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现代奇门之六壬凤云 天涯 现代奇门之六壬凤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生命在灾难面前永远都是脆弱的,如同掰断一根小草那么简单,有的人靠努力和意志活了下来,有的人靠积累的经验跟不断探索活了下来,而有的人却单纯的靠运气活了下来。八十年代末,在神州大地,潭州西部,有一个名叫珍珠村的小山村,而我要说的故事便是起源于此。
八十年代末,神州大地广闹旱灾,就连素以鱼米之乡之称的潭州也不例外,而就在这人人顾己吃不上饭的灾害年间,珍珠村文家的儿媳怀胎九月,偏偏在这时降生了一个小男婴,这样一来,本来家境不好而又正直灾害年间的文家,一下子就陷入了绝境。
读过几年私塾的文家大爷文重山整天在里屋说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啊,这该如何是好呦,我当年盼了十多年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儿子,现在过花甲才盼来一个大孙子,偏偏遇到这种天灾,大人都养不活,怎么养这小伢子(土话小男孩)呦。
一时间沉重的气氛笼罩在文家人的心头,自从文家小孙子降生后,本来伙食极差的一家人,硬是到处软磨硬泡,这里借点粗粮那里顺点野菜,加上儿媳那少的可怜的奶水,倒也把这孩子给拉扯起来了,长得不算白白胖胖,倒也看上去干干净净,不像灾荒年间养出的小孩,不过大人们可受苦了,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的。就在孩子出生两个月后,文家终于还是坚持不住了。
文家大爷一狠下心对着儿子文末丁说道:我要把伢子送走,不然这样下去我们家就没了,伢子送走我们硬着头皮也能将就过日子,我们家伢子长得乖巧,定可以送户无儿无女的人家,让这伢子吃得饱,在我们手里肯定喂不活的!你们两等天灾过后再生一个吧。一家人听在耳里痛在心里,但大家都没出声。
文重山一看,一不做二不休,继续说道:既然你们都不说话,那我明天就去物色人家,早早把孩子送走,对大家都好。
其实,一家人心里都明白,灾荒年间哪里去找人家咯,只是孩子继续带着确实是没办法养活,这样做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到了晚上,文家媳妇抱着自己的孩子边哭边说:满崽(土话小儿子)啊,妈妈都还没给你取名呢,把你送走是我们的不对,希望你长大后不要记恨我们啊,我们一家人都只是希望你能过上好日子,可你这一走还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啊,说完又抽泣着,抱着孩子去了里屋,瘦小的身影,在煤灯的照耀下显得十分落寞。
屋外,一脸惆怅文重山对文末丁说:闹灾年哪里去找人家呦,大人都是吃不饱。
文末丁也是紧缩着眉头,过了好一阵才缓缓说:不如送伢子去庙里吧,这样总比送去别人家里强,送给别人我还不放心哩,送到庙里起码不会被害啊。
文重山摇摇头苦着脸回道:也只有这个办法了,苦是苦了点起码不会害了伢子啊,明天跟我一起去芙蓉山,把伢子送到祖师庵去吧...
一夜无眠,屋里的人愁在心头,各有所思,屋外皎洁的月光洒在池塘上,微风拂过波光,随着浪摆着,倒也散去几分不快。
翌日,文重山怀揣着两个干瘪的小红薯,用来做上山干粮,文末丁抱着孩子,三人就赶往附近十里八乡颇有名气的芙蓉山。两个人一路上也没有过多的交谈,低着头匆匆赶路,芙蓉山相传是伏虎罗汉的道场,闹灾年间也有不少人家往山里跑,有的是求神拜佛请老爷保佑,有的呢,是往山里摘野菜,打山(土话打猎)寻野味,更多的是堵庙门,想出家混口饭吃,当然出家混饭吃这样可能性太低了,不过人嘛,闹灾年间人为食死而已。
走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是走到了祖师庵门口,两人大汗淋漓,特别是抱着孩子的文末丁,更是一副快落气了的样子,本来就没吃的饿得发慌,现在还这样赶路,没倒下还算不错了。
他们来之前,祖师庵外面早已起哄围聚了不少前来讨食的村民,门口的小僧也在嗔怒的说道:你们每天来庵里讨食,可我们的食物也不多了,**在乡里派米你们不去领,都想来庵里吃,我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主持说了,没有慧根的人是不得进庵的,希望你们能理解,庵里不会再派食物了,你们请回吧。一群人听后都骂骂咧咧的陆续下山了。
最后只剩下文重山跟抱着孩子的文末丁,文重山皱着干瘪的老脸谄媚的对小僧说道:小师傅,我们有件事想跟住持师父说下,烦请通报一声啊。
那小僧同样皱着眉头回应:住持今日不待客,请回吧。说完就往庵里走去。
文末丁一看,赶忙上前伸出一只手,拉住小僧的袖子急切的说:小师父,我们今日不是来讨食的,我们不是那种人,我们有重要的事跟住持商量,麻烦通报一声,不会耽误什么事的。那小僧也是疑惑的看了文末丁怀里的孩子一眼道,你们等会吧,我去跟住持说一声。
过了一刻钟,小僧踱步而来,在门口朝着两人说:你们进来吧,住持今日感风寒不便待客,正巧衡山虚云观观主在庵里做客,想必你们也是来求药的,住持让我带你们去见虚云观主。话音刚落,小僧头也不回的进了庵。
门外两人面面相觑,也只好先进去了再说。两人跟着小僧穿过正殿来到侧殿,小僧站在门口,朝着侧殿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虚云观主,住持让我带这两位施主来见你,应该是来求药的。
随即,侧殿里传出一声年迈且洪亮的男声说道:让他们进来吧,小邓法师辛苦你了,不过你们僧人要多多注意嗔戒呢,不然灵善大师可不像我们这般云游道士随性哦。随即里屋的老人又打了个哈哈。
