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南明 天涯 南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鲁监国朱以海摆脱郑彩的控制,跑到了舟山,继续他的抗清监国,这时候鲁监国的实力还很强劲,对江浙形成很大的威胁,最为主要的是,清军不熟悉水战,舟山一带进可攻退可守,而各地反清此起彼伏,多尔衮的八旗军手忙脚乱,疲于应付。
多尔衮无疑是很厉害的角色,他弄出了两条方针,一,用汉军进攻汉军,就是用汉奸进攻明朝(眼熟吧),里面杰出代表就是:孔有德,吴三桂,李成栋(后反正)耿仲明,其实只要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尤其是清军南下以后,基本上就是汉奸部队披荆斩棘,恶心的同时,你也得佩服清军,驾驭的还算不错。
这二呢就是招降政策,试图内部瓦解,这一政策贯穿整个南明,当然也包括朱以海的舟山监国,1650年,周瑞和周鹤芝闹矛盾,别看二人都姓周,但是很可能不是一个周,正所谓“七张八王十二李”,因为二周闹得不可开交,马上就要火并了,鲁监国出手了,派人调解,结果越调解双方闹得越凶,最终周瑞投靠郑彩,周鹤芝北移,究其原因就是鲁监国派去调解的人,这个人叫吴明中,他去了火上浇油,挑拨离间,导致本来有矛盾的二周,矛盾更大了!最终不可收拾,没错,吴明中看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冷冷的说道:我是卧底汉奸!
当然,舟山矛盾很多,像张名振和王朝先等,等到清军忙活完了,也不手忙脚乱了,着手开始想解决舟山,1651年,清浙闽总督陈锦调集军队,准备攻击舟山,而鲁监国这边积极防御,到八月二十号,双方先在海上(横水洋)进行互殴,战局相当激烈,明军统帅荡胡候阮进十分生猛,他也深知擒贼先擒王,直奔清军统帅金砺的船就去了,还要扔火球(估计类似***),火球扔上去,撞在桅杆上又弹了回来,阮进烧伤,第二天就死了,我不止一次的想,战争充满了变数,人算不如天算啊,明军海战自然战败。
清军接着进攻舟山,另一边张名振倒是胜了,成功阻击了浙江台州和江苏吴淞的清水军,但是闻舟山危机,立马回身救援,而舟山保卫战虽有张名扬,刘世勋的勇猛抵抗并大量杀伤清军,但是架不住无耻投降的,如总兵金允彦,一看情况危急,降了再说,巡城主事邱元吉也不甘落后,跟着投降,但是此人比较激动,只想着自己,把儿子都扔了,被舟山守将斩首,以激励警告将士,而张名振等回援部队在舟山海域遭到了清军的阻击,到了九月初二,清军一边挖城,一边用云梯登城,攻下舟山,张名扬,刘世勋,马泰领兵顽抗,力尽战死,明鲁监国正妃陈氏等投井而死,西宫妃荣氏和世子留哥被清军俘获;大学士张肯堂、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中、工部尚书朱永祐、通政使郑遵俭、兵科给事中董志宁、兵部职方司郎中朱养时等都自杀殉国,可以看出,虽然有不少投降,但整个舟山政权整体悲壮英勇。
朱以海,张名振,张煌言痛失舟山,只能在海上漂泊起来,不得已进入郑成功的地盘,1652经郑成功的同意(还算够点意思),鲁监国,张名振,张煌言等,进入厦门,朱以海政权和郑成功关系一般,郑成功尊奉隆武,隆武和鲁监国曾经互相不忿,更为主要的是郑成功现在遥奉的是永历帝,现在到了人家的地盘,鲁监国自然客随主便了,1652年3月,朱以海放弃监国,并派人上表永历帝,永历帝完成了名义上的一统,唐,鲁之争也最终化解。
我左看右看,都觉得朱以海比永历帝朱由榔强了不止一星半点,朱以海四处奔波,却百折不挠,而且下属张名振,张煌言都是忠臣良将,可惜,朱以海血统太远,西有永历帝,大家都尊奉为正统,离自己近的郑成功不仅尊奉永历帝,还跟自己有矛盾(唐,鲁之争),最后地盘丢失,不得已投靠郑森,失去监国,一声感叹啊,但是他的手下张名振,张煌言等,对于永历帝朝廷的忠心远远高于郑成功。
郑成功现在算是牛了,合并了朱以海政权,准备大干一场。

百度搜索 南明 天涯 南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南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一只章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只章鱼并收藏南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