三族的权力,蔡邕就算骄傲,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又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蔡邕不得已只好应命,被任命为代理祭酒,很受董卓敬重。又被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
按理说,董卓和蔡邕俩人关系应该不错才是,甚至到后来,董卓死后,蔡邕还去祭拜,甚至因此遭受王允的记恨,导致被害身亡。为什么会出现自己前次穿越时的情况呢,甚至为何会出现自己整个老师也很不喜欢董卓呢,杨天百思不得其解。
一段时间后,使者的车队终于到了洛阳,众人寻一客馆安顿下来后,并未先入了朝廷,而是先去了相国府,到了相府,董卓此时正在首位坐着。
杨天等见了董卓,董卓也见了杨天等人,敏锐的杨天一直在观察董卓和蔡邕,他看到董卓见了蔡邕,眼光突然一亮,捕捉到这个细节的杨天猛然明白了。
原来二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像生平经历说的那样亲密,是有个过程的!杨天暗自推测道。
先后顺序大概是这样,先是蔡邕听了董卓的恶名对董卓印象极差,随后董卓听了蔡邕的名声来征辟他入朝,所以蔡邕第一次才会推辞,随后,董卓大怒,命人强行把蔡邕征辟过来后,“很受董卓敬重”,态度转变估计就发生在二人见面这个期间,而刚刚杨天敏锐地捕捉到董卓看到蔡邕后,那脸上欣喜的表情。
看来董卓是外貌协会的啊!估计他生的五大三粗,但是却又颇有敬重那些学文识书的大儒,所以见了老师这面像,才喜欢老师的吧。杨天突然又想到诸侯讨董的时候,华雄本来不过就一将校,但董卓见了华雄却因为华雄也是关西人,生得颇为雄武,董卓就直接把重兵交给他去抵挡联军了。
看来这个猜测应该没错了,而老师后来会亲近董卓,估计也是因为董卓的器重,并非是二人关系一开始就很亲近。
确认了这点,杨天心中的不安下降了许多,打定主意,绝对要劝告老师不要和董卓走的太近,同时自己要吸引董卓的注意力,免得董卓过分关注老师。
董卓与众人一番寒暄后,册封蔡邕为祭酒,又问杨天道:“你是杨彪的二公子,咱家也曾听说过,不过你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啊?”
杨天微微一笑,对此情况早已准备好说辞道:“听闻相国英明神武,欲平定天下之乱,在下仰慕已久,今日终于得见。”见董卓露出了笑意,杨天顿了顿接着道:“如今天下诸侯蠢蠢欲动,听闻前日相国又将袁绍逼走,袁绍家族已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倘若其恼羞成怒,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相国所能控制得了,在下正是为此而来,准备了三条计策,可供相国参考。”
说罢,杨天从袖中掏出早已写好的书信,董卓见状大喜,吩咐旁人上前去取,那人面容犀利,眼神刁钻,杨天以为此人便是李儒,便恭敬地将手中书信递上。
李儒得了书信又奉与董卓,董卓看去。
“战国时秦国雄踞今关中、益州、凉之地。被六国围攻而不倒。今董卓大人形式不容乐观,一着不慎,便被群雄起而攻之,形式比之虎狼之秦更加危险,我有三计或可解忧。
一,以劝降之名册封青州黄巾、白波军、豫州黄巾、泰山贼、黑山贼为官,以官职之便让他们攻打意图前来围攻相国的诸侯后方,诸侯大多各怀心思,必不肯出力与相国血拼。若是危及根基,加上时间一久,粮食不足,即便诸侯起兵来攻,不过数日,自然就会退兵。
二,册封一德高望重之人或者亲属,携带吕布将军的并州老将,借助吕布将军的威望和其部下对并州的熟知,与吕布将军交好的上党太守张扬联系,携重金策反张扬与白波军攻打河内太守王匡,从侧面威逼诸侯。
三,虎牢关易守难攻,乃天险也,关东诸侯来犯,必经此路,相国可加固城防,倘若诸侯来犯,则可遣一上将,将兵数万,即可稳坐楼台,结合计策一,诸侯必退!”
看了这封书信,董卓大喜,以为良计,只当杨天乃投诚之策,不疑有他,欣喜之下,正欲册封杨天官职,旁边李儒轻轻拉了下董卓屏声道:“主公不可!杨天其人我亦听过,司徒杨彪之子也,杨家四世清德,而杨彪又为人耿直,行不逾矩,其子突然来投效主公,不可不防。”
素来倚重李儒的董卓闻言,点了点头,又向杨天道:“今日册封杨天为典学校尉,在洛阳创办学校以协助蔡先生。”
听了董卓的册封,杨天心中暗骂,李儒这个老狐狸,竟然处处提防于我,我本欲献计以谋得一官半职,同时拖延其余诸侯崛起的脚步,以使自己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中保有立足之本,结果却被这老狐狸给阴了一把,典学校尉说得好听,不过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虚职!看来想要谋取出路,只有另辟蹊径了。
董卓侧封完众人官职后,后设宴款待众人,席间频频向蔡邕举杯以示敬意,宴席结束后,蔡邕正欲回客馆歇息,董卓听蔡邕身居客馆,又大手一挥,将洛阳城中颇为豪华的一所住宅赏赐于他,使得蔡邕心中颇有愉悦,回去的路上,蔡邕略有醉意,忍不住向杨天道。
“人皆言董卓残暴无道,今日观之,却有礼贤下士之风,看来传言不可信,不可信啊!”