那小僧听后也是一脸惊讶并马上说道:多谢道长说教,又赶忙双手合十口中直念着罪过罪过并退了下去。
你们进来吧,屋里的人在小僧走的同时说道,仿佛知道小僧要走一般,文重山两人一时间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里屋的那个老人操着一口不是很难懂的外乡话,这让他父子二人站在门口踌躇着。
没多久,正当文重山准备走进屋的时候,屋里的人却出来了,是一个个子不高,留着一头用银色发箍攒着的白发,一绺白胡子,穿着一身干净灰衫的老人,这人虽然一副老派模样,看上去却精神十足,并不像老年人该有的那股年迈的气息,可刚才说话的语气这下子却让读过几年私塾的文重山一脸疑惑,想到自己也年过花甲,跟这老道士比起来那是一个天一个地。
文重山正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旁边的文末丁却也灵泛(土话形容一个人聪明)率先开口,委屈的跟白发老道说着他们家的事,文末丁虽然没读过几年书,但打小跟着文重山去乡里的红白喜事,跟着写祭文对联,学着做婚礼司仪,倒也把这舌头给练了出来,一时间把家里闹旱灾,接着自己媳妇生了孩子,最后家里人决定送走孩子,一口气给说完了,那老道倒也没有打住他,等文末丁说完,文重山正想开口,却被白发老道用手拦下,文重山顿感不快,却还是一副谄媚的表情挂着,心想这丁伢子,不给你老子一点面子,好歹你老爹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写字先生,岂能在外地人面前丢脸。
在那个年代,国民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农村更加如此,一家以年长的男性为尊,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乎这几两面子。
白发老道这时对着两人说,还不知怎么称呼两位,两位贵姓呢?文重山抢着说:免贵姓文,是芙蓉乡这带还算有点名气的写字先生,旁边这个是我小崽,他抱的是我满孙子,刚刚我小崽说的话都是事实啊,闹灾年还望道长行大善,救救我的满孙子啊。一旁的文末丁见状,抱着哭得厉害的孩子扑通一声,直直地跪在了白发老道的面前。
白发老道见这样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搀着文末丁起来说,你们的情况我也了解一点,只是现在国家开放了,我相信在**的领导下就能让百姓摆脱灾荒,重新回到正轨的,文重山听这话感觉不对劲,觉得这老道士不会帮他们,于是赶忙丢下面子,哭丧着脸对白发老道说:道长,我们相信**,可是我家里余粮确实没有了啊,连地里的红薯根都挖没了,我们大人倒是可以顶上一段时间,可是小伢子没吃的真的会饿死啊,您就行行好,帮帮忙,以后我们定会重谢的啊。
白发老道听着也是摇摇头,叹着气说:天灾人祸啊天灾人祸,我是衡山人,并不是潭州人,我想帮却也有心无力啊,除非我把孩子带到衡山跟我学道,除此之外我也没有办法,当然,白发老道也是带有私心的,他终生未娶,膝下无儿无女,也没有徒弟传他衣钵,自然也想找个传人传承自己的一身道术,只是在这末法时代想找一个好苗子又谈何容易。
文家父子一听这话顿感大喜,都在旁连声道谢着。
那白发老道看他两这欢喜模样又叹了口气接着道:不过这事我还要跟灵善住持通报一下,你们呢,还要跟我去乡**做个登记,现在是法治社会,孩子有义务读书,而我不是他的监护人,所以要去**登记信息,特殊时期寄养在我名下。
文家父子听到这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虽然知道孩子有了活路,却也没有先前那股送孩子的劲儿了,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不过文重山还是老练一些,不断地对着老道道谢,说老道帮了大忙,行了大善。
事后,白发老道带着父子两见了灵善和尚,说清了这件事,中午就在庵里用了斋饭,两父子可能是太久没吃过白米饭了,各自连吃了两大碗都不想停,看到庵里和尚们异样的眼光,也都悻悻的放下了筷子。用过斋饭后又跟白发老道带着灵善和尚的手记去了乡**,办了手续,白发老道又在乡**托灵善和尚的关系,领了两袋白米,用竹篓子装着送给了文家父子,也算是了却这个信念。
在回庵里的路上路过文家,文家媳妇看着白发老道手上的孩子,赶忙抱过,看着怀里的孩子哭得泣不成声,了解了情况后,对着老道又是一顿拜谢。至此,这个小男婴就这样跟着白发老道了。
走之前,白发老道斜着眼对着文重山说:文施主,我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就叫他一白吧,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跟我走的时候也什么都没带,等到他成年,自己有能力了,我会让他回来跟你们团聚的,希望你们一家以后能好好过日子,后会有期了。
说完,还没等文家人反应过来,白发老道抱着孩子就往芙蓉山的方向走去,身后的文家人此时看着白发老道士远去的背影,还有文末丁背上竹篓里的白米,都是面面相觑,无话可说。
秋风萧瑟,凉风打在文家人麻木的脸上,不知他们心里又是怎样的复杂。其实,人也只不过是动物而已。

百度搜索 现代奇门之六壬凤云 天涯 现代奇门之六壬凤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现代奇门之六壬凤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一页白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页白涯并收藏现代奇门之六壬凤云最新章节