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南明 天涯 或 南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隆武帝为了拉拢郑芝龙,赐姓郑成功,实际上郑成功应该叫朱成功,别管隆武帝怎么想的,虽然没有拉拢住郑芝龙,但确实拉拢住了朱成功,不得不说,隆武帝一系列操作对整个南明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这点在郑氏父子身上不成立,郑芝龙决定降清,还要拉着儿子一起,郑成功嗤之以鼻:要去你自己去,假设你死了,我也只能给你披麻戴孝。可见郑成功就差跳着脚骂街了,同时也体现出郑成功有两下子,知道郑芝龙一去凶多吉少。
果然,郑芝龙见到了博洛,博洛立马翻了脸,实际上就是控制了郑芝龙,用来招降郑芝龙的部下,但是目的却基本没有达到,郑芝龙部下林察保唐王(朱聿键)的弟弟,朱成功,郑鸿逵招兵买马,打造战船,旗号隆武(此时隆武帝已经被俘),而郑彩等人则是保鲁监国朱以海,每每看到此处就觉得痛心,有相当实力投降的郑芝龙愚蠢,无耻,无知。
这里面着重说一下朱以海,虽然他在隆武帝的时候捣乱,但是此人算得上明君,钱塘江失败以后,张名振领着他跑了,但是朱以海以勇敢著称,说白了敢上前线,这可比南明大多数皇帝好太多了,只是问题是鲁监国和隆武帝政权的斗争后遗症极其严重,如:深受隆武帝大恩的郑成功就对其不鸟,跑到舟山黄斌卿也说自己尊奉隆武帝,最终还是郑彩收留了朱以海。
朱以海在福建,浙江等地连连胜利,掀起了反清的**,此时永历帝才元年,而鲁监国已经二年了,号召力绝不一般,但是,内部郑彩想当第二个郑芝龙,外部郑成功又不鸟,那边永历帝另立朝廷,这位很勇敢的监国一直不得志,先拿下福建的“隆中对”也破产。
郑彩想当郑芝龙,但是郑成功明显不想多一个爹,攻击郑彩之弟郑联,占领厦门,郑彩这时候求救鲁监国,自然没有得到救援,此后郑彩一蹶不振,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清军大兵压境,鲁监国,郑成功,郑彩还有黄斌卿之间,互相提防,互相讨伐。
这不,鲁监国又在张名振的谋划下,杀掉了黄斌卿,朱以海厚葬黄斌卿,安抚他的旧部,倒是留下了舟山这一带的根据地,从能力上看,朱以海并不差,而且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而这边朱以海在舟山抗清,牵制了很多清军,为郑成功在福建沿海的展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虽然并非主观上的。
最终朱以海退位就藩,尊崇永历帝,永历皇帝死后,其实朱以海还可以再次复起,但是郑成功郑经不愿意,最终郁郁而终。
朱以海这边忙活着的同时(鲁监国二年),那边又永历帝又继位,我总觉得这一切都怨崇祯!试想李自成大兵压境的时候,如果崇祯南迁或者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南京,肯定不会出这么多的幺蛾子,也就一个弘光皇帝血统最近,其他的这个监国那个称帝,相互之间又内斗,严重消耗了自身的力量,所以这些覆灭的很快,但是接下来的永历皇帝可以说很能活。
百度搜索 南明 天涯 或 南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