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南明 天涯 南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郑成功的实力目前来说应该比分裂内讧的永历朝廷(大西军)强,尤其是郑成功吐并了鲁监国政权以后,不仅兵力强盛,还有一大票人才,郑成功不顾永历朝廷死活,但还是顾他自己的,兵力强盛你指望他安分守己显然不现实。
但是张名振,张煌言对郑成功的吐并自然不是坐以待毙,这二位忠于永历朝廷,对郑氏没什么感觉,只不过无处可去暂时投靠罢了,看到郑成功要鲸吞自己,他们自认不乐意,双方其实存在着矛盾甚至产生摩擦,郑成功自然吐并了一些鲁监国的实力,张名振二人决定北上,打开新局面。
1653年8月开始,张名振发动的三入长江战役,各位请记住,几入几处之类的战役名称,多数都是失败多,成功少,要不然一次解决了还用的着反复几次?当然了美化战争的人是不会考虑这些的,反正吹牛不上税,吹呗,但是确实有很多傻子跟着信了,还深信不疑,算了不多说了。
不过张名振的三入长江严格意义上不应该叫战役,我看倒像是三次“阅兵仪式”,因为清明双方基本没打过几仗,清军这边原因很复杂,那就是清军水战很废,像样的水师都没有,张名振开着几百艘船走过来走过去,对着岸上的清军一通鄙视嘲讽,清军只能干瞪眼看着,恨得咬牙切齿,但又实在干不掉他们,而张名振这边三入长江里面就很复杂了。
清军一头雾水,但多少还不傻,明军这边目的很明确,三入长江就是联络反清志士,意图颠覆江南,参与谋划得有:钱谦益(无耻之徒),姚志卓,李之椿,张仲符等等,这群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清占区,这群不安分子提出了一个计划,由张名振入长江,但是是偏师,正师自然是孙可望,偏师实际上就是来接孙可望湖北,湖南的主力,这就看孙可望的了。
但是孙可望是靠不住的,因为他和李定国,刘文秀闹矛盾呢,孙可望倒是同意幕后黑手钱谦益的构想,还主动示好刘文秀,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刘文秀显然看出了孙可望的野心,永历当然也看出来了,这孙可望想取而代之,就号召广西的李定国护驾,结果三方矛盾重重,结果张名振忙活了一年多,也没跟孙可望接上头,所以才呈现了三入长江的奇怪行动。
而现在多数人认为三入长江是郑成功的计划,实际上属于好事都是他的的刻板胡诌,可以说三入长江跟郑成功毛关系都没有,郑成功的帮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三入长江虽然计划失败,但是积极作用相当的大,首先探明的道路,也就是说踩好了点,最为主要的是让郑氏集团看到了清军整个长江地区的防守薄弱和水军之废,要不你以为郑成功为什么敢进攻南京?早就有人砸下了基础。
孙可望拉拢失意的刘文秀,让他拿下常德,1655年刘文秀集结在湖南辰州,准备先下常德,切断洞庭湖西面湖北湖南的通道,刘文秀采用了水陆并进的策略,由卢明臣坐船从阮江进发,自己走陆路,卢明臣倒是不白给,顺江而下,攻克桃源县,但是刘文秀却出问题了,原因就是下了大雨,行军缓慢,没有按照计划会师。
这可就苦了卢明臣了,攻到常德城下,但是刘文秀陆路没有及时赶到,和洪承畴激战一天,战死,刘文秀主力也只能退回贵州,孙可望再次把刘文秀撤职,扔到云南赋闲,其实这就是三入长江战役的孙可望行动,由于孙可望和刘文秀之间的矛盾,弄得刘文秀有些心灰意懒,勉强率军出征也没有什么精神头,其实说白了孙可望一个嫉妒心毁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百度搜索 南明 天涯 南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南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一只章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只章鱼并收藏南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