杨天心头一阵无语,也不好反驳老师,只是一番附和,将蔡邕送回客馆后,自己也回了杨彪在洛阳所住的宅子。
杨彪听闻二子来了洛阳,并且见了董卓,又听闻自己的孩子投效了董卓,不由得勃然大怒,早已在正厅等候杨天多时。
杨天步入到正厅,大老远便见杨彪黑如碳的脸色,心中一凛,该解释的迟早也解释,所幸自己早先便料好了这一切。
“孩儿风云,拜见父亲。”杨天微微欠身道。
“胡闹!”杨彪见了杨天气愤的一拍桌子。“你与我世食汉禄,董卓篡汉之心天下皆知,你怎敢为那鹰犬,投效董卓!”
“父亲莫恼,孩儿今日所行并非真心实意,乃是另有所图。”
“哦?这话又是怎么说,你有何计划,不如告诉为父。”杨彪皱眉道。
“咳咳。”杨天清了清嗓子缓声道:“父亲,孩儿知那袁绍被董卓所逐,袁家门生故吏遍绝天下,那袁绍必不甘心被董卓所欺,想必不日便将起兵反董;而前日,曹操刺董不成,又逃回了老家陈留,曹操此人我亦有所耳闻,其大志不容小觑,必将联合关东诸侯一同讨董,而我等若不提前做好准备,那杨家危矣!”
听了这话,杨彪点点头,脸色凝重道:“此事我亦有感,只是这和你投效董卓又有什么关系,你甚至还为那董卓出谋划策,需知早日铲除董卓方是正事啊!”
“父亲莫急,且听孩儿细细道来,那关东诸侯表面同仇敌忾,实际各怀鬼胎,而洛阳又有天险可守,董卓又有西凉铁骑数万,还兼有吕布李傕等猛将助阵,我料关东诸侯必不能完胜,只恐到时两败俱伤,我杨家夹在中间进退不得,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于是孩儿便出此下策,先假意投董,谋得一官半职,到时可助董卓小胜联军一阵,为我杨家腾出时间来准备接下来的事情,而董卓必然因此取信于我,到时我可争取一外放之地,将我杨家置于安全之境,再图打算。”
见杨天思谋如此之深,杨彪不仅暗自感慨这个孩子在权谋上比他大哥要机敏许多,比之其弟却又多些毅重,于是点头道:“既然风云早有打算,那为父便不多置喙了,有何需要为父帮忙的,尽管开口就是。”
杨天点点头继续道:“虽然如此,但还请父亲在外作出很气愤我举动的意思,以免李儒生疑。”
“这是自然,时间已不早了,想必今日已是劳累,风云你且下去休息吧。”
辞过父亲后,杨天便回房休息,不过他并未睡去,而是在思索接下来的谋划。
我与文姬自幼相识,又感情甚笃,文姬如今也已二八年华,且这次并未与卫仲道成婚,所以我要在这争取来的时间与文姬早日成婚,不单单为了满足自己,而是有更重要的步骤,我要上表请董卓等为我二人主持婚礼,董卓重视老师,必不推辞,而且与文姬完婚后,不仅可以进一步获取董卓和李儒的信任,也方便我照顾文姬,以及接下来去虎牢关的谋划。
一夜过后,翌日,杨天吩咐莉雅准备好聘礼,先去拜访自己的老师蔡邕,见了蔡邕,杨天拜道:“老师,我与文姬多年感情,如今安顿下来,今日上门特为迎娶文姬之事,还望老师允许。”
蔡邕听了这话,呵呵笑道:“风云啊,你和小女之事,我已知晓,如今小女已是成婚论嫁的年龄,除你之外,哪还有的别的人选啊?”
杨天大喜,再拜道:“多些老师成全!”
“还叫老师呐?”蔡邕拿竹扇点了点杨天下拜的脑袋嗔怒道。
此时杨天恍然大悟,急忙点头道:“多些岳父成全!”
“文姬就在屋呢,你快去吧!”
听了这话,杨天辞了蔡邕,迫不及待地快步走向内屋,房门未关,只见文姬正坐在床边,低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咳咳,我可以进来吗?”杨天也不好意思直接闯进去,轻轻敲了敲门道。
蔡文姬猛然抬头,正见杨天满怀风情地看着自己,方才在屋中偷听杨天与爹爹讲话,又怎能不知杨天的来意,一张脸略微有些发烫,低下头轻声道:“你只管进来,还问我作甚。”
青年便径直进来,坐在女孩身旁,伸手抓住女孩的手道。
“我已向令尊提亲,令尊已是答应,只是不知琰儿可愿意与我喜结良缘?”
虽然早已幻想这个画面无数次,但杨天还是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尽量深呼吸放松后,杨天缓缓问道。
“我的心意,你也知晓,又何必如此相问,真是讨没趣。”蔡文姬一扭头,故作生气道。
见女孩略有不快,杨天心中一急,只恐惹了女孩不快,忙道:“琰儿莫要生气,我只怕慢怠了你,方才有此一问的!”
瞧见杨天手足无措的样子,蔡琰心中又是一喜,回头道:“瞧你的傻样子!”
杨天挠了挠脑袋,嘿嘿笑了两声,与蔡琰缠绵一阵后,许诺道:“琰儿且稍等数日,待我准备好婚礼,便来接你过门!”
筹划数年之久的杨天平日里在众人面前都是一副正色,令人捉摸不透,也只有在蔡文姬面前才会显露窘态,今日得偿所愿,只等婚礼完毕,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便不再是杨天的负担。
告别蔡琰后,杨天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径直朝相府走去。
百度搜索 三国之乱世征伐 天涯 或 三国之乱世征伐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