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服务中的女孩 天涯 服务中的女孩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翻开《人民公约》第一页。
第九部分,最后一条。
“人民自由联合创造有理的国度。”
来南极洲之前有三天的实习,我是整天呆在海洋站里。这几天主要是给海洋站处理一些来往的账目,帮着工人看着数据啥的。那时候就常听年纪大的工人说道“有理国”这个名称,也有人称呼“朝廷”。也许这就是对于“有理”的解释吧。
让我不懂的是,书一翻开就是第九部分。半天后我才搞明白,这本书是反着装订的。就像古代的手抄本那样。
我现在上班的“四夷馆”有一个大书库,里面全是这样的书。很多都是用苍劲的毛笔字书写的,看来这里是历史不会短了。
四夷馆是外务部专门负责翻译工作的机构。和会同馆不同,四夷馆不具有管理功能,只负责培养人才,和从事翻译工作。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翻译文字,每天三本词典。一本伦敦词典、一本纽约词典、一本苏联大词典往书案上一摆,接着就是一篇又一篇抄录的文件。
文件最终要被送到四夷馆最里面的房间,这里有一张全馆最大的书桌。
这样的地方,在母国华国一般都被叫做“领导办公室”,而在这里被叫做“书房”。
书房到我们工作的地方之间,就是一个狭窄的木头长廊,两边是高大的书架。我就来回送稿子的时候,从里面拿几本书回去。这种和正在流行的国风潮流不一样的风格,让我像花痴一样的在书海中探索。
下班后,我回到储藏室。把穿了一天的靴子脱掉,换上柔软的厚羊毛大腿袜。坐在床上咬着自己的果冻饼干。
门推开,一个高个男人和我对视一眼“对不起。”可是他刚退出去又转了回来。气氛有些尴尬,我走下床。
“我是新住进来的,外务部顾问,我叫陈彤。”
“哦,我还以为走错屋子了呢,我叫苏罗达明科,有理国御史。你现在四夷馆供职吗?”
手里的书暴露了我的身份,苏罗达明科的眼神这么尖锐。我只好点头答应。
“要看书可以去中央档案室,那里书最大最全。就在中心轴二楼。”
还说自己是南极人,最大的应该是“和平学院”的藏书阁,这一点情报工作我可是做足了。但是苏罗达明科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窃喜,他晃了晃手里的钥匙。
“要去看看嘛?”
中心轴的中央档案室只能算是储存官府公文的地方。还有一些县志和方志供奉在城隍庙里面。这里可以接触很多的尤里国95年到现在的资料。甚至还有历年绘制的南极洲地图。当然这里也收集了一些曾经居民的日记和作品。
“今天拿几个饼干?”厨师傅今天气度非凡,他的手里多了一根1米多长的大勺子。“还不跟这里吃,今天有米饭!”
“哦,谢谢。”但是想到图书馆很快就要
我每天从食堂拿一些水果味的压缩饼,然后就钻进厚厚的外套。像宇航员一样在一个又一个舱室之间移动。现在我终于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片土地和他们的居民了。
这里的人自认为自己是汉人,是明朝人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曾经是水军,后来乘坐着几艘木头的海船到达了新西兰,后来又辗转到达南极洲玛德皇后地生存。
那时候他们不知道明朝的灭亡,因此在南极洲自己设置了宁远卫,还派人回到明国请求皇帝的册封。但是派出去的人始终都没有回来。剩下的人就在这里生存下来。
南极洲上面的政权只是表面,实际上他们和各大洲始终保持着联系,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秘密基地,用来传送货物到南极。
尤里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很多次的变革,最近的一次是在1995年,杜布切克领导尤里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这才使得尤里出现了现在的形态。尤里英文Union,寓意是“联盟,团结”的意思。
官府简称是“国会”。尤里的国会可不是欧罗巴的国会,国会下属我所在的外务部、户部等好多部门。
接近欧罗巴的国会的是南极洲人民的代表会。就在中心轴的右侧广场上,有一幢特立独行的建筑。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建筑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太像了。而不是尤里常见的鹅蛋房。整栋建筑是深海一般的蓝色,因此被称为“蓝宫”。这里有很多会议室,每年会在这里进行各种讨论。代表会分为两院,即人民院(又称“海洋院”)和联盟院(**院)。
参加人民院的代表来自整个尤里,包括各地海洋站的代表,人数并没有限制,而是随地区的数量增加。联盟院又称“**院”,成团来自官府,该院限制代表人数最多不能超过108人,不允许表决的成员人数必须为偶数。两院都有自己专属厅堂。
每年正月十六,全体代表要集中到蓝宫,商讨全尤里常务会成员,这时才会启用蓝宫中心最大的厅堂。大会要从所有代表里面选出5个人,组成常务会。
常务会由1名主席,基数委员组成。他们将一起代表南极洲人民的意志,有任命国会、工会、军事会主席的权力。
官方文字为汉字,但是显然没有华国字的简化力度强。为什么这么多西方面孔参与的国家,会选择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出于好奇心,我在图书馆找到了一个方志。里面记载的更是让我大吃一惊。
这本书是已故去的南极城官学教授张不识写的。书中信息被我串联在一起,大致意思就是:大明水师张廷祯百户带领张廷保、廖守节、倪厚义四艘战舰出海,在南洋迷失了方向。他们经过暴风海、黑人岛、古里、矮人岛、尼戎、雪岛,途中遇到了汉人自称是宋时迁居海外。张廷祯帅四船打跑了这伙宋人,准备带着他们的财物回到大明。然而在“望海”(南极洲奥茨海岸或者新西兰某地,记载很模糊)船只损坏,只能暂住,派人出海求援。然而出去的人最终都是杳无音讯。
这些人就死了心,在冰原上生活下来,靠捕杀企鹅和鸟类为食。他们的后人蓄积力量,派出船队前往故土,请求大明皇帝册封此地为大明疆土。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人回信,告诉南极洲的人年号是“天启”,还带回来一些铜钱、书本。
南极洲的居民不仅仅是明朝军户的后人,还有英吉利的水手、加勒比的海盗,甚至清末的太平军和反清复明的洪门。他们从原来居住的海岸边逐渐向内部探索,最终在南极洲大陆建立起聚居区,衍生出自己的文化传统。
虽然现代人不断的入侵,尤里人不断后撤到内陆中间。但是仍然和海外保持着联系,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赖以生存的资源。
中央城图书馆95年统计的档案显示,整个中央城人口中汉人占45%,还有德意志、前苏联人、东欧罗巴人、西欧罗巴人、“回回”人,很多很多民族。
诸如吏部吏员安娜,她的姥爷是波兰船厂工人,爸爸却是明水师中的蒙古籍军户后裔。安娜一点不像她爸爸,随了娘家的姓,一副苏联大妞的模样。
但是汉人的文化奇迹般地占据主导地位。除了汉人还有鲜国人、蒙兀、倭人、中亚籍的番人都自认“大明后裔”,唯独女真人“满不入汉流”自行其是。
南极洲的文化中,受到明朝军户文化影响十分严重。我了解到南极有一个名义上的主人,叫“宁远、龙山、观海三卫指挥使佥事”。以前这算是掌管南极洲最大的官。即使现在,南极很多名词,比如地方官职都有总兵,把总(守备)等名称。
宁远站,本为第一批登岛明人设置的“宁远所”。名称来源于明朝的军户制度。
95年改革中,宁远所和观海所被改为“驿站”,内部极大程度保留了卫所制度。
这些东西可是花费了我大量的心血才整理出来的。如果可以到南极洲人们饭后聚集的地方,还可以从老人嘴里听到很多这样的故事。
储藏室的电压很不稳定,4月正值南半球秋季,狂风一遍遍的侵袭冰盖。中心轴启动了自己的供电设置,就在储藏室的西方
没办法化妆,也没办法呜呜呜。更是没人陪你聊天,这还怎么继续做一个小仙女。
我都不敢照镜子。一想到镜子,就感觉自己的脸正在变老,最后像安娜大妈一样。
不过好奇心呀害死我。我还是申请外出,理由是工作之余想去南极城官学旁听。部里没有反对,痛快地开了食品关系介绍信(怕我到南极城领不到吃的饿死)
真棒,感觉像大冷天得到了暖气。
出发前,张欣居然来找我,非要给我做安全教育。
“有事就找代表。手机黄页有所有官员、代表的电话。你记住我的021—0024507。到地方先给地方官电话。还有,看到保温是0度,是正常的。千万不要选常温。”

百度搜索 服务中的女孩 天涯 服务中的女孩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服务中的女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这里是12339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这里是12339并收藏服务中的女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